一种脱氮除碳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6584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20:07
一种脱氮除碳设备包括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污泥分离器;所述污泥分离器包括污泥分离器主体、搅拌电机、搅拌轴、螺旋叶片;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螺旋叶片,所述污泥分离器主体为圆台筒状结构,污泥分离器主体的横截面在从进泥口侧至出泥口侧的方向上逐渐变小;所述螺旋叶片的直径从进泥口侧至出泥口侧的方向上逐渐变小。污泥在污泥分离器主体中前进的过程中,污泥分离器主体内部产生极大的内压,污泥容积不段缩小,由于气体密度远小于污泥絮体密度,气体从溢流口排至好氧池,实现脱气过程,保证了缺氧池的少氧环境,提高污泥沉降性能,并控制污泥膨胀、上浮和泡沫的产生,优化出水水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氮除碳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脱氮除碳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导致污水处理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制药、垃圾渗滤液、化肥、化工、养殖、食品等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水具有高COD、高氨氮等特点,治理难度较高,特别是氨氮难以达标排放问题较为突出。含氨氮有机废水的处理主要采用缺氧/好氧生化工艺(A/O工艺),利用硝化/反硝化原理进行同步脱碳(COD)和脱氮。由于我国污水收集设施不健全,雨水和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水合流进入排水系统,导致我国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水的进水水质C/N比普遍偏低,当碳氮比低于完全反硝化所需要的最小值时,会发生不完全反硝化反应从而影响脱氮除磷效率。而且由于过量曝气、表面活性剂作用或反硝化反应等产生微小气泡,使污泥的密度减小,导致污泥上浮,产生泡沫现象,影响污泥沉降性和生化效能,因此需要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减少泡沫的形成,但存在二次污染、运行不稳定、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另一方面,污水中存在大量的毒性和难降解污染物,长期包裹于活性污泥絮体表面无法降解或脱离而造成传质受阻、导致硝化或反硝化细菌不能及时得到营养供应引起细菌生化性能变差。除污泥传质受阻、脱氮效率低等问题外,剩余污泥产量大、难以资源化处理等问题也是现有污水处理所面临的重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脱氮除碳设备。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脱氮除碳设备包括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污泥分离器;所述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依次相连;所述缺氧池设有进水口,所述沉淀池设有出水口和排泥口;所述污泥分离器包括污泥分离器主体、搅拌电机、搅拌轴、螺旋叶片;所述污泥分离器主体两端分别设有进泥口和出泥口;所述进泥口与沉淀池的排泥口相连,所述出泥口与缺氧池相连;所述搅拌电机安装在污泥分离器主体外侧,并与污泥分离器主体内部的搅拌轴相连;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螺旋叶片;所述污泥分离器主体为圆台筒状结构,污泥分离器主体的横截面在从进泥口侧至出泥口侧的方向上逐渐变小;所述螺旋叶片的直径从进泥口侧至出泥口侧的方向上逐渐变小;所述污泥分离器主体上设有多个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一端连通污泥分离器主体内部,另一端与好氧池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叶片的螺距在从进泥口侧至出泥口侧的方向上逐渐变小。进一步地,所述污泥分离器主体的内表面上设有多个挡泥板。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叶片上设有多个尖刺。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污泥在污泥分离器主体中前进的过程中,随着螺旋叶片的螺距逐渐变小、圆台筒结构污泥分离器主体、挡泥板的作用下,污泥分离器主体内部产生极大的内压,污泥容积不段缩小,由于气体密度远小于污泥絮体密度,气体从溢流口排至好氧池,实现脱气过程,保证了缺氧池的少氧环境,提高污泥沉降性能,并控制污泥膨胀、上浮和泡沫的产生,优化出水水质。(2)污泥在污泥分离器主体中前进的过程中,螺旋叶片上的尖刺不断破碎污泥,释放污泥中的多糖和蛋白质等有机碳源以补充微生物进行反硝化异化硝酸盐所需电子供体,不但提高了反应池的生化性能和实现剩余污泥过程减排,还降低了剩余污泥处理处置成本、实现污泥资源化和稳定化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缺氧池;2-好氧池;3-沉淀池;4-污泥分离器;41-搅拌电机;42-污泥分离器主体;43-搅拌轴;44-螺旋叶片;45-溢流管;46-进泥口;47-出泥口;48-挡泥板;49-尖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脱氮除碳设备包括缺氧池1、好氧池2、沉淀池3、污泥分离器4;所述缺氧池1、好氧池2、沉淀池3依次相连;所述缺氧池1设有进水口,所述沉淀池3设有出水口和排泥口;所述污泥分离器4包括污泥分离器主体42、搅拌电机41、搅拌轴43、螺旋叶片44;所述污泥分离器主体42两端分别设有进泥口46和出泥口47;所述进泥口46与沉淀池3的排泥口相连,所述出泥口47与缺氧池1相连;所述搅拌电机41安装在污泥分离器主体42外侧,并与污泥分离器主体42内部的搅拌轴43相连;所述搅拌轴43上设有螺旋叶片44,所述螺旋叶片44的螺距在从进泥口46侧至出泥口47侧的方向上逐渐变小;所述污泥分离器主体42为圆台筒状结构,污泥分离器主体42的横截面在从进泥口46侧至出泥口47侧的方向上逐渐变小;所述螺旋叶片44的直径从进泥口46侧至出泥口47侧的方向上逐渐变小;所述污泥分离器主体42上设有多个溢流管45,所述溢流管45一端连通污泥分离器主体42内部,另一端与好氧池2相连。所述污泥分离器主体42的内表面上设有多个挡泥板48。所述螺旋叶片44上设有多个尖刺49。其工作原理为:废水进入缺氧池1,反硝化细菌就利用从污泥分离器4回流而带来的硝酸盐、多糖和蛋白质等有机碳源,以及废水中可生物降解有物进行反硝化,达到同时去碳与脱氮的目的。接着废水进入带曝气的好氧池2,硝化菌生长繁殖,降解有机物和进行硝化反应,将废水中的氨氮氧化成硝酸盐氮。随后废水进入沉淀池3进行沉淀,处理完后的水从出水口排出,沉淀池3底部形成的污泥部分排出,部分流入污泥分离器4,污泥在污泥分离器主体42中前进的过程中,随着螺旋叶片44的螺距逐渐变小、圆台筒结构污泥分离器主体42、挡泥板48的作用下,污泥分离器主体42内部产生极大的内压,污泥容积不段缩小,由于气体密度远小于污泥絮体密度,气体从溢流管45排至好氧池2,实现脱气过程,保证了缺氧池1的少氧环境,提高污泥沉降性能,并控制污泥膨胀、上浮和泡沫的产生,优化出水水质;同时,螺旋叶片44上的尖刺49不断破碎污泥,释放污泥中的多糖和蛋白质等有机碳源以补充缺氧池中的微生物进行反硝化异化硝酸盐所需电子供体,不但提高了反应池的生化性能和实现剩余污泥过程减排,还降低了剩余污泥处理处置成本、实现污泥资源化和稳定化利用。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脱氮除碳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脱氮除碳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污泥分离器;所述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依次相连;所述缺氧池设有进水口,所述沉淀池设有出水口和排泥口;所述污泥分离器包括污泥分离器主体、搅拌电机、搅拌轴、螺旋叶片;所述污泥分离器主体两端分别设有进泥口和出泥口;所述进泥口与沉淀池的排泥口相连,所述出泥口与缺氧池相连;所述搅拌电机安装在污泥分离器主体外侧,并与污泥分离器主体内部的搅拌轴相连;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螺旋叶片;所述污泥分离器主体为圆台筒状结构,污泥分离器主体的横截面在从进泥口侧至出泥口侧的方向上逐渐变小;所述螺旋叶片的直径从进泥口侧至出泥口侧的方向上逐渐变小;所述污泥分离器主体上设有多个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一端连通污泥分离器主体内部,另一端与好氧池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氮除碳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污泥分离器;所述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依次相连;所述缺氧池设有进水口,所述沉淀池设有出水口和排泥口;所述污泥分离器包括污泥分离器主体、搅拌电机、搅拌轴、螺旋叶片;所述污泥分离器主体两端分别设有进泥口和出泥口;所述进泥口与沉淀池的排泥口相连,所述出泥口与缺氧池相连;所述搅拌电机安装在污泥分离器主体外侧,并与污泥分离器主体内部的搅拌轴相连;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螺旋叶片;所述污泥分离器主体为圆台筒状结构,污泥分离器主体的横截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千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