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挡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6431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物挡雨结构,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第一墙体的高度高于第二墙体,第一墙体的外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开槽,开槽内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多块挡雨板,相邻的两块挡雨板之间设置有重叠区,第二墙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支撑挡雨板的撑杆组件,挡雨板的一端与第一墙体固定连接,挡雨板的另一端与撑杆组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建筑物挡雨结构不仅结构可靠,便于安装,而且防水效果较好。

A structure of building blocking rai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uilding blocking rain structure, including a first wall and second walls arranged adjacent to the wall, the height of the first wall is higher than the second wall,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first wall is arranged in a slot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and a number of rain baffle plates are arranged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slot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opening, and between the adjacent two blocks of rai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econd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component for supporting the rain board, one end of the rain guard plate is fixed to the first wall,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rain guard plate is fixed to the support component. The rain blocking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not only reliable in structure, convenient in installation, but also good in waterproof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物挡雨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物挡雨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防止雨水飘落,现有的建筑物一般设计有挡雨结构。当两幢建筑物距离较近时,一般在两者的女儿墙之间搭盖挡雨板。但是,现有的挡雨结构存在以下缺陷:两幢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较近,需要搭盖挡雨板时,如两者的女儿墙的高度不一致,就无法在两幢建筑物的女儿墙之间搭盖挡雨板,导致雨水飘落,行走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建筑物挡雨结构,用于两幢不同高度的建筑物之间的防雨,其不仅结构可靠,便于安装,而且防水效果较好。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建筑物挡雨结构,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的外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开槽,所述开槽内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多块挡雨板,相邻的两块所述挡雨板之间设置有重叠区,所述第二墙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挡雨板的撑杆组件,所述挡雨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墙体固定连接,所述挡雨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撑杆组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开槽内设置有防渗水泥封堵件。进一步地,所述挡雨板沿所述第一墙体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挡雨板与所述第一墙体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倾角为1-1.2°。进一步地,所述挡雨板沿所述第一墙体的宽度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挡雨板与所述第一墙体的宽度方向之间的倾角为11-13°。进一步地,所述挡雨板的一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边沿,所述挡雨板的相对另一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边沿,后一块所述挡雨板的第一边沿搭接在前一块所述挡雨板上,并与前一块所述挡雨板的第二边沿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重叠区为后一块所述挡雨板的第一边沿与前一块所述挡雨板的第二边沿之间的区域,所述重叠区沿所述第一墙体的长度方向的距离为45-55mm。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开槽两端的所述挡雨板均伸出所述开槽外,且所述挡雨板与相邻的所述第一墙体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40-150mm。进一步地,所述挡雨板在靠近所述第一墙体的一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三边沿,所述挡雨板在靠近所述第二墙体的一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四边沿,所述第三边沿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开槽内。进一步地,所述撑杆组件包括与所述挡雨板相连接的横杆、设置于所述横杆上的多个竖杆以及设置于所述竖杆底部的垫板,所述垫板与所述第二墙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之间的间隔小于1m。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在较高的第一墙体上设置开槽,并在开槽内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多块挡雨板,并在较低的第二墙体上设置用于支撑挡雨板的撑杆组件的技术手段,达到了在两幢不同高度的建筑物之间防雨的目的,且结构可靠,便于安装;(2)通过在相邻的两块挡雨板之间设置重叠区的技术手段,达到了较好的防水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建筑物挡雨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建筑物挡雨结构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建筑物挡雨结构的左视图;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挡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撑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0、第一墙体;11、开槽;20、第二墙体;30、挡雨板;31、第一边沿;32、第二边沿;33、第三边沿;34、第四边沿;40、重叠区;50、撑杆组件;51、横杆;52、竖杆;53、垫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建筑物挡雨结构,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墙体10和第二墙体20,所述第一墙体10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墙体20,所述第一墙体10的外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开槽11,所述开槽11内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多块挡雨板30,相邻的两块所述挡雨板30之间设置有重叠区40,所述第二墙体20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挡雨板30的撑杆组件50,所述挡雨板3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墙体10固定连接,所述挡雨板30的另一端与所述撑杆组件50固定连接。通过在较高的第一墙体10上设置开槽11,并在开槽11内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多块挡雨板30,并在较低的第二墙体20上设置用于支撑挡雨板30的撑杆组件50的技术手段,达到了在两幢不同高度的建筑物之间防雨的目的,且结构可靠,便于安装;通过在相邻的两块挡雨板30之间设置重叠区40的技术手段,达到了较好的防水效果。本技术中,挡雨板30沿第一墙体10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挡雨板30与第一墙体10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倾角为1-1.2°。挡雨板30沿第一墙体10的宽度方向倾斜设置,挡雨板30与第一墙体10的宽度方向之间的倾角为11-13°。即挡雨板30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均倾斜设置,以便于雨水更快的从挡雨板30上排出,防止雨水在挡雨板30上积多导致挡雨板30坍塌,提高了结构可靠性。具体地,挡雨板30沿第一墙体10的长度方向从前向后向下倾斜设置,挡雨板30沿第一墙体10的宽度方向从第一墙体10向第二墙体20向下倾斜设置。本实施例中,挡雨板30与第一墙体10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倾角为1.1°,挡雨板30与第一墙体10的宽度方向之间的倾角为12°。在其他实施例中,挡雨板30与第一墙体10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倾角也可以为1°或1.2°等其他数值,挡雨板30与第一墙体10的宽度方向之间的倾角也可以为11°、11.5°、12.5°或13°等其他数值。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挡雨板30的一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边沿31,挡雨板30的相对另一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边沿32,后一块挡雨板30的第一边沿31搭接在前一块挡雨板30上,并与前一块挡雨板30的第二边沿32间隔设置。通过将相邻的两块挡雨板30搭接设置,且第一边沿31向下延伸,第二边沿32向上延伸,达到了提高防水性能的技术效果。本技术中,重叠区40即为后一块挡雨板30的第一边沿31与前一块挡雨板30的第二边沿32之间的区域,重叠区40沿第一墙体10的长度方向的距离为45-55mm。本实施例中,重叠区40沿第一墙体10的长度方向的距离为50mm。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需要设置重叠区40沿第一墙体10的长度方向的距离。例如:重叠区40沿第一墙体10的长度方向的距离可以为45mm、46mm、47mm、48mm、49mm、51mm、52mm、53mm、54mm、55mm等其他数值。本技术中,位于开槽11两端的挡雨板30均伸出开槽11外,以增加防水面积,且挡雨板30与相邻的第一墙体10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40-150mm。本实施例中,挡雨板30与相邻的第一墙体10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45mm。在其他实施例中,挡雨板30与相邻的第一墙体10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也可以为140mm、142mm、144mm、146mm、148mm、150mm等其他数值。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挡雨板30在靠近第一墙体10的一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三边沿33,挡雨板30在靠近第二墙体20的一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四边沿34,第三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物挡雨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物挡雨结构,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体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的外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开槽,所述开槽内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多块挡雨板,相邻的两块所述挡雨板之间设置有重叠区,所述第二墙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挡雨板的撑杆组件,所述挡雨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墙体固定连接,所述挡雨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撑杆组件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挡雨结构,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体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的外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开槽,所述开槽内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多块挡雨板,相邻的两块所述挡雨板之间设置有重叠区,所述第二墙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挡雨板的撑杆组件,所述挡雨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墙体固定连接,所述挡雨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撑杆组件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挡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内设置有防渗水泥封堵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挡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雨板沿所述第一墙体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挡雨板与所述第一墙体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倾角为1-1.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挡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雨板沿所述第一墙体的宽度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挡雨板与所述第一墙体的宽度方向之间的倾角为11-13°。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挡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雨板的一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边沿,所述挡雨板的相对另一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边沿,后一块所述挡雨板的第一边沿搭接在前一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惠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明阳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