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淡水养殖河蟹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4909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河蟹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淡水养殖河蟹的方法,通过对养殖场地的选择、河蟹种苗养殖前处理、换壳期间加强管理等方式,模拟了野生自然环境,训练河蟹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提高河蟹生命旺盛力,养殖得到的河蟹养成规格较同样品种的重40‑50克,同时河蟹的成活率提高了15‑18%,亩产量提高了20‑21%,个大味美,营养成分以及含量显著提高,受欢迎度高,养殖后的水域生态环境平衡被建立,可以轮番养殖,降低了养殖成本,经济效益显著上升。

A method for freshwater aquaculture of river crab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iver crab breeding, and discloses a method for freshwater aquaculture of river crabs. Through the selection of breeding grounds, the treatment of the crab breeding before breeding,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management during the changing of the shell, the wild natural environment is simulated, the ability of the river crab to adapt to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s trained to improve the vitality of the river crab, and the breeding of the crab is raised. The size of the river crab was 40 heavier than that of the same breed, and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river crab increased by 15 and 18%. The yield of the river crab increased by 20, 21%, delicious, the nutrient content and the content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alance of the aquaculture was established, which could be taken in rotation and reduced the cost of breeding. The economic benefits have risen significant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淡水养殖河蟹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河蟹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淡水养殖河蟹的方法。
技术介绍
河蟹也叫“螃蟹”和“毛蟹”,头部和胸部结合而成的头胸甲呈方圆形,质地坚硬。身体前端长着一对眼,侧面具有两对十分坚锐的蟹齿。螃蟹最前端的一对附肢叫螯足,表面长满绒毛,螯足之后有4对步足,侧扁而较长,腹肢已退化。河蟹的雌雄可从它的腹部辨别:雌性腹部呈圆形,雄性腹部为三角形。河蟹是一种大型的甲壳动物,身体分21节,由于头部和胸部各节相互愈合,因此全身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二部分。成蟹背面墨绿色,腹面灰白色,头胸甲平均长7cm,宽7.5cm。河蟹常穴居于江、河、湖沼的泥岸,夜间活动,以鱼、虾、动物尸体和谷物为食,每年秋季常洄游到出海的河口产卵,第二年3~5月孵化,发育成幼蟹后,再溯江河而上,在淡水中继续发育长大。河蟹的肉质鲜嫩,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味食品。河蟹生命周期短,养殖效益大,但随着人们对于河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同等次的河蟹被区分开来,品质不佳的河蟹价格低却不受欢迎,因此,当前河蟹养殖业也面临着淘汰与突破的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淡水养殖河蟹的方法,从养殖环境以及生物调节来促进河蟹的择优生长,从而提高河蟹的品质。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淡水养殖河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周围绿地覆盖面积在80-90%范围的天然河塘作为养殖地,控制白天最高水温在24-28℃范围,夜晚最低水温在13-18℃,平均溶氧量在4.4-4.6毫克/升范围,池底溶氧量在5.3-5.5毫克/升范围,水中pH值在7.2-7.5范围,透明度最低在40-50厘米范围,氨氮含量最高在0.14-0.16毫克/升范围,河底淤泥厚度在6-8厘米范围;(2)河蟹种苗放养前使用配制的生物水浸过渡养殖2-3天,该生物水中食盐含量为0.12-0.14%、高锰酸钾含量为0.03-0.05%、亚甲基蓝含量为0.01-0.03%,筛选除去死蟹病蟹,然后在夜晚投放至河塘,投放量为500-600只/亩,20-30天后,搭配放养鲤鱼40-50尾/亩、白鲢70-80尾/亩、青鱼100-120尾/亩、泥鳅130-150尾/亩;(3)河蟹进入换壳期的前1-2周,向河塘增施养分,每亩投放发酵有机肥300-330千克、过磷酸钙40-45千克、磷酸二氢钙30-35千克、浓度为30-40%的石灰水10-15千克,换壳期间停止投喂精饲料,每隔30-36小时换入10-15%的新水,换壳后每亩投入350-400千克的新鲜活饵料,活饵料食用完后使用精饲料喂养。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河蟹种苗放养规格为8-10克/只、鲤鱼放养规格为70-80克/尾、白鲢放养规格为50-60克/尾、青鱼放养规格为35-45克/尾、泥鳅放养规格为30-40克/尾。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精饲料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南瓜50-60份、豆饼40-45份、玉米35-40份、麦粉30-35份、糙米20-25份、麦芽15-20份、鱼粉10-15份、螺狮肉10-12份、蚌肉8-10份。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新鲜活饵料包括螺蛳、蚬、河蚌、花蛤,混合比例为14-17:11-13:8-10:6-7。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为了解决现有河蟹养殖中品质参差不齐,外观和营养不能满足需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淡水养殖河蟹的方法,通过对养殖场地的选择、河蟹种苗养殖前处理、换壳期间加强管理等方式,模拟了野生自然环境,训练河蟹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提高河蟹生命旺盛力,养殖得到的河蟹养成规格较同样品种的重40-50克,同时河蟹的成活率提高了15-18%,亩产量提高了20-21%,个大味美,受欢迎度高,养殖后的水域生态环境平衡被建立,可以轮番养殖,降低了养殖成本,经济效益显著上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淡水养殖河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周围绿地覆盖面积在80-90%范围的天然河塘作为养殖地,控制白天最高水温在24-28℃范围,夜晚最低水温在13-18℃,平均溶氧量在4.4-4.6毫克/升范围,池底溶氧量在5.3-5.5毫克/升范围,水中pH值在7.2-7.5范围,透明度最低在40-50厘米范围,氨氮含量最高在0.14-0.16毫克/升范围,河底淤泥厚度在6-8厘米范围;(2)河蟹种苗放养前使用配制的生物水浸过渡养殖2天,该生物水中食盐含量为0.12%、高锰酸钾含量为0.03%、亚甲基蓝含量为0.01%,筛选除去死蟹病蟹,然后在夜晚投放至河塘,投放量为500只/亩,20天后,搭配放养鲤鱼40尾/亩、白鲢70尾/亩、青鱼100尾/亩、泥鳅130尾/亩;(3)河蟹进入换壳期的前1周,向河塘增施养分,每亩投放发酵有机肥300千克、过磷酸钙40千克、磷酸二氢钙30千克、浓度为30%的石灰水10千克,换壳期间停止投喂精饲料,每隔30小时换入10%的新水,换壳后每亩投入350千克的新鲜活饵料,活饵料食用完后使用精饲料喂养。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河蟹种苗放养规格为8-10克/只、鲤鱼放养规格为70-80克/尾、白鲢放养规格为50-60克/尾、青鱼放养规格为35-45克/尾、泥鳅放养规格为30-40克/尾。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精饲料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南瓜50份、豆饼40份、玉米35份、麦粉30份、糙米20份、麦芽15份、鱼粉10份、螺狮肉10份、蚌肉8份。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新鲜活饵料包括螺蛳、蚬、河蚌、花蛤,混合比例为14:11:8:6。实施例2一种淡水养殖河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周围绿地覆盖面积在80-90%范围的天然河塘作为养殖地,控制白天最高水温在24-28℃范围,夜晚最低水温在13-18℃,平均溶氧量在4.4-4.6毫克/升范围,池底溶氧量在5.3-5.5毫克/升范围,水中pH值在7.2-7.5范围,透明度最低在40-50厘米范围,氨氮含量最高在0.14-0.16毫克/升范围,河底淤泥厚度在6-8厘米范围;(2)河蟹种苗放养前使用配制的生物水浸过渡养殖2天,该生物水中食盐含量为0.15%、高锰酸钾含量为0.04%、亚甲基蓝含量为0.02%,筛选除去死蟹病蟹,然后在夜晚投放至河塘,投放量为550只/亩,25天后,搭配放养鲤鱼45尾/亩、白鲢75尾/亩、青鱼110尾/亩、泥鳅140尾/亩;(3)河蟹进入换壳期的前1周,向河塘增施养分,每亩投放发酵有机肥310千克、过磷酸钙43千克、磷酸二氢钙33千克、浓度为35%的石灰水13千克,换壳期间停止投喂精饲料,每隔34小时换入13%的新水,换壳后每亩投入380千克的新鲜活饵料,活饵料食用完后使用精饲料喂养。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河蟹种苗放养规格为8-10克/只、鲤鱼放养规格为70-80克/尾、白鲢放养规格为50-60克/尾、青鱼放养规格为35-45克/尾、泥鳅放养规格为30-40克/尾。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精饲料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南瓜55份、豆饼43份、玉米38份、麦粉33份、糙米23份、麦芽18份、鱼粉13份、螺狮肉11份、蚌肉9份。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新鲜活饵料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淡水养殖河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周围绿地覆盖面积在80‑90%范围的天然河塘作为养殖地,控制白天最高水温在24‑28℃范围,夜晚最低水温在13‑18℃,平均溶氧量在4.4‑4.6毫克/升范围, 池底溶氧量在5.3‑5.5毫克/升范围,水中pH值在7.2‑7.5范围,透明度最低在40‑50厘米范围,氨氮含量最高在0.14‑0.16毫克/升范围,河底淤泥厚度在6‑8厘米范围;(2)河蟹种苗放养前使用配制的生物水浸过渡养殖2‑3天,该生物水中食盐含量为0.12‑0.14%、高锰酸钾含量为0.03‑0.05%、亚甲基蓝含量为0.01‑0.03%,筛选除去死蟹病蟹,然后在夜晚投放至河塘,投放量为500‑600只/亩,20‑30天后,搭配放养鲤鱼40‑50尾/亩、白鲢70‑80尾/亩、青鱼100‑120尾/亩、泥鳅130‑150尾/亩;(3)河蟹进入换壳期的前1‑2周,向河塘增施养分,每亩投放发酵有机肥300‑330千克、过磷酸钙40‑45千克、磷酸二氢钙30‑35千克、浓度为30‑40%的石灰水10‑15千克,换壳期间停止投喂精饲料,每隔30‑36小时换入10‑15%的新水,换壳后每亩投入350‑400千克的新鲜活饵料,活饵料食用完后使用精饲料喂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淡水养殖河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周围绿地覆盖面积在80-90%范围的天然河塘作为养殖地,控制白天最高水温在24-28℃范围,夜晚最低水温在13-18℃,平均溶氧量在4.4-4.6毫克/升范围,池底溶氧量在5.3-5.5毫克/升范围,水中pH值在7.2-7.5范围,透明度最低在40-50厘米范围,氨氮含量最高在0.14-0.16毫克/升范围,河底淤泥厚度在6-8厘米范围;(2)河蟹种苗放养前使用配制的生物水浸过渡养殖2-3天,该生物水中食盐含量为0.12-0.14%、高锰酸钾含量为0.03-0.05%、亚甲基蓝含量为0.01-0.03%,筛选除去死蟹病蟹,然后在夜晚投放至河塘,投放量为500-600只/亩,20-30天后,搭配放养鲤鱼40-50尾/亩、白鲢70-80尾/亩、青鱼100-120尾/亩、泥鳅130-150尾/亩;(3)河蟹进入换壳期的前1-2周,向河塘增施养分,每亩投放发酵有机肥300-330千克、过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奎
申请(专利权)人:五河县茂源水蛭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