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山区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循环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73331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山区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通过排水系统连通的渗水系统、滞水系统、蓄水池、净化系统及浇灌系统,其中渗水系统及滞水系统收集雨水输送到蓄水池中,蓄水池中的雨水经过净化系统后排入景观池、浇灌系统中循环利用;渗水系统包括渗透水路面及渗透水广场;滞水系统包括人造式的滞水湿地;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沉淀池、生物净化池、净化水池。在山区建设海绵城市具有地面起伏大,高度差优势,将过多的雨水通过蓄水池进行收集,并用于城市建造中,实现绿色建筑理念,在雨天吸水,将低洪峰流量,旱天放水,避免了原有城市建设中存在雨水排放单一的现状,而且综合利用雨水资源,有效降低了城市洪涝灾害的影响。

A rainwater recycling system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pongy city in mountain area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pong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s rainwater recycling system, including communication through the drainage system, water system, water system,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and irrigation system, including water seepage system and water system to collect rainwater transported to the reservoir and the reservoir in the rain water after purification system into the pool landscape, irrigation system in recycling; seepage system including penetration pavements and seepage water backwater system comprises a square; the artificial wetland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sedimentation tank, sequentially communicated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tank, water purification tank. In the mountain city construction sponge with undulate, height difference advantage, the rainwater collected by the tank, and used for city construction, to realize the concept of green building, in the rain water, low peak flow, dry day water, avoid the drainage status of a single existing in city construct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the rainwater resource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flood disaster in the 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山区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海绵城市建设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山区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城市热岛效应,水资源短缺,不透水地面增加,地下水位下降、水生态系统破坏,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等一系列问题。据统计我国有234个县级以上城市遭遇过水淹洪灾。面对日益凸显的城市洪涝灾害,海绵城市建设势在必行。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体一样具有吸水、蓄水、释水能力,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保持原有水生态,降低雨洪灾害危害,目前,国家及地方已开展了多个海绵城市试点,但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地形地貌各异,海绵城市各项措施没有统一模式,只有因地制宜,采取海绵城市综合措施。山区海绵城市建设有着自身特点,因此,需研制开发一种适用山区,集渗透滞用为一体的海绵城市建设方法,尤其是用于雨水的循环利用系统,能保持水土水分需求的前提下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构建雨水循环系统对山区的坡地进行保护,防止发生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也能有助于城市排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山区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循环利用系统,解决了现有的雨水排放单一,而且山区雨水丰沛,没有针对山区特有地理优势建设循环利用雨水的系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山区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通过排水系统连通的渗水系统、滞水系统、蓄水池、净化系统及浇灌系统,其中渗水系统及滞水系统收集雨水输送到蓄水池中,蓄水池中的雨水经过净化系统后排入景观池、浇灌系统中循环利用;所述渗水系统包括渗透水路面及渗透水广场;所述滞水系统包括人造式的滞水湿地;所述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沉淀池、生物净化池、净化水池。在实现山区雨水循环利用建设时,可以利用山区具有的高低地势差,对雨水进行收集、再利用。可在靠近边坡的区域建设循环利用系统,建设渗水系统、滞水系统、蓄水池、净化系统、浇灌系统,其中蓄水池用于收集从渗水系统、滞水系统中多余的雨水,并进行储存,然后将蓄水池中的雨水按照需要输送到进化系统中进行雨水进化,然后将净化后的雨水输送到景观池中利用,而蓄水池中的雨水也可以直接排放到浇灌系统中,用于植物的浇灌。以此达到对边坡多余的雨水进行收集,用于城市建设用水使用,一方面对边坡区域进行了保护,有效避免了的滑坡、泥石流等灾难,另一方面也利用多余的雨水建造城市景观,不仅节约能源,也对城市环境起到了保护。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在山区建设海绵城市具有地面起伏大,高度差优势,具有良好的排水优势,但山区地貌容易造成滑坡、泥石流的地质灾害,通过在山区的坡地区域将设雨水循环系统,将过多的雨水通过蓄水池进行收集,并将收集的雨水用于城市建造中,实现绿色建筑理念,在雨天吸水,将低洪峰流量,旱天放水,避免了原有城市建设中存在雨水排放单一的现状,而且综合利用雨水资源,有效降低了城市洪涝灾害的影响;2、利用山区地势,可将循环系统建设成自流式的蓄水池、滞水系统,节约能源,也有利于环境净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框图;图2为本技术山区海绵城市建设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渗透水路面的断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下沉湿地的断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净水系统布置示意图。图中,渗透水路面1、草坪10、道路主体11、渗透水层111、不透水层112、蓄水池2、净化系统3、沉淀池31、生物净化池32、净化水池33、渗透水广场4、下沉湿地5、下沉草地51、集排水池52、绿化滞水屋面6、渗水管路7、排水管8、边坡2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山区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通过排水系统连通的渗水系统、蓄水池2、滞水系统、净化系统3及浇灌系统,其中排水系统主要由多条渗水管路7、排水管路8及人造的排水沟槽相互连通构成。由于山区具有地势高差,在靠近山区边坡200的地方雨水过多会自动流下,若没有快速对雨水进行排走,会造成边坡200雨水累积,造成滑坡等自然灾害。在靠近边坡200的位置建设渗水系统对雨水快速进行渗透,渗水系统包括建设在边坡200一侧的渗透水路面1及渗透水广场4,其中渗透水路面1包括道路主体11以及位于道路主体11两侧的草坪10,在道路主体11与草坪10之间设有排水沟槽,而道路主体11包括从下到上依次铺设的不透水层112、渗透水层111,不透水层112中铺设有与排水沟槽连通的雨水归集管路,当雨水通过渗透水层111进入不透水层112后,直接流入排水沟槽中,一方面对地基进行保护,避免雨水过多损坏地基。在不透水层112下方还埋设有用于收集泥土中雨水的渗水管路7,当泥土中的雨水超过泥土的吸附力后,通过渗水管路7上的渗水孔流出,由于渗水管路7与排水管路8相连通,从而将排水沟槽与渗水管路7中的雨水输送到蓄水池2中进行储存。同样的,渗透水广场4包括从下到上依次铺设的不透水层112及渗透水层111,在不透水层112下方也埋设有用于收集泥土中雨水的渗水管路7,渗水管路7同样通过排水管路8将雨水输送到蓄水池2中。一般的广场只能将雨水渗透到地面以下的泥土中,没有考虑泥土的水分吸附能力有限额,过多的水分容易造成建筑凹陷、塌裂,而且会在路面行程积水,易造成交通瘫痪。通过渗水管路7可以将多余的水分进行收集,也不会破会泥土中的原有含量,一方面保护泥土处于自然湿度状态,不会由于雨水过多造成路面积水,不便于行走另一方面也将多余的水分进行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蓄水池2可跟随道路一同修建,也可利用现有的水库、湖泊等来收集雨水。蓄水池2中的水可在旱天时排出,通过浇灌系统将雨水植被、草坪10中,用于保持水土。在本实施例中,更重要的一种用途是,按照渗透水路面1或者渗透水广场4的修建方式,在一侧修建景观池作为滞水系统,将雨水充分利用到绿色建筑上,充分利用水资源。在蓄水池2与滞水系统之间设有净化系统3,对蓄水池2中的水进行净化,避免在滞水系统中的水污染环境,不利于景观植物生存,其中净化系统3包括依次连通的沉淀池31、生物净化池32、净化水池33,当蓄水池2中的雨水进入沉淀池31中进行初步沉淀,将污泥等进行沉淀,经过沉淀后的水进入生物净化池32进一步净化成可使用的水,然后在净化水池33中进行收集,将净化水池33与滞水系统连通,从而给滞水系统中进行供水。滞水系统包括人造式的滞水湿地及绿化滞水屋面6,其中滞水湿地为下沉式构造,包括下沉草地51及在草地中间挖设的集排水池52,在下沉草地51下方埋设有与集排水池52连通的渗水管路7,渗水管路7也与排水管路8连通,流回蓄水池2中,从而保证滞水湿地中的水的活性,不会产生污染,利于行人观赏。在绿化滞水屋面6上可以设置下沉式的渗水树坑,用于种植水养绿色植物,扩充净化水的实用范围,充分利用蓄水池2中的雨水。雨天,雨水通过渗透水路面1、渗透水广场4归集到蓄水池2中,然后通过净化系统3给人造景观池提供净水,构造滞水湿地、绿化滞水屋面6,便于行人观赏,建造绿色建筑,符合环保推行理念,旱天,还能通过浇灌系统对植被、草地等进行灌溉。整个雨水循环系统对雨水进行收集,进行循环利用,充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山区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山区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排水系统连通的渗水系统、蓄水池(2)、净化系统(3)、滞水系统及浇灌系统,其中渗水系统收集雨水输送到蓄水池(2)中,蓄水池(2)中的雨水经过净化系统(3)后排入滞水系统中,或者直接输送到浇灌系统中循环利用;所述渗水系统包括渗透水路面(1)及渗透水广场(4);所述滞水系统包括人造式的滞水湿地、绿化滞水屋面(6);所述净化系统(3)包括依次连通的沉淀池(31)、生物净化池(32)、净化水池(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山区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排水系统连通的渗水系统、蓄水池(2)、净化系统(3)、滞水系统及浇灌系统,其中渗水系统收集雨水输送到蓄水池(2)中,蓄水池(2)中的雨水经过净化系统(3)后排入滞水系统中,或者直接输送到浇灌系统中循环利用;所述渗水系统包括渗透水路面(1)及渗透水广场(4);所述滞水系统包括人造式的滞水湿地、绿化滞水屋面(6);所述净化系统(3)包括依次连通的沉淀池(31)、生物净化池(32)、净化水池(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山区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系统主要由多条渗水管路(7)、排水管路(8)及人造的排水沟槽相互连通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山区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水路面(1)包括道路主体(11)及位于道路主体(11)两侧的草坪(10),所述道路主体(11)与草坪(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凡贵王悦王清江周瑜冯庆敏段文川谷杰冯思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