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屋面雨水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733301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屋面雨水利用系统,包括缓冲槽、蓄水池、绿地植被和排水管,所述缓冲槽上设有一个接水凹槽和一个导流斜面,所述接水凹槽的宽度大于固定在屋面的雨落水管的宽度,所述接水凹槽位于雨落水管的下方,所述导流斜面位于所述接水凹槽的外侧面,所述导流斜面从内到外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导流斜面的外边缘所处的高度高于所述蓄水池的上表面,所述蓄水池上端设有开口,所述绿地植被设置在所述缓冲槽与所述蓄水池之间的土壤上,所述排水管一端与所述蓄水池的上部或者中部连通,另一端与市政管网的管道连通。将建筑屋面雨水经缓冲槽引流至绿地植被进行使用,并引流至蓄水池进行蓄积,提高雨水利用率。

A building roof rainwater utiliza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ystem for building roof rainwater utilization, including buffer tank, reservoir, green vegetation and water drainage pipe, the buffer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receiving groove and a guide surface, wherein the ground water is greater than the width of the groove is fixed on the roof of the rain gutters width below the ground. The water is arranged on the rain pipes, the diversion slope located in the water receiving groove of the outer side of the guide,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under the inclined inclin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outer periphery of the diversion slope at the height above the reservoir, the water storage tank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opening, the green vegetation disposed between the buffer tank and the soil reservoir, the reservoir has one end connected to the drainage pipe upper or middle connected, the other end of th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municipal pipe network. The roof rainwater is drained through the buffering trough to the green vegetation, and it is drained to the reservoir to accumulate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rain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屋面雨水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雨水利用方法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屋面雨水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城市内涝问题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环境及城市的安全,城市的内涝问题也成为了城市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城市日益突出的内涝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气候变化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城市发展导致不断增多的不透水面。其中,建筑屋面更是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不透水面面积。据保守估计,城市屋面的面积可以占到城市用地面积的30%及以上。当前,城市中大量的屋面雨水通过下水管道直接流入市政管网中,给城市的排水系统造成了压力,同时,未经净化的屋面雨水直接流入市政管网中,也造成了雨水的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屋面雨水利用系统,将建筑屋面的雨水引流至绿地进行使用,拓宽海绵城市建设的渠道。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屋面雨水利用系统,包括缓冲槽、蓄水池、绿地植被和排水管,所述缓冲槽上设有一个接水凹槽和一个导流斜面,所述接水凹槽的宽度大于固定在屋面的雨落水管的宽度,所述接水凹槽位于雨落水管的下方,所述导流斜面位于所述接水凹槽的外侧面,所述导流斜面从内到外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导流斜面的外边缘所处的高度高于所述蓄水池的上表面,所述蓄水池上端设有开口,所述绿地植被设置在所述缓冲槽与所述蓄水池之间的土壤上,所述排水管一端与所述蓄水池的上部或者中部连通,另一端与市政管网的管道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槽的接水凹槽的深度为1~2倍的雨落水管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槽与屋面之间设有嵌缝油膏。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槽的接水凹槽的外侧壁矮于内侧壁。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槽的主体采用混凝土材料制作,为混凝土材料层,所述混凝土材料层的上表面采用水泥砂浆抹平。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槽的混凝土材料层的下方还设有碎石垫层。进一步的,所述蓄水池的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为钢筋混凝土层,且所述钢筋混凝土层的内侧面采用水泥砂浆抹平。进一步的,所述蓄水池的钢筋混凝土层的下方设有混凝土垫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缓冲槽中的接水凹槽起到接住从雨落水管流出的雨水的作用,需要承受一定的雨水冲刷的能力,从接水凹槽中溢流的雨水流至导流斜面,导流斜面再将雨水引流至绿地植被进行利用,绿地植被无法利用的雨水再流至蓄水池进行蓄积,当蓄水池中的雨水蓄积到排水管所在高度时,高于排水管的雨水再流至市政管网的管道,可提高雨水的利用率,也可防止雨水在屋子周围堆积,拓宽海绵城市建设的渠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建筑屋面雨水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缓冲槽;2、蓄水池;3、排水管;4、嵌缝油膏;5、绿地植被;6、雨落水管;11、接水凹槽;12、导流斜面;13、混凝土材料层;14、碎石垫层;21、钢筋混凝土层;22、混凝土垫层。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屋面雨水利用系统,包括缓冲槽1、蓄水池2、绿地植被5和排水管3,所述缓冲槽1上设有一个接水凹槽11和一个导流斜面12,所述接水凹槽11的宽度大于固定在屋面的雨落水管6的宽度,所述接水凹槽11位于雨落水管6的下方,所述导流斜面12位于所述接水凹槽11的外侧面,所述导流斜面12从内到外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导流斜面12的外边缘所处的高度高于所述蓄水池2的上表面,所述蓄水池2上端设有开口,所述绿地植被5设置在所述缓冲槽1与所述蓄水池2之间的土壤上,所述排水管3一端与所述蓄水池2的上部或者中部连通,另一端与市政管网的管道连通。优选的,所述绿地植被5的地表面倾斜设置,沿着从缓冲槽1向蓄水池2的方向,所述绿地植被5的地表面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绿地植被5的地表面的高处与所述缓冲槽1的导流斜面12的外边缘平齐,所述绿地植被5的地表面的低处与所述蓄水池2的上表面平齐,使绿地植被5对雨水具有引流的作用,可将雨水向蓄水池2引流,且可防止雨水在绿地植被5堆积。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槽1的接水凹槽11的深度为1~2倍的雨落水管6的直径,使缓冲槽1主要起到对从雨落水管6掉落的雨水进行缓冲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槽1与屋面之间设有嵌缝油膏4,起到对屋面防水防潮的作用,防止缓冲槽1中的雨水流至屋面。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槽1的接水凹槽11的外侧壁矮于内侧壁,使缓冲槽1中的雨水优先溢流至导流斜面12,避免缓冲槽1中的雨水流至屋面所在侧。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槽1的主体采用混凝土材料制作,为混凝土材料层13,所述混凝土材料层13的上表面采用水泥砂浆抹平,使缓冲槽1结构稳固,上表面承受雨水冲刷的能力强。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槽1的混凝土材料层13的下方还设有碎石垫层14,提高缓冲槽1的结构稳固性。进一步的,所述蓄水池2的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为钢筋混凝土层21,且所述钢筋混凝土层21的内侧面采用水泥砂浆抹平,使蓄水池2结构稳固,具有良好的蓄积雨水的性能。进一步的,所述蓄水池2的钢筋混凝土层21的下方设有混凝土垫层22,提高蓄水池2的结构稳固性。请参照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建筑屋面雨水利用系统,包括缓冲槽1、蓄水池2、绿地植被5和排水管3,所述缓冲槽1上设有一个接水凹槽11和一个导流斜面12,所述接水凹槽11的宽度大于固定在屋面的雨落水管6的宽度,所述接水凹槽11位于雨落水管6的下方,所述导流斜面12位于所述接水凹槽11的外侧面,所述导流斜面12从内到外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导流斜面12的外边缘所处的高度高于所述蓄水池2的上表面,所述蓄水池2上端设有开口,所述绿地植被5设置在所述缓冲槽1与所述蓄水池2之间的土壤上,所述排水管3一端与所述蓄水池2的上部或者中部连通,另一端与市政管网的管道连通。请参照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为:一种建筑屋面雨水利用系统,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优选地,所述缓冲槽1的接水凹槽11的深度为1~2倍的雨落水管6的直径,所述缓冲槽1与屋面之间设有嵌缝油膏4,所述缓冲槽1的接水凹槽11的外侧壁矮于内侧壁。请参照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三为:一种建筑屋面雨水利用系统,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具体的,所述缓冲槽1的主体采用混凝土材料制作,为混凝土材料层13,所述混凝土材料层13的上表面采用水泥砂浆抹平,所述缓冲槽1的混凝土材料层13的下方还设有碎石垫层14;所述蓄水池2的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为钢筋混凝土层21,且所述钢筋混凝土层21的内侧面采用水泥砂浆抹平,所述蓄水池2的钢筋混凝土层21的下方设有混凝土垫层22。使用时,缓冲槽1中的接水凹槽11接住从雨落水管6流出的雨水,雨水在接水凹槽11中蓄积满后溢流至导流斜面12,雨水在导流斜面12被引流至绿地植被5进行利用,经绿地植被5无法被利用的雨水再流至蓄水池2进行蓄积,以便在不下雨的天气对绿地植被5进行灌溉,当蓄水池2中的雨水蓄积到排水管3所在高度时,高于排水管3的雨水再流至市政管网的管道。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建筑屋面雨水利用系统,通过缓冲槽1上的接水凹槽11来接住从雨落水管6掉落的雨水,通过导流斜面12将从接水凹槽11溢流的雨水引流至绿地植被5,绿地植被5的地表面倾斜设置,使无法被绿地植被5吸收利用的雨水引流至蓄水池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建筑屋面雨水利用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屋面雨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槽、蓄水池、绿地植被和排水管,所述缓冲槽上设有一个接水凹槽和一个导流斜面,所述接水凹槽的宽度大于固定在屋面的雨落水管的宽度,所述接水凹槽位于雨落水管的下方,所述导流斜面位于所述接水凹槽的外侧面,所述导流斜面从内到外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导流斜面的外边缘所处的高度高于所述蓄水池的上表面,所述蓄水池上端设有开口,所述绿地植被设置在所述缓冲槽与所述蓄水池之间的土壤上,所述排水管一端与所述蓄水池的上部或者中部连通,另一端与市政管网的管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屋面雨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槽、蓄水池、绿地植被和排水管,所述缓冲槽上设有一个接水凹槽和一个导流斜面,所述接水凹槽的宽度大于固定在屋面的雨落水管的宽度,所述接水凹槽位于雨落水管的下方,所述导流斜面位于所述接水凹槽的外侧面,所述导流斜面从内到外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导流斜面的外边缘所处的高度高于所述蓄水池的上表面,所述蓄水池上端设有开口,所述绿地植被设置在所述缓冲槽与所述蓄水池之间的土壤上,所述排水管一端与所述蓄水池的上部或者中部连通,另一端与市政管网的管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屋面雨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的接水凹槽的深度为1~2倍的雨落水管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屋面雨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茜朱晓玥侯庆贺黄启堂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