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智能调节管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7167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5 0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能智能调节管控系统,包括变压器、与变压器相连的节能器、与节能器连接的电机组;变压器连接有无功功率补偿装置;节能器包括:壳体以及电路结构;壳体上设置有门锁、操作手柄和控制仪;电路结构与控制仪电连接;电路结构上设置有三相铜柱体,三相铜柱体上缠有按Z字型排列的线圈;线圈的首端与变压器的三相输出端对应相连;末端共接后与电机组相连;电机组包括电机,与电机连接的自动励磁调节器;电机与控制仪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能智能调节管控系统,系统中包括节能器、自动比例式调节励磁装置以及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能够保持三相平衡,改善系统静态稳定性,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从而有效提高节能效率。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of electric energ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power regulating control system, including transformer, and transformer connected with economizer, economizer connected motor group; transformer connected with a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device; energy saving device comprises a casing and a circuit structure; the casing is provided with a lock, handle and control instrument circuit structure; connected with the electric control instrument; the circuit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three-phase three-phase copper cylinder, cylinder body is wound on the coil are arranged in a Z shape; the output end of the first phase corresponding end coil of the transformer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end connected; connected motor group; motor group including motor, automatic excitation regula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tor; the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telligent power regulating control system, the system including energy saving device, automatic proportional adjusting excitation device and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controller can keep the three-phase balance, improve system stability, improve the power factor of the grid, so a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nergy sa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能智能调节管控系统
本技术涉及节能器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电能智能调节管控装置。
技术介绍
节能减排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对于工厂而言,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之道,而在生产过程中控制企业用电成本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比较常用的节能型配电电器,如MC1系列交流接触器,其线圈吸合功率为70VA,线圈保持供为8~20VA,其接触器吸合时接触紧密,阻抗小,降低了电流线损,但是,该节能型配电电器节能效率比较低,产品使用寿命短。另外,变压器是输变电行业中的耗能大户,据统计,我国变压器的总损耗占系统总发电量的10%左右,目前使用的干式变压器,如SCB10型,虽然空载损耗降低到原来的10~15%,但是其缺点是只有空载情况下损耗其降低,电器电子设备工作时不能够降低损耗,节能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如何提高节能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能智能调节管控系统,系统中包括节能器、自动比例式调节励磁装置以及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能够保持三相平衡,改善系统静态稳定性,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有效提高节能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能智能调节管控系统,包括:变压器、与所述变压器相连的节能器、与所述节能器电连接的电机组;所述变压器电连接有无功功率补偿装置;所述节能器包括: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结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门锁、操作手柄和控制仪;所述电路结构与所述控制仪电连接;所述电路结构上设置有三相铜柱体,所述三相铜柱体上依次缠有按Z字型排列的线圈;所述线圈包括A线圈、B线圈和C线圈;所述A线圈、所述B线圈以及所述C线圈的首端分别与所述变压器的三相输出端一一对应相连;所述A线圈、所述B线圈以及所述C线圈的末端共接后与所述电机组相连;所述电机组包括:电机,以及与所述电机连接的自动励磁调节器;其中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仪相连。优选的,所述电机组包括多个所述电机,且多个所述电机之间相互并联。优选的,所述无功功率补偿装置采用延时投切和瞬时投切的方式。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报警指示灯,所述报警指示灯与所述控制仪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壳体底部还设置有接地排。优选的,所述自动励磁调节器包括:PID型调节器。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的电能智能调节管控系统中集合了节能器、自动励磁调节器和无功功率补偿装置;节能器中采用Z字型排列的线圈,能够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相感应电动势的一致性,消除各相位间的电压和电流的不均衡状态,从而改善用电品质,节能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并且还防止了零线上大量的零序及高次谐波电流通过;在变压器上设置无功功率补偿装置通过不同的投切方式,可以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在电机组中设置自动励磁调节器能够保持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和改善系统静态稳定性,提高输送能力,从而提高节能效率。此外,本技术提供的节能器设置有壳体,安装方便,防水防腐,能够有效减小设备故障率,且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因此,本技术提供的电能智能调节管控系统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电能智能调节管控系统的示意图;图2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节能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节能器的线圈的缠绕方式的示意图;图4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电能智能调节管控系统的框架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附图1和附图2,一种电能智能调节管控系统,包括:变压器1、与变压器1相连的节能器2、与节能器2电连接的电机组3;变压器1电连接有无功功率补偿装置4;节能器2包括:壳体21以及安装于壳体21内的电路结构22;壳体21上设置有门锁211、操作手柄212和控制仪213;电路结构22与控制仪213电连接;电路结构22上设置有三相铜柱体221,三相铜柱体221上依次缠有按Z字型排列的线圈;线圈包括A线圈222、B线圈223和C线圈224;A线圈222、B线圈223以及C线圈224的首端分别与变压器1的三相输出端一一对应相连;A线圈222、B线圈223以及C线圈224的末端共接后与电机组3相连;电机组3包括:电机31,以及与电机31连接的自动励磁调节器32;其中电机31与控制仪213相连。本技术提供的电能智能调节管控系统中集合了节能器、自动励磁调节器和无功功率补偿装置;节能器中采用Z字型排列的线圈,能够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相感应电动势的一致性,消除各相位间的电压和电流的不均衡状态,从而改善用电品质,节能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并且还防止了零线上大量的零序及高次谐波电流通过;在变压器上设置无功功率补偿装置通过不同的投切方式,可以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在电机组中设置自动励磁调节器能够保持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和改善系统静态稳定性,提高输送能力。并且,以上三种方式的结合更能够实现有效节能。此外,本技术提供的节能器设置有壳体,安装方便,防水防腐,能够有效减小设备故障率,且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电机组3包括多个电机31,且多个电机31之间相互并联。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无功功率补偿装置4采用延时投切和瞬时投切的方式。本技术提供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通过延时投切和瞬时投切的方式,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提供供电效率。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壳体21上还设置有报警指示灯214,报警指示灯214与控制仪213电连接。当控制仪检测到电路结构上的缠绕有线圈的三相铜柱体出现故障时,能够通过报警指示灯体现出来,更直观的反映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看到故障后,能够及时修理。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壳体21底部还设置有接地排215。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自动励磁调节器32包括:PID型调节器。为了进一步优化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节电器包括三相铜柱体,三相铜柱体上依次缠有按Z字型排列的线圈;所述线圈包括A线圈、B线圈、C线圈;所述三相铜柱体包括U相铜柱体、V相铜柱体及W相铜柱体;A线圈按绕序缠绕U相铜柱体、V相铜柱体及U相铜柱体;B线圈按绕序依次缠绕V相铜柱体、W相铜柱体及V相铜柱体;C线圈按绕序依次缠绕W相铜柱体、U相铜柱体及W相铜柱体;A线圈在U相铜柱体及V相铜柱体上的缠绕方向相反;B线圈在V相铜柱体及W相铜柱体上的缠绕方向相反;C线圈在W相铜柱体及U相铜柱体上的缠绕方向相反;A线圈在V相铜柱体上的缠绕方向与B线圈在W铜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能智能调节管控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能智能调节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1)、与所述变压器(1)相连的节能器(2)、与所述节能器(2)电连接的电机组(3);其中,所述变压器(1)还电连接有无功功率补偿装置(4);所述节能器(2)包括:壳体(21)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21)内的电路结构(22);所述壳体(21)上设置有门锁(211)、操作手柄(212)和控制仪(213);所述电路结构(22)与所述控制仪(213)电连接;所述电路结构(22)上设置有三相铜柱体(221),所述三相铜柱体(221)上依次缠有按Z字型排列的线圈;所述线圈包括A线圈(222)、B线圈(223)和C线圈(224);所述A线圈(222)、所述B线圈(223)以及所述C线圈(224)的首端分别与所述变压器(1)的三相输出端一一对应相连;所述A线圈(222)、所述B线圈(223)以及所述C线圈(224)的末端共接后与所述电机组(3)相连;所述电机组(3)包括:电机(31),以及与所述电机(31)连接的自动励磁调节器(32);其中所述电机(31)与所述控制仪(213)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能智能调节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1)、与所述变压器(1)相连的节能器(2)、与所述节能器(2)电连接的电机组(3);其中,所述变压器(1)还电连接有无功功率补偿装置(4);所述节能器(2)包括:壳体(21)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21)内的电路结构(22);所述壳体(21)上设置有门锁(211)、操作手柄(212)和控制仪(213);所述电路结构(22)与所述控制仪(213)电连接;所述电路结构(22)上设置有三相铜柱体(221),所述三相铜柱体(221)上依次缠有按Z字型排列的线圈;所述线圈包括A线圈(222)、B线圈(223)和C线圈(224);所述A线圈(222)、所述B线圈(223)以及所述C线圈(224)的首端分别与所述变压器(1)的三相输出端一一对应相连;所述A线圈(222)、所述B线圈(223)以及所述C线圈(224)的末端共接后与所述电机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小扬
申请(专利权)人:中光高科北京节能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