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溉与排水一体化渠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1030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灌溉与排水一体化渠道,包括基坑,所述基坑四周浇筑有混凝土浇筑渠道,所述混凝土浇筑渠道底部四周设有砂石夯实层,所述砂石夯实层上层铺设有阻水层,所述阻水层上下层均布置横向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出口设置在基坑内;所述混凝土浇筑渠道两侧根据田间道路情况分为道路侧和农田侧,所述道路侧在所述阻水层上布置排水盲沟,所述排水盲沟上设置有透水混凝土面层,所述农田侧阻水层上覆盖粗砂层,所述排水盲沟包括自下而上分别为碎石层和粗砂填层,所述粗砂层两侧由稳定土类基层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结构稳固,铺设方便,提高雨水天气渗水混凝土路面的渗排水性能。

An integrated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channe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hannel, including the integration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it, the pit around a concrete pouring channel, the bottom of the concrete pouring channel are arranged around the gravel compaction layer, the upper layer is laid with gravel compaction layer, the barrier layer on the lower layer are arranged transverse drainage pipe, the drainage the pipe outlet is arranged in the foundation pit; the concrete pouring channel on both sides of the road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the field into the road side and farmland side, the road side in the water resisting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blind drain, the blind drain is arranged on the pervious concrete surface layer, covering sand layer of the layer on the side of farmland the blind drainage, including bottom-up respectively gravel and coarse sand filling layer, the coarse sand layer on both sides of the stabilized soil base fix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able structure, convenient laying and improving the seepage and drainage performance of the rainwater weather seepage concrete pav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溉与排水一体化渠道
本技术涉及农田水利
,具体是一种灌溉与排水一体化渠道。
技术介绍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为了调节农田水分状况,灌溉和排水工程必须相互结合、协调运行,两类工程缺一不可。但现有灌溉渠道系统和排水沟道系统均分开布置,分别构成相互独立的两套工程系统。这种独立布置方式使得灌溉渠道和排水沟道系统功能简单,且田间布置较密,占地面积大,尤其在用地紧张地区,造成土地的有效利用率下降。目前,在我国北方降雨主要集中在6月至9月,期间正值小麦收割、玉米种植时节,这一时期降雨强度大,排涝不及时就会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在一些盐碱地区由于灌排制度不合理,以致地下水位很快上升而积盐,使原来的好地变成了盐碱地,造成作物减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溉与排水一体化渠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灌溉与排水一体化渠道,包括基坑,所述基坑四周浇筑有混凝土浇筑渠道,所述混凝土浇筑渠道底部四周设有砂石夯实层,所述砂石夯实层上层铺设有阻水层,所述阻水层上、下层均布置横向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出口设置在基坑内;所述混凝土浇筑渠道两侧根据田间道路情况分为道路侧和农田侧,所述道路侧在所述阻水层上布置排水盲沟,所述排水盲沟上设置有透水混凝土面层,所述农田侧在所述阻水层上覆盖粗砂层,所述排水盲沟包括自下而上分别为碎石层和粗砂填层,所述粗砂层两侧由稳定土类基层固定,所述两个相邻的排水盲沟间距为3~5m。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浇筑渠道的宽度为1.0m。优选的,所述阻水层为黏性土加复合土工膜,所述阻水层的厚度为20~35cm。优选的,所述透水混凝土面层为厚度15cm的C30混凝土,透水混凝土面层与渗排水地面平齐,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为0.5mm/s。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浇筑渠道采用混凝土浇筑成型,所述混凝土浇筑渠道断面形式为矩形槽、梯形或U形,所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抗渗等级W6。优选的,所述排水管为内径100mmPVC管材排水管。优选的,所述下层的排水管高于混凝土浇筑渠道底部0.3m。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浇筑渠道顶部高于透水混凝土面层和中粗砂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一种灌溉与排水一体化渠道,结构稳固,铺设方便,透水混凝土路面上表面与渗排水地面平齐,在透水混凝土路面内部形成排水通道,提高雨水天气渗水混凝土路面的渗排水性能;雨水渗透进入排水盲沟由横向的排水管排入灌溉沟渠内,方便排水、灌溉使用;混凝土浇筑渠道一侧铺设渗水混凝土路面,即便方便农用车辆沿混凝土浇筑渠道行驶运输,也方便对含污雨水过滤,避免雨天大量漂浮物流入灌溉沟渠,影响排水和灌溉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排水盲沟垂直于结构示意图的剖视图。图中:1-砂石夯实层、2-阻水层、3-碎石层、4-1-粗砂层、4-2-粗砂填层、5-透水混凝土面层、6-排水管、7-混凝土渠道、8-基坑、9-稳定土类基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下同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灌溉与排水一体化渠道,一种灌溉与排水一体化渠道,包括基坑8,所述基坑8四周浇筑有混凝土浇筑渠道7,所述混凝土浇筑渠道7底部四周设有砂石夯实层1,所述砂石夯实层1上层铺设有阻水层2,所述阻水层2上、下层均布置横向的排水管6,所述排水管6的出口设置在基坑8内;所述混凝土浇筑渠道7两侧根据田间道路情况分为道路侧和农田侧,所述道路侧在所述阻水层2上布置排水盲沟,所述排水盲沟上设置有透水混凝土面层5,所述农田侧在所述阻水层2上覆盖粗砂层4-1,所述排水盲沟包括自下而上分别为碎石层3和粗砂填层4-2,所述粗砂层4-1两侧由稳定土类基层9固定,所述两个相邻的排水盲沟10间距为3~5m。所述混凝土浇筑渠道7的宽度为1.0m。所述阻水层2为黏性土加复合土工膜,所述阻水层2的厚度为20~35cm。所述透水混凝土面层5为厚度15cm的C30混凝土,透水混凝土面层5与渗排水地面平齐,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为0.5mm/s。所述混凝土浇筑渠道7采用混凝土浇筑成型,所述混凝土浇筑渠道7断面形式为矩形槽、梯形或U形,所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抗渗等级W6。所述排水管6为内径100mmPVC管材排水管6。所述下层的排水管6高于混凝土浇筑渠道7底部0.3m。所述混凝土浇筑渠道7顶部高于透水混凝土面层5和粗砂层4-1。上层的排水管6用于排放路面、地表浅层渗水,下层的排水管6用于较深层渗水、绕渗水的排放。雨水通过排水管6排入灌溉沟渠内,方便排水、灌溉使用;混凝土浇筑渠道7一侧铺设渗水混凝土路面,即便方便农用车辆沿混凝土浇筑渠道行驶运输,也方便对含污雨水过滤,避免雨天大量漂浮物流入灌溉沟渠,影响排水和灌溉使用。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灌溉与排水一体化渠道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灌溉与排水一体化渠道,包括基坑(8),所述基坑(8)四周浇筑有混凝土浇筑渠道(7),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浇筑渠道(7)底部四周设有砂石夯实层(1),所述砂石夯实层(1)上层铺设有阻水层(2),所述阻水层(2) 上、下层均布置横向的排水管(6),所述排水管(6)的出口设置在基坑(8)内;所述混凝土浇筑渠道(7)两侧根据田间道路情况分为道路侧和农田侧,所述道路侧在所述阻水层(2)上布置排水盲沟,所述排水盲沟上设置有透水混凝土面层(5),所述农田侧在所述阻水层(2)上覆盖粗砂层(4‑1),所述排水盲沟包括自下而上分别为碎石层(3)和粗砂填层(4‑2),所述粗砂层(4‑1)两侧由稳定土类基层(9)固定,所述两个相邻的排水盲沟间距为3~5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溉与排水一体化渠道,包括基坑(8),所述基坑(8)四周浇筑有混凝土浇筑渠道(7),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浇筑渠道(7)底部四周设有砂石夯实层(1),所述砂石夯实层(1)上层铺设有阻水层(2),所述阻水层(2)上、下层均布置横向的排水管(6),所述排水管(6)的出口设置在基坑(8)内;所述混凝土浇筑渠道(7)两侧根据田间道路情况分为道路侧和农田侧,所述道路侧在所述阻水层(2)上布置排水盲沟,所述排水盲沟上设置有透水混凝土面层(5),所述农田侧在所述阻水层(2)上覆盖粗砂层(4-1),所述排水盲沟包括自下而上分别为碎石层(3)和粗砂填层(4-2),所述粗砂层(4-1)两侧由稳定土类基层(9)固定,所述两个相邻的排水盲沟间距为3~5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溉与排水一体化渠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浇筑渠道(7)的宽度为1.0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溉与排水一体化渠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琦孙娜张瑞红赵一丞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