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踏及含其的列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7599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踏板,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裙板内侧;踏板本体,所述踏板本体穿过裙板固定在安装支架上,且所述踏板本体位于裙板外侧;踏板本体包括:第一支撑杆,两个第二支撑杆、两个以上的支撑钢板、两个以上的支杆,两个以上支杆并列安装于第一支撑杆内且与两个以上的支撑钢板交叉分布;支杆位于支撑钢板的下方;支撑钢板的顶端设置有锯齿、多个均匀分布的凹槽或多个均匀分布的突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列车,所述列车包括列车车厢,所述列车车厢上安装有前述的踏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踏板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便于列车无站台路段上临时检修时上下车,且保证了整车的一致性,消除了司机下车存在的盲区。

A tread and its trai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edal comprises a mounting bracket, the mounting bracket is fixed on the apron inside; the pedal body, the pedal body through the skirt plate is fixed on the mounting bracket, and the pedal body located in the lateral apron; the pedal body comprises a first supporting rod, a supporting rod, supporting second two steel plate, more than two more than two bar, more than two supporting rods parallelly arranged on the first supporting rod and the supporting plate and cross distribution of more than two; under the support rod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plate; the top of the support plate is provided with saw teeth, a plurality of grooves evenly distributed or more evenly distributed.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 train, which includes a train carriage, and the train carriage is equipped with the following pedal. The pedal structure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safe and reliabl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he train to get up and down when the train is not on the platform section for temporary maintenance, and ensures the consistency of the vehicle, and eliminates the blind area existing by the dri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脚踏及含其的列车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工具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踏板,还涉及安装有踏板的一种列车。
技术介绍
目前火车上所设计的脚踏板一般为三块槽钢拼焊而成,通过焊接支架、紧固件固定于车体。先将支架一侧与底架侧部裙板连接,另一侧与端部隔墙连接,支架安装完毕后,通过螺栓将脚踏板固定到支架上。现有脚踏板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司机上下在运行路段临时作业,可通过此脚踏板上下车。现有脚踏板一般是安装于列车的裙板内侧,司机从驾驶室出来时,脚踏板处于不可见状态,需要凭经验试探着去踩踏脚踏板,很容易造成司机踩空,发生坠落事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并且,脚踏板整体外形为封闭结构,仅满足两脚并排站立,对司机上下车造成很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种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列车用脚踏板、以及安装有所述踏板的列车,能使其裸露于列车裙板外侧而使其对司机可见,且结构稳定又防滑,方便列车司机上下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踏板,安装在列车车厢的裙板上,所述踏板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裙板内侧;踏板本体,所述踏板本体穿过裙板固定在安装支架上,且所述踏板本体位于裙板外侧,所述踏板本体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形成所述踏板本体外形;两个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两个以上的支撑钢板,两个以上所述支撑钢板并列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内;两个以上的支杆,两个以上所述支杆并列安装于第一支撑杆内且与两个以上的支撑钢板交叉分布;所述支杆位于支撑钢板的下方;所述的支撑钢板的顶端设置有锯齿、多个均匀分布的凹槽或多个均匀分布的突起。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杆为折弯的管状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杆为直管状结构。所述安装支架包括:至少一个支撑垫,用于将安装支架固定在裙板内侧;隔板,安装在至少一个所述支撑垫的上端面,且固定在裙板内侧。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还包括筋板,所述筋板固定在隔板的上表面,且与所述裙板内侧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踏板本体穿过裙板固定在安装支架上,包括:所述裙板上开设有第二支撑杆可穿过的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撑杆穿过安装孔后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安装支架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杆以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连接处的第一支撑杆相垂直的方式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进一步的,两个以上所述支撑钢板以相互平行的方式并列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内;所述支杆与支撑钢板相互垂直。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列车,以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种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列车,包括列车车厢,所述列车车厢上安装有所述的踏板。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踏板结构包括踏板本体部分和安装支架部分,其中,踏板本体和安装支架均独立生产,为模块化设计,易于安装;踏板部分裸露于列车的裙板外侧,而安装支架部分安装于裙板内侧,安装支架用于固定踏板部分,这样,本技术实施例的踏板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便于列车无站台路段上临时检修时上下车,且保证了整车的一致性,消除了司机下车存在的盲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踏板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踏板本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技术踏板;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安装支架的组成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踏板主体与安装支架的安装过程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踏板主体与安装支架的安装局部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技术的特点与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技术踏板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踏板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踏板本体10和安装支架20;所述安装支架20固定于车体上的裙板6内,所述踏板本体10穿插于所述裙板6而固定于所述安装支架20上;所述踏板本体10裸露于所述裙板6外。本技术实施例中,踏板本体10和安装支架20为分体结构,即可分别单独生产。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踏板本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踏板本体10包括:形成所述踏板外形的第一支撑杆1,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以交叉方式固定连接并向外延伸的第二支撑杆2,并列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内的两个以上的支撑钢板3,以及并列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内的与所述两个以上的支撑钢板3交叉分布的两个以上的支杆4。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2,以及交叉连接的支撑钢板3和支杆4构成踏板主体10。本技术实施例的踏板中,所述第一支撑杆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2均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杆1包括折弯的管状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杆2包括两个直管状结构。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中空的管状结构,有利于降低本技术实施例的踏板的整体重量,而管状结构也不会降低本技术踏板的支撑强度。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两个以上的支杆4位于所述两个以上的支撑钢板3的下方;支杆4可通过焊接固定在支撑钢板3的下方。所述两个以上的支撑钢板3上面设置为锯齿状或设置有凹槽或设置有突起。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撑钢板3可以使用多个,即通过相互邻接的支撑钢板3构成踏板主体10的踩踏面,具体根据支撑钢板3的厚度,如可以使用8个支撑钢板3构成踏板主体10的踩踏面,或者使用6个支撑钢板3构成踏板主体10的踩踏面。通过在支撑钢板3的下方设置供支杆4穿设的孔或槽,将支撑钢板3相互邻接构成踏板主体10的踩踏面后,将支杆4穿设于支撑钢板3的下方的槽或孔中,通过将支杆4与各支撑钢板3焊接、螺栓连接、或其他连接方式等固定。例如,也可以使支杆4与支撑钢板3的下方的槽或孔形成间隙配合,使支杆4与各支撑钢板3之间固定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撑钢板3的上面设置为非平整结构,这样,当列车司机在踩踏踏板时,增大了脚部与踏板之间的摩擦力,不易滑倒。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安装支架的组成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实施例的踏板主体与安装支架的安装过程示意图,如图3、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踏板还包括安装支架20;所述安装支架20包括至少一个支撑垫7、安装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垫7上的隔板5;所述安装支架20通过将所述隔板5固定于车体上的裙板6内侧而与所述裙板6连接;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垫7与车体30固定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支撑杆2由车体30外侧插入车体30内,并将所述第二支撑杆2的插入部分固定于所述隔板5上。车体30外侧是指司机驾驶室的外侧。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支撑杆2为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2以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连接处的第一支撑杆1垂直的方式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固定连接。如图2、图4所示,第一支撑杆1的外部形状基本构成踏板本体10的外形,该形状可以如图1所示仅将第一支撑杆1的两端部弯折,也可以采用将第一支撑杆1折弯为U形等,只要是方便司机蹬踏的形状即可。如图2、图5所示,所述两个以上的支杆4以平行方式并列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内;所述两个以上的支撑钢板3以平行方式并列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内;所述两个以上的支杆4与所述两个以上的支撑钢板3相互垂直。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踏板主体10由折弯不锈钢管与两个直筒不锈钢管焊接而成,筒状的不锈钢不仅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而且减轻了踏板主体的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脚踏及含其的列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踏板,安装在列车车厢的裙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裙板内侧;踏板本体,所述踏板本体穿过裙板固定在安装支架上,且所述踏板本体位于裙板外侧,所述踏板本体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形成所述踏板本体外形;两个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两个以上的支撑钢板,两个以上所述支撑钢板并列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内;两个以上的支杆,两个以上所述支杆并列安装于第一支撑杆内且与两个以上的支撑钢板交叉分布;所述支杆位于支撑钢板的下方;所述的支撑钢板的顶端设置有锯齿、多个均匀分布的凹槽或多个均匀分布的突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踏板,安装在列车车厢的裙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裙板内侧;踏板本体,所述踏板本体穿过裙板固定在安装支架上,且所述踏板本体位于裙板外侧,所述踏板本体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形成所述踏板本体外形;两个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两个以上的支撑钢板,两个以上所述支撑钢板并列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内;两个以上的支杆,两个以上所述支杆并列安装于第一支撑杆内且与两个以上的支撑钢板交叉分布;所述支杆位于支撑钢板的下方;所述的支撑钢板的顶端设置有锯齿、多个均匀分布的凹槽或多个均匀分布的突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杆为折弯的管状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杆为直管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芳王力张义文耿兴春宫高霞顾学明李进伏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