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6159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1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所述信号传输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节点确定在一个时间单元中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数据的模式;第一通信节点根据确定出的发送数据的模式在所述时间单元中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数据;其中,所述数据包括N个数据集合,N为正整数;所述数据中M个数据集合的数据传输方式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已知的,N‑M个数据集合的数据传输方式相关信息由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在所述时间单元中通过控制信令通知给所述第一通信节点,M小于或等于N。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高频通信中终端有多个射频接收波束时的数据接收问题,使基站能够基于系统效率灵活调度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指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高频通信作为未来5G(5thgeneration,第5代)通信的核心技术手段之一,为大容量通信提供可能,但是高频通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空间衰落大。同时由于高频波长比较短,可以在较小面积内集成大规模天线阵元,形成高增益波束,从而使得高频通信的覆盖范围有效增大。所以高频通信的显著特点是基于波束通信。基于波束通信的高频技术,需要考虑链路的鲁棒性问题以及系统效率等问题,此时控制和数据可能用不同的发送波束,比如控制考虑鲁棒性,数据考虑系统性能,在有限的射频链路的情况下为了取得系统效率最优,用户的发送波束可能会变化,而不是总对应用户的最优发送波束,在这种动态发送波束变化的场景下,如何进行数据的接收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能够解决高频通信中终端有多个射频接收波束时的数据接收问题,使基站能够基于系统效率灵活调度资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节点确定在一个时间单元中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数据的模式;第一通信节点根据确定出的发送数据的模式在所述时间单元中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数据;其中,所述数据包括N个数据集合,N为正整数;所述数据中M个数据集合的数据传输方式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已知的,N-M个数据集合的数据传输方式相关信息由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在所述时间单元中通过控制信令通知给所述第一通信节点,M小于或等于N。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包括:第二通信节点在控制信道之后第一时间长度内根据已知的数据传输方式接收数据,在所述第一时间长度之后采用控制信令通知的数据传输方式相关信息接收数据;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通信节点在一个时间单元中发送给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数据包括的数据集合个数N,根据所述N值确定解调参考信号资源和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数据的模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一通信节点,包括:判断模块,用于确定在一个时间单元中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数据的模式;发送模块,用于根据确定出的发送数据的模式在所述时间单元中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数据;其中,所述数据包括N个数据集合,N为正整数;所述数据中M个数据集合的数据传输方式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已知的,N-M个数据集合的数据传输方式相关信息由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在所述时间单元中通过控制信令通知给所述第一通信节点,M小于或等于N。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二通信节点,包括:接收模块,用于在控制信道之后第一时间长度内根据已知的数据传输方式接收数据,在所述第一时间长度之后采用控制信令通知的数据传输方式相关信息接收数据;分析模块,用于确定第一通信节点在一个时间单元中发送给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数据包括的数据集合个数N,根据所述N值确定解调参考信号资源和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数据的模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第一通信节点(基站)确定在一个时间单元中向第二通信节点(终端)发送数据的模式,根据确定出的发送数据的模式在所述时间单元中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数据;所述数据包括N个数据集合,所述数据中M个数据集合的数据传输方式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已知的,N-M个数据集合的数据传输方式相关信息由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在所述时间单元中通过控制信令通知给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第二通信节点在控制信道之后第一时间长度内根据已知的数据传输方式接收数据,在所述第一时间长度之后采用控制信令通知的数据传输方式相关信息接收数据;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通信节点在一个时间单元中发送给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数据包括的数据集合个数N,根据所述N值确定解调参考信号资源和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数据的模式。本专利技术能够解决高频通信中终端有多个射频接收波束时的数据接收问题,解调参考信号发送和接收问题,不同数据单元之间信道编码和调制的相关问题,使基站能够基于系统效率灵活调度资源。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流程图(第一通信节点);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信号传输方法流程图(第二通信节点);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信号传输装置示意图(第一通信节点);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信号传输装置示意图(第二通信节点);图5a是本专利技术示例一中终端在一个时间单元内的接收方式示意图一;图5b是本专利技术示例一中终端在一个时间单元内的接收方式示意图二;图5c是本专利技术示例一中终端在一个时间单元内的接收方式示意图三;图5d是本专利技术示例一中解调参考信号资源的示意图一;图5e是本专利技术示例一中解调参考信号资源的示意图二;图6a是本专利技术示例二中确定数据包括数据集合个数的示意图一;图6b是本专利技术示例二中确定数据包括数据集合个数的示意图二;图6c是本专利技术示例二中确定数据包括数据集合个数的示意图三;图7a是本专利技术示例二中确定数据包括数据集合个数的示意图四;图7b是本专利技术示例二中确定数据包括数据集合个数的示意图五;图7c是本专利技术示例二中确定数据包括数据集合个数的示意图六;图8a是本专利技术示例二中两个数据集合之间有保护间隔的示意图;图8b是本专利技术示例二中第二数据集合的起始符号采用长CP的示意图;图9a是本专利技术示例四中第一发送结构和解调参考信号示意图;图9b是本专利技术示例四中第二发送结构和解调参考信号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包括:S110,第一通信节点确定在一个时间单元中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数据的模式;S120,第一通信节点根据确定出的发送数据的模式在所述时间单元中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数据;其中,所述数据包括N个数据集合,N为正整数;所述数据中M个数据集合的数据传输方式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已知的,N-M个数据集合的数据传输方式相关信息由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在所述时间单元中通过控制信令通知给所述第一通信节点,M小于或等于N;可选地,当N大于阈值N1时,所述发送数据的模式,包括以下特征:M个数据集合与N-M个数据集合在所述时间单元中时分复用;所述M个数据集合和所述N-M个数据集合之间有时间间隔,或者所述N-M个数据集合的开始p个符号采用第一循环前缀CP,所述N-M个数据集合中其余n-p个符号采用第二循环前缀CP,所述第一循环前缀CP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循环前缀CP的长度;所述N-M个数据集合包括n个符号,p小于或等于n,n与p均为正整数。可选地,当N大于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节点确定在一个时间单元中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数据的模式;第一通信节点根据确定出的发送数据的模式在所述时间单元中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数据;其中,所述数据包括N个数据集合,N为正整数;所述数据中M个数据集合的数据传输方式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已知的,N‑M个数据集合的数据传输方式相关信息由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在所述时间单元中通过控制信令通知给所述第一通信节点,M小于或等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节点确定在一个时间单元中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数据的模式;第一通信节点根据确定出的发送数据的模式在所述时间单元中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数据;其中,所述数据包括N个数据集合,N为正整数;所述数据中M个数据集合的数据传输方式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已知的,N-M个数据集合的数据传输方式相关信息由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在所述时间单元中通过控制信令通知给所述第一通信节点,M小于或等于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大于阈值N1时,所述发送数据的模式,包括以下特征:M个数据集合与N-M个数据集合在所述时间单元中时分复用;所述M个数据集合和所述N-M个数据集合之间有时间间隔,或者所述N-M个数据集合的开始p个符号采用第一循环前缀CP,所述N-M个数据集合中其余n-p个符号采用第二循环前缀CP,所述第一循环前缀CP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循环前缀CP的长度;所述N-M个数据集合包括n个符号,p小于或等于n,n与p均为正整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大于阈值N1时,所述发送数据的模式,包括以下特征:所述M个数据集合的解调参考信号资源和所述控制信令的解调参考信号资源之间有交集;所述N-M个数据集合共用一套解调参考信号资源,或者,所述N-M个数据集合中的每个数据集合携带解调本数据集合的解调参考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大于阈值N1时,所述发送数据的模式,包括以下特征:每个数据集合独立信道编码;每个数据集合都携带循环冗余校验码CRC;每个数据集合对应一个ACK/NACK反馈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大于阈值N1时,所述发送数据的模式,包括以下特征:每个数据集合都携带解调本数据集合的解调参考信号;所有数据集合联合信道编码;所有数据集合共享一个循环冗余校验码CRC;所有数据集合对应一个ACK/NACK反馈信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大于阈值N1时,所述发送数据的模式,包括以下特征:在一个控制信令中同时通知N个数据集合的配置信息;或在一个控制信令的资源调度部分通知所述N个数据集合占有的时频资源;其中,数据集合的配置信息包括:数据集合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信息,和/或数据集合在所述时间单元中占有的时频资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小于或等于阈值N1时,所述发送数据的模式采用第一发送结构;所述第一发送结构,包括以下特征:所述数据开始之前有保护间隔;或所述数据中开始a个符号采用的第三循环前缀CP的长度大于所述数据中其余t-a个符号采用的第四循环前缀CP的长度;所述数据包括t个符号,a小于或等于t,a与t均为正整数。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小于或等于阈值N1时,第一通信节点确定在一个时间单元中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数据的模式,包括:判断在所述时间单元中要发送的数据的传输方式和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已知的传输方式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则确定采用第一发送结构,如果相同,则确定采用第二发送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发送结构,包括以下特征:所述数据开始之前没有保护间隔;所述数据的开始位置为控制信道的结束位置;所述数据的所有符号采用相同长度的循环前缀CP。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集合的个数N,根据以下依据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数据的开始时间距离控制信道的结束时间之间的第一时间间隔是否大于第一时间长度;数据的结束时间距离控制信道的结束时间之间的第二时间间隔是否大于第一时间长度;在所述时间单元中要发送的数据的传输方式和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已知的传输方式是否相同;所述N值约定为小于或者等于阈值N1。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大于第一时间长度时,确定N小于或等于阈值N1;当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小于第一时间长度且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长度时,确定N小于或等于阈值N1;当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小于第一时间长度且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大于第一时间长度时,确定N大于阈值N1。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小于第一时间长度且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大于第一时间长度,并且所述数据的传输方式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式相同,则确定N小于或等于阈值N1;当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小于第一时间长度且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大于第一时间长度,并且所述数据的传输方式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式不同,则确定N大于阈值N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小于或等于阈值N1时,所述发送数据的模式,包括以下特征:所述M个数据集合占有控制信道之后第一时间长度之内的资源,所述N-M个数据集合占有控制信道之后第一时间长度之后的资源;其中,所述控制信道是所述时间单元中的控制信道的整个控制域,或者是所述控制信令所在的控制信道。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长度是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接收方式或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反馈的信息确定的,并由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通过信令通知给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所述第一时间长度是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预先约定的。14.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已知的数据接收方式和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所述控制信令的接收方式有约定关系;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已知的数据发送方式和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所述控制信令的发送方式有约定关系。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小于或等于阈值N1时,所述发送数据的模式,包括以下特征之一:所述数据和所述控制信令共用解调参考信号资源;所述数据开始之前没有保护间隔时,所述数据和所述控制信令共用解调参考信号资源;所述数据的所有符号采用相同长度的循环前缀CP时,所述数据和所述控制信令共用解调参考信号资源。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小于或等于阈值N1时,所述发送数据的模式,包括以下特征:所述发送数据相关的控制指令中包含数据接收是否延迟的指示域,所述指示域用于指示所述控制信令指示的数据是否延迟到所述控制信令所在时间单元之后的时间单元发送。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N1为1;所述N值为1或2。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传输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数据的发送方式,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数据的接收方式;数据传输方式,满足以下特征至少之一: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已知的数据发送方式属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反馈给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数据发送方式集合;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已知的数据接收方式属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反馈给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数据接收方式集合;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已知的数据发送方式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令的发送方式确定;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已知的数据接收方式根据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控制信令的接收方式确定;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已知的数据发送方式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最近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数据的发送方式确定;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已知的数据接收方式根据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最近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数据的接收方式确定。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已知的数据发送方式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反馈的第一通信节点的最优发送方式;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已知的数据接收方式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反馈的第一通信节点的最优发送方式对应的第二通信节点的接收方式;或者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已知的数据接收方式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反馈的第二通信节点的最优接收方式。20.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包括:第二通信节点在控制信道之后第一时间长度内根据已知的数据传输方式接收数据,在所述第一时间长度之后采用控制信令通知的数据传输方式相关信息接收数据;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通信节点在一个时间单元中发送给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数据包括的数据集合个数N,根据所述N值确定解调参考信号资源和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数据的模式。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大于阈值N1时,所述接收数据的模式,包括以下特征:M个数据集合与N-M个数据集合在所述时间单元中时分复用;所述M个数据集合和所述N-M个数据集合之间有第三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三时间间隔上进行数据凿孔,或者所述N-M个数据集合的开始p个符号采用第一循环前缀CP接收,所述N-M个数据集合中其余n-p个符号采用第二循环前缀CP接收,所述第一循环前缀CP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循环前缀CP的长度;所述N-M个数据集合包括n个符号,p小于或等于n,n与p均为正整数。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大于阈值N1时,所述接收数据的模式,包括以下特征:所述M个数据集合的解调参考信号资源和所述控制信令的解调参考信号资源之间有交集,所述控制信令的解调参考信号资源作为所述M个数据集合的解调参考信号资源;所述N-M个数据集合共用一套解调参考信号资源,或者,所述N-M个数据集合中的每个数据集合携带解调本数据集合的解调参考信号,由所述M个数据集合的解调参考信号得到的信道估计值和由所述N-M个数据集合的解调参考信号得到的信道估计值之间不能进行信道插值。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大于阈值N1时,所述接收数据的模式,包括以下特征:每个数据集合独立信道编码;每个数据集合都携带循环冗余校验码CRC;每个数据集合对应一个ACK/NACK反馈信息。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大于阈值N1时,所述接收数据的模式,包括以下特征:每个数据集合都携带解调本数据集合的解调参考信号;所有数据集合联合信道编码;所有数据集合共享一个循环冗余校验码CRC;所有数据集合对应一个ACK/NACK反馈信息。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大于阈值N1时,所述接收数据的模式,包括以下特征:在一个控制信令中得到N个数据集合的配置信息;或在一个控制信令中得到所述N个数据集合占有的时频资源;其中,数据集合的配置信息包括:数据集合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信息,和/或数据集合在所述时间单元中占有的时频资源。2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小于或等于阈值N1时,根据第一接收结构接收数据;所述第一接收结构,包括以下特征:所述数据开始之前有保护间隔;或所述数据中开始a个符号采用第三循环前缀CP接收,所述数据中其余t-a个符号采用第四循环前缀CP接收,所述第三循环前缀CP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四循环前缀CP的长度;所述数据包括t个符号,a小于或等于t,a与t均为正整数。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小于或等于阈值N1时,第二通信节点确定接收数据的模式,包括:根据控制信令中通知的数据传输方式相关信息判断通知的数据传输方式和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已知的传输方式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则判定采用第一接收结构,如果相同,则判定采用第二接收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接收结构,包括以下特征:所述数据开始之前没有保护间隔;所述数据的开始位置为控制信道的结束位置;所述数据的所有符号采用相同长度的循环前缀CP。28.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通信节点在一个时间单元中发送给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数据包括的数据集合个数N,包括根据以下依据中的至少一个确定N:数据的开始时间距离控制信道的结束时间之间的第一时间间隔是否大于第一时间长度;数据的结束时间距离控制信道的结束时间之间的第二时间间隔是否大于第一时间长度;在所述时间单元中要发送的数据的传输方式和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已知的传输方式是否相同;所述N值约定为小于或者等于阈值N1。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通信节点在一个时间单元中发送给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数据包括的数据集合个数N,包括:当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大于第一时间长度时,确定N小于或等于阈值N1;当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小于第一时间长度且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长度时,确定N小于或等于阈值N1;当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小于第一时间长度且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大于第一时间长度时,确定N大于阈值N1。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通信节点确定第一通信节点在一个时间单元中发送给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数据包括的数据集合个数N,包括:当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小于第一时间长度且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大于第一时间长度,并且所述数据的传输方式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式相同,则确定N小于或等于阈值N1;当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小于第一时间长度且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大于第一时间长度,并且所述数据的传输方式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式不同,则确定N大于阈值N1。3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小于或等于阈值N1时,所述接收数据的模式,包括以下特征:所述M个数据集合占有控制信道之后第一时间长度之内的资源,所述N-M个数据集合占有控制信道之后第一时间长度之后的资源;其中,所述控制信道是所述时间单元中的控制信道的整个控制域,或者是所述控制信令所在的控制信道。32.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或30或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长度通过如下方式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确定:根据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接收方式;所述第一时间长度是和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约定的值;通过第一通信节点的发送的信令信息获得所述第一时间长度;根据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反馈给第一通信节点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时间长度信息。33.根据权利要求20-3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已知的数据接收方式和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所述控制信令的接收方式有约定关系;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已知的数据发送方式和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所述控制信令的发送方式有约定关系。3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小于或等于阈值N1时,所述接收数据的模式,包括以下特征:所述数据和所述控制信令共用解调参考信号资源;所述数据开始之前没有保护间隔时,所述数据和所述控制信令共用解调参考信号资源;所述数据的所有符号采用相同长度的循环前缀CP时,所述数据和所述控制信令共用解调参考信号资源。3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小于或等于阈值N1时,所述接收数据的模式,包括以下特征:所述发送数据相关的控制指令中包含数据接收是否延迟的指示域,所述指示域用于指示所述控制信令指示的数据是否延迟到所述控制信令所在时间单元之后的时间单元发送。36.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N1为1;所述N值为1或2。3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传输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数据的发送方式,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数据的接收方式;数据传输方式,满足以下特征至少之一: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已知的数据发送方式属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反馈给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数据发送方式集合;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已知的数据接收方式属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反馈给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数据接收方式集合;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已知的数据发送方式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令的发送方式确定;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已知的数据接收方式根据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控制信令的接收方式确定;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已知的数据发送方式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最近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数据的发送方式确定;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已知的数据接收方式根据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最近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数据的接收方式确定。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已知的数据发送方式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反馈的第一通信节点的最优发送方式;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已知的数据接收方式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反馈的第一通信节点的最优发送方式对应的第二通信节点的接收方式;或者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已知的数据接收方式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反馈的第二通信节点的最优接收方式。39.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一通信节点,包括:判断模块,用于确定在一个时间单元中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数据的模式;发送模块,用于根据确定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淑娟鲁照华弓宇宏王小鹏梅猛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