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声装置、模组以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6155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声装置、模组以及电子设备。该发声装置包括:聚丙烯薄膜,所述聚丙烯薄膜的内部具有众多扁平状的高强度孔洞,所述孔洞在所述聚丙烯薄膜内部呈蜂窝状排布,所述聚丙烯薄膜被配置为在强电场环境下进行充电极化以在所述孔洞中形成永久正负电荷;分别设置于所述聚丙烯薄膜两侧表面上的金属电极层,所述聚丙烯薄膜被配置为在所述金属电极层接通变化的电压信号时能在其厚度方向上往复振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现有动圈式微型发声装置仍需要磁路系统作为驱动源从而导致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声装置、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电声
,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声装置、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动圈式微型发声装置已经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中。例如,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中的喇叭或者受话器等。动圈式微型发声装置包括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振动系统包括固定在一起的音圈和振膜。磁路系统作为驱动力源能够产生磁间隙。通有信号的音圈受到洛仑兹力作用而带动振膜一起振动,从而辐射声波。动圈式微型发声装置的工艺成熟,能够获得较暖的声音。但是,其需要磁路系统作为驱动源,所以仍然需要占据一定的体积。而如今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厚度越来越薄,预留给喇叭或者受话器的空间也越来越小。这样必然导致产品的物理振动空间进一步缩小,从而最终影响动圈式微型发声装置在低频段的最大声输出。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微型发声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声装置、模组以及电子设备的新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声装置。该发声装置包括:聚丙烯薄膜,所述聚丙烯薄膜的内部具有众多扁平状的高强度孔洞,所述孔洞在所述聚丙烯薄膜内部呈蜂窝状排布,所述聚丙烯薄膜被配置为在强电场环境下进行充电极化以在所述孔洞中形成永久正负电荷;分别设置于所述聚丙烯薄膜两侧表面上的金属电极层,所述聚丙烯薄膜被配置为在所述金属电极层接通变化的电压信号时能在其厚度方向上往复振动。可选地,所述金属电极层为金、铜镍合金、铝或银电极。可选地,所述金属电极层磁控溅射于或者真空蒸镀于或者丝网印刷于所述聚丙烯薄膜两侧的表面。可选地,在所述金属电极层上引出有用于输入信号的导线。可选地,在所述金属电极层上电连接有柔性电路板。可选地,两个所述金属电极层之间的聚丙烯薄膜为单层结构。可选地,两个所述金属电极层之间的聚丙烯薄膜为弯折层叠的多层结构。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声装置模组。该发声装置模组包括:上述发声装置;支撑结构,所述发声装置组件固定于所述支撑结构上,所述支撑结构位于所述聚丙烯薄膜的周侧。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发声装置模组;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发声装置模组中的支撑结构装配在一起。可选地,在所述聚丙烯薄膜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前声腔,在所述壳体的壁上设有与所述前声腔连通的出声孔。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动圈式微型发声装置需要磁路系统作为驱动源,仍需要占据一定的体积。而如今的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厚度越来越薄,预留给喇叭或者受话器的空间也越来越小。这样必然导致产品的物理振动空间进一步缩小,从而最终影响动圈式微型发声装置在低频段的最大声输出。因此,本技术所要实现的技术任务或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未想到的或者没有预期到的,故本技术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提供的发声装置、模组以及电子设备中,聚丙烯薄膜被充电极化后,在其内部孔洞中形成有永久的正负电荷。聚丙烯薄膜的内部具有众多扁平状的高强度孔洞。众多孔洞在聚丙烯薄膜内部呈蜂窝状排布。在金属电极层接通变化的电压信号时,聚丙烯薄膜能在其厚度方向上往复振动。众多扁平状孔洞呈蜂窝状排布,能够保证聚丙烯薄膜在承受微小振动,如声音信号时,有足够高的灵敏度;也能够保证在承受较大的压力情况下保持弹性工作范围。发声装置组件不需要磁路系统作为驱动源,在接通变化的电压信号时能依靠自身的压电特性产生振动。结构精简、轻薄。该发声装置模组包括该发声装置组件和支撑结构。该发声装置模组能够与电子设备的壳体部分直接装配使用,能够充分利用电子设备内的可用空间,保证发声装置组件在低频段的最大声输出。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聚丙烯薄膜的电镜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发声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发声装置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局部剖视图。其中,1:发声装置;10:聚丙烯薄膜:100:孔洞;11:金属电极层;2:电连接件;3:支撑结构;4:壳体;40:前壁;41:侧壁;5:出声孔;6:前声腔。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声装置组件,参考图1、图2,该发声装置1包括聚丙烯薄膜10以及金属电极层11。所述聚丙烯薄膜10的内部具有众多孔洞100。所述聚丙烯薄膜10中的孔洞100呈扁平状,而且所述聚丙烯薄膜10中的孔洞100具有高强度。所述孔洞100在所述聚丙烯薄膜10内部呈蜂窝状排布。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聚丙烯薄膜10的电镜图。初始状态下,所述聚丙烯薄膜10内的孔洞100较为蓬松,众多蓬松的孔洞100之间可以相互挤压从而使得所述聚丙烯薄膜10产生变形。所述孔洞100的强度高,不易产生永久变形和断裂。在强电场环境下,对所述聚丙烯薄膜10进行充电极化,以在所述孔洞100中形成永久的正负电荷。所述金属电极层11分别设置于所述聚丙烯薄膜10两侧表面上,以在所述聚丙烯薄膜10的两侧施加变化的电压。所述孔洞100内储存有正负电荷,当在所述聚丙烯薄膜10两侧的金属电极层11施加变化的电压时,被极化的聚丙烯薄膜10会在厚度方向上产生对应的变化(在厚度方向上振动),该变化从而作用在空气中产生对应的声压信号,实现发声的目的。本技术中,所述聚丙烯薄膜10的内部具有众多扁平状且高强度的孔洞100。众多孔洞100在所述聚丙烯薄膜10内部呈蜂窝状排布,较为蓬松。所述孔洞100中具有正负电荷。类似海绵挤水,在所述金属电极层11接通变化的电压信号时,所述聚丙烯薄膜10能沿其厚度方向往复振动。众多孔洞100在所述聚丙烯薄膜10内部呈蜂窝状排布,较为蓬松,能够保证聚丙烯薄膜10在承受微小振动,如声音信号时,有足够高的灵敏度;也能够保证在承受较大的压力情况下保持弹性工作范围。本技术的发声装置1采用聚丙烯薄膜10作为压电薄膜,聚丙烯薄膜10是一种新型的压电材料,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PVDF压电薄膜而言,其压电电荷系数要高出10倍以上,其大小、尺寸及形状可随意剪裁而不受任何限制,而且不会因为剪裁而破坏其内部结构;另外,聚丙烯薄膜10还具有轻质超薄的特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发声装置、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聚丙烯薄膜(10),所述聚丙烯薄膜(10)的内部具有众多扁平状的高强度孔洞(100),所述孔洞(100)在所述聚丙烯薄膜(10)内部呈蜂窝状排布,所述聚丙烯薄膜(10)被配置为在强电场环境下进行充电极化以在所述孔洞(100)中形成永久正负电荷;分别设置于所述聚丙烯薄膜(10)两侧表面上的金属电极层(11),所述聚丙烯薄膜(10)被配置为在所述金属电极层(11)接通变化的电压信号时能在其厚度方向上往复振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聚丙烯薄膜(10),所述聚丙烯薄膜(10)的内部具有众多扁平状的高强度孔洞(100),所述孔洞(100)在所述聚丙烯薄膜(10)内部呈蜂窝状排布,所述聚丙烯薄膜(10)被配置为在强电场环境下进行充电极化以在所述孔洞(100)中形成永久正负电荷;分别设置于所述聚丙烯薄膜(10)两侧表面上的金属电极层(11),所述聚丙烯薄膜(10)被配置为在所述金属电极层(11)接通变化的电压信号时能在其厚度方向上往复振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层(11)为金、铜镍合金、铝或银电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层(11)磁控溅射于或者真空蒸镀于或者丝网印刷于所述聚丙烯薄膜(10)的两侧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金属电极层(11)上引出有用于输入信号的导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