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2921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5 0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线,该数据线包括:输入件、第一导线、电路板、第二导线、输出件,所述输入件电性连接电源,所述输出件电性连接待充电设备,所述第一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输入件和电路板,所述第二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电路板和输出件,所述电路板包括:控制器、电流侦测感应器、电子开关,所述电流侦测感应器分别和控制器、电子开关连接,所述电路板还包括:第一侦测器、第二侦测器,所述第一侦测器、控制器、及第二侦测器依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监测涓流充电进程是否完成,待涓流充电完成后电子开关自动断开线路,从而实现保护数据线和待充电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线
本技术涉及连接线
,尤其涉及一种防过充和自动激活的数据线。
技术介绍
智能终端的充电分为三个进程:快速充电、连续式充电、涓流充电。因各品牌智能终端的内置电源管理芯片不同,当处于充电进程中的智能终端电量显示在100%时仍有小电流在充电,即涓流充电,加之智能终端后台程序运行,同步耗电,因此涓流充电持续进行;而在彻夜或持续性充电时,即使智能终端电量充满,但因有智能终端待机耗电,充电器仍会不断输送电量到智能终端,这样将形成小电流充电循环。电池长时间这样充电,对电池的损伤非常大,电池寿命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存在安全隐患,一旦电源管理线路出现故障或者失效或者适配器端的电压突变,可能导致电池充电过量进而导致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线,旨在通过监测涓流充电进程是否完成,待涓流充电完成后电子开关自动断开线路,从而实现保护数据线和待充电设备。具体地,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线,该数据线包括:输入件、第一导线、电路板、第二导线、输出件,所述输入件电性连接电源,所述输出件电性连接待充电设备,所述第一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输入件和电路板,所述第二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电路板和输出件,所述电路板包括:控制器、电流侦测感应器、电子开关,所述电流侦测感应器分别和控制器、电子开关电连接,所述电路板还包括:第一侦测器、第二侦测器,所述第一侦测器、控制器、及第二侦测器依次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侦测器、第二侦测器设在控制器的一侧,所述电流侦测感应器和电子开关设在控制器的另一侧。进一步地,所述输入件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靠近第二导线的一端开设有连通容置空间的第一孔位,所述电路板和第一导线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导线远离输出件的一端穿过第一孔位电连接所述电路板。进一步地,所述输出件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靠近第一导线的一端开设有连通容置腔的第二孔位,所述电路板和第二导线容置于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一导线远离输入件的一端穿过第二孔位电连接所述电路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线包括第一电源线和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一电源线的两端分别连接输入件和电路板,所述第一数据线的两端分别连接输入件和电路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线包括第二电源线和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二电源线的两端分别连接电路板和输出件,所述第二数据线的两端分别连接电路板和输出件。进一步地,所述数据线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设于输入件或输出件或第一导线或第二导线上,所述指示灯和控制器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指示灯为发光二极管。进一步地,所述输入件为USB公头。进一步地,所述输出件为microUSB插头或者lighting插头或者TYPEC插头。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监测涓流充电进程是否完成,待涓流充电完成后电子开关自动断开线路,从而实现保护数据线和待充电设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数据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输入件34第一侦测器20第一导线35第二侦测器30电路板36指示器31控制器40第二导线32电流侦测感应器50输出件33电子开关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技术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部件,但这些部件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部件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电连接器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电连接器,类似地,第二电连接器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电连接器。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现在通过以下具体实施例加以具体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线。一种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包括:输入件10、第一导线20、电路板30、第二导线40、输出件50,所述输入件10电性连接电源,所述输出件50电性连接待充电设备,所述第一导线20的两端分别连接输入件10和电路板30,所述第二导线40的两端分别连接电路板30和输出件50,所述电路板30包括:控制器31、电流侦测感应器32、电子开关33,所述电流侦测感应器32分别和控制器31、电子开关33电连接,所述电路板30还包括:第一侦测器34、第二侦测器35,所述第一侦测器34、控制器31、及第二侦测器35依次电连接。参考图1,第一侦测器34、第二侦测器35设在控制器31的一侧,所述电流侦测感应器32和电子开关33设在控制器31的另一侧。本技术的数据线分别连接待充电设备和电源,数据线内电路连通,当充电进程经过快速充电、连续式充电后进入涓流充电进程,此时,电流侦测感应器32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31,控制器31传输信号给电子开关33,电子开关33接到信号后断开和输入件10之间的电路连接,从而充电进程停止,与此同时,控制器31发送信号至第一侦测器34和第二侦测器35,第一侦测器34监测到输入件10处的充电电压降为0后恢复到充电电压的进程后,第一侦测器34发送信号给控制器31;第二监测器35接收到控制器31的信号后被激活,第二侦测器35监测输出件50和智能终端连接后,第二侦测器35发送信号给控制器31,进而,控制器31发送信号至电子开关33,电子开关33连通和输入件10之间的电路。在整个进程中,连接线通过监测涓流充电进程是否完成,待涓流充电完成后电子开关自动断开线路,从而实现保护数据线和待充电设备,进一步通过第一侦测器34和第二侦测器35的监测实现充电线路的自启动,此进程不仅方便快捷,而且防止了连接线或待充电设备因充电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的损坏。上述中的待充电设备为智能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机电池充电全过程包括快速充电、连续式充电(正常充电)、涓流充电三个阶段。经过前两个阶段之后,虽然系统电量显示100%,但实际上电池并未真正达到饱和状态。此时剩余的容量只能靠微小的脉冲电流补充,这个阶段通常需要30-40分钟。三个阶段全部完成,电池才能真正达到电量饱和的良好状态。快速充电即能够迅速地将电池充到100%,但仍需进行连续式充电才能完全充满;连续式充电即在电池即将充满的状态下,充电电流逐渐减小,确保电池完全充满;涓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数据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包括:输入件、第一导线、电路板、第二导线、输出件,所述输入件电性连接电源,所述输出件电性连接待充电设备,所述第一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输入件和电路板,所述第二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电路板和输出件,所述电路板包括:控制器、电流侦测感应器、电子开关,所述电流侦测感应器分别和控制器、电子开关电连接,所述电路板还包括:第一侦测器、第二侦测器,所述第一侦测器、控制器、及第二侦测器依次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包括:输入件、第一导线、电路板、第二导线、输出件,所述输入件电性连接电源,所述输出件电性连接待充电设备,所述第一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输入件和电路板,所述第二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电路板和输出件,所述电路板包括:控制器、电流侦测感应器、电子开关,所述电流侦测感应器分别和控制器、电子开关电连接,所述电路板还包括:第一侦测器、第二侦测器,所述第一侦测器、控制器、及第二侦测器依次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侦测器、第二侦测器设在控制器的一侧,所述电流侦测感应器和电子开关设在控制器的另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件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靠近第二导线的一端开设有连通容置空间的第一孔位,所述电路板和第一导线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导线远离输出件的一端穿过第一孔位电连接所述电路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件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靠近第一导线的一端开设有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柏荣唐志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造物部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