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话器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0382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受话器线圈,所述受话器线圈,包括:线圈本体和导线,所述线圈本体包括骨架、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以及轭铁;所述骨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本体、导线缠绕部和第二本体;所述轭铁套设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导线缠绕部位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对称嵌入所述第二本体的两端,且凸出于第二本体的上、下表面;所述导线缠绕于所述导线缠绕部的外表面,所述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及提高受话器线圈的质量。

A receiver coil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ceiver coil, comprising a receiver coil, coil body and wire, wherein the coil body comprises a frame, a first terminal and a second terminal and a yoke; the skeleton comprises a first body, the wire winding part and second body; the yoke sleeve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ontology; between the wire winding part positioned between the first body and the second body, both ends of the first terminal and the second terminal of the second symmetric embedding ontology, and protrudes from the second body of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s;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winding to the wire winding part, two ends the wire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first terminal and the second terminal. By the way,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reduce the cos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eceiver c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受话器线圈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受话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受话器线圈。
技术介绍
随着动铁受话器被大规模应用于消费类电声器件领域,其成本控制以及量产的自动化程度变得越来越重要。线圈是受话器中必不可少的零部件,是扬声器、受话器设计中的心脏部件。目前,动铁受话器主要由本体和引线两部分组成,由于受话器产品性能要求,这两部分所用线的线径是不同的,引线的线径需要比本体线粗。本体绕线是在半自动绕线机上完成的,并且需要一个辅助绕线治具,机器一次只能做一个线圈,绕线完成后,辅助治具需要报废。而本体和引线的结合需要在显微镜下纯手工完成,其技术方案是:本体绕制完毕后,将本体线的线头在引线上缠绕2-3圈,再用焊锡将两者焊接在一起,最后手工裁剪引线长度,与FPC焊接在一起。这种技术方案半自动半手工化,生产效率低,产能有限,不适合大规模生产,且人工成本也在日益增加,导致线圈成品的成本居高不下;引线焊接在显微镜下手工完成,引线的线径需要比本体线粗,焊接时容易产生不良,焊接时产生的锡粒会随机附着在线圈表面,造成质量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方式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受话器线圈,利用一体成型的线圈骨架设计以及一种线径的导线的全自动绕线方式,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及提高受话器线圈的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受话器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本体和导线,所述线圈本体包括骨架、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以及轭铁;所述骨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本体、导线缠绕部和第二本体;所述轭铁套设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导线缠绕部位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对称嵌入所述第二本体的两端,且凸出于第二本体的上、下表面;所述导线缠绕于所述导线缠绕部的外表面,所述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其中,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凸出所述第二本体上表面的部分分别为所述导线的起始挂线端、结束挂线端,凸出所述第二本体下表面的部分分别为导电输出端的正负极。其中,所述导电输出端的伸出所述第二本体下表面的高度大于所述起始挂线端和所述结束挂线端伸出所述第二本体上表面的高度。其中,所述导线缠绕部为两根对称的小方柱。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中间部分各开设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放置电枢的振动片。其中,所述第一本体的上下两面开设有对称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安装磁铁,所述凹槽形状大小与所述磁铁形状大小匹配。其中,所述导线的所有部分线径相同。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连接部以及支持部,所述固定部为一环状结构,与所述导线缠绕部的一端连接;所述轭铁套设于所述连接部,所述轭铁的内壁结构与所述连接部的外壁结构适配。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制造一体成型的线圈本体,线圈以及端子的组合方式决定了线圈的绕线方式,利用端子挂线张力固定线圈始、末端保证线圈不变形,只需要同一种线径的导线完成整个绕线过程,不需要在显微镜下用镊子将线圈本体线和引线缠绕、焊接,避免了手工焊接带来的虚焊、焊球附着线圈表面等质量隐患,同时也省去了胶水涂布、手工焊接引线与FPC的步骤,全自动的生产方式也极大的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受话器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受话器线圈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受话器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1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4的A-A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受话器线圈的绕线工艺流程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圈本体的制造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内”、“外”、“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申请。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请参见图1,受话器线圈1包括线圈本体100和导线200,所述导线200缠绕于导线缠绕部12的外表面,所述导线20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端子20和第二端子30。所述导线200的所有部分线径相同。线圈是动铁受话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线圈采用的是半手工半自动化的绕制方式,线圈绕制完成后需要被拆除,线圈本体和引线这两部分所用线的线径是不同的,引线的线径需要比本体线粗,因此本体和引线的结合需要操作员在显微镜下纯手工完成,且在后道工程仍需进行引线裁剪以及与外部焊接对应客户输入使用端。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采用同一线径的导线200从起始挂线端21到所述导线缠绕部12最后到结束挂线端31,整个过程采用全自动的绕线以及全自动金属焊接的方式,由于所述第一端子20和所述第二端子30所缠绕的导线产生张力,保证了线圈本体紧绷不松散,省去了绕线过程的胶水涂布。请参见图2和图3,线圈本体100包括骨架10、第一端子20、第二端子30以及轭铁40,所述骨架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本体11、导线缠绕部12和第二本体13。所述轭铁40套设于所述第一本体11,所述第一端子20和所述第二端子30对称嵌入所述第二本体13的两端,且凸出于第二本体13的上、下表面。所述第一本体11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111、连接部112以及支持部113,所述固定部111为一环状结构,与所述导线缠绕部12的一端连接,所述轭铁40套设于所述连接部112,所述轭铁40的内壁结构与所述连接部112的外壁结构适配。所述轭铁的结构一般为叠片式和铸造式两种,叠片式先由冲压方式制造出具有磁轭剖面特征的环状薄片,最终由电阻焊接方式将堆叠的薄片连接制成磁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轭铁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所述导线缠绕部12为两根对称的小方柱,两根方柱为平行关系,作为导线200缠绕的框架,支撑线圈的形状,所述导线缠绕部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本体1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本体13。在动铁受话器工作时,交变的电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受话器线圈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受话器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本体和导线,所述线圈本体包括骨架、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以及轭铁;所述骨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本体、导线缠绕部和第二本体;所述轭铁套设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导线缠绕部位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对称嵌入所述第二本体的两端,且凸出于第二本体的上、下表面;所述导线缠绕于所述导线缠绕部的外表面,所述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话器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本体和导线,所述线圈本体包括骨架、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以及轭铁;所述骨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本体、导线缠绕部和第二本体;所述轭铁套设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导线缠绕部位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对称嵌入所述第二本体的两端,且凸出于第二本体的上、下表面;所述导线缠绕于所述导线缠绕部的外表面,所述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凸出所述第二本体上表面的部分分别为所述导线的起始挂线端、结束挂线端,凸出所述第二本体下表面的部分分别为导电输出端的正负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输出端的伸出所述第二本体下表面的高度大于所述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旦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倍声声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