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硬膜下积液双向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79944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0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神经外科硬膜下积液双向引流管,连接罩位于固定座右侧,连接罩与固定座胶水相连,进液管贯穿连接罩内部上端,进液管与连接罩滑动相连,且进液管与固定座胶水相连,第一流液孔数量为若干件,第一流液孔位于进液管右侧顶部,第一流液孔为圆形通孔,出液管贯穿连接罩内部下端,出液管与连接罩滑动相连,且出液管与固定座胶水相连,第二流液孔数量为若干件,第二流液孔位于出液管右侧底部,第二流液孔为圆形通孔,第一螺杆贯穿连接罩内部顶端,第一螺杆与连接罩螺纹相连,第二螺杆贯穿连接罩内部底端,第二螺杆与连接罩螺纹相连,拉环分别位于第一螺杆顶部和第二螺杆底部,拉环分别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一体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神经外科硬膜下积液双向引流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神经外科硬膜下积液双向引流管。
技术介绍
现今临床治疗慢性硬膜下积液的手术方式主要为:钻孔硬膜下积液引流术。其手术操作过程为:颅骨钻孔后切开硬脑膜,于骨孔处置入引流管进行反复积液置换,待置换积液清亮后,留置引流管。而目前传统的引流管,因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为单个管道,无法做到同时进行药液注入以及积液排出,从而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此外,现有的引流管也不便对流量进行有效控制,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神经外科硬膜下积液双向引流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神经外科硬膜下积液双向引流管,来解决目前传统的引流管,因结构简单,无法做到同时进行药液注入以及积液排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神经外科硬膜下积液双向引流管,包括固定座、连接罩、进液管、第一流液孔、出液管、第二流液孔、第一螺杆、第二螺杆、拉环,连接罩位于固定座右侧,连接罩与固定座胶水相连,进液管贯穿连接罩内部上端,进液管与连接罩滑动相连,且进液管与固定座胶水相连,第一流液孔数量为若干件,第一流液孔位于进液管右侧顶部,第一流液孔为圆形通孔,出液管贯穿连接罩内部下端,出液管与连接罩滑动相连,且出液管与固定座胶水相连,第二流液孔数量为若干件,第二流液孔位于出液管右侧底部,第二流液孔为圆形通孔,第一螺杆贯穿连接罩内部顶端,第一螺杆与连接罩螺纹相连,第二螺杆贯穿连接罩内部底端,第二螺杆与连接罩螺纹相连,拉环分别位于第一螺杆顶部和第二螺杆底部,拉环分别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一体相连。进一步,固定座内部上端左侧还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为螺纹孔。进一步,固定座内部下端左侧还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为螺纹孔。进一步,第一安装孔左侧还设有第一密封盖,第一密封盖与固定座紧配相连。进一步,第二安装孔左侧还设有第二密封盖,第二密封盖与固定座紧配相连。进一步,第一密封盖和第二密封盖左侧前端还均设有连接绳,连接绳分别与第一密封盖和第二密封盖绳系相连,且连接绳与固定座绳系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神经外科硬膜下积液双向引流管,使用时,首先将进液管和出液管一同插入到患者硬膜下腔,使第一流液孔和第二流液孔处于治疗部位,接着,医护人员将第一密封盖从第一安装孔内拔出,再将外部注药管道旋入第一安装孔,因第一安装孔为螺纹孔,即实现外部注药装置与该装置的相连固定,然后,医护人员将第二密封盖从第二安装孔内拔出,再将外部负压吸引管道旋入第二安装孔,因第二安装孔为螺纹孔,即实现外部负压吸引装置与该装置的相连固定,然后,医护人员便可根据需要,操作外部注药装置,使药液由外部注药管道进入进液管,接着药液通过进液管由第一流液孔排入到患者体内治疗部位,即实现对患者体内治疗部位的用药,同理,医护人员操作外部负压吸引装置,即通过负压吸引的作用,使患者体内治疗部位积液由第二流液孔进入出液管,接着,积液通过负压吸引管道排出,即实现对患者体内积液的外流,此外,医护人员可根据需要,握住拉环,通过拉环旋转第一螺杆,即使第一螺杆顺着连接罩作由上向下运动,即第一螺杆挤压进液管,使进液管压缩,即通过进液管压缩的作用,实现进药流量的控制,同理,医护人员握住拉环,通过拉环旋转第二螺杆,即使第二螺杆顺着连接罩作由下向上运动,即第二螺杆挤压出液管,使出液管压缩,即通过出液管压缩的作用,实现积液外流量的控制,该神经外科硬膜下积液双向引流管,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通过使用该装置,能够同时对患者颅内硬膜下腔进行用药以及硬膜下积液的引流排出,还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对其流量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连接绳是为了连接第一密封盖和第二密封盖,从而避免第一密封盖和第二密封盖丢失。附图说明图1是神经外科硬膜下积液双向引流管的主视图;图2是神经外科硬膜下积液双向引流管的侧视图;图3是固定座部位剖视放大图;图4是进液管以及出液管分离状态视图。固定座1、连接罩2、进液管3、第一流液孔4、出液管5、第二流液孔6、第一螺杆7、第二螺杆8、拉环9、第一安装孔101、第二安装孔102、第一密封盖103、第二密封盖104、连接绳105。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神经外科硬膜下积液双向引流管,包括固定座1、连接罩2、进液管3、第一流液孔4、出液管5、第二流液孔6、第一螺杆7、第二螺杆8、拉环9,连接罩2位于固定座1右侧,连接罩2与固定座1胶水相连,进液管3贯穿连接罩2内部上端,进液管3与连接罩2滑动相连,且进液管3与固定座1胶水相连,第一流液孔4数量为若干件,第一流液孔4位于进液管3右侧顶部,第一流液孔4为圆形通孔,出液管5贯穿连接罩2内部下端,出液管5与连接罩2滑动相连,且出液管5与固定座1胶水相连,第二流液孔6数量为若干件,第二流液孔6位于出液管5右侧底部,第二流液孔6为圆形通孔,第一螺杆7贯穿连接罩2内部顶端,第一螺杆7与连接罩2螺纹相连,第二螺杆8贯穿连接罩2内部底端,第二螺杆8与连接罩2螺纹相连,拉环9分别位于第一螺杆7顶部和第二螺杆8底部,拉环分别与第一螺杆7和第二螺杆8一体相连,固定座1内部上端左侧还设有第一安装孔101,第一安装孔101为螺纹孔,固定座1内部下端左侧还设有第二安装孔102,第二安装孔102为螺纹孔,第一安装孔101左侧还设有第一密封盖103,第一密封盖103与固定座1紧配相连,第二安装孔102左侧还设有第二密封盖104,第二密封盖104与固定座1紧配相连,第一密封盖103和第二密封盖104左侧前端还均设有连接绳105,连接绳105分别与第一密封盖103和第二密封盖104绳系相连,且连接绳105与固定座1绳系相连。该神经外科硬膜下积液双向引流管,使用时,首先将进液管3和出液管5一同插入到患者体内,使第一流液孔4和第二流液孔6处于治疗部位,接着,医护人员将第一密封盖103从第一安装孔101内拔出,再将外部注药管道旋入第一安装孔101,因第一安装孔101为螺纹孔,即实现外部注药装置与该装置的相连固定,然后,医护人员将第二密封盖104从第二安装孔102内拔出,再将外部负压吸引管道旋入第二安装孔102,因第二安装孔102为螺纹孔,即实现外部负压吸引装置与该装置的相连固定,然后,医护人员便可根据需要,操作外部注药装置,使药液由外部注药管道进入进液管3,接着药液通过进液管3由第一流液孔4排入到患者体内治疗部位,即实现对患者体内治疗部位的用药,同理,医护人员操作外部负压吸引装置,即通过负压吸引的作用,使患者体内治疗部位积液由第二流液孔6进入出液管5,接着,积液通过负压吸引管道排出,即实现对患者体内积液的外流,此外,医护人员可根据需要,握住拉环9,通过拉环9旋转第一螺杆7,即使第一螺杆7顺着连接罩2作由上向下运动,即第一螺杆7挤压进液管3,使进液管3压缩,即通过进液管3压缩的作用,实现进药流量的控制,同理,医护人员握住拉环9,通过拉环9旋转第二螺杆8,即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神经外科硬膜下积液双向引流管

【技术保护点】
神经外科硬膜下积液双向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连接罩、进液管、第一流液孔、出液管、第二流液孔、第一螺杆、第二螺杆、拉环,连接罩位于固定座右侧,连接罩与固定座胶水相连,进液管贯穿连接罩内部上端,进液管与连接罩滑动相连,且进液管与固定座胶水相连,第一流液孔数量为若干件,第一流液孔位于进液管右侧顶部,第一流液孔为圆形通孔,出液管贯穿连接罩内部下端,出液管与连接罩滑动相连,且出液管与固定座胶水相连,第二流液孔数量为若干件,第二流液孔位于出液管右侧底部,第二流液孔为圆形通孔,第一螺杆贯穿连接罩内部顶端,第一螺杆与连接罩螺纹相连,第二螺杆贯穿连接罩内部底端,第二螺杆与连接罩螺纹相连,拉环分别位于第一螺杆顶部和第二螺杆底部,拉环分别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一体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神经外科硬膜下积液双向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连接罩、进液管、第一流液孔、出液管、第二流液孔、第一螺杆、第二螺杆、拉环,连接罩位于固定座右侧,连接罩与固定座胶水相连,进液管贯穿连接罩内部上端,进液管与连接罩滑动相连,且进液管与固定座胶水相连,第一流液孔数量为若干件,第一流液孔位于进液管右侧顶部,第一流液孔为圆形通孔,出液管贯穿连接罩内部下端,出液管与连接罩滑动相连,且出液管与固定座胶水相连,第二流液孔数量为若干件,第二流液孔位于出液管右侧底部,第二流液孔为圆形通孔,第一螺杆贯穿连接罩内部顶端,第一螺杆与连接罩螺纹相连,第二螺杆贯穿连接罩内部底端,第二螺杆与连接罩螺纹相连,拉环分别位于第一螺杆顶部和第二螺杆底部,拉环分别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一体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伟阳史航宇李楠高璐江彬杨张凯史永强张刚席敏苏建云史永志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市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