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陆上伤员后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579579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0 23:37
一种陆上伤员后送系统,包括易于携带移动的现场处置模块和单人转运舱,所述现场处置模块包括多种全自动急救设备;所述单人转运舱包括转运舱模块和生命支持模块,所述转运舱模块能够容置伤员,所述生命支持模块用于维持伤员的生命体征,包括控制平台以及与该控制平台连接的多个探测生命体征的传感器;急救人员能够携带该现场处置模块至伤员所在地为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并且将伤员放置于单人转运舱内后将伤员运送至后方。该陆上伤员后送系统,不但能够到达现有急救设备难以到达的恶劣环境对伤员进行急救,而且能够在转运过程中也为伤员提供急救和生命维持服务,满足了现今复杂、恶劣的环境下进行现场急救和转运伤员的要求。

A land casualty evacuation system

A casualty evacuation system on land, including the site easy to carry mobile disposal module and single transport module, the on-site disposal module includes automatic emergency equipment; the single transport tanks including transport module and life support module, the transport module capable of receiving the wounded, the module is used to maintain life support the vital signs, vital signs detection sensor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control platform and the control platform is connected; emergency personnel to carry the wounded to the scene disposal module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wounded for emergency treatment of the wounded, and placed in the cabin after a single transport to transport the wounded to the rear. The overland evacuation system, not only can reach the existing emergency equipment is difficult to reach the harsh environment of first aid to the wounded, but also during the transfer process for the wounded to provide first aid and life support services, to meet the on-site emergency and transport the wounded now complex and harsh environment requir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陆上伤员后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伤员救助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陆上伤员后送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军卫勤建设的日益增加,目前的卫生装备体系已经能够为战时卫勤保障提供较为完整的装备体系支撑,但对于新形势下的联合搜救卫勤保障来说,与传统战时卫勤保障的体系应用有所不同,保障链和救治阶梯亦有所区别,由此对联合搜救提供装备支撑的卫生装备也需更具有针对性。由于国际恐怖活动的猖獗及全球性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我军面临着搜救对象处于孤立失能状态和缺乏自救互救能力、搜救力量抵达耗时较长的局面,因此可能造成伤病员生命状态更为恶劣,脱离被困地点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手段,后送转运过程需要高质量的生命支持的情况。被称为救治的“白金时间”和“黄金时间”,即创伤发生后的10分钟和1小时内,伤病员若能在这个时间段内得到有效救治会大大提高其存活率。因此,各国对现场和途中的救治装备的要求日益提高。目前,有些国家充分利用了现代医学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陆续研制了相关一体化多功能的生命支持系统,并在自然灾害、院前急救等多种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些生命支持系统都很难适用于野外恶劣环境的救援,对电源以及使用环境的要求较高,而且对于使用者的专业程度要求也较高。我国目前军队的战现场救治与转运卫生装备和器材,以自救互救处理和常规短途搬运为主,难于应对复杂搜救现场的处置要求。而且需要依托现有军队卫生装备器材体系,如各种陆上载具、直升机吊运等,来加强搜救现场处置与转运装备器材的能力,以适应搜救现场急救处置、伤病员险境脱离和生命体征稳定与维持的要求,但是这些现场救治和转运卫生装备仍旧不能达到现有各型装甲救护车、急救车、救护直升机等装备难以抵达的林地、沟壑等复杂环境,难以适应特战、空降、海军陆战等特种作战模式伤员救治的转运需求。我军的轮式转运后送装备,如履带式装甲救护车、两栖装甲救护车、野战急救车、中型野战伤员运输车、生防急救车和高机动越野型急救车;这些装甲车一般为南汽依维柯越野汽车底盘或东风猛士越野底盘等平台改装,在其上装配除颤监护仪、急救呼吸机、输液泵、氧气瓶以及若干急救器材来形成。但是大多数未装备心肺复苏器,针对转运过程中的心脏骤停等症状难以实施有效救治;而且一般的急救车所装除颤监护仪多为半自动或手动除颤型,对于施救者急救水平要求过高,所装呼吸机、复苏器依靠压缩氧气驱动,氧气消耗量极大,难以维持长时间运转;难以适应特种作战分队、飞行员深入敌占区域的军事行动中的医疗救治与转运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的伤员后送系统,并且该陆上伤员后送系统能够对伤员进行及时救助处理。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陆上伤员后送系统,包括易于携带移动的现场处置模块和单人转运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处置模块包括多种全自动急救设备、与该多种全自动急救设备连接的处置系统以及为全自动急救设备和处置系统供电的电池;所述单人转运舱包括转运舱模块和生命支持模块,所述转运舱模块能够容置伤员,所述生命支持模块用于维持伤员的生命体征,包括控制平台以及与该控制平台连接的多个探测生命体征的传感器;急救人员能够携带该现场处置模块至伤员所在地为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并且将伤员放置于单人转运舱内后将伤员运送至后方。为了便于单人转运舱的运送,所述转运舱模块包括供伤员平躺的舱体平台,和设于舱体平台上方与舱体平台共同围设成一容置伤员的空间的盖体,所述舱体平台的外周设有吊运或者拖拽的扶手,所述舱体平台的底部设有滑行导轨。为了便于搬动伤员,所述舱体平台上设有担架,伤员直接躺于所述担架上。为了在急救过程中能够清楚显示伤员的情况,所述处置系统能够连接显示装置,并将从种全自动急救设备得到的急救数据形成第一显示界面实时显示于该显示装置。优选的,所述控制平台内设有处理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的各个导联接口,所述导联接口用于连接多个探测生命体征的传感器,与处理模块连接的控制模块,与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的存储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位于控制平台上的显示屏和按钮,所述控制模块接收从处理模块传送过来的数据进而形成第二显示界面实时显示于该显示屏上。为了维持基本生命系统,所述生命支持模块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位于控制平台外侧的机械通气模块和液体输注模块,所述机械通气模块实现氧气的供给输入,所述液体输注模块用于给伤员输液。优选的,所述多种全自动急救设备包括除颤仪,全电驱动心肺复苏装置、快速输液装置、吸引救治设备、和呼吸监护一体机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多个探测生命体征的传感器包括心电传感器、血压传感器、血氧传感器、体温传感器和呼气末二氧化碳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为了便于显示,所述处置系统能够连接至所述显示屏并且将所述第一显示界面显示于所述显示屏上。优选的,所述人机交互模块还包括设于控制平台外表面的报警提示灯、扬声器、键盘和飞梭中的至少其中一个。该陆上伤员后送系统,能够使得救助伤者的救援人员将该现场处置模块1和单人转运舱到达飞机、车辆等无法到达的环境恶劣区域,救援人员能够利用现场处置模块1中的多个急救设备、急救器材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援和临时医疗处理,然后将伤员固定于单人转运舱后,通过人工搬动或者是飞机调运、车辆调运,将伤员运送至后方医院,而且单人转运舱采用与生命支持模块的一体化设计,使得伤员能够隔绝外界恶劣环境处于相对安全的环境内。并且在后送过程中,也可以利用单人转运舱内的生命支持模块对伤员进行生命体征的探测和维持,并且通过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显示各种生命体征,供救援人员参考是否采取适时的急救措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陆上伤员后送系统的单人转运舱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陆上伤员后送系统的单人转运舱的控制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陆上伤员后送系统的单人转运舱的舱体平台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陆上伤员后送系统的急救背囊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陆上伤员后送系统的生命支持模块的功能结构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陆上伤员后送系统的控制平台的第一显示界面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陆上伤员后送系统的控制平台的第二显示界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4所示,该专利技术的陆上伤员后送系统,包括易于携带移动的现场处置模块1和单人转运舱2,所述现场处置模块1可以为一急救背囊,如图5所示,该现场处置模块1包括多种全自动急救设备、与该多种全自动急救设备连接的处置系统以及为该些设备供电的电池,急救设备例如除颤仪,全电驱动心肺复苏装置、快速输液装置、吸引等救治设备,还可以带有、止血、通气和固定等急救器材。用于在车辆、飞机等交通工具难以到达的第一现场对伤员开展急救处置,适于单兵携行,可装备部队独立作战小分队和应急医疗分队,各类海军舰艇和海军医院船等,而且轻便实用,操作简单。优选地,如图5所示,分别为急救背囊上端的置物包裹位置11,内包含处置系统、无线血氧指夹及呼气末二氧化碳模块,分别用于观测观测伤病员肢端末梢血氧状态和伤病员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含量;处置背囊中负压吸引器位置12用于放置负压吸引器,可以对发现的伤病员口腔、呼吸道及食管的血液,反流物等进行负压吸引,清理气道等作用;处置背囊中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陆上伤员后送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陆上伤员后送系统,包括易于携带移动的现场处置模块(1)和单人转运舱(2),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处置模块(1)包括多种全自动急救设备、与该多种全自动急救设备连接的处置系统以及为全自动急救设备和处置系统供电的电池;所述单人转运舱(2)包括转运舱模块(3)和生命支持模块(4),所述转运舱模块(3)能够容置伤员,所述生命支持模块(4)用于维持伤员的生命体征,包括控制平台(5)以及与该控制平台连接的多个探测生命体征的传感器;急救人员能够携带该现场处置模块(1)至伤员所在地为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并且将伤员放置于单人转运舱(2)内后将伤员运送至后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陆上伤员后送系统,包括易于携带移动的现场处置模块(1)和单人转运舱(2),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处置模块(1)包括多种全自动急救设备、与该多种全自动急救设备连接的处置系统以及为全自动急救设备和处置系统供电的电池;所述单人转运舱(2)包括转运舱模块(3)和生命支持模块(4),所述转运舱模块(3)能够容置伤员,所述生命支持模块(4)用于维持伤员的生命体征,包括控制平台(5)以及与该控制平台连接的多个探测生命体征的传感器;急救人员能够携带该现场处置模块(1)至伤员所在地为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并且将伤员放置于单人转运舱(2)内后将伤员运送至后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上伤员后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舱模块(3)包括供伤员平躺的舱体平台(31),和设于舱体平台(31)上方与舱体平台共同围设成一容置伤员的空间的盖体(32),所述舱体平台(31)的外周设有吊运或者拖拽的扶手(311),所述舱体平台的底部设有滑行导轨(31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陆上伤员后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平台(31)上设有担架(33),伤员能直接躺于所述担架(33)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上伤员后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置系统能够连接显示装置,并将从种全自动急救设备得到的急救数据形成第一显示界面实时显示于该显示装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陆上伤员后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平台(5)内设有处理模块(52)、与处理模块(52)连接的各个导联接口(5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世平刘光中谌云云姚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倍肯华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