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及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49845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8 00:52
本申请公开一种换热器及换热系统,其中换热器包括集流器以及与集流器连通的换热单元,其中,所述集流器内部至少设置有彼此隔离的第一温度冷媒集流腔和第二温度冷媒集流腔,所述换热单元至少设置有与第一温度冷媒集流腔连通的第一换热单元以及与第二温度冷媒集流腔连通的第二换热单元,所述第一换热单元与所述第二换热单元接触。本申请通过将换热器设置为包括至少两个集流腔的集流器及分别与不同集流腔连通的换热单元,通过换热单元之间的接触以实现冷媒之间的热量交换。

Heat exchanger and heat exchange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eat exchanger and heat exchanger system, which includes the collector and the heat exchanger unit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current collector, the collector at least includes separate first temperature refrigerant manifold and second temperature refrigerant flow collecting cavity, wherein the heat exchange unit at leas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heat exchange unit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refrigerant temperature manifold and second temperature refrigerant manifold connected second heat exchange unit, wherein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and the second heat exchange unit contact. In this application, the heat exchanger is set as a collector with at least two collecting cavities, and a heat exchanging unit communicated with different collecting cavities respectively, so as to achieve heat exchange between refrigerants through contact between heat exchange un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本申请涉及热交换领域,尤其涉及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换热器,也称热交换器,被广泛应用于换热系统中。换热器可用于两种不同冷媒之间进行热量交换,也可用于冷媒与外部空气之间进行热量交换。在汽车的换热系统中,常采用可用于两种冷媒进行热量交换的板式换热器。相关技术中,板式换热器一般通过冲压成型,其模具费用投入较大,导致板式换热器的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集流器以及与集流器连通的换热单元,其中,所述集流器内部至少设置有彼此隔离的第一温度冷媒集流腔和第二温度冷媒集流腔,所述换热单元至少设置有与第一温度冷媒集流腔连通的第一换热单元以及与第二温度冷媒集流腔连通的第二换热单元,所述第一换热单元与所述第二换热单元接触。可选的,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和第二换热单元的个数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单元与多个所述第二换热单元之间间隔设置。可选的,所述第一温度冷媒集流腔和第二温度冷媒集流腔中一个是接收腔,另一个是发出腔。可选的,所述集流器还包括第三温度冷媒集流腔,所述换热单元还包括与第三温度冷媒集流腔连通的第三换热单元。所述第三换热单元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和/或第二换热单元接触。可选的,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第二换热单元和第三换热单元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单元与多个第二换热单元以及多个第三换热单元间隔设置。可选的,所述第一温度冷媒集流腔、第二温度冷媒集流腔以及第三温度冷媒集流腔中一个是发出腔,另两个是接收腔;或所述第一温度冷媒集流腔、第二温度冷媒集流腔以及第三温度冷媒集流腔中一个是接收腔,另两个是发出腔。可选的,所述第一温度冷媒集流腔、第二温度冷媒集流腔以及第三温度冷媒集流腔并列设置。可选的,所述集流器由至少两个部件组装而成。可选的,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第二换热单元以及第三换热单元为扁管。可选的,所述扁管与冷媒接触的内表面设有防水腐涂层。可选的,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穿过第二温度冷媒集流腔进入并连通所述第一温度冷媒集流腔。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换热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换向阀、至少一个节流装置、压缩机,以及上述换热器。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将换热器设置为包括至少两个集流腔的集流器及分别与不同集流腔连通的换热单元,通过换热单元之间的接触以实现冷媒之间的热量交换。此外,对于包括三个及以上集流腔的换热器,可用于同时进行三种及三种以上冷媒之间的热量交换。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型实施例的一种换热器的结构图;图2是包括图1所示换热器及其轴线AA'左侧部分的一种换热器的结构图;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型实施例的另一种换热器的结构图;图4是图2所示换热器的立体组合图;图5是图4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应当理解,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类似的,“多个”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数量。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型实施例的换热器和换热系统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组合。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型实施例的一种换热器10的结构图。该换热器10可应用于各种换热系统中,也适用于汽车等领域。请参照图1,换热器10可主要包括集流器11以及与集流器11连通的换热单元12。其中,集流器11内部设置有彼此隔离的第一温度冷媒集流腔111和第二温度冷媒集流腔112,第一温度冷媒集流腔111用于容纳具有第一温度的冷媒,第二温度冷媒集流腔112用于容纳具有第二温度的冷媒。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可以不相等,这样两冷媒在接触或靠近时彼此间可进行热交换。换热单元12设置有与第一温度冷媒集流腔111连通的第一换热单元121以及与第二温度冷媒集流腔112连通的第二换热单元122。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温度的冷媒自第一温度冷媒集流腔111流入第一换热单元121内,并通过该第一换热单元121实现与第二换热单元122内第二温度的冷媒的热量交换。以第一温度的冷媒为高温冷媒,第二温度的冷媒为低温冷媒为例,则在热量交换过程中,第二温度的冷媒可吸收由第一温度的冷媒释放的热量。在一可选实施例中,集流器为一体成型。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集流器11由第一部件113和第二部件114组装而成;其中第一部件113包括第一主体部1131和第一连接部1132,第二部件114包括第二主体部1141和第二连接部1142。通过第一部件113的第一连接部1132与第二部件114的第二连接部1142连接即可组成集流器11。其中,第一连接部1132和第二连接部1142的连接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也可通过其他方式连接。本申请对第一连接部1132和第二连接部1142的连接方式不做具体限制,可根据实际应用环境进行确定。在一可选实施例中,集流器11的第一温度冷媒集流腔111位于第二温度冷媒集流腔112的外侧,则第二换热单元122直接进入第二温度冷媒集流腔112并与第二温度冷媒集流腔112连通,而第一换热单元121穿过第二温度冷媒集流腔112进入第一温度冷媒集流腔111,从而与第一温度冷媒集流腔111连通,如图1所示。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二温度冷媒集流腔可位于第一温度冷媒集流腔的外侧,则第二换热单元穿过第一温度冷媒集流腔进入并连通第二温度冷媒集流腔。此等变换,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换热单元12的第一换热单元121与第二换热单元122接触,并通过二者的接触,实现热量交换。其中,第一换热单元121与第二换热单元122之间的接触可以是二者的单元壁之间直接接触,也可通过中间件(具有良好的热传递性能)实现间接接触,本申请对于各换热单元之间的接触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可根据实际环境进行确定。进一步的,第一换热单元121的个数可为一个或多个,第二换热单元122的个数也可为一个或多个。其中,第一换热单元121的个数和第二换热单元122的个数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进一步的,第一换热单元121与第二换热单元122之间可间隔设置。以第一换热单元121和第二换热单元122的个数均为多个为例,则多个第一换热单元121与多个第二换热单元122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10,20),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器(11,21)以及与集流器(11,21)连通的换热单元(12,22),其中,所述集流器(11,21)内部至少设置有彼此隔离的第一温度冷媒集流腔(111,211)和第二温度冷媒集流腔(112,212),所述换热单元(12,22)至少设置有与第一温度冷媒集流腔(111,211)连通的第一换热单元(121,221)以及与第二温度冷媒集流腔(112,212)连通的第二换热单元(122,222),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21,221)与所述第二换热单元(122,222)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10,20),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器(11,21)以及与集流器(11,21)连通的换热单元(12,22),其中,所述集流器(11,21)内部至少设置有彼此隔离的第一温度冷媒集流腔(111,211)和第二温度冷媒集流腔(112,212),所述换热单元(12,22)至少设置有与第一温度冷媒集流腔(111,211)连通的第一换热单元(121,221)以及与第二温度冷媒集流腔(112,212)连通的第二换热单元(122,222),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21,221)与所述第二换热单元(122,222)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10,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21,221)和第二换热单元(122,222)的个数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21,221)与多个所述第二换热单元(122,222)之间间隔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10,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冷媒集流腔(111,211)和第二温度冷媒集流腔(112,212)中一个是接收腔,另一个是发出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20),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器(21)还包括第三温度冷媒集流腔(213),所述换热单元(22)还包括至少一个与第三温度冷媒集流腔(213)连通的第三换热单元(223),所述第三换热单元(223)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221)和/或所述第二换热单元(222)接触。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221)、第二换热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华董军启耿时江董海锋贾世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