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根尖处理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78067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6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蚕豆根尖处理皿,用于水质致突变遗传毒性测定蚕豆根尖微核试验,该蚕豆根尖处理皿包括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圆桶形皿体和由透明材料制成且盖在皿体上的圆形皿盖;皿体的内径为120mm,深度为30 mm;皿盖的直径为150~160mm,在皿盖上开设有10~12个间隔分布的通孔,每个通孔的孔径均为10 mm,皿体和皿盖的厚度均为2 mm。在皿盖的底面上还设有一圈向下凸出的防滑圆环,防滑圆环的厚度和高度均为1.5~2 mm,且防滑圆环是与皿盖一体制成的一整体件,防滑圆环的内径与皿体的外径大小相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通过统一规范的操作条件,大幅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Petri dish of Vicia faba root t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蚕豆根尖处理皿
本技术涉及一种蚕豆根尖处理皿,用于水质致突变遗传毒性测定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属于环境监测

技术介绍
蚕豆根尖微核试验主要用于检测水质致突变遗传毒性,是监测环境介质是否存在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三致”效应的试验方法之一。其试验步骤主要包括浸种催根、根尖处理、根尖恢复培养、根尖固定、根尖水解染色、制片镜检、试验结果判定等。其中“根尖处理”步骤操作,是将经浸种催根后,根长1.5cm~2.0cm且生长发育良好的蚕豆,取10~12粒为一组,将根尖浸入待测水样处理6h,并通过后续试验,通过观察经水样处理后的蚕豆根尖的致突变响应结果,来判断水样存在遗传毒性与否。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蚕豆根尖微核试验方法,是1983年华中师范大学的陈光荣、金波老师等在国内建立的蚕豆根尖(初生根)微核试验方法,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编入《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在该方法的试验操作中,有“被监测受试样品液处理根尖”这一步骤,但仅有文字表述为“每一处理选取6~8粒初生根生长良好、根长一致的种子,放入盛有被测液的培养皿中,让被测液浸泡根尖即可。”实验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普遍发现,单凭上述“放入盛有被测液的培养皿”这样简略的表述,是无法规范地实现仅将蚕豆根尖浸入被测受试样品液处理,而不让蚕豆豆体接触被测受试样品液的。但是,如果将整粒蚕豆连同根尖直接泡入被测受试样品液处理,又可能对试验结果造成误差影响。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根尖处理器具,在这一操作时,实验人员只能见仁见智,不仅不方便,而且使得实验操作具有随意性,大大降低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为配合国家环保部《水质致突变遗传毒性测定蚕豆根尖微核试验法》标准编制,迫切需要设计一种能满足实验分析过程中“根尖处理”步骤实际操作需要的处理器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而且通过统一规范的操作条件,大幅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的蚕豆根尖处理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这样一种蚕豆根尖处理皿,用于水质致突变遗传毒性测定蚕豆根尖微核试验,该蚕豆根尖处理皿包括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圆桶形皿体和由透明材料制成且盖在所述皿体上的圆形皿盖;所述皿体的内径为120mm,深度为30mm;所述皿盖的直径为150~160mm,在所述皿盖上开设有10~12个间隔分布的通孔,每个所述通孔的孔径均为10mm,所述皿体和皿盖的厚度均为2m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皿盖的底面上还设有一圈向下凸出的防滑圆环,所述防滑圆环的厚度和高度均为1.5~2mm,且防滑圆环是与皿盖一体制成的一整体件,所述防滑圆环的内径与皿体的外径大小相适配。在本技术中,所述皿体优选为玻璃皿体,所述皿盖优选为有机玻璃皿盖。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进行蚕豆根尖微核试验时,利用本技术的蚕豆根尖处理皿,能够充分满足仅将蚕豆根尖部分浸入被测受试样品液处理6h,而蚕豆豆体不接触被测受试样品液,且整个处理过程中根尖不受损的操作需求。不仅操作简单方便,而且通过统一规范的操作条件,大大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从而使得《水质致突变遗传毒性测定蚕豆根尖微核试验法》标准更具有严谨性和可推广性。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蚕豆根尖处理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皿盖的仰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在蚕豆根尖微核试验过程中的一种试验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蚕豆根尖处理皿,用于水质致突变遗传毒性测定蚕豆根尖微核试验,该蚕豆根尖处理皿包括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圆桶形皿体1和由透明材料制成且盖在所述皿体1上的圆形皿盖2;所述皿体1的内径d1为120mm,深度h为30mm;所述皿盖2的直径d2为150~160mm,优选为150mm,在所述皿盖2上开设有10~12个间隔分布的通孔2-1,图2所示开设有12个通孔2-1,每个所述通孔2-1的孔径均为10mm,所述皿体1和皿盖2的厚度均为2m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为防止试验过程中皿盖2从皿体1上滑落以及为更好地限定皿盖2盖在皿体1上的位置,在所述皿盖2的底面上设置一圈向下凸出的防滑圆环2-2,所述防滑圆环2-2的厚度和高度均为1.5~2mm,且防滑圆环2-2是与皿盖2一体制成的一整体件,即在加工皿盖2的同时一体加工出防滑圆环2-2,所述防滑圆环2-2的内径与皿体1的外径尺寸大小相适配。在本技术中,所述皿体1优选为玻璃皿体,所述皿盖2优选为有机玻璃皿盖,所述防滑圆环2-2与皿盖2由有机玻璃一体加工而成。在进行蚕豆根尖微核试验时,如图3所示,将蚕豆3根尖3-1部分浸入被测受试样品液4处理6h,蚕豆3豆体在通孔2-1的上方不会接触到被测受试样品液4,整个处理过程中根尖3-1不会受到损害,有效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经过试用,蚕豆根尖微核试验的实验结果准确性高,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了良好的实用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蚕豆根尖处理皿

【技术保护点】
一种蚕豆根尖处理皿,用于水质致突变遗传毒性测定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其特征在于:该蚕豆根尖处理皿包括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圆桶形皿体(1)和由透明材料制成且盖在所述皿体(1)上的圆形皿盖(2);所述皿体(1)的内径(d1)为120mm,深度(h)为30 mm;所述皿盖(2)的直径(d2)为150~160mm,在所述皿盖(2)上开设有10~12个间隔分布的通孔(2-1),每个所述通孔(2-1)的孔径均为10 mm,所述皿体(1)和皿盖(2)的厚度均为2 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蚕豆根尖处理皿,用于水质致突变遗传毒性测定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其特征在于:该蚕豆根尖处理皿包括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圆桶形皿体(1)和由透明材料制成且盖在所述皿体(1)上的圆形皿盖(2);所述皿体(1)的内径(d1)为120mm,深度(h)为30mm;所述皿盖(2)的直径(d2)为150~160mm,在所述皿盖(2)上开设有10~12个间隔分布的通孔(2-1),每个所述通孔(2-1)的孔径均为10mm,所述皿体(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俊陈志宁曹志俊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