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蒙运荣专利>正文

一种电池回收充电传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9451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回收充电传输结构,包括电机、电机固定点、第一活动转口、推力臂、第二活动转口、第三活动转口、活动卡扣、支撑体、电池、第一充电电源导电体、第一电池电极、第二电池电极及第二充电电源导电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紧凑的利用空间,实现电池回收,同时还能给电池充电,使回收充电和再放送能够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回收充电传输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更换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回收充电传输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充电技术都是靠牵线连接进行充电,需要等待充电,会浪费很多时间,而且连接线会很乱,还有一些电池储备系统都是单个抽屉式,一个抽屉内对应安放一个电池,这样占据空间太多,而且电池容易受到外部力量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电池回收充电传输结构,能用来搭载在电池更换箱内,使得更换箱能够循环的运作同时给电池充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回收充电传输结构,包括电机、电机固定点、第一活动转口、推力臂、第二活动转口、第三活动转口、活动卡扣、支撑体、电池、第一充电电源导电体、第一电池电极、第二电池电极及第二充电电源导电体;所述的支撑体设置在电池基站箱内,所述的支撑体上对称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的电机通过所述的电机固定点安装在所述的支撑体上,位于所述的支撑体的底部,所述的推力臂通过所述的第一活动转口与所述的电机的电机臂连接,所述的推力臂竖直向上延伸;所述的活动卡扣的一端通过安装槽贯穿所述的支撑体并延伸到所述的支撑体的内部,所述的活动卡扣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活动转口与所述的推力臂连接,所述的活动卡扣的中部通过所述的第三活动转口连接在所述的安装槽的槽口处;所述的电池设置在所述的支撑体内,所述的电池搁置在所述的活动卡扣的内侧端上;所述的第一充电电源导电体及第一电池电极设置在所述的活动卡扣的内侧端,所述的第一电池电极与所述的第一充电电源导电体连接;所述的第二电池电极设置在所述的支撑体的内壁上,所述的第二充电电源导电体设置在所述的支撑体内,所述的第二充电电源导电体与所述的第二电池电极接触连接,所述的电池的两极分别与所述的第一电池电极及第二电池电极接触连接。上述的电池回收充电传输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二充电电源导电体上设有压力弹簧块,位于所述的支撑体内,所述的第二充电电源导电体通过所述的压力弹簧块与所述的第二电池电极接触连接。上述的电池回收充电传输结构,其中,多个所述的电池纵向排列在所述的支撑体内,并通过多个所述的活动卡扣支撑。上述的电池回收充电传输结构,其中,所述的电池的两端分别设有缺口,位于所述的电池的顶部及底部。上述的电池回收充电传输结构,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的活动卡扣的间距与所述的电池的高度相当,所述的支撑体的宽度与所述的电池的长度相当。上述的电池回收充电传输结构,其中,所述的活动卡扣的内侧部通过所述的第三活动转口向下翻转并嵌入所述的支撑体中,使所述的电池竖直下滑。上述的电池回收充电传输结构,其中,所述的电池基站箱的底部设有活动轨道,位于所述的电池回收充电传输结构的下方,所述的活动轨道水平设置并延伸到电池基站箱的输出口处。本技术能够紧凑的利用空间,实现电池回收,同时还能给电池充电,使回收充电和再放送能够循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电池回收充电传输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电池回收充电传输结构的第一充电电源导电体和第一电池电极视的安装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电池回收充电传输结构的第二充电电源导电体和第二电池电极视的安装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3所示,一种电池回收充电传输结构,包括电机1、电机固定点2、第一活动转口3、推力臂4、第二活动转口5、第三活动转口6、活动卡扣7、支撑体8、电池9、第一充电电源导电体10、第一电池电极11、第二电池电极12及第二充电电源导电体13;所述的支撑体8设置在电池基站箱内,所述的支撑体8上对称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的电机1通过所述的电机固定点2安装在所述的支撑体8上,位于所述的支撑体8的底部,所述的推力臂4通过所述的第一活动转口3与所述的电机1的电机臂连接,所述的推力臂4竖直向上延伸;所述的活动卡扣7的一端通过安装槽贯穿所述的支撑体8并延伸到所述的支撑体8的内部,所述的活动卡扣7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活动转口5与所述的推力臂4连接,所述的活动卡扣7的中部通过所述的第三活动转口6连接在所述的安装槽的槽口处;所述的电池9设置在所述的支撑体8内,所述的电池9搁置在所述的活动卡扣7的内侧端上;所述的第一充电电源导电体10及第一电池电极11设置在所述的活动卡扣7的内侧端,所述的第一电池电极11与所述的第一充电电源导电体10连接;所述的第二电池电极12设置在所述的支撑体8的内壁上,所述的第二充电电源导电体13设置在所述的支撑体8内,所述的第二充电电源导电体13与所述的第二电池电极12接触连接,所述的电池9的两极分别与所述的第一电池电极11及第二电池电极12接触连接。所述的第二充电电源导电体13上设有压力弹簧块14,位于所述的支撑体8内,所述的第二充电电源导电体13通过所述的压力弹簧块14与所述的第二电池电极12接触连接,可适应不同尺寸的电池9,确保电池与第一电池电极11及第二电池电极12的接触连接。多个所述的电池9纵向排列在所述的支撑体8内,并通过多个所述的活动卡扣7支撑,活动卡扣7卡住电池9,使其定位后充电。所述的电池9的两端分别设有缺口,位于所述的电池9的顶部及底部,底部缺口可使活动卡扣7的内侧端顶住电池9,顶部缺口便于活动卡扣7的内侧端向下翻转。相邻两个所述的活动卡扣7的间距与所述的电池9的高度相当,所述的支撑体8的宽度与所述的电池9的长度相当,便于适配卡住电池9,使其上下移动。所述的活动卡扣7的内侧部通过所述的第三活动转口6向下翻转并嵌入所述的支撑体8中,使所述的电池9竖直下滑。所述的电池基站箱的底部设有活动轨道,位于所述的电池回收充电传输结构的下方,所述的活动轨道水平设置并延伸到电池基站箱的输出口处,可用于将充满电的电池9移动到输出口处,以供用户取用。使用时,电池9从上面回收进入电池基站箱,底部的电池被导轨移动开,活动卡扣7会随着电机1运动,电机1的力摆动电机臂,电机臂与推力臂4的连接处是第一活动转口3,能够让电机臂的力摆动推动推力臂4,推力臂4的运动会牵动第二活动转口5,使得活动卡扣7的臂能够摆动,活动卡扣7的臂一端通过第三活动转口6摆动,与支撑体8连接的支点就会使得活动卡扣7的内侧端摆动并卡住电池,或者摆到与支撑体8平行,这样电池9就会下落从而上面再腾出新的空间给电池回收,完成动作后电机1往回反方向工作让活动卡扣7再卡住上面的电池9,在最底下的电池9就可以给横向的导轨移动开,活动卡扣7卡住而不受上面电池9的压力影响运动,在卡住电池9的情况下,活动卡扣7上的第一充电电源导电体10连接能够与第一电池电极11连接,使得电池9能够在不回收电池运作闲余时间充电,当不同的电池9回收置入时,可以使用在电池9的另外一面做电极滑轨让活动卡扣7放平时电池9下滑,使得第二充电电源导电体13的在压力弹簧块14的推动下回缩,并碰到第二电池电极12进行充电。电池基站箱将电池回收并充电后再输出给用户使用,回收的电池9布置竖排列,最底的横排有活动轨道用来给竖排的电池进行搬运充满电的电池输送到输出口给用户,本技术通过竖排的下回收结构用来把回收的电池9在每个活动卡扣7处停留充电,在接收到新的电池9时能够自动把活动卡扣7底端的电池9沿横向的活动轨道搬运,让电池9提取出给用户,使得底端的活动导轨不会受上面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池回收充电传输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回收充电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电机固定点、第一活动转口、推力臂、第二活动转口、第三活动转口、活动卡扣、支撑体、电池、第一充电电源导电体、第一电池电极、第二电池电极及第二充电电源导电体;所述的支撑体设置在电池基站箱内,所述的支撑体上对称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的电机通过所述的电机固定点安装在所述的支撑体上,位于所述的支撑体的底部,所述的推力臂通过所述的第一活动转口与所述的电机的电机臂连接,所述的推力臂竖直向上延伸;所述的活动卡扣的一端通过安装槽贯穿所述的支撑体并延伸到所述的支撑体的内部,所述的活动卡扣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活动转口与所述的推力臂连接,所述的活动卡扣的中部通过所述的第三活动转口连接在所述的安装槽的槽口处;所述的电池设置在所述的支撑体内,所述的电池搁置在所述的活动卡扣的内侧端.上;所述的第一充电电源导电体及第一电池电极设置在所述的活动卡扣的内侧端,所述的第一电池电极与所述的第一充电电源导电体连接;所述的第二电池电极设置在所述的支撑体的内壁上,所述的第二充电电源导电体设置在所述的支撑体内,所述的第二充电电源导电体与所述的第二电池电极接触连接,所述的电池的两极分别与所述的第一电池电极及第二电池电极接触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回收充电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电机固定点、第一活动转口、推力臂、第二活动转口、第三活动转口、活动卡扣、支撑体、电池、第一充电电源导电体、第一电池电极、第二电池电极及第二充电电源导电体;所述的支撑体设置在电池基站箱内,所述的支撑体上对称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的电机通过所述的电机固定点安装在所述的支撑体上,位于所述的支撑体的底部,所述的推力臂通过所述的第一活动转口与所述的电机的电机臂连接,所述的推力臂竖直向上延伸;所述的活动卡扣的一端通过安装槽贯穿所述的支撑体并延伸到所述的支撑体的内部,所述的活动卡扣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活动转口与所述的推力臂连接,所述的活动卡扣的中部通过所述的第三活动转口连接在所述的安装槽的槽口处;所述的电池设置在所述的支撑体内,所述的电池搁置在所述的活动卡扣的内侧端.上;所述的第一充电电源导电体及第一电池电极设置在所述的活动卡扣的内侧端,所述的第一电池电极与所述的第一充电电源导电体连接;所述的第二电池电极设置在所述的支撑体的内壁上,所述的第二充电电源导电体设置在所述的支撑体内,所述的第二充电电源导电体与所述的第二电池电极接触连接,所述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运荣
申请(专利权)人:蒙运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