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腿靠的坐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7604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3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坐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设有腿靠的坐具。其包括坐具本体,坐具本体包括椅座,椅座下方通过一折叠机构设有腿靠;折叠机构包括设于椅座下方的第一安装板和设于腿靠下方的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中部设有第三铰接架,第三铰接架处穿设有第四连接杆,第四连接杆与第三连接管间连接有第五连接杆;第二安装板中部设有第四铰接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腿靠在不需要使用时能够完全收纳进椅座下方,进而不会对坐具本体的其它功能或是美观造成较大影响。

A leg on the sea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and specifically relates to a seat on a leg. The seat body seat body comprises a chair seat, the chair seat by a fold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leg of the mounting plate; the fold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chair seat and a leg on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mounting plate; the middle of the first moun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third hinged frame, third hinged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fourth connecting rod, fourth connecting the rod and the third connecting the fifth connecting rod with a connecting pipe; second mounting plates are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fourth. The utility model in the legs can take into the chair seat when not in use, and no other functions of seats or affect the body is beautifu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设有腿靠的坐具
本技术涉及坐具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设有腿靠的坐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坐具,通常由椅背、椅座和椅腿等部件组成。为了提升坐具的舒适性,在椅背处通常还设有用于支撑腰背部或头部的靠枕(如背枕、头枕等),但是由于每个人的身材均存在明显差异,就使得现有坐具中在固定位置处设置靠枕的方式不能够很好的满足多个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另外,虽然现有的坐具通过椅背和椅座间角度可调节的方式,使得使用者能够在坐具上卧躺休息,但是在该种姿势下,使用者的腿部是无法得到很好放置的,从而不能够带来较佳地舒适性,而如果直接在坐具的椅座处设置靠腿又会影响坐具其它功能和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内容是提供一种设有腿靠的坐具,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根据本技术的设有腿靠的坐具,其包括坐具本体,坐具本体包括椅座,椅座下方通过一折叠机构设有腿靠,折叠机构包括设于椅座下方的第一安装板和设于腿靠下方的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左右两侧均向下弯折形成第一铰接架,第一铰接架处铰接有第一连接框,第一连接框包括在同一平面内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杆a、第一连接杆b和第一连接杆c;第一连接杆b与第一连接框的转动轴线水平,第一连接杆b处套设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框处与第一连接杆b相平行地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一连接杆a和第一连接杆c处,第二连接杆处套设有第二连接管;第二安装板左右两侧均向下弯折形成第二铰接架,第二铰接架处铰接有第三连接框;第三连接框包括穿设在第二铰接架处的第三连接杆a和在同一平面内依次连接的第三连接杆b、第三连接杆c和第三连接杆d,第三连接杆b和第三连接杆d均与第三连接杆a连接,第三连接杆c与第三连接杆a水平,第三连接杆c处套设有第三连接管;第三连接框位于第一连接框上方,第三连接杆b和第三连接杆d均与第二连接管焊接;第一安装板中部设有第三铰接架,第三铰接架处穿设有第四连接杆,第四连接杆与第三连接管间连接有第五连接杆;第二安装板中部设有第四铰接架,第四铰接架处穿设有第六连接杆,第六连接杆与第一连接管间设有第七连接杆。本技术中,第一连接杆c在第二连接杆与第一铰接架间的距离等于第三连接杆d在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杆a间的距离,从而使得腿靠在不需要使用时,能够完全收入椅座的下方,进而便于收纳。作为优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均通过螺钉分别设于椅座和腿靠下方。从而便于连接。作为优选,椅座下方设有呈“L”形的护板,护板设于第一安装板后方。护板的设置能够较佳地在折叠机构处于折叠状态时与腿靠进行配合,从而能够较佳地对腿靠进行防护和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的椅背与头枕和背枕的配合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的椅背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的头枕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的背枕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中的绑带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中的椅座与腿靠的配合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1中的调节头枕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坐具,其包括椅背100和椅座510,椅背100和椅座510的角度能够调节,椅背100正面设有头枕120和背枕130,椅背100上方设有调节头枕600,椅座510前端下方设有腿靠520。值得注意的是,头枕120、背枕130、调节头枕600和腿靠520能够根据实际需求仅设置其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本实施例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是同时设置了头枕120、背枕130、调节头枕600和腿靠520的。如图1和图2所示,椅背100上方左右对称地设有2个安装孔110,椅背100正面设有头枕120和背枕130。如图3所示,头枕120内部沿水平方向贯穿地设有第一穿孔210。如图4所示,背枕130内部沿竖直方向设有2个第二穿孔310,任一第二穿孔310内均穿设有另一绑带140。结合图1,第一穿孔210内穿设有一绑带140,所述一绑带140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2个安装孔110后进行连接;所述另一绑带140的一端穿过对应侧的安装孔110,所述另一绑带140的另一端绕过椅背100底侧后与所述另一绑带140所述一端连接。本实施例中,头枕120和背枕130能够通过绑带140可拆卸地设于椅背100处,从而便于使用者自主地选择是否设置头枕120或背枕130。另外,背枕130能够沿着绑带140调整高度,从而使得使用者能够较佳地根据自身需求调节背枕130的位置。如图5所示,所述一绑带140和所述另一绑带140均采用弹性带,所述一绑带140和所述另一绑带140的两端均分别设有用于相互配合的速接插头410和速接插座420。本实施例中,绑带140采用弹性带,从而使得头枕120和背枕130能够较紧密地贴合椅背100。另外,速接插头410和速接插座420的设置,较佳地便于绑带140两端的连接或拆卸。如图6所示,椅座510下方通过一折叠机构530设有腿靠520,折叠机构530包括设于椅座510下方的第一安装板540和设于腿靠520下方的第二安装板550。第一安装板540左右两侧均向下弯折形成第一铰接架541,第一铰接架541处铰接有第一连接框560,第一连接框560包括在同一平面内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杆a561、第一连接杆b562和第一连接杆c563;第一连接杆b562与第一连接框560的转动轴线水平,第一连接杆b562处套设有第一连接管562a;第一连接框560处与第一连接杆b562相平行地设有第二连接杆564,第二连接杆564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一连接杆a561和第一连接杆c563处,第二连接杆564处套设有第二连接管564a。第二安装板550左右两侧均向下弯折形成第二铰接架551,第二铰接架551处铰接有第三连接框570;第三连接框570包括穿设在第二铰接架551处的第三连接杆a571和在同一平面内依次连接的第三连接杆b572、第三连接杆c573和第三连接杆d574,第三连接杆b和第三连接杆d574均与第三连接杆a571连接,第三连接杆c573与第三连接杆a571水平,第三连接杆c573处套设有第三连接管573a。第三连接框570位于第一连接框560上方,第三连接杆b572和第三连接杆d574均与第二连接管564a焊接。第一安装板540中部设有第三铰接架542,第三铰接架542处穿设有第四连接杆581,第四连接杆581与第三连接管573a间连接有第五连接杆582。第二安装板550中部设有第四铰接架552,第四铰接架552处穿设有第六连接杆591,第六连接杆591与第一连接管562a间设有第七连接杆592。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c563在第二连接杆564与第一铰接架541间的距离等于第三连接杆d574在第二连接管564a和第三连接杆a571间的距离,从而使得腿靠520在不需要使用时,能够完全收入椅座510的下方,进而便于收纳。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540和第二安装板550均通过螺钉分别设于椅座510和腿靠520下方,椅座510下方设有呈“L”形的护板M,护板M设于第一安装板540后方。本实施例中,护板M的设置能够较佳地在折叠机构530处于折叠状态时与腿靠520进行配合,从而能够较佳地对腿靠520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设有腿靠的坐具

【技术保护点】
设有腿靠的坐具,包括坐具本体,其特征在于:坐具本体包括椅座(510),椅座(510)下方通过一折叠机构(530)设有腿靠(520),折叠机构(530)包括设于椅座(510)下方的第一安装板(540)和设于腿靠(520)下方的第二安装板(550);第一安装板(540)左右两侧均向下弯折形成第一铰接架(541),第一铰接架(541)处铰接有第一连接框(560),第一连接框(560)包括在同一平面内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杆a(561)、第一连接杆b(562)和第一连接杆c(563);第一连接杆b(562)与第一连接框(560)的转动轴线水平,第一连接杆b(562)处套设有第一连接管(562a);第一连接框(560)处与第一连接杆b(562)相平行地设有第二连接杆(564),第二连接杆(564)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一连接杆a(561)和第一连接杆c(563)处,第二连接杆(564)处套设有第二连接管(564a);第二安装板(550)左右两侧均向下弯折形成第二铰接架(551),第二铰接架(551)处铰接有第三连接框(570);第三连接框(570)包括穿设在第二铰接架(551)处的第三连接杆a(571)和在同一平面内依次连接的第三连接杆b(572)、第三连接杆c(573)和第三连接杆d(574),第三连接杆b和第三连接杆d(574)均与第三连接杆a(571)连接,第三连接杆c(573)与第三连接杆a(571)水平,第三连接杆c(573)处套设有第三连接管(573a);第三连接框(570)位于第一连接框(560)上方,第三连接杆b(572)和第三连接杆d(574)均与第二连接管(564a)焊接;第一安装板(540)中部设有第三铰接架(542),第三铰接架(542)处穿设有第四连接杆(581),第四连接杆(581)与第三连接管(573a)间连接有第五连接杆(582);第二安装板(550)中部设有第四铰接架(552),第四铰接架(552)处穿设有第六连接杆(591),第六连接杆(591)与第一连接管(562a)间设有第七连接杆(592)。...

【技术特征摘要】
1.设有腿靠的坐具,包括坐具本体,其特征在于:坐具本体包括椅座(510),椅座(510)下方通过一折叠机构(530)设有腿靠(520),折叠机构(530)包括设于椅座(510)下方的第一安装板(540)和设于腿靠(520)下方的第二安装板(550);第一安装板(540)左右两侧均向下弯折形成第一铰接架(541),第一铰接架(541)处铰接有第一连接框(560),第一连接框(560)包括在同一平面内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杆a(561)、第一连接杆b(562)和第一连接杆c(563);第一连接杆b(562)与第一连接框(560)的转动轴线水平,第一连接杆b(562)处套设有第一连接管(562a);第一连接框(560)处与第一连接杆b(562)相平行地设有第二连接杆(564),第二连接杆(564)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一连接杆a(561)和第一连接杆c(563)处,第二连接杆(564)处套设有第二连接管(564a);第二安装板(550)左右两侧均向下弯折形成第二铰接架(551),第二铰接架(551)处铰接有第三连接框(570);第三连接框(570)包括穿设在第二铰接架(551)处的第三连接杆a(571)和在同一平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国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舒派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