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子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7339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1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子散热器,其结构包括散热器本体、热量分散器、集热结构,集热结构与散热器本体固定连接,热量分散器与散热器本体通过扣合连接,热量分散器连接于集热结构侧面,集热结构由吸气罩、反射吸收层、吸收滤层、过渡层组成,反射吸收层、吸收滤层、过渡层依次设在吸气罩内部,反射吸收层与吸收滤层连接,吸收滤层与过渡层连接,热量分散器由集热箱、过渡衔接器、冷却板、支撑板、引流绕线、低温回路器、回弹器、分热器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热量分散器连接于集热结构侧面,采用将热量进行聚集再传导分散,有效避免了触电和短路的问题。

A new type of electronic radia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ovel electronic radiator, comprising a radiator body, heat disperser, heat collecting structure, heat collection structure and the radiator body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heat spreader and the radiator body by the fastening connection, heat disperser is connected to the collector side structure, heat collecting structure by suction hood, reflection absorption the absorption layer, filter layer, transition layer, reflection absorption layer, absorption filter layer and transition layer are successively arranged on the hood inner lay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absorption filter layer to absorb reflection, absorption filter layer connection and transition layer, heat dispersion device by the heat collecting box, transition device, cooling plate, support plate, wire wound drainage low temperature device, circuit device, heat exchanger composed of springback.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 that the heat dispersing device is connected to the side of the heat collecting structure, and the heat is gathered, re conductive and dispersed, thereby effectively avoiding the problem of electric shock and short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子散热器
本技术是一种新型电子散热器,属于电子散热器领域。
技术介绍
电子散热器通常是针对大功率电子元器件散热的散热片,没有外加电源,自然冷却,大多数都是制成铝合金型材,根据元器件大小切断成需要的尺寸,例如大功率开关管或三极管的散热片。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201520005442.5,一种电子散热器模块及组合式电子散热器,包括具有吸热基面的导热基板,固定设于所述导热基板上的散热齿片,以及平行于所述散热齿片开设于各散热齿片一侧的嵌装槽,在所述各散热齿片外周壁的顶部以及各嵌装槽的内壁上分别设有呈波纹状的防松凸台。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由该电子散热器模块组装成的组合式电子散热器。本技术所述的电子散热器模块,可实现组合而成的散热器的散热齿片间的牢固叠压,保证散热器的整体结构及散热效果的稳定性。但现有技术没有采用将热量进行聚集再传导分散,无法有效避免触电和短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电子散热器,其结构包括散热器本体、热量分散器、集热结构,所述集热结构与散热器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热量分散器与散热器本体通过扣合连接,所述热量分散器连接于集热结构侧面,所述集热结构由吸气罩、反射吸收层、吸收滤层、过渡层组成,所述反射吸收层、吸收滤层、过渡层依次设在吸气罩内部,所述反射吸收层与吸收滤层连接,所述吸收滤层与过渡层连接,所述热量分散器由集热箱、过渡衔接器、冷却板、支撑板、引流绕线、低温回路器、回弹器、分热器组成,所述过渡衔接器连接于集热箱侧面,所述冷却板设在集热箱侧面,所述支撑板镶嵌在集热箱上,所述引流绕线缠绕在集热箱和引流绕线表面,所述低温回路器、回弹器、分热器连接于集热箱上方,所述低温回路器、回弹器、分热器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过渡层与过渡衔接器固定连接,所述过渡衔接器与引流绕线通过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集热结构与散热器本体通过胶水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集热箱连接有折板,所述折板设有2个,所述折板由条形平板组合。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本体设有勾板,所述勾板设有2个,所述勾板由条形平板或弧形板组合。进一步地,所述折板与勾板扣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集热箱设有圆环,所述过渡衔接器与圆环衔接安装进一步地,所述热量分散器过渡衔接器进行热量吸收传递。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板进行冷却辅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热量分散器连接于集热结构侧面,采用将热量进行聚集再传导分散,有效避免了触电和短路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电子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集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热量分散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勾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圆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散热器本体-1、热量分散器-2、集热结构-3、吸气罩-30、反射吸收层-31、吸收滤层-32、过渡层-33、集热箱-20、过渡衔接器-21、冷却板-22、支撑板-23、引流绕线-24、低温回路器-25、回弹器-26、分热器-27、折板-200、勾板-10、圆环-21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电子散热器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散热器本体1、热量分散器2、集热结构3,所述集热结构3与散热器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热量分散器2与散热器本体1通过扣合连接,所述热量分散器2连接于集热结构3侧面,所述集热结构3由吸气罩30、反射吸收层31、吸收滤层32、过渡层33组成,所述反射吸收层31、吸收滤层32、过渡层33依次设在吸气罩30内部,所述反射吸收层31与吸收滤层32连接,所述吸收滤层32与过渡层33连接,所述热量分散器2由集热箱20、过渡衔接器21、冷却板22、支撑板23、引流绕线24、低温回路器25、回弹器26、分热器27组成,所述过渡衔接器21连接于集热箱20侧面,所述冷却板22设在集热箱20侧面,所述支撑板23镶嵌在集热箱20上,所述引流绕线24缠绕在集热箱20和引流绕线24表面,所述低温回路器25、回弹器26、分热器27连接于集热箱20上方,所述低温回路器25、回弹器26、分热器27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过渡层33与过渡衔接器21固定连接,所述过渡衔接器21与引流绕线24通过电连接,所述集热结构3与散热器本体1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所述集热箱20连接有折板200,所述折板200设有2个,所述折板200由条形平板组合,所述散热器本体1设有勾板10,所述勾板10设有2个,所述勾板10由条形平板或弧形板组合,所述折板200与勾板10扣合连接,所述集热箱20设有圆环210,所述过渡衔接器21与圆环210衔接安装,所述热量分散器2过渡衔接器21进行热量吸收传递,所述冷却板22进行冷却辅助。本专利所说的热量分散器2是一种可将由于温差的存在而导致的能量转化过程中的能量快速分散传播开去的器件。当其他用户想要使用本技术的时候,将电子散热器安装在所需产品指定位置,然后就可以通过其产品的散热器本体1、热量分散器2、集热结构3配合实现运行与散热。集热结构3的吸气罩30、反射吸收层31、吸收滤层32、过渡层33配合实现吸收热量与将热量传递。热量分散器2过渡衔接器21进行热量吸收传递,冷却板22进行冷却辅助,支撑板23进行辅助引流绕线24的热量引导至低温回路器25、回弹器26、分热器27进行热量分散。如机箱安装上电子散热器,机箱运行带动电子散热器的散热运行。本技术的散热器本体1、热量分散器2、集热结构3、吸气罩30、反射吸收层31、吸收滤层32、过渡层33、集热箱20、过渡衔接器21、冷却板22、支撑板23、引流绕线24、低温回路器25、回弹器26、分热器27、折板200、勾板10、圆环210,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没有采用将热量进行聚集再传导分散,无法有效避免触电和短路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以达到采用将热量进行聚集再传导分散,有效避免了触电和短路的问题,具体如下所述:所述反射吸收层31、吸收滤层32、过渡层33依次设在吸气罩30内部,所述反射吸收层31与吸收滤层32连接,所述吸收滤层32与过渡层33连接,所述热量分散器2由集热箱20、过渡衔接器21、冷却板22、支撑板23、引流绕线24、低温回路器25、回弹器26、分热器27组成,所述过渡衔接器21连接于集热箱20侧面,所述冷却板22设在集热箱20侧面,所述支撑板23镶嵌在集热箱20上,所述引流绕线24缠绕在集热箱20和引流绕线24表面,所述低温回路器25、回弹器26、分热器27连接于集热箱20上方,所述过渡层33与过渡衔接器21固定连接,所述过渡衔接器21与引流绕线24通过电连接。甲公司采用折板200与勾板10扣合连接,折板采用直面平板,乙公司采用折板200与勾板10镶嵌连接,折板采用弧形平板。甲公司组装时间为1min,设备寿命为10年,工作效率高;乙公司组装时间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电子散热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电子散热器,其结构包括散热器本体(1)、热量分散器(2)、集热结构(3),所述集热结构(3)与散热器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热量分散器(2)与散热器本体(1)通过扣合连接,所述热量分散器(2)连接于集热结构(3)侧面,所述集热结构(3)由吸气罩(30)、反射吸收层(31)、吸收滤层(32)、过渡层(3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吸收层(31)、吸收滤层(32)、过渡层(33)依次设在吸气罩(30)内部,所述反射吸收层(31)与吸收滤层(32)连接,所述吸收滤层(32)与过渡层(33)连接;所述热量分散器(2)由集热箱(20)、过渡衔接器(21)、冷却板(22)、支撑板(23)、引流绕线(24)、低温回路器(25)、回弹器(26)、分热器(27)组成,所述过渡衔接器(21)连接于集热箱(20)侧面,所述冷却板(22)设在集热箱(20)侧面,所述支撑板(23)镶嵌在集热箱(20)上,所述引流绕线(24)缠绕在集热箱(20)和引流绕线(24)表面,所述低温回路器(25)、回弹器(26)、分热器(27)连接于集热箱(20)上方,所述低温回路器(25)、回弹器(26)、分热器(27)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过渡层(33)与过渡衔接器(21)固定连接,所述过渡衔接器(21)与引流绕线(24)通过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子散热器,其结构包括散热器本体(1)、热量分散器(2)、集热结构(3),所述集热结构(3)与散热器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热量分散器(2)与散热器本体(1)通过扣合连接,所述热量分散器(2)连接于集热结构(3)侧面,所述集热结构(3)由吸气罩(30)、反射吸收层(31)、吸收滤层(32)、过渡层(3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吸收层(31)、吸收滤层(32)、过渡层(33)依次设在吸气罩(30)内部,所述反射吸收层(31)与吸收滤层(32)连接,所述吸收滤层(32)与过渡层(33)连接;所述热量分散器(2)由集热箱(20)、过渡衔接器(21)、冷却板(22)、支撑板(23)、引流绕线(24)、低温回路器(25)、回弹器(26)、分热器(27)组成,所述过渡衔接器(21)连接于集热箱(20)侧面,所述冷却板(22)设在集热箱(20)侧面,所述支撑板(23)镶嵌在集热箱(20)上,所述引流绕线(24)缠绕在集热箱(20)和引流绕线(24)表面,所述低温回路器(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志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英杰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