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识别方法、机器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1736485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智能机器人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识别方法、机器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获取发声者在第一次回答预设问题时的第一语音信息;获取发声者在第二次回答预设问题时的第二语音信息;检测第一语音信息与第二语音信息的相似度;如果第一语音信息与第二语音信息的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则将发声者识别为机器人,使得机器人在接收到指令时,能判断发出指令的是自然人还是机器人,从而准确地执行自然人发出的指令。

Intelligent recognition method, robot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intelligent robot, and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recognition method, a robot and a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In the invention, to obtain sound in answer to the first voice information questions set for the first time in second; obtain voice answer voice information questions set second times; the first second similarity detection voice information and voice information; if the first second similarity voice information and voice information is greater than a preset threshold, will be audible the identification for the robot, in which the robot instruction is received, can judge issued a directive is a natural person or a robot, so as to accurately perform the directives issued by the natural pers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识别方法、机器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智能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识别方法、机器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简称“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机器人的数量日益增多,在生活中、工作中都能看到机器人的存在,它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随着机器人数量的增多以及机器人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在很多时候,当其他机器人向某个机器人发出语音指令时,该机器人无法区分语音指令是其他机器人还是自然人发出的,容易造成机器人错误执行某项指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识别方法和机器人,使得机器人在接收到语音指令时能区分语音指令是机器人发出的还是自然人发出的,从而准确地执行自然人发出的指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智能识别方法,包括:获取发声者在第一次回答预设问题时的第一语音信息;获取发声者在第二次回答预设问题时的第二语音信息;检测第一语音信息与第二语音信息的相似度;如果第一语音信息与第二语音信息的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则将发声者识别为机器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的智能识别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智能识别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获取发声者在第一次回答预设问题时的第一语音信息;获取发声者在第二次回答预设问题时的第二语音信息;得到发声者在两次回答同一个预设问题的语音信息,有利于对第一语音信息和第二语音信息进行有效的对比。通过检测第一语音信息与第二语音信息的相似度;如果第一语音信息与第二语音信息的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则将发声者识别为机器人。由于机器人在重复同一句话时,语音的相似度极高,而自然人在重复同一句话时,语音的相似度较低。因此通过判断第一语音信息与第二语音信息的相似度可以准确的识别发声者是否为机器人。另外,在获取发声者在第一次回答预设问题时的第一语音信息之前,还包括:接收语音指令。通过在接收到语音指令后,再识别发声者是自然人还是机器人,有利于在确定接收到语音指令后,才触发对发声者进行识别的操作,从而避免在接收到非语音指令的语音信息时,对发声者做出不必要的识别操作。另外,检测第一语音信息与第二语音信息的相似度,具体包括:将第一语音信息的频率和第二语音信息的频率进行比较;如果第一语音信息与第二语音信息的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则将发声者识别为机器人,具体包括:如果第一语音信息的频率和第二语音信息的频率的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则将发声者识别为机器人。因为每一段语音都会对应一个频率值,而机器人在两次回答同一个问题时,相似度很高,因此,将第一语音信息的频率和第二语音信息的频率进行比较,如果第一语音信息的频率和第二语音信息的频率的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则将发声者识别为机器人。通过两段语音信息频率的比较,可以更准确的识别发声者是自然人还是机器人。另外,在检测第一语音信息与第二语音信息的相似度之后,还包括:如果第一语音信息与第二语音信息的相似度小于预设阈值,则将发声者识别为自然人;在将发声者识别为自然人后,执行语音指令。通过将发声者识别为自然人之后,再执行语音指令,有利于提高执行语音指令的有效性,避免了因执行机器人的指令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另外,在检测第一语音信息与第二语音信息的相似度之后,还包括:如果第一语音信息与第二语音信息的相似度小于预设阈值,则将发声者识别为自然人;在将发声者识别为自然人后,判断语音指令在当前环境下是否具备可行性;在语音指令在当前环境下具备可行性时,执行语音指令。通过在执行语音指令之前,判断语音指令在当前环境下是否具备可行性,在具备可行性时再执行语音指令,有利于保证执行指令的机器人的安全。另外,在获取发声者在第一次回答预设问题时的第一语音信息之前,还包括:检测语音指令中是否携带底噪;如果语音指令中未携带底噪,则再执行获取发声者在第一次回答预设问题时的第一语音信息;如果检测到语音中携带底噪,则将发声者识别为机器人。由于机器人发出的语音中可以加入底噪,但自然人的语音中不存在该标志,因此,通过检测语音指令中是否携带底噪,可以准确的判断出发出指令的是自然人还是机器人,使识别过程更加简单、便捷。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智能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智能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智能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中的智能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方式中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专利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智能识别方法,应用于机器人。本实施方式的核心在于,获取发声者在第一次回答预设问题时的第一语音信息;获取发声者在第二次回答预设问题时的第二语音信息;检测第一语音信息与第二语音信息的相似度;如果第一语音信息与第二语音信息的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则将发声者识别为机器人。由于机器人在重复一句话时,语音的相似度极高,而自然人在重复同一句话时,语音的相似度较低。因此通过判断第一语音信息与第二语音信息的相似度可以准确的识别发声者是否为机器人,有利于提高机器人的智能性。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智能识别方法的实现细节进行具体的说明,以下内容仅为方便理解提供的实现细节,并非实施本方案的必须。本实施方式中的智能识别方法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步骤101:获取发声者在第一次回答预设问题时的第一语音信息。具体地说,机器人可以对发声者提出一个预设问题,预设问题可以是根据用户的要求提前设置的。比如说用户设置的预设问题可以是“你是谁”,那么发声者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回答,机器人在发声者第一次回答这个问题时,获取发声者在第一次回答预设问题时的第一语音信息。步骤102:获取所述发声者在第二次回答所述预设问题时的第二语音信息。具体地说,机器人在获取发声者在第一次回答预设问题时的第一语音信息后,会再次提出和第一次相同的问题。比如说,步骤101中机器人第一次提出了“你是谁”的问题,那么在发声者回答问题后,机器人会第二次提出“你是谁”的问题,发声者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第二次回答,机器人在发声者第二次回答这个问题时,获取发声者在第二次回答预设问题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识别方法、机器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发声者在第一次回答预设问题时的第一语音信息;获取所述发声者在第二次回答所述预设问题时的第二语音信息;检测所述第一语音信息与所述第二语音信息的相似度;如果所述第一语音信息与所述第二语音信息的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发声者识别为机器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发声者在第一次回答预设问题时的第一语音信息;获取所述发声者在第二次回答所述预设问题时的第二语音信息;检测所述第一语音信息与所述第二语音信息的相似度;如果所述第一语音信息与所述第二语音信息的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发声者识别为机器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发声者在第一次回答预设问题时的第一语音信息之前,还包括:接收语音指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第一语音信息与所述第二语音信息的相似度,具体包括:将第一语音信息的频率和第二语音信息的频率进行比较;所述如果所述第一语音信息与所述第二语音信息的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发声者识别为机器人,具体包括:如果所述第一语音信息的频率和所述第二语音信息的频率的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发声者识别为机器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第一语音信息与所述第二语音信息的相似度,具体包括;将第一语音信息的波形和第二语音信息的波形进行比较;所述如果所述第一语音信息与所述第二语音信息的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发声者识别为机器人,具体包括:如果所述第一语音信息的波形和所述第二语音信息的波形的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发声者识别为机器人。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承敏王文斌包振毅周金虎禹杰李亚军林虎安丽朋黄俊岚叶巧莉余登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