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储层充注势能的确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30051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勘探技术领域内的一种油气储层充注势能的确定方法,其先建立储层势能求取模型,然后建立流体势求取模型,再建立源储压差求取模型,随后计算储层充注势能指数求,最后利用求得的储层充注势能指数判断油藏可能性,其中储层充注势能指数大于1的能够形成较好的油气充注,数值越大表明油气的充注能力越强,形成油藏的可能性越高,而指数小于1的则表明油气充注能力不足,成藏的可能性小。其能够更全面描述油气充注进入储层的能力,为油气藏预测奠定基础。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filling potential energy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s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an oil and gas reservoir filling potential, its potential for establishing reservoir model, and then establish a model for fluid potential, then establishes the source and reservoir pressure calculating model, then calculate reservoir filling potential index, finally obtained reservoir filling potential index to estimate the possibility of reservoir, which reservoir filling potential index more than 1 can form a better oil and gas filling, filling capacity of larger values indicate that oil and gas is strong, the higher the possibility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reservoir, and the index of less than 1 indicates that oil and gas filling capacity, into the possibility of small reservoirs. It can describe the capacity of oil and gas filling into the reservoir more comprehensively,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prediction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气储层充注势能的确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涉及油气田勘探领域,特别涉及油气成藏动力学的精细研究的一种方法。
技术介绍
①油气成藏动力学的涵义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可以理解为在沉积盆地范围内,通过对温度场、压力场和化学场等各种物理、化学场的综合研究,在流体输导网络的格架下,再现油气生成、运移和局级的全过程的多学课综合研究体系。成藏动力学研究要求对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描述、追踪和研究,这一研究能帮助理解油气田的形成,并用于油气预测与勘探评价。②油气充注研究现状一般而言,油气动力学的研究主要分成三大阶段:烃源岩生烃的过程(生成)、烃源岩排烃进入储层的过程(运移)、在储层中封挡汇聚及散逸的过程(聚集),其中运移过程是最为受到石油学者们关注与研究的,该过程也就是油气从烃源岩中充注到储层中的阶段。为了研究油气的充注过程,国内外学者们提出了油气二次运移和聚集机理,对油气二次运移的相态、动力、阻力、运移通道、方向、距离、运移时间和运聚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经历了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转变,其中在微观方面主要从毛管力、浮力、储层的排驱压力、油水二相性等方面进行量化分析,而在宏观方面则引入流体势、流体压力封存箱等概念对油气从源到储的动力学过程进行量化表征,其中宏观方面的研究对油气藏的预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③量化研究油气充注的重要性油气从烃源岩中排出进入储层的过程就是油气充注,而这一过程就决定着油气在哪里成藏,因此对油气充注过程的量化分析能够精确地认清研究范围内油气进入储层的能力,从而有助于精准预测油气的优势运移方向和油气的成藏区块。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在于:目前对油气充注的量化研究主要是应用流体势的方法开展的,该方法通过对储层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分析,计算出成岩流体生成时的温压条件,从而勾画出包括烃类流体在内的各类成岩流体在区域上的势能,进而来获得流体的流动方向。该方法主要是对流体自身进行势能方面的分析,从其重力势能和弹性位能的角度来量化研究流体在地下的运动能力。但是该方法对于流体进入储层的过程没有涉及描述,而储层本身的势能情况、储层的排驱压力对于油气能否进入储层又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用流体势的方法能够对流体本身进行运动学方面的分析,但是对于油气充注进入储层成藏的过程描述还不充分,难以说明在烃类流体优势运移通道上各处储层是否都能成藏,也无法解释不处在烃类流体优势运移通道上的储层能否成藏。结合技术应用领域来看,存在这些问题和缺陷的原因主要是储层本身存在差异,在分析油气成藏动力的过程中不能忽略储层性能对油气充注的影响。由于岩性、埋深、成岩过程的差异,地下各区带、层系的储层性能是不同的,甚至同一区带、层系的储层也存在着非均质性,油气进入储层的能力一方面与烃类流体自身的势能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储层对流体的阻力有关,而这种阻力就与储层自身的性能密切相关,其中储层的埋深决定着储层内流体的势能,而储层的物性(孔隙度、渗透率)则决定着储层对外来流体的接纳能力(往往用排驱压力表示)。因此不同的储层性能对于油气的充注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流体势等方法主要关注的是流体本身的运动能力,却忽略了储层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气储层充注势能的确定方法,使其能够更全面描述油气充注进入储层的能力,为油气藏预测奠定基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油气储层充注势能的确定方法,包括建立储层势能求取模型、建立流体势求取模型、建立源储压差求取模型;然后根据上述模型建立储层充注势能指数求取模型,最后利用求得的储层充注势能指数判断油藏可能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按如下公式建立储层势能求取模型:Pcb=1-h/hmax(1)式中,Pcb为储层势能比;h为储层埋深(m);hmax为目的层最大埋深(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按如下公式建立流体势求取模型:式中,Φ为流体势(m2/s2);g为重力加速度(m/s2);z为该点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高程(m),p为该点流体压力(pa),ρ为该点流体密度(kg/m3);v为该点流速(m/s);取v=0,且水、油看作不可压缩流体,其密度ρ不随压力变化,式(2)简化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按如下公式建立源储压差求取模型:Py=Ph-Pr(4)式中,Py为源储压差(Mpa);Ph为烃源岩压力(Mpa);Pr为储层压力(Mpa);其中储层压力(Pr)为成藏时储层的静水压力,而烃源岩压力(Ph)利用声波时差数据求取:Ph=ρh•hh+(ρh–ρw)/c•ln(t-t0)-ρw•hh(5)式中,Ph为烃源岩压力(Mpa);ρh为烃源岩平均密度(g/cm3);ρw为地层水密度(g/cm3);c为泥岩正常压实趋势线斜率;t为泥岩声波时差值(us/m);t0为外推的地表处泥岩声波时差值(us/m);hh为烃源岩埋深(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按如下公式建立储层充注势能指数求取模型:Px=Φo/Φomax+Pcb–Pc/Pymax(6)式中,Φo为烃类流体势(m2/s2);Φomax为最大烃类流体势(m2/s2);Pcb为储层势能比;Pc为成藏期时的排驱压力(Mpa);Pymax为最大源储压差(Mpa);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利用求得的储层充注势能指数判断油藏可能性时按如下方法进行:其中储层充注势能指数大于1的能够形成较好的油气充注,数值越大表明油气的充注能力越强,形成油藏的可能性越高,而指数小于1的则表明油气充注能力不足,成藏的可能性小。本专利技术在计算油气充注能力时,充分考虑了储层自身的性能,引入了储层势能、储层的排驱压力和源储压差的概念与求取模型,从而使建立的储层充注势能指数模型,该模型能够更全面描述油气充注进入储层的能力。具体实施方式以国内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宁组为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国内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宁组自身存在两套优质烃源岩(阜二段与阜四段),具有较好的供烃条件,但该地区储层的埋深差距较大,并且阜宁组的储层往往较为致密,储层对油气的接纳能力难以把握,在平面上预测油藏分布的难度较大。选取研究区7口井的8个层段数据进行储层充注势能指数的计算。第一步:建立储层势能求取模型:Pcb=1-h/hmax(1)式中:Pcb为储层势能比;h为储层埋深(m);hmax为目的层最大埋深(m)。经过统计,该组储层的埋深范围为2000~4800m。因此hmax为4800m。通过计算,可以求取各层段的储层势能。第二步:建立流体势求取模型:式中:Φ为流体势(m2/s2);g为重力加速度(m/s2);z为该点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高程(m);p为该点流体压力(pa);ρ为该点流体密度(kg/m3);v为该点流速(m/s)。地下流体的流速(v)通常是极缓慢的,当v≈0,且水、油通常可以看作不可压缩流体,其密度ρ不随压力变化,ρ可以从积分号下提出,这时的公式为:经过计算,该组储层中烃类流体势的范围为25000~34500m2/s2,流体势的求取,可以明确在各数据点位置来自烃源岩的烃类流体对储层的充注动力。第三步:建立源储压差求取模型:Py=Ph-Pr(4)式中:Py为源储压差(Mpa);Ph为烃源岩压力(Mpa);Pr为储层压力(Mpa)。其中储层压力(Pr)为成藏时储层的静水压力,而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气储层充注势能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储层势能求取模型、建立流体势求取模型、建立源储压差求取模型:然后根据上述模型建立储层充注势能指数求取模型,最后利用求得的储层充注势能指数判断油藏可能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储层充注势能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储层势能求取模型、建立流体势求取模型、建立源储压差求取模型:然后根据上述模型建立储层充注势能指数求取模型,最后利用求得的储层充注势能指数判断油藏可能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储层充注势能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公式建立储层势能求取模型:Pcb=1-h/hmax(1)式中,Pcb为储层势能比;h为储层埋深(m);hmax为目的层最大埋深(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储层充注势能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公式建立流体势求取模型:式中,Φ为流体势(m2/s2);g为重力加速度(m/s2);z为该点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高程(m),p为该点流体压力(pa),ρ为该点流体密度(kg/m3);v为该点流速(m/s);取v=0,且水、油看作不可压缩流体,其密度ρ不随压力变化,式(2)简化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储层充注势能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公式建立源储压差求取模型:Py=Ph-Pr(4)式中,Py为源储压差(Mpa);Ph为烃源岩压力(Mpa);Pr为储层压力(Mpa);其中储层压力(Pr)为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雯泉刘启东杨立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