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凸轮轴轴承盖、发动机以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7357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0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凸轮轴轴承盖、发动机以及汽车,凸轮轴轴承盖,包括本体以及进气侧凸轮轴轴孔和排气侧凸轮轴轴孔,在本体上还设置有凸轮轴润滑油路,凸轮轴润滑油路包括进油口、进油槽、进气侧出油槽、进气侧出油口、排气侧出油槽和排气侧出油口,进油口和进油槽设置在本体中部的端面上,进油槽两端分别与进气侧凸轮轴轴孔和排气侧凸轮轴轴孔相通,进气侧出油口和进气侧出油槽设置在本体进气侧部的端面上,进气侧出油槽的一端还延长到进气侧凸轮轴轴孔表面上,排气侧出油口和排气侧出油槽设置在本体排气侧部的端面上,排气侧出油槽的一端还延长到排气侧凸轮轴轴孔表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凸轮轴的轴颈提供润滑油,也为凸轮轴控制阀供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凸轮轴轴承盖、发动机以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
,特别涉及一种凸轮轴轴承盖、发动机以及汽车。
技术介绍
凸轮轴是发动机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受到周期性变化的颈向剪切力,凸轮轴颈表面的润滑特别是表面油膜的形成对油路的要求较高。如果凸轮轴颈润滑不足,润滑油膜形成困难,严重时凸轮轴将发生抱死事故,甚至导致发动机报废。因而,作为承受较大载荷的凸轮轴,有必要在与轴承之间形成一层可流动的润滑油液体层,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因而对轴颈的润滑供油油路就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凸轮轴轴承盖、发动机以及汽车,在凸轮轴轴承盖设置润滑油路,不仅为凸轮轴的轴颈提供润滑油,而且在加装VVT(即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时凸轮轴轴承盖上的油路不做过大改变也可为凸轮轴控制阀即OCV阀供油。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凸轮轴轴承盖,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两侧部的进气侧凸轮轴轴孔和排气侧凸轮轴轴孔,在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凸轮轴润滑油路,所述凸轮轴润滑油路包括进油口、进油槽、进气侧出油槽、进气侧出油口、排气侧出油槽和排气侧出油口,所述进油口与进油槽相通,所述进气侧出油口与进气侧出油槽相通,所述排气侧出油口与排气侧出油槽相通,所述进油口和进油槽设置在本体中部的端面上,所述进油槽两端分别与进气侧凸轮轴轴孔和排气侧凸轮轴轴孔相通,所述进气侧出油口和进气侧出油槽设置在本体进气侧部的端面上,所述进气侧出油槽的一端还延长到进气侧凸轮轴轴孔表面上,所述排气侧出油口和排气侧出油槽设置在本体排气侧部的端面上,所述排气侧出油槽的一端还延长到排气侧凸轮轴轴孔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凸轮轴润滑油路还包括进气侧储油槽和排气侧储油槽,所述进气侧储油槽设置在进气侧凸轮轴轴孔表面上,所述进气侧储油槽位于进油槽与进气侧出油槽之间,所述排气侧储油槽设置在排气侧凸轮轴轴孔表面上,所述排气侧储油槽位于在进油槽与排气侧出油槽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凸轮轴润滑油路还包括储油槽,所述储油槽设置在本体中部的端面上,所述储油槽靠近进油口,且分别与进油口和进油槽相通。进一步地,所述进油槽、储油槽、进气侧储油槽、进气侧出油槽、排气侧储油槽和排气侧出油槽的深度分别为2mm~5mm,宽度为2mm~8mm。进一步地,所述进油槽、进气侧储油槽、进气侧出油槽相互之间的距离间隔为2mm~6mm,所述进油槽、排气侧储油槽、排气侧出油槽相互之间的距离间隔为2mm~6mm。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的凸轮轴轴承盖。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前述的发动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凸轮轴轴承盖、发动机以及汽车,在凸轮轴轴承盖上设置四道润滑油路,在原零件的形状及尺寸不变的情况下,以便为加装VVT时,为凸轮轴控制阀(即OCV阀)提供润滑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凸轮轴轴承盖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照图1以及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凸轮轴轴承盖的较佳实施例,包括本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1两侧部的进气侧凸轮轴轴孔2和排气侧凸轮轴轴孔3,在所述本体1上还设置有凸轮轴润滑油路4。所述凸轮轴润滑油路4包括进油口5、进油槽6、进气侧出油槽7、进气侧出油口8、排气侧出油槽9和排气侧出油口10,以及进气侧储油槽11、排气侧储油槽12和储油槽13。所述进油口5与进油槽6相通,所述进气侧出油口8与进气侧出油槽7相通,所述排气侧出油口10与排气侧出油槽9相通。所述进油口5和进油槽6设置在本体1中部的端面上,所述进油槽6两端分别与进气侧凸轮轴轴孔2和排气侧凸轮轴轴孔3相通。所述进气侧出油口8和进气侧出油槽7设置在本体1进气侧部的端面上,所述进气侧出油槽7的一端还延长到进气侧凸轮轴轴孔2表面上。所述排气侧出油口10和排气侧出油槽9设置在本体1排气侧部的端面上,所述排气侧出油槽9的一端还延长到排气侧凸轮轴轴孔3表面上。所述进气侧储油槽11设置在进气侧凸轮轴轴孔2表面上,所述进气侧储油槽11位于在进油槽6与进气侧出油槽7之间。所述排气侧储油槽12设置在排气侧凸轮轴轴孔3表面上,所述排气侧储油槽12位于在进油槽6与排气侧出油槽9之间。所述储油槽13设置在本体1中部的端面上。所述储油槽13靠近进油口5,且分别与进油口5和进油槽6相通。从进油口5进入的润滑油流到进油槽6和储油槽13,所述进油槽6的润滑油一条通道是通过进气侧凸轮轴轴孔2的表面后进入到进气侧储油槽11再进入到进气侧出油槽7中汇集,从进气侧出油口8排出。所述进油槽6的润滑油另一条通道是通过排气侧凸轮轴轴孔3的表面后进入到排气侧储油槽12再进入到排气侧出油槽9中汇集,从排气侧出油口10排出。所述进油槽6、储油槽13、进气侧储油槽11、进气侧出油槽7、排气侧储油槽12和排气侧出油槽9的深度分别为2mm~5mm,宽度为2mm~8mm。所述进油槽6、进气侧储油槽11、进气侧出油槽7相互之间的距离间隔为2mm~6mm。合理设置进油槽6、进气侧储油槽11、进气侧出油槽7相互之间的距离可以使得进气侧凸轮轴轴孔2表面得到有效润滑。所述进油槽6、排气侧储油槽12、排气侧出油槽9相互之间的距离间隔为2mm~6mm。合理设置进油槽6、排气侧储油槽12、排气侧出油槽9相互之间的距离可以使得排气侧凸轮轴轴孔3表面得到有效润滑。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的凸轮轴轴承盖。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前述的发动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凸轮轴轴承盖、发动机以及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凸轮轴轴承盖,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两侧部的进气侧凸轮轴轴孔和排气侧凸轮轴轴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凸轮轴润滑油路,所述凸轮轴润滑油路包括进油口、进油槽、进气侧出油槽、进气侧出油口、排气侧出油槽和排气侧出油口,所述进油口与进油槽相通,所述进气侧出油口与进气侧出油槽相通,所述排气侧出油口与排气侧出油槽相通,所述进油口和进油槽设置在本体中部的端面上,所述进油槽两端分别与进气侧凸轮轴轴孔和排气侧凸轮轴轴孔相通,所述进气侧出油口和进气侧出油槽设置在本体进气侧部的端面上,所述进气侧出油槽的一端还延长到进气侧凸轮轴轴孔表面上,所述排气侧出油口和排气侧出油槽设置在本体排气侧部的端面上,所述排气侧出油槽的一端还延长到排气侧凸轮轴轴孔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凸轮轴轴承盖,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两侧部的进气侧凸轮轴轴孔和排气侧凸轮轴轴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凸轮轴润滑油路,所述凸轮轴润滑油路包括进油口、进油槽、进气侧出油槽、进气侧出油口、排气侧出油槽和排气侧出油口,所述进油口与进油槽相通,所述进气侧出油口与进气侧出油槽相通,所述排气侧出油口与排气侧出油槽相通,所述进油口和进油槽设置在本体中部的端面上,所述进油槽两端分别与进气侧凸轮轴轴孔和排气侧凸轮轴轴孔相通,所述进气侧出油口和进气侧出油槽设置在本体进气侧部的端面上,所述进气侧出油槽的一端还延长到进气侧凸轮轴轴孔表面上,所述排气侧出油口和排气侧出油槽设置在本体排气侧部的端面上,所述排气侧出油槽的一端还延长到排气侧凸轮轴轴孔表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凸轮轴轴承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轴润滑油路还包括进气侧储油槽和排气侧储油槽,所述进气侧储油槽设置在进气侧凸轮轴轴孔表面上,所述进气侧储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志玉施永生门学武姜杰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上淮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