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速效性质型多角体病毒防治鳞翅目夜蛾科害虫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5333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利用昆虫病毒控制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属于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利用银锭夜蛾质型多角体病毒(MacdunnoughiaconfusaCPV,McCPV)防治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甘蓝夜蛾等鳞翅目夜蛾科害虫,杀虫速度明显快于已知的CPV杀虫速度,且效果好。McCPV和SlNPV(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eNPV(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MbNPV(甘蓝夜蛾核多角体病毒)等多种NPV(核多角体病毒)之间还具有增效作用,联合作用可提高杀虫效果,增加杀虫速度。已在室内以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为替代宿主,稳定增殖McCPV,增殖后的CPV病毒致病力与原宿主CPV相近。(*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利用速效性质型多角体病毒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害虫生物防治
昆虫病毒主要包括核型多角体病毒(NPV)、颗粒体病毒(GV)、质型多角体病毒(CPV)、昆虫痘病毒(EPV)等,是抑制害虫种群的病原性天敌,具有对宿主昆虫致病性高,对人畜和天敌安全,不污染环境,尤其是它能在害虫种群中形成流行病而长期控制虫口以及不易产生抗药性等明显优势,决定了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昆虫对病毒杀虫剂产生抗性。因此它是生物控制害虫的一种强有力手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昆虫病毒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据统计,已经分离到的昆虫病毒有1200多种,其中有60多种昆虫病毒被引入大田防治试验,20多种被制成商品杀虫剂。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已能将棉铃虫NPV和桑毛虫NPV成功用于田间防治试验,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昆虫病毒作为生物杀虫剂,日益受到重视。在已发现的多个科属的昆虫病毒中,NPV、GV、CPV是三个较大的类群,但目前应用较多的昆虫病毒杀虫剂大多集中在杆状病毒科的核多角体病毒属和颗粒体病毒属,如在我国已登记注册的杆状病毒杀虫剂有棉铃虫NPV、银纹夜蛾NPV、斜纹夜蛾NPV、粘病毒、小菜蛾GV等。相比而言,呼肠孤病毒科的质型多角体病毒属则应用较少,仅松毛虫CPV有推广应用。而质型多角体病毒早在1934年即已在家蚕中肠上皮细胞被发现,在1950年被确认,目前已分离出的CPV超过170个。造成上述局面,主要是由于已有的认识表明质型多角体的致死时间慢(常在20天以上),对减少当代虫害损失方面不如核多角体病毒理想,但病虫生活期间,能不断随粪便大量排出病毒,引起种群内其他个体间的辗转传染,对某些宿主,能降低成虫繁殖力,并可经卵传给次代。故对速效性要求不高的森林害虫松毛虫的防治,质型多角体病毒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速效要求较高的蔬菜、粮食等作物上的害虫,质型多角体病毒难以发挥作用。如能找到一种潜育期短的质型多角体病毒,则将会在蔬菜和粮食作物害虫防治上发挥重要作用。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甘蓝夜蛾等夜蛾类害虫是近年来蔬菜上的常发性害虫,由于其食量大、食性杂,再加上现有的化学药剂防治效果下降,常给蔬菜生产带来严重损失。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对蔬菜数量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且对蔬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此必然要求蔬菜病虫害防治突破传统的化学防治,采取生物防治手段。而目前针对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夜蛾类害虫的生物防治剂品种少、效果较差,还远远不能满足大面积生物防治的需求,急需新的生物杀虫剂品种。专利申请者于2000年采集到银锭夜蛾质型多角体病毒。具体采集鉴别过程如下2000年10月在日本那须一种植牛蒡的田块中发现了一条感染病毒的银锭夜蛾(キクギンウワド,Macdunnoughiaconfusa),该病虫体壁完好,而尾部有污液,其血液澄清,显微镜镜检未发现多角体的存在;而中肠发白,并检测到多角体,初步判断为质型多角体病毒。进一步用焦宁-甲基绿染色区分多角体,结果显示多角体呈红色,确认为质型多角体病毒。室内生测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McCPV对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夜蛾类侵染力强,速效性好,明显优越于已报道的质型多角体病毒侵染速率,显示出极好的应用前景。室内生测时,以McCPV104个多角体/毫升浓度处理甘蓝叶片,分别接3龄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感染后,两种害虫均表现出典型的质型多角体感染病征食欲减退,行动呆滞,生长发育缓慢,虫体较小,尾部有灰(黄)白色的粘稠粪便,死后体壁不易破。在30℃下两种害虫的死亡率均为100%,死亡时间不同,其中甜菜夜蛾为5.9天,斜纹夜蛾为7.0天。而相同浓度及相同温度下,SeNPV(甜菜夜蛾NPV)对甜菜夜蛾的致死时间为7.1天,S1NPV(斜纹夜蛾NPV)对斜纹夜蛾的致死时间为6.4天,两种NPV作用下害虫的死亡率均为100%。33℃下McCPV对上述两种害虫的死亡率仍为100%,死亡时间则分别缩短为4.0、4.8天。由此看来,McCPV在害虫体内的潜育期明显短于已报道的质型多角体病毒的潜育期(长达20天以上),而与核多角体病毒相近,甚至短于核多角体病毒(如甜菜夜蛾)。进一步进行田间小区试验,仍用McCPV104个多角体/毫升的浓度,分别在甜菜夜蛾、斜纹夜蛾1龄幼虫高峰期喷雾处理田间甘蓝,7天后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减退率分别为78.2%和70.1%。此外,室内生测测结果还表明McCPV亦对甘蓝夜蛾、棉铃虫、小地老虎等夜蛾类害虫具有较高的侵染力,杀虫效果在62.4~91.3%。McCPV和S1NPV、SeNPV、MbNPV(甘蓝夜蛾NPV)等多种NPV之间还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室内生测结果表明,将McCPV和NPV联合作用,可提高杀虫效果20.8%~76.1%,提高杀虫速度0.5~2.8倍。已在室内用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作为替代宿主,用来稳定增殖Macdunnoughia confusa CPV,增殖后的McCPV致病力与原宿主McCPV的致病力相近。权利要求1.一种利用昆虫病毒防治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Macdunnoughia confusa质型多角体病毒(银锭夜蛾CPV,McCPV)防治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甘蓝夜蛾等鳞翅目夜蛾科害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McCPV的杀虫速度比现有的CPV杀虫速度(20天以上)快近4倍。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利用McCPV防治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分别与S1NPV(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eNPV(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bCPV(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NPV组合,形成两类病毒联合作用防治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McCPV与NPV联合作用可增加对鳞翅目夜蛾类害虫的杀虫效果20.8%~76.1%、提高杀虫速度0.5~2.8倍。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利用昆虫病毒控制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属于害虫生物防治
利用银锭夜蛾质型多角体病毒(Macdunnoughiaconfusa CPV,McCPV)防治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甘蓝夜蛾等鳞翅目夜蛾科害虫,杀虫速度明显快于已知的CPV杀虫速度,且效果好。McCPV和Sl NPV(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eNPV(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MbNPV(甘蓝夜蛾核多角体病毒)等多种NPV(核多角体病毒)之间还具有增效作用,联合作用可提高杀虫效果,增加杀虫速度。已在室内以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为替代宿主,稳定增殖McCPV,增殖后的CPV病毒致病力与原宿主CPV相近。文档编号A01N63/00GK1412304SQ0113403公开日2003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11日专利技术者方继朝, 郭慧芳 申请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昆虫病毒防治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Macdunnoughia confusa质型多角体病毒(银锭夜蛾CPV,McCPV)防治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甘蓝夜蛾等鳞翅目夜蛾科害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继朝郭慧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