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3029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0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筋装置,包括基座、第一油缸、第二油缸、铰接板与拉板,第一油缸与所述第二油缸相同且平行相间隔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第一油缸与所述第二油缸连接在所述铰接板的一端,拉板包括相对布置的用于传导拉力的导力端与用于连接待拉钢筋的拉筋端且所述拉板的导力端连接在所述铰接板的另一端,第一油缸与所述铰接板之间的第一连接点、第二油缸与所述铰接板之间的第二连接点及拉板与所述铰接板之间的第三连接点三者呈等腰三角形布置,其中,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连接点位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处,第三连接点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处。该拉筋装置通过其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实现不同的钢筋保持同样的拉长率,确保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质量。

A reten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筋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器械配件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拉筋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预制构件是指以混凝土为基本材料且预先在工厂内制成的建筑构件,也即在施工现场实施安装前已制作完成的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混凝土预制构件一般常见的有预制混凝土楼盖板、桥梁用混凝土箱梁、工业厂房用预制混凝土屋架梁、涵洞框构、地基处理用预制混凝土桩等等。随着建筑工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以及国家构建节能环保绿色建筑体系的要求,具有降耗增效、绿色环保、节能安全的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预制构件生产方式主要有固定台模生产方式和流水线生产方式,其中,流水线生产方式由于具有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节能降耗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国内预制外墙板和预制内墙板的生产。流水线生产作业中,预制构件模具按照规定工艺顺序通过生产线传送系统传输到每个工序对应的工位,各工位的操作人员再在该工位完成相应的操作。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流水线生产工序一般包括组模工序、钢筋笼体构建工序、混凝土浇注工序等。其中,钢筋笼体构建工序是预制构件生产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钢筋笼体构建工序中,常常需要将模具上架设的钢筋拉长,而且平行布置的钢筋需保持一样的拉长率,以使钢筋具备一定的弹性,然后在浇注后带动混凝土一起同步回缩,从而增加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强度与致密性。现有设计中,由于缺乏专门的可以针对混凝土预制构件钢筋的拉筋装置,钢筋需要拉长时,需要通过油缸将钢筋一根根单独拉长,如此,常常导致不同钢筋的拉长率不同,致使不同钢筋的回缩率也不同,从而导致浇注后不同区域的混凝土收缩强度不统一,极大影响了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质量。技术内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拉筋装置,该拉筋装置通过其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实现不同的钢筋保持同样的拉长率,减小不同钢筋的拉伸率差异,确保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质量。一种拉筋装置,包括基座、第一油缸、第二油缸、铰接板与拉板,所述第一油缸与所述第二油缸相同且平行相间隔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油缸与所述第二油缸连接在所述铰接板的一端,所述拉板包括相对布置的用于传导拉力的导力端与用于连接待拉钢筋的拉筋端且所述拉板的导力端连接在所述铰接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油缸与所述铰接板之间的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二油缸与所述铰接板之间的第二连接点及所述拉板与所述铰接板之间的第三连接点三者呈等腰三角形布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连接点位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处,所述第三连接点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处。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点位于所述拉板沿钢筋拉伸方向的中线上。优选地,所述第一油缸与所述第二油缸上均安装有位移传感器。优选地,所述拉板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对面设置有导槽,所述导轨与所述导槽之间设置有导向座,所述导轨及所述导槽均沿钢筋拉伸方向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油缸与所述第二油缸上连接有液压控制机构,所述液压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中央换向阀、同步分流阀及变量泵,其中,所述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所述中央换向阀的主进油口均与所述变量泵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所述中央换向阀的主回油口及所述变量泵的进油口均与外设油箱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的工作进油口及工作回油口上连通有所述第一油缸,所述第二换向阀的工作进油口及工作回油口上连通有所述第二油缸,所述中央换向阀的工作进油口及工作回油口通过所述同步分流阀与所述第一油缸及所述第二油缸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所述中央换向阀均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优选地,所述变量泵的出油口与外设油箱之间设置有电磁溢流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该拉筋装置具体实施时,待拉钢筋固定在拉板的拉筋端上,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先将拉力传导到铰接板上,再通过铰接板集中传递到拉板上,在结合上述机构之间巧妙的连接,从而能够有效实现不同的钢筋保持同样的拉长率,确保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公开的一种拉筋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公开的导轨与导槽连接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所公开的液压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参见图1和图2,图1和图2提供了本技术一种拉筋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公开的一种拉筋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公开的导轨与导槽连接处俯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拉筋装置,包括基座1、第一油缸2、第二油缸3、铰接板4与拉板5。本实施例中,该拉筋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用于给第一油缸2及第二油缸3的安装提供基础,同时用于承受钢筋6拉伸时第一油缸2及第二油缸3传递来的反作用力。第一油缸2与第二油缸3相同且平行相间隔安装在基座1上,第一油缸2与第二油缸3用于提供钢筋拉伸所需的动力。第一油缸2与第二油缸3连接在铰接板4的一端,拉板5包括相对布置的用于传导拉力的导力端与用于连接待拉钢筋6的拉筋端,拉板5的导力端连接在铰接板4的另一端。第一油缸2与铰接板4之间的第一连接点a、第二油缸3与铰接板4之间的第二连接点b及拉板5与铰接板4之间的第三连接点c三者呈等腰三角形布置,其中,第一连接点a与第二连接点b位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处,第三连接点c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处。对于第一连接点a、第二连接点b及第三连接点c三处的连接方式,一般选择铰接。当然,也可以采用固定连接。整体来说,通过上述巧妙的布局,第一油缸2与第二油缸3收缩时两者的回缩量会相互限制,确保两者基本同步回缩,从而可以使拉板5沿第一油缸2与第二油缸3回缩方向平移时上下两侧同步移动,减小连接在拉筋端上端的钢筋6与连接在拉筋端下端的钢筋6的拉伸率差异。具体实施时,先将待拉钢筋6一端固定在外部钢筋锚座7上,将待拉钢筋6另一端连接在拉板5的拉筋端上,一般的,待拉钢筋6沿第三连接点c两侧对称布置,然后第一油缸2和第二油缸3先将拉力传导到铰接板4上,再通过铰接板4集中传递到拉板5上,在结合上述机构之间巧妙的连接,从而能够有效实现不同的钢筋保持同样的拉长率,减小不同钢筋的拉伸率差异,确保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质量。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确保钢筋6拉伸时的拉伸率相同,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点c位于所述拉板5沿钢筋6拉伸方向的中线上。本实施例中,为方便第一油缸2与第二油缸3回缩长度的监测,优选地,所述第一油缸2与所述第二油缸3上均安装有位移传感器8。具体的,位移传感器8一般与外设控制系统连接,从而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系统更直观的了解到拉伸情况,以便及时作出调整,使两油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拉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第一油缸、第二油缸、铰接板与拉板,所述第一油缸与所述第二油缸相同且平行相间隔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油缸与所述第二油缸连接在所述铰接板的一端,所述拉板包括相对布置的用于传导拉力的导力端与用于连接待拉钢筋的拉筋端且所述拉板的导力端连接在所述铰接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油缸与所述铰接板之间的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二油缸与所述铰接板之间的第二连接点及所述拉板与所述铰接板之间的第三连接点三者呈等腰三角形布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连接点位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处,所述第三连接点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第一油缸、第二油缸、铰接板与拉板,所述第一油缸与所述第二油缸相同且平行相间隔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油缸与所述第二油缸连接在所述铰接板的一端,所述拉板包括相对布置的用于传导拉力的导力端与用于连接待拉钢筋的拉筋端且所述拉板的导力端连接在所述铰接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油缸与所述铰接板之间的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二油缸与所述铰接板之间的第二连接点及所述拉板与所述铰接板之间的第三连接点三者呈等腰三角形布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连接点位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处,所述第三连接点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点位于所述拉板沿钢筋拉伸方向的中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缸与所述第二油缸上均安装有位移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板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对面设置有导槽,所述导轨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