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双色小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0201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4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功率双色小灯,包括安装在锥形灯头下安装面的底灯组、安装在锥形灯头上安装面的顶灯组和带切换恒流驱动器,底灯组包括红光灯组一和琥珀光灯组一,顶灯组包括红光灯组二和琥珀光灯组二,琥珀光灯组一的正极和琥珀光灯组二的正极均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的“Y+”引脚连接,琥珀光灯组一的负极和琥珀光灯组二的负极均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的“Y‑”引脚连接,红光灯组二的正极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的“R+”引脚连接,所述红光灯组二的负极与红光灯组一的正极连接,所述红光灯组一的负极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的“R‑”引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大功率双色小灯工作可实现红色和琥珀色即时切换,进而达到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功率双色小灯
本技术涉及汽车尾灯或转向灯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大功率双色小灯。
技术介绍
汽车尾灯和转向灯是主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驾驶员与后车进行交流的重要途径。目前市面上汽车LED尾灯和转向灯是分开的,即有一个LED尾灯和一个LED转向灯,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大功率双色小灯,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功率双色小灯,包括安装在锥形灯头下安装面底灯组、安装在锥形灯头上安装面顶灯组和带切换恒流驱动器,所述底灯组包括红光灯组一和琥珀光灯组一,所述顶灯组包括红光灯组二和琥珀光灯组二,所述琥珀光灯组一的正极和琥珀光灯组二的正极均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的“Y+”引脚连接,所述琥珀光灯组一的负极和琥珀光灯组二的负极均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的“Y-”引脚连接,所述红光灯组二的正极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的“R+”引脚连接,所述红光灯组二的负极与红光灯组一的正极连接,所述红光灯组一的负极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的“R-”引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红光灯组一包括正负极依次串联的发光二极管D10、发光二极管D11、发光二极管D12、发光二极管D13,所述发光二极管D10的正极与红光灯组二的负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3的负极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的“R-”引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红光灯组二包括发光二极管D9,所述发光二极管D9的正极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的“R+”引脚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9的负极与发光二极管D10的正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琥珀光灯组一包括发光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D3,所述发光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均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的“Y+”引脚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连接有发光二极管D2和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2和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均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的“Y-”引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琥珀光灯组二包括发光二极管D5和发光二极管D7,所述发光二极管D5和发光二极管D7的正极均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的“Y+”引脚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5和发光二极管D7的负极分别连接有发光二极管D6和发光二极管D8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6和发光二极管D8的负极均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的“Y-”引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带切换恒流驱动器包括“R-in”引脚与“Y-in”引脚,所述带切换恒流驱动器的“R-in”引脚连接有电容C2的第一端和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有HM15P55K三极管Q1的源级,所述HM15P55K三极管Q1的栅极连接有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HM15P55K三极管Q1的漏极连接有电阻R3的第一端、PAM2861JP2的5引脚和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有电容C4的第一端、PAM2861JP2的4引脚和带切换恒流驱动器的“R+”引脚,所述PAM2861JP2的1引脚连接有二极管D4的正极和电感L2的第一端,所述PAM2861JP2的2引脚接地,所述电感L2的第二端连接有电容C4的第二端和带切换恒流驱动器的“R-”引脚;所述带切换恒流驱动器的“Y-in”引脚连接有电容C1的第一端和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有电阻R2的第一端、PAM2861JP1的5引脚和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有电容C3的第二端、PAM2861JP1的4引脚和带切换恒流驱动器的“Y+”引脚,所述PAM2861JP1的1引脚连接有二极管D3的正极和电感L1的第一端,所述PAM2861JP1的2引脚接地,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与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的“Y-”引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大功率双色小灯工作可实现红色和琥珀色即时切换,进而达到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琥珀光灯组一和琥珀光灯组二的电路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红光灯组一和红光灯组二的电路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带切换恒流驱动器电路图。图中:1、红光灯组二;2、红光灯组一;3、琥珀光灯组二;4琥珀光灯组一;5、带切换恒流驱动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大功率双色小灯,包括安装在锥形灯头下安装面底灯组、安装在锥形灯头上安装面顶灯组和带切换恒流驱动器5,所述底灯组包括红光灯组一2和琥珀光灯组一4,所述顶灯组包括红光灯组二1和琥珀光灯组二3,所述琥珀光灯组一4的正极和琥珀光灯组二3的正极均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5的“Y+”引脚连接,所述琥珀光灯组一4的负极和琥珀光灯组二3的负极均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5的“Y-”引脚连接,所述红光灯组二1的正极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5的“R+”引脚连接,所述红光灯组二1的负极与红光灯组一2的正极连接,所述红光灯组一2的负极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5的“R-”引脚连接。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红光灯组一2包括正负极依次串联的发光二极管D10、发光二极管D11、发光二极管D12、发光二极管D13,所述发光二极管D10的正极与红光灯组二1的负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3的负极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5的“R-”引脚连接。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红光灯组二1包括发光二极管D9,所述发光二极管D9的正极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5的“R+”引脚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9的负极与发光二极管D10的正极连接。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琥珀光灯组一4包括发光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D3,所述发光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均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5的“Y+”引脚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连接有发光二极管D2和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2和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均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5的“Y-”引脚连接。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琥珀光灯组二3包括发光二极管D5和发光二极管D7,所述发光二极管D5和发光二极管D7的正极均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5的“Y+”引脚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5和发光二极管D7的负极分别连接有发光二极管D6和发光二极管D8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6和发光二极管D8的负极均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5的“Y-”引脚连接。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带切换恒流驱动器5包括“R-in”引脚与“Y-in”引脚,所述带切换恒流驱动器5的“R-in”引脚连接有电容C2的第一端和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有HM15P55K三极管Q1的源级,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大功率双色小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功率双色小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锥形灯头下安装面的底灯组、安装在锥形灯头上安装面的顶灯组和带切换恒流驱动器(5),所述底灯组包括红光灯组一(2)和琥珀光灯组一(4),所述顶灯组包括红光灯组二(1)和琥珀光灯组二(3),所述琥珀光灯组一(4)的正极和琥珀光灯组二(3)的正极均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5)的“Y+”引脚连接,所述琥珀光灯组一(4)的负极和琥珀光灯组二(3)的负极均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5)的“Y‑”引脚连接,所述红光灯组二(1)的正极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5)的 “R+”引脚连接,所述红光灯组二(1)的负极与红光灯组一(2)的正极连接,所述红光灯组一(2)的负极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5)的“R‑”引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功率双色小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锥形灯头下安装面的底灯组、安装在锥形灯头上安装面的顶灯组和带切换恒流驱动器(5),所述底灯组包括红光灯组一(2)和琥珀光灯组一(4),所述顶灯组包括红光灯组二(1)和琥珀光灯组二(3),所述琥珀光灯组一(4)的正极和琥珀光灯组二(3)的正极均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5)的“Y+”引脚连接,所述琥珀光灯组一(4)的负极和琥珀光灯组二(3)的负极均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5)的“Y-”引脚连接,所述红光灯组二(1)的正极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5)的“R+”引脚连接,所述红光灯组二(1)的负极与红光灯组一(2)的正极连接,所述红光灯组一(2)的负极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5)的“R-”引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双色小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灯组一(2)包括正负极依次串联的发光二极管D10、发光二极管D11、发光二极管D12、发光二极管D13,所述发光二极管D10的正极与红光灯组二(1)的负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3的负极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5)的“R-”引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功率双色小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灯组二(1)包括发光二极管D9,所述发光二极管D9的正极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5)的“R+”引脚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9的负极与发光二极管D10的正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双色小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琥珀光灯组一(4)包括发光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D3,所述发光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均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5)的“Y+”引脚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连接有发光二极管D2和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2和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均与带切换恒流驱动器(5)的“Y-”引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双色小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琥珀光灯组二(3)包括发光二极管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家旺黄启烈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思帕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