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对脊鳍线功率合成放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4676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对脊鳍线功率合成放大器,包括切割平台,所述切割平台的上表面左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切割操纵器,所述切割操纵器电性连接安装在支撑板上的控制处理器,且切割操纵器活动连接切割装置,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电性连接控制处理器,所述电动伸缩杆与套设在固定夹具上的套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将固定夹具通过滑轮活动卡设在第一限位槽内,可以很好的实现固定夹具的移动,通过两组支撑块和第二限位槽的相互配合,在保证固定夹具移动的同时,能够提高整体装置的稳定性,使得电动伸缩杆的伸缩作用能够更流畅,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固定夹具的移动不便。

A double antipodal finline power amplifi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 antipodal finline power amplifier, including cutting platform, on the left end surface of the cutting platform is fixed with a supporting plate, the supporting cutting manipulator fixed on the mounting plate, wherein the cutting controller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processor is installed on the supporting board, and cutting the manipulator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cutting device, the first limiting groove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n electric telescopic rod, and the electric telescopic rod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processor, the electric telescopic rod and the sleeve ring is fixed on the clamp in fixed connec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e fixed clamp through the pulley activity card in the first limiting slot that can move the fixture is very good,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two groups of supporting block and the second limiting grooves, while ensuring the fixture mobile, can improve the body. The stability of the set makes the expansion of the electric telescopic rod more fluency and solves the inconvenience of the movement of the fixed fixture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对脊鳍线功率合成放大器
本技术涉及功率合成放大器
,具体为一种双对脊鳍线功率合成放大器。
技术介绍
PA(PowerAmplifier,功率放大器)由多个晶体管加上一些电感、电容、电阻及变压器等元件以及一些辅助电路组成,它利用双极型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或场效应管的电压控制作用将电源的功率转换为按照功率放大器输入信号变化的电流,它具有功率放大作用,现有技术中的功率放大器在宽频带内的损耗较大,耦合效果差,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双对脊鳍线功率合成放大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对脊鳍线功率合成放大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对脊鳍线功率合成放大器,包括输入端、输出端以及四路MMIC放大单元,所述输入端、输出端构成输入输出网络对称结构,输入端输入射频信号用矩形波导进入由双对脊鳍线与矩形波导构成的分路器等分成等幅同相的四路射频信号;每一路射频信号经由对脊鳍线转换为微带传输线形式进入20W功放模块;经过20W功率放大器放大后的射频功率信号输出到微带传输线后经由双对脊鳍线转换输出到矩形合路器,然后矩形波导口输出。优选的,所述双对脊鳍线沿电场方向探入矩形导波,对脊鳍线为从波导到微带过渡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双对脊鳍线沿电场方向探入矩形波导,将输入的信号在较宽频带内以尽可能小的损耗平分为四路,对脊鳍线同时作为从波导到微带过渡结构,可以起到更好的耦合效果,降低损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双对脊鳍线合成网络框图;图2为本技术波导到双对脊鳍线过渡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对脊鳍线功率合成放大器,图1所示矩形波导空间合成功率放大器,由三部分组成,采用输入输出网络对称结构。输入射频信号用矩形波导进入由双对脊鳍线与矩形波导构成的分路器等分成等幅同相的四路射频信号;每一路射频信号经由对脊鳍线转换为微带传输线形式进入20W功放模块;经过20W功率放大器放大后的射频功率信号输出到微带传输线后经由双对脊鳍线转换输出到矩形合路器,然后矩形波导口输出。波导到双对脊鳍线过渡结构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双对脊鳍线沿电场方向探入矩形波导,将输入的信号在较宽频带内以尽可能小的损耗平分为四路,对脊鳍线同时作为从波导到微带过渡结构。信号从波导口输入,四个输出端口是距离波导短路面λ/4的微带线,这里λ/4是理论值。实际工程中有所出入,可以通过仿真优化得到最优值。该短路面位置的确定从理论上可以这样解释:探针作为接收天线在电场强的地方可以得到更好的耦合效果。在距离探针λ/4处设置短路面,则可做这样一个假设:在探针处具有某一相位的电磁波向短路面传播经历λ/4波长,在短路面反相处全反射(理想情况)再经过1/4波长,这样总共就有1/2波长的路程差和一次反相。即当具有该相位的电磁波再次回到探针处时与原来同相,同相场相互叠加获得更强的场,这非常有利于提高探针的耦合效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对脊鳍线功率合成放大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对脊鳍线功率合成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输出端以及四路MMIC放大单元,所述输入端、输出端构成输入输出网络对称结构,输入端输入射频信号用矩形波导进入由双对脊鳍线与矩形波导构成的分路器等分成等幅同相的四路射频信号;每一路射频信号经由对脊鳍线转换为微带传输线形式进入20W功放模块;经过20W功率放大器放大后的射频功率信号输出到微带传输线后经由双对脊鳍线转换输出到矩形合路器,然后矩形波导口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对脊鳍线功率合成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输出端以及四路MMIC放大单元,所述输入端、输出端构成输入输出网络对称结构,输入端输入射频信号用矩形波导进入由双对脊鳍线与矩形波导构成的分路器等分成等幅同相的四路射频信号;每一路射频信号经由对脊鳍线转换为微带传输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特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