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瓦级1.9微米固体激光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10613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百瓦级1.9微米固体激光发生装置,包括:第一光学系统,包括,第一激光发生装置(1)、第一全反射镜(5)、第一激光晶体(9)、第二全反射镜(6)、第二激光发生装置(2)、选模装置(11)、输出镜(12);第二光学系统,包括,第三激光发生装置(3)、第二全反射镜(6)、第二激光晶体(10)、第三全反射镜(7)、第四激光发生装置(4)、选模装置(11)、输出镜(12);所述第一至第三全反射镜、体光栅(8)分别位于第一至第四三维转台上,计算机控制系统(13)自动控制所述第一至第四三维转台的状态,直至获得理想的激光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百瓦级1.9微米固体激光发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体激光发生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百瓦级1.9微米固体激光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水分子对1.9微米波段激光具有很强的吸收,因此它可以作为医用激光手术刀的光源,在激光医疗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单掺Tm晶体的在1.9μm波段具有较大的增益,适合作为产生1.9μm激光的增益介质。单掺Tm固体激光器在运转时会将大约25%泵浦功率转化为废热,因此传统的棒或块状晶体难以在高功率下稳定运转。板条Tm激光器散热性好,可以获得大功率的1.9μm波段激光,但是其输出光斑为线条状,光束质量因子M2值通常在30以上,激光束亮度低,不方便科学工业生产的实际应用。目前,单掺Tm激光器基本采用单晶体的结构,以达到体积小巧的目的。但是,单个激光晶体所能承受的泵浦光功率有限,限制了更高泵浦功率的注入,激光器无法达到较高的输出功率水平。现有的光学谐振腔包括Z型腔、环形腔等,而这些腔型结构复杂,对光路调节技术要求较高,因此,要获得稳定的光学输出,就会变得比较困难,另外,为了获取更大功率的激光输出,必须设计一些复杂的光学结构,而更为复杂的光学结构必然要求更为精准的调光技术,本专利技术科研人员在长期研发当中,独具匠心的开发了全新的调节技术,以解决现有的光学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复杂光学谐振腔光路较难调节的技术问题,而提出了一种计算机控制下自动调节光路的大功率固体激光装置。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百瓦级1.9微米固体激光发生装置,包括:第一光学系统,包括,第一激光发生装置1、第一全反射镜5、第一激光晶体9、第二全反射镜6、第二激光发生装置2、选模装置11、输出镜12;其中,第一激光发生装置1发射的抽运光束入射至第一全反射镜5,经第一全反射镜5透射至第一激光晶体9,获得震荡光束,该震荡光束经第二全反射镜6反射至第三全反射镜7,经第三全反射镜7反射至选模装置11后经输出镜12输出;第二激光发生装置2发射的抽运光束经第二全反射镜6透射后入射至第一激光晶体9,获得震荡光束,该震荡光束经第一全反射镜5反射至体光栅8,经体光栅8反射回第一全反射镜5后反射至第二全反射镜6,经第二全反射镜6反射至第三全反射镜7,经第三全反射镜7反射至选模装置11后经输出镜12输出;第二光学系统,包括,第三激光发生装置3、第二全反射镜6、第二激光晶体10、第三全反射镜7、第四激光发生装置4、选模装置11、输出镜12;其中,第三激光发生装置3发射的抽运光束经第二全反射镜6透射后入射至第二激光晶体10,获得震荡光束,该震荡光束入射至第三全反射镜7,经第三全反射镜7反射至选模装置11后经输出镜12输出;第四激光发生装置4发射的抽运光束经第三全反射镜7,经第三全反射镜7透射至第二激光晶体10,获得震荡光束,该震荡光束入射至第二全反射镜6,经第二全反射镜6反射至第一全反射镜5后反射至体光栅8,经体光栅8反射回第一全反射镜5后反射至第二全反射镜6,经第二全反射镜6反射至第三全反射镜7,经第三全反射镜7反射至选模装置11后经输出镜12输出;所述第一全反射镜5、第二全反射镜6、第三全反射镜7和体光栅8分别位于第一三维转台5.1、第二三维转台6.1第三三维转台7.1第四三维转台8.1上,计算机控制系统13自动控制所述第一三维转台5.1、第二三维转台6.1第三三维转台7.1、第四三维转台8.1三维状态。进一步的,还包括探测器14,所述探测器,14将探测到的光信号实时输入到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13,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13根据所述光信号,结合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13预设激光模型进行调节,直至获得预期输出激光。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13根据所述第一激光发生装置1、第二激光发生装置2、第三激光发生装置3、第四激光发生装置4的参考光,调整所述第一全反射镜5、第二全反射镜6、第三全反射镜7的位置,使其与所述输出镜12的位置关系误差为±0.0001,然后固定所述第一全反射镜5、第二全反射镜6、第三全反射镜7的位置。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13调整所述体光栅8的位置,结合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13预设激光模型进行调节,直至获得预期输出激光。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三维转台5.1、第二三维转台6.1第三三维转台7.1、第四三维转台8.1可以进行前、后、左、右、俯以及仰六方向调节。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全反射镜5、第二全反射镜6、第三全反射镜7镀1.9μm波段激光高反膜,且1.9μm波段激光反射率大于或等于99.8%,且三块1.9μm全反镜的光路外侧面均镀有泵浦光高透膜,且泵浦光透过率大于或等于9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全反射镜5、第二全反射镜6、第三全反射镜7的直径为9mm-14mm,厚度为1.8mm-2.6mm,临界角均为45°。进一步的,所述1.9μm输出镜12为直径为6mm-112mm、曲率半径为150mm-250mm的平凹镜,且凹面侧镀有1.9μm波段激光透过率50%的膜,平面侧镀有1.9μm波段激光高透膜,该高透膜对于1.9μm波段激光的透过率大于或等于99.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四端泵浦谐振腔的光路调整装置,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首先调整反射镜的位置,再调整锁模光栅的位置,使得所述激光器能够自动的完成光学调整,解决了复杂的四端泵谐振腔的调光难度,既节约了调节技术,又带来了更好的调节结果,使得原本枯燥的光路调节技术,结合计算机进行调整,实现人工智能与光路调节的完美结合,科研人员只需要将模型设置完美,结合自动控制技术就可以完成精准的光学输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计算机控制固体激光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百瓦级1.9微米固体激光发生装置,它包括四个半导体激光器和谐振腔,每个半导体激光器发射出波长为790nm的LD泵浦光,所述谐振腔为折叠腔,具体包括:第一光学系统,包括,第一激光发生装置1、第一全反射镜5、第一激光晶体9、第二全反射镜6、第二激光发生装置2、选模装置11、输出镜12。其中,第一激光发生装置1发射的抽运光束入射至第一全反射镜5,经第一全反射镜5透射至第一激光晶体9,获得震荡光束,该震荡光束经第二全反射镜6反射至第三全反射镜7,经第三全反射镜7反射至选模装置11后经输出镜12输出。第二激光发生装置2发射的抽运光束经第二全反射镜6透射后入射至第一激光晶体9,获得震荡光束,该震荡光束经第一全反射镜5反射至体光栅8,经体光栅8反射回第一全反射镜5后反射至第二全反射镜6,经第二全反射镜6反射至第三全反射镜7,经第三全反射镜7反射至选模装置11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百瓦级1.9微米固体激光发生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百瓦级1.9微米固体激光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学系统,包括,第一激光发生装置(1)、第一全反射镜(5)、第一激光晶体(9)、第二全反射镜(6)、第二激光发生装置(2)、选模装置(11)、输出镜(12);其中,第一激光发生装置(1)发射的抽运光束入射至第一全反射镜(5),经第一全反射镜(5)透射至第一激光晶体(9),获得震荡光束,该震荡光束经第二全反射镜(6)反射至第三全反射镜(7),经第三全反射镜(7)反射至选模装置(11)后经输出镜(12)输出;第二激光发生装置(2)发射的抽运光束经第二全反射镜(6)透射后入射至第一激光晶体(9),获得震荡光束,该震荡光束经第一全反射镜(5)反射至体光栅(8),经体光栅(8)反射回第一全反射镜(5)后反射至第二全反射镜(6),经第二全反射镜(6)反射至第三全反射镜(7),经第三全反射镜(7)反射至选模装置(11)后经输出镜(12)输出;第二光学系统,包括,第三激光发生装置(3)、第二全反射镜(6)、第二激光晶体(10)、第三全反射镜(7)、第四激光发生装置(4)、选模装置(11)、输出镜(12);其中,第三激光发生装置(3)发射的抽运光束经第二全反射镜(6)透射后入射至第二激光晶体(10),获得震荡光束,该震荡光束入射至第三全反射镜(7),经第三全反射镜(7)反射至选模装置(11)后经输出镜(12)输出;第四激光发生装置(4)发射的抽运光束经第三全反射镜(7),经第三全反射镜(7)透射至第二激光晶体(10),获得震荡光束,该震荡光束入射至第二全反射镜(6),经第二全反射镜(6)反射至第一全反射镜(5)后反射至体光栅(8),经体光栅(8)反射回第一全反射镜(5)后反射至第二全反射镜(6),经第二全反射镜(6)反射至第三全反射镜(7),经第三全反射镜(7)反射至选模装置(11)后经输出镜(12)输出;所述第一全反射镜(5)、第二全反射镜(6)、第三全反射镜(7)和体光栅(8)分别位于第一三维转台(5.1)、第二三维转台(6.1)第三三维转台(7.1)第四三维转台(8.1)上,计算机控制系统(13)自动控制所述第一三维转台(5.1)、第二三维转台(6.1)第三三维转台(7.1)、第四三维转台(8.1)三维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百瓦级1.9微米固体激光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学系统,包括,第一激光发生装置(1)、第一全反射镜(5)、第一激光晶体(9)、第二全反射镜(6)、第二激光发生装置(2)、选模装置(11)、输出镜(12);其中,第一激光发生装置(1)发射的抽运光束入射至第一全反射镜(5),经第一全反射镜(5)透射至第一激光晶体(9),获得震荡光束,该震荡光束经第二全反射镜(6)反射至第三全反射镜(7),经第三全反射镜(7)反射至选模装置(11)后经输出镜(12)输出;第二激光发生装置(2)发射的抽运光束经第二全反射镜(6)透射后入射至第一激光晶体(9),获得震荡光束,该震荡光束经第一全反射镜(5)反射至体光栅(8),经体光栅(8)反射回第一全反射镜(5)后反射至第二全反射镜(6),经第二全反射镜(6)反射至第三全反射镜(7),经第三全反射镜(7)反射至选模装置(11)后经输出镜(12)输出;第二光学系统,包括,第三激光发生装置(3)、第二全反射镜(6)、第二激光晶体(10)、第三全反射镜(7)、第四激光发生装置(4)、选模装置(11)、输出镜(12);其中,第三激光发生装置(3)发射的抽运光束经第二全反射镜(6)透射后入射至第二激光晶体(10),获得震荡光束,该震荡光束入射至第三全反射镜(7),经第三全反射镜(7)反射至选模装置(11)后经输出镜(12)输出;第四激光发生装置(4)发射的抽运光束经第三全反射镜(7),经第三全反射镜(7)透射至第二激光晶体(10),获得震荡光束,该震荡光束入射至第二全反射镜(6),经第二全反射镜(6)反射至第一全反射镜(5)后反射至体光栅(8),经体光栅(8)反射回第一全反射镜(5)后反射至第二全反射镜(6),经第二全反射镜(6)反射至第三全反射镜(7),经第三全反射镜(7)反射至选模装置(11)后经输出镜(12)输出;所述第一全反射镜(5)、第二全反射镜(6)、第三全反射镜(7)和体光栅(8)分别位于第一三维转台(5.1)、第二三维转台(6.1)第三三维转台(7.1)第四三维转台(8.1)上,计算机控制系统(13)自动控制所述第一三维转台(5.1)、第二三维转台(6.1)第三三维转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小明李林军杜鹏远姚宝权王月珠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