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印刷电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0738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印刷电路板,包括交流电源、第一电感、由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三开关器件串联而成的第一支路、由第二开关器件和第四开关器件串联而成的第二支路以及母线电容;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一端在印刷电路板上不共点,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二端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不共点。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出以及所述第二支路的输出在印刷电路板上的位置是分别设置的,因而能够降低由于所述第一支路以及所述第二支路直接相互并联所带来的寄生电感、寄生电容以及相互干扰,提升了PFC电路的效率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印刷电路板
本技术涉及电源
,尤其涉及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印刷电路板。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通信电源中的PFC(PowerFactorCorrection,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往往都具备交流输入以及直流输出的特点,当输入的交流信号为正向信号时,PFC电路的第一支路开始工作,并向母线电容以及相应负载输出直流电压,其中,所述PFC电路的第一支路通常可为由第一开关器件(如二极管、开关管等)以及第三开关器件(如二极管、开关管等)串联而成的电路;当输入的交流为负向信号时,PFC电路中的第二支路开始工作,并向母线电容以及相应的负载输出直流电压,其中,所述PFC电路的第二支路通常可为由第二开关器件(如二极管、开关管等)以及第四开关器件(如二极管、开关管等)串联而成的电路。通常情况下,如图1所示,其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PFC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地,由图1可知,在印刷电路板中,PFC电路的第一支路11以及第二支路12的输出是并联在一起的(如图1中所示的A点以及B点),且,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一端共点(即共用PCB板上的同一个开孔或焊接点),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二端共点,使得无论是正向信号还是负向信号,都会从固定的一个直流电压输出口输出。但是,这种布线结构通常使得两个支路在PCB布线上相互交叠和缠绕,很容易在PFC电路的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之间产生较大的寄生电容以及寄生电感,且,两个支路在各自分别工作时会相互干扰和影响,进而可能会降低整个PFC电路的效率和稳定性。也就是说,现有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在PCB布线时受限于一个直流出口和PCB面积,容易在第一支路以及第二支路之间产生较大的寄生电容以及寄生电感,因而可能会存在效率较低和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印刷电路板,用以解决现有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所存在的效率较低以及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交流电源、第一电感、由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三开关器件串联而成的第一支路、由第二开关器件和第四开关器件串联而成的第二支路以及母线电容;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一端在印刷电路板上不共点,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二端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不共点,其中: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相连,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支路的中间节点相连;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支路的中间节点相连;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母线电容的第一端以及相应负载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母线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负载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母线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负载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母线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负载的第二端相连。相应地,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印刷电路板,包括印刷电路板本体以及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印刷电路板,包括交流电源、第一电感、由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三开关器件串联而成的第一支路、由第二开关器件和第四开关器件串联而成的第二支路以及母线电容;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一端在印刷电路板上不共点,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二端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不共点,其中: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相连,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支路的中间节点相连;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支路的中间节点相连;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母线电容的第一端以及相应负载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母线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负载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母线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负载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母线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负载的第二端相连。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出以及所述第二支路的输出在印刷电路板上的位置是分别设置的,减少了两个支路在布板时的交叠与缠绕。即可将所述第一支路以及所述第二支路分别并联在所述母线电容的两端,而无需先将所述第一支路以及所述第二支路并联在一起,因而不仅能够减小第一支路以及第二支路之间的寄生电容以及寄生电感,还能避免第一支路以及第二支路之间的互相影响,进而能够提升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效率和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第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在正半周时的工作路径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在负半周时的工作路径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第二种可能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在正半周时的工作路径示意图;图8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在负半周时的工作路径示意图;图9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第三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图10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第四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图1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第五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图1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五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在正半周时的工作路径示意图;图1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五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在负半周时的工作路径示意图;图1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第六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图1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第七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图16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七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在正半周时的工作路径示意图;图17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七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在负半周时的工作路径示意图;图18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PFC电路的第八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为了解决现有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所存在的效率较低以及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如图2所示,其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地,由图2可知,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可包括交流电源AC、第一电感L1、由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三开关器件串联而成的第一支路11、由第二开关器件和第四开关器件串联而成的第二支路12以及母线电容;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印刷电路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电源、第一电感、由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三开关器件串联而成的第一支路、由第二开关器件和第四开关器件串联而成的第二支路以及母线电容;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一端在印刷电路板上不共点,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二端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不共点,其中: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相连,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支路的中间节点相连;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支路的中间节点相连;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母线电容的第一端以及相应负载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母线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负载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母线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负载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母线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负载的第二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电源、第一电感、由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三开关器件串联而成的第一支路、由第二开关器件和第四开关器件串联而成的第二支路以及母线电容;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一端在印刷电路板上不共点,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二端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不共点,其中: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相连,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支路的中间节点相连;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支路的中间节点相连;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母线电容的第一端以及相应负载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母线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负载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母线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负载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母线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负载的第二端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器件、所述第二开关器件、所述第三开关器件以及所述第四开关器件分别为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开关管以及第二开关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还包括第二电感: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二输出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以及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输出端相连。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器件、所述第二开关器件、所述第三开关器件以及所述第四开关器件分别为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以及第四二极管。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管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晶晶严俊娥
申请(专利权)人:沃尔缇夫能源系统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