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端子和端子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7272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8:24
一种连接器端子,该端子包括:设置在一端的电线压接部,该电线压接部用于压接电线,以及从所述电线压接部向外伸出的插针部,该插针部用于与配对端子接触以实现电气连接,其中,所述插针部的端头部倒角,该端头部在垂直方向的上侧的第一倒角部的倒角角度为第一倒角角度,该端头部在垂直方向的下侧的第二倒角部的倒角角度为第二倒角角度,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倒角角度与所述第二倒角角度彼此不同。利用上述连接器端子,能够有效减少向配对端子插入时的插入力,减少由对插操作时的相互摩擦或定位引起的端子表面磨损,同时增加与信号端子的插入时间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端子和端子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端子,特别是一种公端子,其能够有效减少向配对端子插入时的插入力,减少由对插操作时的相互摩擦或定位引起的端子表面磨损;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使用所述连接器端子的端子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上,需要借助于公母端连接器的对插操作来实现彼此之间的电气导通。具体地,一般而言,公端连接器内具有包括插针部的公端子(插头式端子),母端连接器内具有包括筒状连接部的母端子(插座式端子),公端子的插针部能够插入在母端子的筒状连接部内,从而公端子与母端子相互连接而实现电气导通。母端子一般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上侧内壁处的具有平坦表面的突起部,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下侧内壁处的弹簧部,突起部与弹簧部之间形成了供公端子的插针部插入的插入空间。公端子500如图1所示,其一端是用于压接电线的电线压接部510,另一端是凸出地延伸的所述插针部520。为了方便公端子插入母端子,公端子的插针部的插入端头部分A有倒角结构。如图2所述,在现有的公端子500中,端头部分的上下侧的倒角结构倒角角度是彼此相等的,即,端子倒角的倾斜尺寸通常是a=c,b=d,而使两面倾斜形状相同。然而,对于上面的这种公端子的设计,存在如下的问题。首先,由于公端子的插针部的端头部分的上下侧倒角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在公端子向母端子的插入过程中,公端子的插针前端如果都以较大角度接触到母端子的筒状连接部的突出部和弹簧部,这无疑需要较大的插入力,从而可能引起由于插入大而造成大的摩擦力,因此引起端子的相互配合表面上的镀层的破坏以及表面磨损。另外,公端子的插针前端如果都以较小的角度接触到母端子的筒状连接部的突出部和弹簧部,会使完成安全接触(稳定接触)的时间变长,相对的留给信号端子的时间就会变少。另外,通常,在连接器的设计中,需要有主回路和信号回路,主回路负责主端子,即上述的公母端子之间的电气导通以实现电力传输,信号回路负责信号端子之间的电气导通以实现信号传输。由于主回路与信号回路之间的作用的不同,需要使这两个回路有插入时间差,换句话说,需要在主回路导通后才能将信号回路导通,以达到传输信号的作用。然而,根据传统的端子结构,如上所述,由于公端子的插针部的端头部分的上下侧倒角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在公端子向母端连接器的插入倒角的插入过程中,如果存在插入角度误差,公端子与母端连接器的插入倒角干涉,这增大了插入力,另外,在公端子向母端子的插入过程中,公端子的插针同时接触到母端子的筒状连接部的突出部和弹簧部,即,立即实现电气导通而没有缓冲过程,这不利于增大上述的时间差。因此,对于连接器设计而言,能够减少连接器的插入力,减少公母端子对插时对相互表面镀层的破坏,以及在不增大连接器外观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增大主回路与信号回路的时间差成为了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传统的连接器端子所引起的上述问题,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做了大量研究,并且对于公端子的结构做出了改进,从而能够在不增大制作成本,不改变连接器大小的前提下,有效地减少了插入力,插入力的减少对公母端子对插插座时相互摩擦或定位所引起的表面磨损有显著的改善,同时增加了主回路端子与信号端子的接触时间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连接器端子,该端子包括:设置在一端的电线压接部,该电线压接部用于压接电线,以及从所述电线压接部向外伸出的插针部,该插针部用于与配对端子接触以实现电气连接,其中,所述插针部的端头部倒角,该端头部在垂直方向的上侧的第一倒角部的倒角角度为第一倒角角度,该端头部在垂直方向的下侧的第二倒角部的倒角角度为第二倒角角度,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倒角角度与所述第二倒角角度彼此不同。根据上述的连接器端子,即,由于第一倒角角度与第二倒角角度彼此不同,因此能够获得插入时端头部在上下两侧的插入时间差,从而插入力是逐步变大至峰值的,而不是如现有技术那样直接到达峰值,因此能够减小端子插入时的插入力,抑制端子表面的磨损和改善插入可操作性等,同时由于存在插入时间差,还能够增大主回路端子与信号端子的接触时间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端子连接结构,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端子;以及配对端子,其中,所述配对端子具有筒状的连接部,所述端子经由所述连接部一端的开口而插入且固定在所述连接部中。根据该第二方面的端子连接结构,由于端子的第一倒角部的第一倒角角度与第二倒角部的第二倒角角度彼此不同,所以在插入时,该端子的第一倒角部所在部位与第二倒角部所在部位在不同的时间点与配对端子的连接部相接触,从而插入力是逐步变大至峰值的,而不是如现有技术那样直接到达峰值,因此能够减小端子向配对端子插入时的插入力,抑制端子表面的磨损和改善插入可操作性等,同时由于在不同的时间点与配对端子的连接部相接触,因此,存在有插入上的时间差,从而能够增大主回路端子与信号端子的接触时间差优选地,所述配对端子的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上侧内壁处的第一接触部,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下侧内壁处的具有第二接触部的弹簧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相对且之间形成有插入空间,在所述端子的插针部插入在所述配对端子的所述连接部中的状态下,所述插针部被夹持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根据上述,由于连接部具有第一接触部和包括第二接触部的弹簧部,所以能够通过稳定地夹持所述端子,确保端子与配对端子之间的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接触部是从所述上侧内壁向内凸出的突起部。根据上述,由于第一接触部是突起部,所以能够进一步增大端子在突起部与弹簧部之间的夹持力,确保端子与配对端子之间的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与所述插针部接触的第一接触面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与所述插针部接触的第二接触面的长度。优选地,在所述端子的插入方向上,所述第二接触部的第二接触面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第一接触面的垂直范围的中间位置,并且更优选地位于中央位置。根据上述,作为第二接触部的弹簧接触点较短且接触点在第一接触部的第一接触面的垂直范围内,最好是中央位置。从而,先实现接触的第一接触部的前段部分可以在第二接触部接触前调整好一部分端子的水平插入,该第一接触部的前段部分可以更加稳定端子的水平插入。由于端子水平插入时,弹簧渐渐变形,接触力稳定,插入力最小。优选地,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端子的插针部的厚度。根据上述,由于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端子的插针部的厚度,所以还能够进一步增大端子在突起部与弹簧部之间的夹持力,确保端子与配对端子之间的连接优选地,所述端子的插针部的所述上侧的第一倒角部与所述配对端子的所述连接部的第一接触部位于同一侧;所述端子的插针部的所述下侧的第二倒角部与所述配对端子的所述连接部的弹簧部位于同一侧;并且所述端子的插针部的端头部的第一倒角角度小于所述第二倒角角度。根据上述,端子的倒角角度更小的第一倒角部与第一接触部位于同一侧,由于倒角角度小,所以倾斜面的倾斜度越小,从而倾斜面的长度越大,因此能够减小在第一接触部位处所产生的插入干涉,减小插入力,进而实现减少摩擦和磨损等。另外,端子在弹簧部处的倒角角度大,所以能够提前与第二接触部产生接触,进入稳定接触状态,在促进插入且增加稳定性的同时,还增大了与信号端子的接触之间时间差,提升了安全性。优选地,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连接器端子和端子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端子,该端子包括:设置在一端的电线压接部,该电线压接部用于压接电线,以及从所述电线压接部向外伸出的插针部,该插针部用于与配对端子接触以实现电气连接,其中,所述插针部的端头部倒角,该端头部在垂直方向的上侧的第一倒角部的倒角角度为第一倒角角度,该端头部在垂直方向的下侧的第二倒角部的倒角角度为第二倒角角度,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倒角角度与所述第二倒角角度彼此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端子,该端子包括:设置在一端的电线压接部,该电线压接部用于压接电线,以及从所述电线压接部向外伸出的插针部,该插针部用于与配对端子接触以实现电气连接,其中,所述插针部的端头部倒角,该端头部在垂直方向的上侧的第一倒角部的倒角角度为第一倒角角度,该端头部在垂直方向的下侧的第二倒角部的倒角角度为第二倒角角度,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倒角角度与所述第二倒角角度彼此不同。2.一种端子连接结构,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以及配对端子,其中,所述配对端子具有筒状的连接部,所述端子经由所述连接部一端的开口而插入且固定在所述连接部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连接结构,其中,所述配对端子的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上侧内壁处的第一接触部,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下侧内壁处的具有第二接触部的弹簧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相对且之间形成有插入空间,在所述端子的插针部插入在所述配对端子的所述连接部中的状态下,所述插针部被夹持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部是从所述上侧内壁向内凸出的突起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丽娟曾艮富陈海峻池田智洋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