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褪膜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04644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1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CB褪膜架,包括导电层、绝缘层和铝合金层,所述导电层、绝缘层和铝合金层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导电层上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绝缘层上设有第二散热孔,所述铝合金层上设有第三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第二散热孔和第三散热孔呈错位设置,所述绝缘层内设有散热芯,所述散热芯包括芯杆和芯根,所述芯根设有一个以上、均分于芯杆周测,所述散热芯与第二散热孔交替设置;该褪膜架通过设置限位支架、插板位以及包胶层,所述PCB板放置于插位板内,PCB板两侧的限位支架对PCB板配合弹性绳进行定位,所述包胶层增加了PCB板与限位支架表面的摩擦阻力,可以避免PCB板从插板位中掉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CB褪膜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PCB褪膜架。
技术介绍
PCB是PrintedCircuitBoard的简称,中文名为印刷电路板,又被称为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其在电子领域的作用举足轻重。在PCB制作过程中涉及到褪膜的操作,即将PCB板放入褪膜液(稀碱液)中,当稀碱进入干膜中把含酸基的树脂反应而被溶解出来后,就会使干膜脱离铜面。然而,在目前业界中,褪膜时通常使用螺丝锁紧式的不锈钢褪膜架装载PCB板,在PCB板取放过程易发生PCB板间相互碰撞或PCB板碰撞到不锈钢褪膜架的现象,而致使PCB板板面产生刮花,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PCB褪膜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CB褪膜架,包括导电层、绝缘层和铝合金层,所述导电层、绝缘层和铝合金层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导电层上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绝缘层上设有第二散热孔,所述铝合金层上设有第三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第二散热孔和第三散热孔呈错位设置,所述绝缘层内设有散热芯,所述散热芯包括芯杆和芯根,所述芯根设有一个以上、均分于芯杆周测,所述散热芯与第二散热孔交替设置。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第一散热孔、第二散热孔和第三散热孔内填充有碳芯。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散热芯为铜质散热芯。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芯根在芯杆上呈伞状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褪膜架通过设置限位支架、插板位以及包胶层,所述PCB板放置于插位板内,PCB板两侧的限位支架对PCB板配合弹性绳进行定位,所述包胶层增加了PCB板与限位支架表面的摩擦阻力,可以避免PCB板从插板位中掉出,使PCB板的放置更加稳固、PCB板的取放也更方便,且可避免PCB板板面刮花,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为透彻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在接下来的描述中会涉及一些特定细节。而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时,本专利技术则可能仍可实现,即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使用此处的这些描述和陈述向所属领域内的其他技术人员有效的介绍他们的工作本质。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下侧”等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相关技术人员在对上述方向作简单、不需要创造性的调整不应理解为本申请保护范围以外的技术。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实际保护范围。而为避免混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由于熟知的制造方法、控制程序、部件尺寸、材料成分、电路布局等的技术已经很容易理解,因此它们并未被详细描述。参照图1,一种褪膜架,用于装载PCB板,以将PCB板浸入褪膜液中进行褪膜处理。该褪膜架包括底部支架20、若干限位支架10及一提手30,所述提手30侧边连接有弹性绳4,所述限位支架10并排装设于所述底部支架20上,所述提手30与最外排限位支架10及底部支架20相互固接。所述两限位支架10之间形成一插板位11,所述PCB板40插于所述插板位11内,PCB板40两侧的限位支架10配合弹性绳4对PCB板40进行固定限位,保证在移动褪膜架时,PCB板40不会掉出来。所述褪膜架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包胶层,本实施例中,所述褪膜架的包胶层内为304不锈钢制成的金属杆。所述包胶层的设置,可避免褪膜液腐蚀褪膜架,且可增加PCB板40与所述限位支架10之间的摩擦阻力,使PCB板40不易从所述插板位11内掉出,放置更稳固。所述底部支架20包括两横向设置的横杆21及两纵向设置的纵杆22,所述两横杆21与两纵杆22围成一框形结构,且所述横杆21与纵杆22互相垂直设置。所述底部支架20的内框中还设置有若干支撑杆23,所述支撑杆23并排装设于底部支架20上,所述支撑杆2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横杆21上,并平行于所述纵杆22设置。所述支撑杆23的设置增加了底部支架20的承重力,使PCB板40的放置更加很稳固。所述褪膜架还包括四支撑脚24,所述支撑脚24设置于所述横杆21与纵杆22结合处的下方。所述若干限位支架10等距间隔设置,该限位支架10包括两固定部12及一连接部13,所述两固定部12的下端均固定于底部支架20的纵杆22上,两固定部12的上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部13的两端。本实施例中,所述两固定部12的上端相向倾斜设置,所述连接部13的长度短于所述横杆21的长度,所述连接部13呈水平设置并平行于所述横杆21。所述限位支架10上还设置有一固定杆14,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14的数量也可以为两根、三根或更多,所述固定杆14两端分别对应连接于两固定部12的中部位置,所述固定杆14平行于所述连接部13。所述提手30呈C形设置,该提手包括两支持部31及一连接于两支持部31上端的握持部32,所述两支持部31的下端分别焊接于所述底部支架20的两横杆21的中部,所述支持部31从下至上依次连接于所述横杆21的中部、固定杆14的中部及连接部13的中部位置,并延伸于所述梯形架体10上方与所述握持部32互相连接。所述提手上连接有棉布罩5,可挡住避免药水直接挥发,直到搬到通风位置才打开棉布罩5。使用时,将所述PCB板40逐一放置在所述插板位11内,所述PCB板40的两侧边的限位支架10对PCB板40进行固定,所述底部支架20及支撑杆23对PCB板40进行支撑。然后通过提手30将褪膜架浸于褪膜液内,完成褪膜后,将褪膜架取出,再将PCB板40自插板位11内取出。由于所述限位支架10上窄下宽的梯形设置,减小了褪膜液对褪膜架的阻力,更方便于褪膜架的取放。综上所述,本技术褪膜架通过设置限位支架10、插板位11以及包胶层,所述PCB板40放置于插位板11内,PCB板40两侧的限位支架10对PCB板40进行定位,所述包胶层增加了PCB板40与限位支架10表面的摩擦阻力,可以避免PCB板40从插板位中掉出,使PCB板40的放置更加稳固、PCB板40的取放也更方便,且可避免PCB板40板面刮花,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根据上述原理,本技术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PCB褪膜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PCB褪膜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架、若干限位支架及一提手,所述限位支架并排装设于底部支架上,所述提手与最外排限位支架及底部支架相互固接,所述两限位支架之间形成一插板位,所述PCB板插于所述插板位内,PCB板两侧的限位支架对PCB板进行固定限位;所述褪膜架的外表面设有一包胶层,所述底部支架包括两横向设置的横杆及两纵向设置的纵杆,所述两横杆与两纵杆围成一框形结构,所述底部支架的内框中还设置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横杆上,并平行于所述纵杆,所述限位架包括两固定部及一连接部,所述两固定部的下端均固定于底部支架的纵杆上,两固定部的上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两端,所述提手侧边连接有弹性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B褪膜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架、若干限位支架及一提手,所述限位支架并排装设于底部支架上,所述提手与最外排限位支架及底部支架相互固接,所述两限位支架之间形成一插板位,所述PCB板插于所述插板位内,PCB板两侧的限位支架对PCB板进行固定限位;所述褪膜架的外表面设有一包胶层,所述底部支架包括两横向设置的横杆及两纵向设置的纵杆,所述两横杆与两纵杆围成一框形结构,所述底部支架的内框中还设置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横杆上,并平行于所述纵杆,所述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彬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快捷中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