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秀慧专利>正文

薄型化双芯片的叠接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03110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14:55
一种薄型化双芯片的叠接封装结构,包括一第一芯片,其一第一侧边包括多个焊垫;一第二芯片应用黏胶附着在该第一芯片上方,其一第一侧边包括多个焊垫;一电路板,其形成一中央镂空孔及一第一侧边镂空孔;该中央镂空孔及该第一侧边镂空孔之间的电路板上方部位形成第一侧边焊垫;在组装状态下该第一芯片上方附着在该电路板下方,使得该第二芯片位于该中央镂空孔内部;该第一芯片的第一侧边的焊垫位于该电路板的该第一侧边镂空孔内部且外露在该第一侧边镂空孔内;连接时应用第一导线连接该第一芯片的第一侧边的焊垫及该电路板上方部位的第一侧边焊垫,再应用第二导线连接该电路板上方部位的第一侧边焊垫及该第二芯片的第一侧边的焊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型化双芯片的叠接封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半导体封装结构,尤其是一种薄型化双芯片的叠接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如图5所示)一般对于DSP(数字处理器)的芯片组结构为将一DRAM10’置于一电路板30’上,再将DSP20’置于DRAM10’上,而应用导线51’连通DRAM10’及电路板30’,且应用另一组导线52’连通DSP20’及DRAM10’。此一结构的厚度方向包括电路板30’、DRAM10’、DSP20’及连接的导线52’的高度。而且必须在上述结构的外围加上一封装结构60’。所以整体厚度除了必要的DRAM10’及DSP20’外,还包括电路板30’及导线52’高度的厚度。所以整体的芯片组结构形成一定的高度。在电子装置的应用中,一般要求越来越薄,相对地里面的组件的厚度也必须大量的缩减。因此在许多的应用中,电子装置的厚度往往受限于上述芯片组的厚度。专利技术人基于长久对于封装的了解,所以希望提出一种崭新的封装形式,应用封装的技术减少整个芯片组的厚度,相对的可减少安装该芯片组的电子装置的厚度。
技术实现思路
所以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上的问题,本技术中提出一种薄型化双芯片的叠接封装结构,将位于第一芯片上方的第二芯片置于电路板的中央镂空孔内,所以减少整体芯片组封装结构的厚度,并且信号传导的导线的高度也大幅地降低。所以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所形成的芯片组整体厚度已大大的降低,而在许多半导体芯片的应用上亟需要减少整体的厚度,而本技术中同时减少第二芯片的厚度及接点接线高度所呈现的厚度,此为现有技术中所未能达成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中提出一种薄型化双芯片的叠接封装结构,包括:一第一芯片,其一第一侧边包括多个焊垫,用于输入或输出信号或电力;一第二芯片,应用黏胶附着在该第一芯片的上方,其一第一侧边包括多个焊垫,用于输入或输出信号或电力;一电路板,其中该电路板形成一中央镂空孔及一第一侧边镂空孔;在该中央镂空孔及该第一侧边镂空孔之间的电路板上方部位形成第一侧边焊垫;其中在组装状态下该第一芯片的上方附着在该电路板的下方,而使得该第二芯片位于该中央镂空孔的内部;且该第一芯片的第一侧边的焊垫位于该电路板的该第一侧边镂空孔内部,且外露在该第一侧边镂空孔内;连接时,应用第一导线将该第一芯片的第一侧边的焊垫连接到该电路板上方部位的第一侧边焊垫,再应用第二导线将该电路板上方部位的第一侧边焊垫连接到该第二芯片的第一侧边的焊垫,而使得该第一芯片的信号或电力可以通过此一连接而连接到该第二芯片。其中该第一芯片的一第二侧边包括多个焊垫,用于输入或输出信号或电力;该第二芯片的一第二侧边包括多个焊垫,用于输入或输出信号或电力;该电路板形成一第二侧边镂空孔;在该中央镂空孔及该第二侧边镂空孔之间的电路板上方部位形成第二侧边焊垫;其中在组装状态下,该第一芯片的第二侧边的焊垫位于该电路板的该第二侧边镂空孔内部,且外露在该第二侧边镂空孔内;连接时,应用第三导线将该第一芯片的第二侧边的焊垫连接到该电路板上方部位的第二侧边焊垫,再应用第四导线将该电路板上方部位的第二侧边焊垫连接到该第二芯片的第二侧边的焊垫,而使得该第一芯片的信号或电力可以通过此一连接而连接到该第二芯片。其中在该第二芯片的前方或后方另外配置焊垫,且该电路板的前方或后方也配置焊垫;应用第五导线将该第二芯片前方的焊垫连接该电路板前方的焊垫,或应用第六导线将该第二芯片后方的焊垫连接该电路板后方的焊垫。一封装层,用于将该中央镂空孔、第一侧边镂空孔填充封装材料,而使得整体形成一芯片组,便利于其他电子电路的使用。其中,该第一芯片为一DRAM,而该第二芯片为一DSP芯片。其中,该DRAM的尺寸为7.7mm×7.4mm,而该DSP芯片的尺寸为5.2mm×5.2mm,该电路板的尺寸为8mm×8mm。附图说明图1显示本技术组件组合示意图。图2显示本技术组件组合截面图。图3显示本技术的第一芯片、第二芯片及电路板的组合示意图。图4显示本技术另一组件组合示意图。图5显示现有技术的芯片组结构的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芯片10’-DRAM15-焊垫20-第二芯片20’-DSP25-焊垫26-焊垫30-电路板30’-电路板32-左侧焊垫34-右侧焊垫36-焊垫40-中央镂空孔42-左侧镂空孔44-右侧镂空孔51-第一导线51’-应用导线52-第二导线52’-导线53-第三导线54-第四导线55-第五导线56-第六导线60-封装层70-黏胶。具体实施方式由下文的说明可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其优点,阅读时并请参考附图。现就本技术的结构组成,及所能产生的功效与优点,配合附图,举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参考图1至图4所示,显示本技术的薄型化双芯片的叠接封装结构,包括下列组件:一第一芯片10,其左右两侧边包括多个焊垫15(如图3所示),用于输入或输出信号或电力。一第二芯片20,应用黏胶70附着在该第一芯片10的上方(如图2所示),其左右两侧边包括多个焊垫25(如图3所示),用于输入或输出信号或电力。一电路板30,其中该电路板30形成一中央镂空孔40、一左侧镂空孔42、及一右侧镂空孔44。在该中央镂空孔40及该左侧镂空孔42之间的电路板30上方部位形成左侧焊垫32;且在该中央镂空孔40及该右侧镂空孔44之间的电路板30上方部位形成右侧焊垫34。其中在组装状态下该第一芯片10的上方附着在该电路板30的下方,而使得该第二芯片20位于该中央镂空孔40的内部。且该第一芯片10左侧的焊垫15位于该电路板30的该左侧镂空孔42内部,且外露在该左侧镂空孔42内;而该第一芯片10右侧的焊垫15位于该电路板30的该右侧镂空孔44内部,且外露在该右侧镂空孔44内。连接时,应用第一导线51将该第一芯片10左侧的焊垫15连接到该电路板30上方部位的左侧焊垫32,再应用第二导线52将该电路板30上方部位的左侧焊垫32连接到该第二芯片20左侧的焊垫25,而使得该第一芯片10的信号或电力可以通过此一连接而连接到该第二芯片20。同样的,应用第三导线53将该第一芯片10右侧的焊垫15连接到该电路板30上方部位的右侧焊垫34,再应用第四导线54将该电路板30上方部位的右侧焊垫34连接到该第二芯片20右侧的焊垫25,而使得该第一芯片10的信号或电力可以通过此一连接而连接到该第二芯片20。如图4所示,本技术也可以在该第二芯片20的前方及后方另外配置焊垫26,且该电路板30的前方及后方也配置焊垫36。应用第五导线55将该第二芯片20前方的焊垫26连接该电路板30前方的焊垫36,且应用第六导线56将该第二芯片20后方的焊垫连接该电路板30后方的焊垫36,因此可以将该第二芯片20的信号通过该电路板30的前方及后方所配置的焊垫36往外传送或由外部输入。而该第一芯片10的电力或信号也可以应用此路径进行传输。如图1及图4所示,本技术还包括一封装层60,用于将该中央镂空孔40、左侧镂空孔42及右侧镂空孔44填充封装材料,而使得整体形成一芯片组,便利于其他电子电路的使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其结构同于上一说明例,其中该第一芯片10为一DRAM(如LPDDRDRAM),而该第二芯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薄型化双芯片的叠接封装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型化双芯片的叠接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芯片,其一第一侧边包括多个焊垫,用于输入或输出信号或电力;一第二芯片,应用黏胶附着在该第一芯片的上方,其一第一侧边包括多个焊垫,用于输入或输出信号或电力;一电路板,其中,该电路板形成一中央镂空孔及一第一侧边镂空孔;在该中央镂空孔及该第一侧边镂空孔之间的电路板上方部位形成第一侧边焊垫;其中,在组装状态下该第一芯片的上方附着在该电路板的下方,而使得该第二芯片位于该中央镂空孔的内部;且该第一芯片的第一侧边的焊垫位于该电路板的该第一侧边镂空孔内部,且外露在该第一侧边镂空孔内;连接时,应用第一导线将该第一芯片的第一侧边的焊垫连接到该电路板上方部位的第一侧边焊垫,再应用第二导线将该电路板上方部位的第一侧边焊垫连接到该第二芯片的第一侧边的焊垫,而使得该第一芯片的信号或电力能够通过此一连接而连接到该第二芯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型化双芯片的叠接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芯片,其一第一侧边包括多个焊垫,用于输入或输出信号或电力;一第二芯片,应用黏胶附着在该第一芯片的上方,其一第一侧边包括多个焊垫,用于输入或输出信号或电力;一电路板,其中,该电路板形成一中央镂空孔及一第一侧边镂空孔;在该中央镂空孔及该第一侧边镂空孔之间的电路板上方部位形成第一侧边焊垫;其中,在组装状态下该第一芯片的上方附着在该电路板的下方,而使得该第二芯片位于该中央镂空孔的内部;且该第一芯片的第一侧边的焊垫位于该电路板的该第一侧边镂空孔内部,且外露在该第一侧边镂空孔内;连接时,应用第一导线将该第一芯片的第一侧边的焊垫连接到该电路板上方部位的第一侧边焊垫,再应用第二导线将该电路板上方部位的第一侧边焊垫连接到该第二芯片的第一侧边的焊垫,而使得该第一芯片的信号或电力能够通过此一连接而连接到该第二芯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化双芯片的叠接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芯片的一第二侧边包括多个焊垫,用于输入或输出信号或电力;其中,该第二芯片的一第二侧边包括多个焊垫,用于输入或输出信号或电力;其中,该电路板形成一第二侧边镂空孔;在该中央镂空孔及该第二侧边镂空孔之间的电路板上方部位形成第二侧边焊垫;其中,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秀慧
申请(专利权)人:叶秀慧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