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兵专利>正文

换热器与工业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87181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换热器与工业余热回收系统,涉及工业余料回收领域。该换热器包括第一输水体与第二输水体,该第一输水体包括入水管、出水管以及换热组件,该换热组件置于该第二输水体内,该换热组件包括柱体、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以及多个换热管道,该第一端板与该第二端板分别盖设于该柱体两端的开口处,该柱体设置有入水端与出水口,该入水口与该出水口均与该柱体内部导通,该入水管与该入水口连接,该出水管与该出水口连接,该第一端板与该第二端板均设置有多个通孔,每个该换热管道的两端分别与一个该第一端板的通孔、一个该第二端板的通孔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换热器与工业余热回收系统具有换热效率更高的优点。

Heat exchanger and industrial waste heat recovery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eat exchanger and an industrial waste heat recovery system,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industrial surplus material recovery. The heat exchanger comprises first and second water transport water transport, the transport of water into the first water pipe and the water outlet pipe and the heat exchanger components, the heat exchange component arranged in the second water body, the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comprises a cylindrical body and a first end plate, second end plates and a plurality of heat exchange pipes, opening at the first end the second end plate and the plat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both ends of the cylinder cover, the cylind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end and the water outlet, the water inlet and the water outlet and the inside of the cylinder into the conduction,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pipe and the outlet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outlet, the first end plate and the second the end plates are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through holes, through holes at both ends of each of the heat pip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first end plate of one of the second end plate conduction, the utility of heat exchanger and industrial waste heat recovery system for model has heat exchange efficiency Higher advantag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与工业余热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工业余料回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与工业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厂建立。一些工厂(如火力发电厂、冶铁厂等)在运转时,会产生大量的余量,特别在钢铁、化工、石油、建材、轻工和食品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都存在丰富的余热资源,若将这部分余热排与空中,不仅是对能量的一种浪费,而且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目前普遍采用的是通过换热器将工业余热传递给日常用水,加热后的日常用水能够通过供暖装置为用户供暖,从而实现了工业余热的回收。现有的换热器的包括第一输水体与第二输水体,第一输水体穿过第二输水体,第一输水体内有温度较高的工业余料流过,第二输水体内有温度较低的日常用水流过,由于二者具有温度差,所以在第二输水体内的日常用水与第一输水体接触时,会形热交换,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把第一输水体内的余料的热量传递给了第二输水体内的日常用水。但是,由于第二输水体内的日常用水与第一输水体接触的时间较短,导致现有的换热效率并不高,还有很大一部分热量依旧会随着余料排出。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关注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与工业余热回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换热器换热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实施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输水体与第二输水体,所述第一输水体包括入水管、出水管以及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置于所述第二输水体内,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柱体、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以及多个换热管道,所述柱体为一中空且两端均设有开口的物体,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分别盖设于所述柱体两端的开口处,且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分别与所述柱体连接,所述柱体设置有入水口与出水口,所述入水口与所述出水口均与所述柱体内部导通,所述入水管与所述入水口连接,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均设置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第一端板的通孔与一个所述换热管道的一端导通,每个所述第二端板的通孔与一个所述换热管道的另一端导通,所述柱体与所述第二输水体的夹角范围为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换热管体均包括至少一个换热片,所述换热片与所述换热管体的内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柱体的外壁与所述第二输水体的内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道与所述柱体平行。进一步地,所述入水口与所述出水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柱体的相对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入水口设置于所述柱体靠近所述第一端板的位置,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柱体靠近所述第二端板的位置。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工业余热回收系统,所述工业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热泵主机、蓄水装置、供暖装置以及换热器,所述热泵主机包括第一泵体、第二泵体、第三泵体以及加热装置,所述第一泵体的入水口与所述蓄水装置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泵体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输水体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输水体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泵体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泵体的出水口与所述供暖装置的入水口连接,所述供暖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三泵体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三泵体的出水口与所述蓄水装置的入水口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泵体的入水口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水体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泵体的入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管道为双层管。进一步地,所述双层管包括输送管与保护套管,所述保护套管套设于所述输送管外且所述保护套管与所述输送管的端部连接,且所述输送管与所述保护套管形成一空间,所述空间填充有保温绝缘层。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绝缘层为硅酸铝纤维层。相对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换热器与工业余热回收系统,该换热器包括第一输水体与第二输水体,所述第一输水体包括入水管、出水管以及换热组件,换热组件置于第二输水体内,该换热组件包括有多个换热管道。一方面,当第一输水体内流过温度较高的工业余料时,且第二输水体内的日常用水在流至第一输水体所处位置时,需穿过多个换热管道然后流出,即第二输水体内的日常用水在流至第一输水体的所处的位置时,第二输水体内的日常用水与第一输水体的接触面积为所有换热管道内壁的面积之和,从而增大了第二输水体内的日常用水与第一输水体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本技术中的换热组件与第二输水体的夹角范围为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即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第一输水体垂直穿过第二输水体的方式,换热组件的长度能够设置得更长,即增加了第二输水体内的日常用水与第一输水体的接触时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换热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工业余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实施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双层管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换热器;110-第一输水体;111-入水管;112-出水管;113-换热组件;1131-柱体;1132-第一端板;1133-第二端板;1134-换热管道;1135-入水口;1136-出水口;1137-换热片;120-第二输水体;130-外壳;200-工业余热回收系统;210-热泵主机;211-第一泵体;212-第二泵体;213-第三泵体;220-蓄水装置;230-供暖装置;240-双层管;241-保护套管;242-输送管;243-保温绝缘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换热器与工业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输水体与第二输水体,所述第一输水体包括入水管、出水管以及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置于所述第二输水体内,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柱体、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以及多个换热管道,所述柱体为中空且两端均设有开口的腔体,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分别盖设于所述柱体两端的开口处,且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分别与所述柱体连接,所述柱体设置有入水端与出水口,所述入水口与所述出水口均与所述柱体内部导通,所述入水管与所述入水口连接,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均设置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换热管道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一端板的通孔、一个所述第二端板的通孔导通,所述柱体与所述第二输水体的夹角范围为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输水体与第二输水体,所述第一输水体包括入水管、出水管以及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置于所述第二输水体内,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柱体、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以及多个换热管道,所述柱体为中空且两端均设有开口的腔体,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分别盖设于所述柱体两端的开口处,且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分别与所述柱体连接,所述柱体设置有入水端与出水口,所述入水口与所述出水口均与所述柱体内部导通,所述入水管与所述入水口连接,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均设置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换热管道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一端板的通孔、一个所述第二端板的通孔导通,所述柱体与所述第二输水体的夹角范围为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换热管体均包括至少一个换热片,所述换热片与所述换热管体的内壁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的外壁与所述第二输水体的内壁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道与所述柱体平行。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口与所述出水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柱体的相对的两侧。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兵
申请(专利权)人:王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