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裂泵车用自平衡速联排出管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84373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0 0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裂泵车用自平衡速联排出管汇系统,包括:基座,其具有流体输入口;柱形接头,其与基座顶面连接并连通;排出管汇,其与第一接头连接;其中,所述柱形接头设置为可绕其轴旋转,并带动所述排出管汇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管汇的快速安装,使用完后能快速折叠放置在压裂泵车上,无需拆除管汇。该管汇能调整管汇伸出的长度和角度,实现管汇回转范围内任意位置的安装。

Self balancing exhaust manifold system for fracturing pump c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racturing pump vehicle self balancing Intersteno discharge manifold system, including: a base, has a fluid inlet; the cylindrical joint, the top face of the base is connected and communicated; the discharge manifold,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nector; wherein, the cylindrical connector is arranged to be around the axis of rotation, and drives the exhaust manifold. The utility model can quickly install the pipe remittance, and can be quickly folded and placed on the fracturing pump car after use, without dismantling the pipe remittance. The adjustment of the extending length of the manifold can achieve arbitrary manifold and angle position of the rotary scope of the instal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裂泵车用自平衡速联排出管汇系统
本技术涉及石油行业用的输出管汇。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压裂泵车用自平衡速联排出管汇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成套压裂泵车组中压裂泵车的排出管汇都采用现场拼接的安装方式,安装时需将高压管、接头和弯头拼装起来,使用完拆除时,还需重复同样的过程;且每次搬家都需要拆装一次,这个过程很繁琐且耗时长。由于压裂管汇都是高压管汇,管子壁厚较厚,重量大,搬运时很费力,安装效率也低。因采用固定式连接,需要压裂泵车精确定位,在安装中较难实现,安装时经常出现因管汇接口错位而需要反复调整。某些厂家使用活动弯头代替普通弯头的做法,使得排出管汇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排出管汇的重量没有平衡,仍需要人力搬运。现有技术中还没有能解决压裂泵车排出管汇的这些问题的方法,有一些用于其他领域的类似专利,但都存在缺陷,例如流体装卸臂主要用于槽车的流体装卸,尺寸小,压力等级低,不适用于压裂泵车的排出管汇。可实现角度万向调节的气体钻井管汇系统主要用于欠平衡式气体钻井,只能调整2个方向的旋转自由度,且采用地面安装的形式,仍然存在搬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压裂泵车用自平衡速联排出管汇系统,实现管汇的快速安装,使用完后能快速折叠放置在压裂泵车上,无需拆除管汇。该管汇能调整管汇伸出的长度和角度,实现管汇回转范围内任意位置的安装。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压裂泵车用自平衡速联排出管汇系统,包括:基座,其具有流体输入口;柱形接头,其与基座顶面连接并连通;排出管汇,其与第一接头连接;其中,所述柱形接头设置为可绕其轴旋转,并带动所述排出管汇转动。优选的是,所述排出管汇包括高压直管组;所述高压直管组由第一高压直管、第二高压直管以及第三高压直管构成;其中,以X、Y、Z轴为标准,所述第一高压直管平行于Z轴设置,其底端与柱形接头连接;第二高压直管平行于X轴设置且高于所述第一高压直管,所述第一高压直管与所述第二高压直管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弯头连接,所述第二高压直管与第三高压直管之间依次通过第二连接弯头以及第一活动弯头连接,所述第一活动弯头设置为可使所述第三高压直管在X、Y轴所在平面、Z、X轴所在平面、以及Z、Y轴所在平面转动。优选的是,所述排出管汇还包括与设备接口连接的90°的第三连接弯头;其中,所述第三高压直管与所述第三连接弯头之间通过第二活动弯头连接,所述第二活动弯头设置为可使所述第三连接弯头在X、Y轴所在平面、Z、X轴所在平面、以及Z、Y轴所在平面转动。优选的是,所述柱形接头为旋转接头。优选的是,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倾斜设置,其一端与第一高压直管固定,其另一端与第二高压直管固定。优选的是,还包括油缸,所述油缸接有节流阀和蓄能器;油缸一端的支座安装于第三高压直管上,油缸另一端的支座安装于第一活动弯头上。优选的是,所述第三连接弯头上设置有提环。优选的是,还包括减震装置,其包括:橡胶层,其包覆于所述第一高压直管的外壁;环形滑轨,其设置于所述基座的顶面,且与所述柱形接头同轴;以及,一对支杆,所述一对支杆相对设置于第一高压直管的两侧,所述支杆的一端与橡胶层通过缓冲块固定,其另一端设有滑轮,所述滑轮卡设于所述环形滑轨中。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针对传统安装方式和现有专利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快捷、易操作的输出管汇,能通过单人操作,实现管汇的快速安装,使用完后能快速折叠放置在压裂泵车上,无需拆除管汇。该管汇能调整管汇伸出的长度和角度,实现管汇回转范围内任意位置的安装。管汇重量实现自平衡,安装时,无需依靠人力搬动管汇,即可实现任意位置的对齐安装。管汇系统通过基座、柱形接头、高压直管组、连接弯头组、活动弯头组、支撑杆及油缸组合起来,通过旋转接头和活动弯头组来调节角度,构件旋转自由度,通过角度的调节来调整管汇的伸出长度,通过支撑杆和油缸实现重量自平衡,使管汇系统能在很小的驱动力下自由旋转。通过3个活动弯头的旋转将整个管汇系统折叠成3段,放置在压裂泵车上,直接运输,占地面积小,无需拆装。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等轴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总体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折叠图;图4为本技术的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压裂泵车用自平衡速联排出管汇系统,包括:基座,其具有流体输入口;柱形接头,其与基座顶面连接并连通;排出管汇,其与第一接头连接;其中,所述柱形接头设置为可绕其轴旋转,从而实现排出管汇相对柱形接头静止,当柱形接头自传时,带动所述排出管汇一起转动。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排出管汇包括高压直管组;所述高压直管组由第一高压直管、第二高压直管以及第三高压直管构成;其中,以X、Y、Z轴为标准,所述第一高压直管平行于Z轴设置,其底端与柱形接头连接;第二高压直管平行于X轴设置且高于所述第一高压直管,所述第一高压直管与所述第二高压直管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弯头连接,所述第二高压直管与第三高压直管之间依次通过第二连接弯头以及第一活动弯头连接,所述第一活动弯头设置为可使所述第三高压直管在X、Y轴所在平面、Z、X轴所在平面、以及Z、Y轴所在平面转动。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排出管汇还包括与设备接口连接的90°的第三连接弯头;其中,所述第三高压直管与所述第三连接弯头之间通过第二活动弯头连接,所述第二活动弯头设置为可使所述第三连接弯头在X、Y轴所在平面、Z、X轴所在平面、以及Z、Y轴所在平面转动。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柱形接头为旋转接头。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倾斜设置,其一端与第一高压直管固定,其另一端与第二高压直管固定,优选的是支撑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此时支撑杆对第二高压直管及之后的管汇支撑效果最好。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油缸,所述油缸接有节流阀和蓄能器;油缸一端的支座安装于第三高压直管上,油缸另一端的支座安装于第一活动弯头上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连接弯头上设置有提环。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减震装置,其包括:橡胶层20,其包覆于所述第一高压直管的外壁;环形滑轨18,其设置于所述基座2的顶面,且与所述柱形接头同轴;以及,一对支杆,所述一对支杆相对设置于第一高压直管的两侧,所述支杆19的一端与橡胶层20通过缓冲块固定,其另一端设有滑轮,所述滑轮卡设于所述环形滑轨18中。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减震装置的设置可使第一高压直管缓解设备振动产生的力,降低了噪声。当压裂泵车用自平衡速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压裂泵车用自平衡速联排出管汇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裂泵车用自平衡速联排出管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其具有流体输入口;柱形接头,其与基座顶面连接并连通;排出管汇,其与第一接头连接;其中,所述柱形接头设置为可绕其轴旋转,并带动所述排出管汇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裂泵车用自平衡速联排出管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其具有流体输入口;柱形接头,其与基座顶面连接并连通;排出管汇,其与第一接头连接;其中,所述柱形接头设置为可绕其轴旋转,并带动所述排出管汇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裂泵车用自平衡速联排出管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管汇包括高压直管组;所述高压直管组由第一高压直管、第二高压直管以及第三高压直管构成;其中,以X、Y、Z轴为标准,所述第一高压直管平行于Z轴设置,其底端与柱形接头连接;第二高压直管平行于X轴设置且高于所述第一高压直管,所述第一高压直管与所述第二高压直管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弯头连接,所述第二高压直管与第三高压直管之间依次通过第二连接弯头以及第一活动弯头连接,所述第一活动弯头设置为可使所述第三高压直管在X、Y轴所在平面、Z、X轴所在平面、以及Z、Y轴所在平面转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裂泵车用自平衡速联排出管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管汇还包括与设备接口连接的90°的第三连接弯头;其中,所述第三高压直管与所述第三连接弯头之间通过第二活动弯头连接,所述第二活动弯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刚潘灵永彭平生吴汉川李新年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