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可变混响系统的传声器阵列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761124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9 0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可变混响系统的传声器阵列,包括第一传声器组、第二传声器组和第三传声器组、正六边形框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一传声器组、第二传声器组和第三传声器组分别包括六只传声器,第一传声器组的六只传声器分别设置在正六边形框架的六个顶点处,第二传声器组的六只传声器位于与六边形框架同心的一个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上,第三传声器组的六只传声器位于与六边形框架同心的一个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上,正六边形框架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传声器;优点是方便安装拆卸,便于后期维护保养和维修,且采用较少数量的传声器就可以实现较大范围拾音。

A microphone array for variable reverberation system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icrophone array system for variable reverberation, comprising a first microphone group, second microphone group and third microphone group, hexagonal frame, the first link, second link and third link, the first microphone group, second microphone group and third microphone respectively including six microphone microphone microphone six, only the first group the six vertice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a hexagonal frame, six vertices and six only second microphone microphone set in a hexagon and hexagon framework concentric on six vertices and six only third microphone microphone group is located in a hexagon and hexagon framework concentric on Center hexagon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microphone;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disassembly, convenient maintenance maintenance and repair, and the use of a relatively small number of The volume of the microphone can achieve a larger range of pick-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可变混响系统的传声器阵列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声器阵列,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可变混响系统的传声器阵列。
技术介绍
可变混响系统是一种使用电声手段对厅堂声场进行改善的数字音频系统,其能根据现场节目和演出的需求有效增强厅堂声场的混响感和清晰度,实现厅堂真正意义上的多功能使用。可变混响系统目前主要包括音源拾取部分和音源处理部分和音源输出部分,其中音源拾取部分采用多个传声器来实现。可变混响系统的传声器在拾取声源的同时,还需要具有隐蔽性和美观性,不能阻挡观众视线并且要配合舞台舞美,不能影响视觉效果,同时还要具有方便后期维护等特点。现有的可变混响系统中用于拾取声源的传声器的安装方法都为单点吊挂式。单点吊挂的每只传声器只能拾取一部分声源,根据演出规模和阵容的不同,传声器吊挂的数量不同,演出规模越大,需要吊挂的传声器数量就越多。每只传声器的吊装都需要进行独立的安装,安装拆卸过程复杂,并且传声器分散在整个舞台上空,不方便后期的维护保养和维修。而且,单点吊挂的每只传声器只能拾取一部分声源,当声源与传声器拾取范围距离较远时,容易受到噪声和周围环境的干扰,由此随着声源的增加就需要增加传声器数量,以致现有的可变混响系统中需要采用数量较多的传声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安装拆卸,便于后期维护保养和维修,且采用较少数量的传声器就可以实现较大范围拾音的用于可变混响系统的传声器阵列。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可变混响系统的传声器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声器组、第二传声器组和第三传声器组、正六边形框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的第一连杆、所述的第二连杆和所述的第三连杆分别位于所述的正六边形框架的三条对角线处,所述的第一连杆、所述的第二连杆和所述的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正六边形框架连接,所述的第一传声器组、所述的第二传声器组和所述的第三传声器组分别包括六只传声器,所述的第一传声器组的六只传声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的正六边形框架的六个顶点处,所述的第二传声器组的六只传声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连杆、所述的第二连杆和所述的第三连杆上,所述的第二传声器组的六只传声器位于与所述的六边形框架同心的一个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上,所述的第三传声器组的六只传声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连杆、所述的第二连杆和所述的第三连杆上,所述的第三传声器组的六只传声器位于与所述的六边形框架同心的一个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上,所述的正六边形框架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传声器。所述的第一传声器组中六只传声器与所述的正六边形框架的中心距离分别为0.6m,所述的第二传声器组中六只传声器与所述的正六边形框架的中心距离分别为0.15m,所述的第三传声器组中六只传声器与所述的正六边形框架的中心距离分别为0.0375m。该结构中,在实现对舞台上的声源全覆盖的基础上,保证第一传声器组、第二传声器组和第三传声器组之间具有较好的隔离度。所述的第一连杆、所述的第二连杆和所述的第三连杆与所述的正六边形框架形成的六个三角形中分别设置有一个加强筋,所述的第一连杆和所述的第二连杆、所述的第二连杆和所述的第三连杆以及所述的第一连杆和所述的第三连杆分别通过两者之间的加强筋连接。该结构中通过加强筋的设置来增加正六边形框架安装与支撑的强度,防止正六边形框架变形。所述的正六边形框架、所述的第一连杆、所述的第二连杆、所述的第三连杆和所述的加强筋一体成型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第一传声器组、第二传声器组和第三传声器组、正六边形框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分别位于正六边形框架的三条对角线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正六边形框架连接,第一传声器组、第二传声器组和第三传声器组分别包括六只传声器,第一传声器组的六只传声器分别设置在正六边形框架的六个顶点处,第二传声器组的六只传声器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上,第二传声器组的六只传声器位于与六边形框架同心的一个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上,第三传声器组的六只传声器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上,第三传声器组的六只传声器位于与六边形框架同心的一个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上,正六边形框架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传声器,在安装时,正六边形框架上设置有吊装环,先将正六边形框架通过吊装环安装在舞台台口处,然后将第一传声器组、第二传声器组、第三传声器组和正六边形框架的中心处的传声器安装在正六边形框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即可实现整体安装,当传声器出现问题或者需要维护和维修时,只需要在拆装相应的传声器进行维护即可,不需要分散到舞台不同位置处去拆卸和维护,安装拆卸方便,便于后期维护保养和维修,第一传声器组、第二传声器组和第三传声器组形成三个六边形传声器阵列,通过调整传声器拾取的信号,可以实现对整个舞台声音的拾取,对舞台进行分区拾取,能够做到舞台上的声源全覆盖,由此采用较少数量的传声器就可以实现较大范围拾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一种用于可变混响系统的传声器阵列,包括第一传声器组、第二传声器组和第三传声器组、正六边形框架1、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和第三连杆4,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和第三连杆4分别位于正六边形框架1的三条对角线处,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和第三连杆4的两端分别与正六边形框架1连接,第一传声器组、第二传声器组和第三传声器组分别包括六只传声器,第一传声器组的六只传声器5分别设置在正六边形框架1的六个顶点处,第二传声器组的六只传声器6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和第三连杆4上,第二传声器组的六只传声器6位于与六边形框架同心的一个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上,第三传声器组的六只传声器7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和第三连杆4上,第三传声器组的六只传声器7位于与六边形框架同心的一个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上,正六边形框架1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传声器8。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和第三连杆4与正六边形框架1形成的六个三角形中分别设置有一个加强筋9,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3、第二连杆3和第三连杆4以及第一连杆2和第三连杆4分别通过两者之间的加强筋9连接。实施例二:一种用于可变混响系统的传声器阵列,包括第一传声器组、第二传声器组和第三传声器组、正六边形框架1、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和第三连杆4,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和第三连杆4分别位于正六边形框架1的三条对角线处,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和第三连杆4的两端分别与正六边形框架1连接,第一传声器组、第二传声器组和第三传声器组分别包括六只传声器,第一传声器组的六只传声器5分别设置在正六边形框架1的六个顶点处,第二传声器组的六只传声器6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和第三连杆4上,第二传声器组的六只传声器6位于与六边形框架同心的一个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上,第三传声器组的六只传声器7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和第三连杆4上,第三传声器组的六只传声器7位于与六边形框架同心的一个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上,正六边形框架1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传声器8。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和第三连杆4与正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可变混响系统的传声器阵列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可变混响系统的传声器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声器组、第二传声器组和第三传声器组、正六边形框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的第一连杆、所述的第二连杆和所述的第三连杆分别位于所述的正六边形框架的三条对角线处,所述的第一连杆、所述的第二连杆和所述的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正六边形框架连接,所述的第一传声器组、所述的第二传声器组和所述的第三传声器组分别包括六只传声器,所述的第一传声器组的六只传声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的正六边形框架的六个顶点处,所述的第二传声器组的六只传声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连杆、所述的第二连杆和所述的第三连杆上,所述的第二传声器组的六只传声器位于与所述的六边形框架同心的一个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上,所述的第三传声器组的六只传声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连杆、所述的第二连杆和所述的第三连杆上,所述的第三传声器组的六只传声器位于与所述的六边形框架同心的一个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上,所述的正六边形框架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传声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可变混响系统的传声器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声器组、第二传声器组和第三传声器组、正六边形框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的第一连杆、所述的第二连杆和所述的第三连杆分别位于所述的正六边形框架的三条对角线处,所述的第一连杆、所述的第二连杆和所述的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正六边形框架连接,所述的第一传声器组、所述的第二传声器组和所述的第三传声器组分别包括六只传声器,所述的第一传声器组的六只传声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的正六边形框架的六个顶点处,所述的第二传声器组的六只传声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连杆、所述的第二连杆和所述的第三连杆上,所述的第二传声器组的六只传声器位于与所述的六边形框架同心的一个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上,所述的第三传声器组的六只传声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连杆、所述的第二连杆和所述的第三连杆上,所述的第三传声器组的六只传声器位于与所述的六边形框架同心的一个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璐黄永谦孙晓颖黄光灿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音王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