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淑霞专利>正文

一种抗震桥梁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9552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支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震桥梁支座,上锚固定板的上表面和下锚固定板的下表面均固定有若干个预埋锚栓;支撑柱的上端从下往上插入到上凸环的内腔;上凸环的内侧壁和支撑柱的外侧壁均环绕一圈橡胶垫;支撑柱的下端插入到下凸环的内腔;第二连接管一端均与下凸环的内腔底部相接通;第二连接管另一端与第二截止阀一端相接通;下凸环上设置有高压油路缓冲机构。在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时,桥梁受到侧向压力,两个圈橡胶垫之间互相挤压进行缓冲,当桥梁受到竖直向下的力时,支撑柱向下压缩,下凸环内的液压油往高压油路缓冲机构方向流动,使压力缓冲,降低桥梁在竖直方向上所受的冲击力,使桥梁的寿命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桥梁支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支座
,特别涉及一种抗震桥梁支座。
技术介绍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建筑工程标准的提高,支座在桥梁和其他工程中不仅仅起到支撑作用,而且还具有减振、抗拔、释放弯矩、抗位移的作用。目前,在地震时常出现预制桥梁板从桥墩梁上坠落的情况,桥梁板从桥墩梁上坠落下来的原因在于,当发生地震时,产生了很大的水平力和竖直力,使预制桥梁板发生水平位移和上下位移,当位移量超过预制桥梁板在桥墩上的搁置宽度后,桥梁板就会发生坠落,此时,不仅桥梁受到损坏,而且桥上、桥下的行人和车辆均会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抗震桥梁支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抗震桥梁支座,它包括有支撑柱、上锚固定板、第一截止阀、下锚固定板和第二截止阀;所述上锚固定板的上表面和下锚固定板的下表面均固定有若干个预埋锚栓;所述上锚固定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上凸环;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从下往上插入到上凸环的内腔;所述上凸环的内侧壁和支撑柱的外侧壁均环绕一圈橡胶垫;两个橡胶垫之间设置有均匀的间隙;所述下锚固定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支撑柱相匹配的下凸环;所述支撑柱的下端插入到下凸环的内腔;所述下凸环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均与下凸环的内腔底部相接通;所述第二连接管另一端与第二截止阀一端相接通;所述下凸环上设置有高压油路缓冲机构;所述高压油路缓冲机构一端与下凸环的内腔底部相接通。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油路缓冲机构包括有气缸阀门、高压气缸、第一截止阀和第一连接管;所述高压气缸为密封容器;所述第一连接管一端与下凸环的内腔底部相接通;第一连接管另一端与第一截止阀一端相接通;所述第一截止阀另一端与高压气缸的内腔底部相接通;所述气缸阀门与高压气缸的内腔顶部相接通。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环形槽;所述环形槽沿支撑柱的轴向方向依次分布;所述环形槽内均套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圆壁抵压在下凸环的内侧壁。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抗震桥梁支座,上锚固定板的上表面和下锚固定板的下表面均固定有若干个预埋锚栓;上锚固定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上凸环;支撑柱的上端从下往上插入到上凸环的内腔;上凸环的内侧壁和支撑柱的外侧壁均环绕一圈橡胶垫;两个橡胶垫之间设置有均匀的间隙;支撑柱的下端插入到下凸环的内腔;下凸环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一端均与下凸环的内腔底部相接通;第二连接管另一端与第二截止阀一端相接通;下凸环上设置有高压油路缓冲机构;高压油路缓冲机构一端与下凸环的内腔底部相接通。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时,油泵接在第二截止阀处,油泵往下凸环的内腔注入液压油到一定的高度,该高度根据桥梁的底部与桥墩上的垫石距离进行调整,液压油注入完毕后第二截止阀关闭,然后支撑柱插入到下凸环内部进行密封;当桥梁受到侧向压力,两个圈橡胶垫之间互相挤压进行缓冲,当桥梁受到竖直向下的力时,支撑柱向下压缩,下凸环内的液压油往高压油路缓冲机构方向流动,使压力缓冲,降低桥梁在竖直方向上所受的冲击力,使桥梁的寿命得到保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柱;101、环形槽;2、上锚固定板;201、上凸环;3、橡胶垫;4、密封圈;5、气缸阀门;6、高压气缸;7、第一截止阀;8、第一连接管;9、液压油;10、下锚固定板;1001、下凸环;11、预埋锚栓;12、第二连接管;13、第二截止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抗震桥梁支座,它包括有支撑柱1、上锚固定板2、第一截止阀7、下锚固定板10和第二截止阀13;所述上锚固定板2的上表面和下锚固定板10的下表面均固定有若干个预埋锚栓11;所述上锚固定板2的下表面设置有上凸环201;所述支撑柱1的上端从下往上插入到上凸环201的内腔;所述上凸环201的内侧壁和支撑柱1的外侧壁均环绕一圈橡胶垫3;两个橡胶垫3之间设置有均匀的间隙;所述下锚固定板10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支撑柱1相匹配的下凸环1001;所述支撑柱1的下端插入到下凸环1001的内腔;所述下凸环1001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二连接管12;所述第二连接管12一端均与下凸环1001的内腔底部相接通;所述第二连接管12另一端与第二截止阀13一端相接通;所述上凸环1001上设置有高压油路缓冲机构;所述高压油路缓冲机构一端与下凸环1001的内腔底部相接通;油泵接在第二截止阀13处,油泵往下凸环1001的内腔注入液压油9到一定的高度,该高度根据桥梁的底部与桥墩上的垫石距离进行调整,液压油9注入完毕后第二截止阀13关闭,然后支撑柱1插入到下凸环1001内部进行密封;当桥梁受到侧向压力,两个圈橡胶垫3之间互相挤压进行缓冲,当桥梁受到竖直向下的力时,支撑柱1向下压缩,下凸环1001内的液压油9往高压油路缓冲机构方向流动,使压力缓冲,降低桥梁在竖直方向上所受的冲击力;使桥梁的寿命得到保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高压油路缓冲机构包括有气缸阀门5、高压气缸6、第一截止阀7和第一连接管8;所述高压气缸6为密封容器;所述第一连接管8一端与下凸环1001的内腔底部相接通;第一连接管8另一端与第一截止阀7一端相接通;所述第一截止阀7另一端与高压气缸6的内腔底部相接通;所述气缸阀门5与高压气缸6的内腔顶部相接通;通过空气压缩机接在气缸阀门5处,对高压气缸6内部进行加气压,加压完后关闭气缸阀门5,然后打开第一截止阀7,使液压油9进入到高压气缸6内,直接到平衡为止;当支撑柱1受到较大的压力而向下压缩液压油9,液压油9再次往高压气缸6内流入,进行进一步压缩高压气缸6内的气体,直至到重新到达压力平衡;液压油9对高压气缸6内做的功全部转化为内能,然后经过高压气缸6散失到外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支撑柱1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环形槽101;所述环形槽101沿支撑柱1的轴向方向依次分布;所述环形槽101内均套有密封圈4;所述密封圈4的外圆壁抵压在下凸环1001的内侧壁;设置有多个密封圈4进行密封,增加支撑柱1与下凸环1001的密封性。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时,油泵接在第二截止阀处,油泵往下凸环的内腔注入液压油到一定的高度,该高度根据桥梁的底部与桥墩上的垫石距离进行调整,液压油注入完毕后第二截止阀关闭,然后支撑柱插入到下凸环内部进行密封;当桥梁受到侧向压力时,两个圈橡胶垫之间互相挤压进行缓冲,当桥梁受到竖直向下的力时,支撑柱受到较大的压力而向下压缩液压油,液压油再次往高压气缸内流入,进行进一步压缩高压气缸内的气体,直至到重新到达压力平衡;降低桥梁在竖直方向上所受的冲击力;液压油压缩期间对高压气缸内做的功全部转化为内能,然后经过高压气缸散失到外部,使桥梁的寿命得到保障。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抗震桥梁支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震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支撑柱(1)、上锚固定板(2)、第一截止阀(7)、下锚固定板(10)和第二截止阀(13);所述上锚固定板(2)的上表面和下锚固定板(10)的下表面均固定有若干个预埋锚栓(11);所述上锚固定板(2)的下表面设置有上凸环(201);所述支撑柱(1)的上端从下往上插入到上凸环(201)的内腔;所述上凸环(201)的内侧壁和支撑柱(1)的外侧壁均环绕一圈橡胶垫(3);两个橡胶垫(3)之间设置有均匀的间隙;所述下锚固定板(10)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支撑柱(1)相匹配的下凸环(1001);所述支撑柱(1)的下端插入到下凸环(1001)的内腔;所述下凸环(1001)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二连接管(12);所述第二连接管(12)一端均与下凸环(1001)的内腔底部相接通;所述第二连接管(12)另一端与第二截止阀(13)一端相接通;所述下凸环(1001)上设置有高压油路缓冲机构;所述高压油路缓冲机构一端与下凸环(1001)的内腔底部相接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支撑柱(1)、上锚固定板(2)、第一截止阀(7)、下锚固定板(10)和第二截止阀(13);所述上锚固定板(2)的上表面和下锚固定板(10)的下表面均固定有若干个预埋锚栓(11);所述上锚固定板(2)的下表面设置有上凸环(201);所述支撑柱(1)的上端从下往上插入到上凸环(201)的内腔;所述上凸环(201)的内侧壁和支撑柱(1)的外侧壁均环绕一圈橡胶垫(3);两个橡胶垫(3)之间设置有均匀的间隙;所述下锚固定板(10)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支撑柱(1)相匹配的下凸环(1001);所述支撑柱(1)的下端插入到下凸环(1001)的内腔;所述下凸环(1001)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二连接管(12);所述第二连接管(12)一端均与下凸环(1001)的内腔底部相接通;所述第二连接管(12)另一端与第二截止阀(13)一端相接通;所述下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吴淑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