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减压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7698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1 2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骨减压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骨减压针包括针套、针体和驱动机构,所述针套上下两端均开口,所述针体套设在所述针套内,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针套上端,并可驱动所述针体相对于针套上下移动。优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改变了传统减压针的运动方式,由原来的旋转插入改为直接插入人体组织,从而减小对人体组织的损伤,减小了病人的痛苦。

A kind of bone decompression need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instruments, in particular to a bone decompression needle. The bone decompression needle of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needle sleeve, a needle body and a driving mechanism, and the upper and the lower ends of the needle sleeve are all opened. The needle body is sleeved in the needle sleeve, and the driv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needle sleeve, and can drive the needle body to move up and down with the needle sleeve. Advantages: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changing the movement mode of traditional decompression needle, changing from original rotary insertion to direct insertion into human tissue, thereby reducing the damage to human tissue and reducing the pain of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减压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骨减压针。
技术介绍
对骨高压症的治疗探索:世纪年代初许振华等学者首先提出了“骨内高压症”的概念。指出骨内高压症是以骨内高压为病理生理改变,表现为局部骨关节顽固性疼痛的一种病症,往往出现在某些疾病的早期,具有典型的休息痛或夜间痛等特点。骨内高压症的提出为临床诊断治疗骨关节疼痛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因此如能阻止骨内高压的发生和发展,将对这类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产生重要影响。目前主要应用的防治方法有手术、物理和药物治疗种。采用骨减压针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骨内高压,改善肢体供血情况,骨内静脉淤滞伴骨内高压是引起关节疼痛的重要原因,钻孔可能使髓腔与皮下增加了新的循环通路。王自平专利技术骨减压针起到了中医学中筋骨并重的治疗原则,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是针刀治疗骨性关节炎(中晚期)的重大突破。然而,现有技术的骨减压针多为T字形,使用时,医生用力将针体来回旋转钻入患者的皮肉内,旋转的针体刺破皮肉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疼痛,而且对周围组织破坏也是很大的,出血量也大,因此,需要一种缓慢的、直插式的骨减压针,以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骨减压针,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骨减压针,包括针套、针体和驱动机构,上述针套上下两端均开口,上述针体套设在上述针套内,上述驱动机构设置在上述针套上端,并可驱动上述针体相对于针套上下移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改变了传统减压针的运动方式,由原来的旋转插入改为直接插入人体组织,从而减小对人体组织的损伤,减小了病人的痛苦。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上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座、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摇臂,上述固定座水平固定在上述针套上端开口处,其内具有安装腔,上述针体上端穿过上述固定座对应安装腔的位置,上述针体上端对应固定座的外周上设有外螺纹,上述从动齿轮为圆柱环状,且其内环上设有内螺纹,上述从动齿轮位于上述安装腔内,并套设在上述针体外,且上述内螺纹与上述外螺纹啮合,上述主动齿轮水平转动安装在上述安装腔内,并位于从动齿轮一侧,且与上述从动齿轮啮合,上述摇臂安装在上述固定座上端对应主动齿轮为位置,且其下端穿过上述固定座伸入安装腔内与上述主动齿轮轴心处连接固定。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驱动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比较方便。进一步,上述针体位于针套内的一段外壁上设有限位环,上述限位环设置在靠近上述固定座的位置。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限位环限制针体的上下移动位移,避免针体从针套内拉出。进一步,上述针套下端端部设有定位环。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通过定位环定位患处。进一步,上述针套外壁上设有扶手。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通过扶手手持定位整个装置。进一步,上述从动齿轮下端同轴设有环形凸块,上述安装腔底壁上对应上述环形凸块的位置设有环形槽,上述环形凸块伸入上述环形槽内,并可沿上述环形槽水平转动。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通过环形凸块与环形槽的配合,使得从动齿轮传动稳定性较好,不会发生位移偏转,确保针体精确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骨减压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结构放大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针套,2、针体,3、驱动机构,11、定位环,12、扶手,21、外螺纹,22、限位环,31、固定座,32、从动齿轮,33、主动齿轮,34、摇臂,311、安装腔,321、内螺纹,322、环形凸块,3111、环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骨减压针包括针套1、针体2和驱动机构3,上述针套1上下两端均开口,上述针体2套设在上述针套1内,上述驱动机构3设置在上述针套1上端,并可驱动上述针体2相对于针套1上下移动。使用过程,通过驱动机构3驱动针体2相对于针套1上下移动,当驱动针体2向下移动时,针体2下端针尖部即可插入患处进行相关治疗。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驱动机构3包括固定座31、从动齿轮32、主动齿轮33和摇臂34,上述固定座31水平固定在上述针套1上端开口处,其内具有安装腔311,上述针体2上端穿过上述固定座31对应安装腔311的位置,上述针体2上端对应固定座31的外周上设有外螺纹21,上述从动齿轮32为圆柱环状,且其内环上设有内螺纹321,上述从动齿轮32位于上述安装腔311内,并套设在上述针体2外,且上述内螺纹321与上述外螺纹21啮合,上述主动齿轮33水平转动安装在上述安装腔311内,并位于从动齿轮32一侧,且与上述从动齿轮32啮合,上述摇臂34安装在上述固定座31上端对应主动齿轮33为位置,且其下端穿过上述固定座31伸入安装腔311内与上述主动齿轮33轴心处连接固定,使用过程中,通过水平转动摇臂34带动主动齿轮33转动,进而带动与之啮合的从动齿轮32转动,因从动齿轮32与针体2啮合,即可带动针体2相对于针套1上下移动,使得针尖部伸出针套1下端开口处或收缩进针套2内。优选的,上述针体2位于针套2内的一段外壁上设有限位环22,上述限位环22设置在靠近上述固定座31的位置,针体2向上移动过程中,限位环22同步靠近固定座31下端移动直至与固定座31下端抵接,之后针体2将不再向上移动,避免了针体2向上移动后使其上端外壁上外螺纹21余从动齿轮32内环上的内螺纹321脱离而无法正常使用的状况发生。优选的,上述针套1下端端部设有定位环11,通过定位环11抵压在患处,便于医务人员快速定位患处进行治疗。优选的,上述针套1外壁上设有扶手12,医务人员可通过扶手12手持整个装置对患者进行治疗。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从动齿轮32下端同轴设有环形凸块322,上述安装腔311底壁上对应上述环形凸块322的位置设有环形槽3111,上述环形凸块322伸入上述环形槽3111内,并可沿上述环形槽3111水平转动,通过环形凸块322余环形槽3111的配合,使得从动齿轮32运行时比较稳定,不会发生位置偏差。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骨减压针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骨减压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套(1)、针体(2)和驱动机构(3),所述针套(1)上下两端均开口,所述针体(2)套设在所述针套(1)内,所述驱动机构(3)设置在所述针套(1)上端,并可驱动所述针体(2)相对于针套(1)上下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减压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套(1)、针体(2)和驱动机构(3),所述针套(1)上下两端均开口,所述针体(2)套设在所述针套(1)内,所述驱动机构(3)设置在所述针套(1)上端,并可驱动所述针体(2)相对于针套(1)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减压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固定座(31)、从动齿轮(32)、主动齿轮(33)和摇臂(34),所述固定座(31)水平固定在所述针套(1)上端开口处,其内具有安装腔(311),所述针体(2)上端穿过所述固定座(31)对应安装腔(311)的位置,所述针体(2)上端对应固定座(31)的外周上设有外螺纹(21),所述从动齿轮(32)为圆柱环状,且其内环上设有内螺纹(321),所述从动齿轮(32)位于所述安装腔(311)内,并套设在所述针体(2)外,且所述内螺纹(321)与所述外螺纹(21)啮合,所述主动齿轮(33)水平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腔(311)内,并位于从动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斌叶霖雷枢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