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散热性能的母线槽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7260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散热性能的母线槽壳体,包括盖板、侧板,侧板的截面形状为H形结构,盖板的截面形状为C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母线槽壳体由侧板和盖板两部分连接而成,制造和安装方便;侧板上设有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第三散热片,盖板上设有第四散热片、第五散热片、第六散热片,能明显增加散热面积,取得较好的散热效果,此外散热片上还设有圆弧形的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三凸起,第一散热片的高度为d1,盖板与第二侧板的距离为d2,所述第一凸起的高度为d3,3*d1≥d2≥2*d1≥30*d3,这种结构能更好的提升母线的散热能力,保证母线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散热性能的母线槽壳体
本技术涉及输电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高散热性能的母线槽壳体。
技术介绍
现有的输电母线系统中,母线槽的壳体结构通常由上、下两个盖板和C形侧板组成,侧板虽采用铝板进行加工,但散热面积有限。这种结构不仅影响壳体外观,并且壳体在加工过程中,误差较大,导致连接部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渗入水分,影响设备安全运行,因此通常需要在侧板与顶板的连接处打密封胶,这也进一步增加了安装工作量,并且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设备会产生大量热量,散热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散热性能的母线槽壳体,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散热效果好的特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散热性能的母线槽壳体,包括盖板、侧板,侧板的截面形状为H形结构,侧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一侧板、第三侧板的截面形状为C形结构,第一侧板的开口向上,第三侧板的开口向下,第二侧板为矩形结构,第二侧板的上端与第一侧板相连,第二侧板的下端与第三侧板相连,第一侧板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为三角形,第一凹槽沿第一侧板的外侧面竖直排列,第二凹槽的截面形状为U形结构,第二凹槽的数量为2个,第二凹槽的开口方向向下,第三侧板的结构与第一侧板相同,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一凸起,4-6个第一凸起为一组分布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散热片之间或分布于相邻的第一散热片与第二散热片之间,第二侧板上的外侧面设有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第三散热片,第一散热片的截面为等腰梯形,第一散热片的两侧腰上设有第二凸起,第一散热片的每侧腰上第二凸起的数量为6-10个,第一散热片的数量大于2个,第二散热片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第二散热片的斜腰上设有6-10个第三凸起,第三散热片位于第二侧板的中部,第三散热片的数量为2个,第三散热片包括第一散热块、第二散热块,第一散热块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第一散热块的拐角处为圆弧形,第二散热块的截面形状为L形,第二散热块的顶端与第一散热块的侧面相连,所述第二散热片位于第三散热片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散热片位于第二散热片的上下两侧;所述盖板的截面形状为C形结构,盖板的开口背向第二侧板,盖板内侧设有圆弧形凸起,盖板内侧设有第四散热片、第五散热片、第六散热片,第四散热片的结构、数量与第一散热片相同,第五散热片的结构、数量与第二散热片相同,第六散热片的结构、数量与第三散热片相同,第四散热片在盖板上的排列方式与第一散热片在侧板上的排列方式相同,第五散热片在盖板上的排列方式与第二散热片在侧板上的排列方式相同,第六散热片在盖板上的排列方式与第三散热片在侧板上的排列方式相同。所述第一散热片的高度为d1,盖板与第二侧板的距离为d2,所述第一凸起的高度为d3,3*d1≥d2≥2*d1≥30*d3。所述第一散热片顶角a的角度为100-120°。所述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三凸起均为圆弧形凸起,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三凸起的大小、形状相同。所述侧板与盖板均为铝合金材质。所述侧板与盖板通过螺栓、螺母相接。本技术具有有益效果:1.结构简单,母线槽壳体由侧板和盖板两部分连接而成,制造和安装方便;2.侧板上设有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第三散热片,盖板上设有第四散热片、第五散热片、第六散热片,在工作过程中,侧板和盖板会吸收导体的热量导致温度升高,设计散热片后,能明显增加散热面积,取得较好的散热效果,此外散热片上还设有圆弧形的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三凸起,第一散热片的高度为d1,盖板与第二侧板的距离为d2,所述第一凸起的高度为d3,3*d1≥d2≥2*d1≥30*d3,这种结构能更好的提升母线的散热能力,减少温升,线路电损低,保证母线的正常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盖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侧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图中:1-侧板,2-盖板,3-第三侧板,4-第二侧板,5-第一侧板,6-第一凹槽,7-第二凹槽,8-第二散热片,9-第三散热片,10-第一散热片,11-第一凸起,12-第一散热块,13-第二散热块,14-第四散热片,15-第五散热片,16-第六散热片,17-第二凸起,18-第三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高散热性能的母线槽壳体,包括盖板、侧板,侧板的截面形状为H形结构,侧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一侧板、第三侧板的截面形状为C形结构,第一侧板的开口向上,第三侧板的开口向下,第二侧板为矩形结构,第二侧板的上端与第一侧板相连,第二侧板的下端与第三侧板相连,第一侧板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为三角形,第一凹槽沿第一侧板的外侧面竖直排列,第二凹槽的截面形状为U形结构,第二凹槽的数量为2个,第二凹槽的开口方向向下,第三侧板的结构与第一侧板相同,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一凸起,4-6个第一凸起为一组分布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散热片之间或分布于相邻的第一散热片与第二散热片之间,第二侧板上的外侧面设有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第三散热片,第一散热片的截面为等腰梯形,第一散热片的两侧腰上设有第二凸起,第一散热片的每侧腰上第二凸起的数量为6-10个,第一散热片的数量大于2个,第二散热片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第二散热片的斜腰上设有6-10个第三凸起,第三散热片位于第二侧板的中部,第三散热片的数量为2个,第三散热片包括第一散热块、第二散热块,第一散热块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第一散热块的拐角处为圆弧形,第二散热块的截面形状为L形,第二散热块的顶端与第一散热块的侧面相连,所述第二散热片位于第三散热片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散热片位于第二散热片的上下两侧;所述盖板的截面形状为C形结构,盖板的开口背向第二侧板,盖板内侧设有圆弧形凸起,盖板内侧设有第四散热片、第五散热片、第六散热片,第四散热片的结构、数量与第一散热片相同,第五散热片的结构、数量与第二散热片相同,第六散热片的结构、数量与第三散热片相同,第四散热片在盖板上的排列方式与第一散热片在侧板上的排列方式相同,第五散热片在盖板上的排列方式与第二散热片在侧板上的排列方式相同,第六散热片在盖板上的排列方式与第三散热片在侧板上的排列方式相同。所述第一散热片的高度为d1,盖板与第二侧板的距离为d2,所述第一凸起的高度为d3,3*d1≥d2≥2*d1≥30*d3。所述第一散热片顶角a的角度为100-120°。所述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三凸起均为圆弧形凸起,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三凸起的大小、形状相同。所述侧板与盖板均为铝合金材质。所述侧板与盖板通过螺栓、螺母相接。以上所述,只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技术的内容对本技术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散热性能的母线槽壳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散热性能的母线槽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侧板,侧板的截面形状为H形结构,侧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一侧板、第三侧板的截面形状为C形结构,第一侧板的开口向上,第三侧板的开口向下,第二侧板为矩形结构,第二侧板的上端与第一侧板相连,第二侧板的下端与第三侧板相连,第一侧板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为三角形,第一凹槽沿第一侧板的外侧面竖直排列,第二凹槽的截面形状为U形结构,第二凹槽的数量为2个,第二凹槽的开口方向向下,第三侧板的结构与第一侧板相同,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一凸起,4‑6个第一凸起为一组分布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散热片之间或分布于相邻的第一散热片与第二散热片之间,第二侧板上的外侧面设有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第三散热片,第一散热片的截面为等腰梯形,第一散热片的两侧腰上设有第二凸起,第一散热片的每侧腰上第二凸起的数量为6‑10个,第一散热片的数量大于2个,第二散热片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第二散热片的斜腰上设有6‑10个第三凸起,第三散热片位于第二侧板的中部,第三散热片的数量为2个,第三散热片包括第一散热块、第二散热块,第一散热块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第一散热块的拐角处为圆弧形,第二散热块的截面形状为L形,第二散热块的顶端与第一散热块的侧面相连,所述第二散热片位于第三散热片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散热片位于第二散热片的上下两侧;所述盖板的截面形状为C形结构,盖板的开口背向第二侧板,盖板内侧设有圆弧形凸起,盖板内侧设有第四散热片、第五散热片、第六散热片,第四散热片的结构、数量与第一散热片相同,第五散热片的结构、数量与第二散热片相同,第六散热片的结构、数量与第三散热片相同,第四散热片在盖板上的排列方式与第一散热片在侧板上的排列方式相同,第五散热片在盖板上的排列方式与第二散热片在侧板上的排列方式相同,第六散热片在盖板上的排列方式与第三散热片在侧板上的排列方式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散热性能的母线槽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侧板,侧板的截面形状为H形结构,侧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一侧板、第三侧板的截面形状为C形结构,第一侧板的开口向上,第三侧板的开口向下,第二侧板为矩形结构,第二侧板的上端与第一侧板相连,第二侧板的下端与第三侧板相连,第一侧板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为三角形,第一凹槽沿第一侧板的外侧面竖直排列,第二凹槽的截面形状为U形结构,第二凹槽的数量为2个,第二凹槽的开口方向向下,第三侧板的结构与第一侧板相同,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一凸起,4-6个第一凸起为一组分布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散热片之间或分布于相邻的第一散热片与第二散热片之间,第二侧板上的外侧面设有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第三散热片,第一散热片的截面为等腰梯形,第一散热片的两侧腰上设有第二凸起,第一散热片的每侧腰上第二凸起的数量为6-10个,第一散热片的数量大于2个,第二散热片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第二散热片的斜腰上设有6-10个第三凸起,第三散热片位于第二侧板的中部,第三散热片的数量为2个,第三散热片包括第一散热块、第二散热块,第一散热块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第一散热块的拐角处为圆弧形,第二散热块的截面形状为L形,第二散热块的顶端与第一散热块的侧面相连,所述第二散热片位于第三散热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军张开银
申请(专利权)人:鼎圣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