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螺旋电极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51233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1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螺旋电极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宽螺距螺旋状外电极丝、无间距螺旋状内电极丝、管状绝缘体,宽螺距螺旋状外电极丝缠绕在管状绝缘体上,无间距螺旋状内电极丝位于管状绝缘体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极不会出现氧化和老化现象,在管状绝缘体内壁中不产生间隙,导电性能稳定,大幅提高产量,降低生产制造工艺难度,增强了管状绝缘体的强度,减少了生产加工过程中废品率和运输及使用中的破碎损坏。

Low temperature plasma generator with double helix electrod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ouble spiral electrode plasma generator, including wide pitch spiral electrode wire, gapless spiral electrode wire, a tubular insulator, wide pitch spiral electrode wire is wound on a tubular insulator, gapless wire electrode located within the internal spiral tubular insulator. The utility model does not appear electrode oxidation and aging phenomenon in the tubular insulation gap does not produce the inner wall, conductive performance is stable,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yield, reduce the production manufacturing process, enhance the strength of the tubular insulator, reduce broken scrap and transport and use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螺旋电极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具体地,涉及一种双螺旋电极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
技术介绍
低温等离子臭氧发生装置常利用成对电极元件对置,例如从专利号为“CN200880007335.9”且专利名称为“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的专利文献A可知:为了防止棒状导电体作为放电极在插入管状绝缘体时形成空间间隙而造成的发热与电力消耗,该专利文献不采用棒状导体。而在设置于绝缘体的内部的空间中封入导电膏,即可在设置于绝缘体的空间的内表面不会形成空间间隙。由此,能够解决基于间隙的各种问题,提高臭氧产生效率和进一步改善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生产率的效果。导电膏有树脂成分的导电性能受到掺入的金属粉末加入量和调制均匀度等工艺影响,不及金属电极的稳定性,由于两级并行,有效放电制取臭氧的长度是由两级直线并行的长度决定的,在制造过程中,长度将限制了产量,由于臭氧制取量与两电极放电的距离有密切关系,两电极的平行度和相间距离尺寸的精度细微变化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臭氧产量,因此生产制造工艺难度增加,不良品率会增加,由于玻璃或陶瓷的管状绝缘体易碎,内部充入的软质导电膏又无法增强其作为电极的强度,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废品率会提高,运输和使用中的容易破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螺旋电极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其电极不会出现氧化和老化现象,在管状绝缘体内壁中不产生间隙,导电性能稳定,大幅提高产量,降低生产制造工艺难度,增强了管状绝缘体的强度,减少了生产加工过程中废品率和运输及使用中的破碎损坏。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双螺旋电极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宽螺距螺旋状外电极丝、无间距螺旋状内电极丝、管状绝缘体,宽螺距螺旋状外电极丝缠绕在管状绝缘体上,无间距螺旋状内电极丝位于管状绝缘体内部。优选地,所述宽螺距螺旋状外电极丝的材料和无间距螺旋状内电极丝的材料都为不锈钢或镀铬钢丝。优选地,所述宽螺距螺旋状外电极丝、无间距螺旋状内电极丝与管状绝缘体之间都没有间隙。优选地,所述管状绝缘体的形状是空心的圆柱形。优选地,所述管状绝缘体内抽出真空后用硅胶封住。优选地,所述管状绝缘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第一定位套、一个第二定位套,第一定位套的一端直径大于管状绝缘体的直径;第二定位套的一端直径等于管状绝缘体的直径。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套上设有一个第一凸起,第二定位套上设有一个第二凸起。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内设有一个第一凹孔,第二凸起上设有一个第二凹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金属丝电极,导电性和材料稳定性比用树脂与金属粉末搅拌形成的导电膏填充在管状绝缘体内作为电极来得稳定可靠与耐用。(2)利用螺管的弹性,同样可将电极无间隙地紧贴表面。金属电极还能增强管状绝缘体的强度,在生产加工、使用和运输中不易碎裂。(3)有效放电产生臭氧的距离,由之前两级平行的直线长度L增到了(π×D×L)÷螺距H,因此在同样管状绝缘体长度下,电极下臭氧产量提高数倍。(4)采用双螺旋电极,两级间距离既是管状绝缘体的壁厚,两极距离均匀,放电稳定,制造工艺简单可靠,成品率大大提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双螺旋电极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双螺旋电极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管状绝缘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无间距螺旋状内电极丝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宽螺距螺旋状外电极丝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去除管状绝缘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双螺旋电极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宽螺距螺旋状外电极丝1、无间距螺旋状内电极丝2、管状绝缘体3,宽螺距螺旋状外电极丝1缠绕在管状绝缘体3上,无间距螺旋状内电极丝2位于管状绝缘体3内部。宽螺距螺旋状外电极丝1的材料和无间距螺旋状内电极丝2的材料都为不锈钢、镀铬钢丝和其它金属丝材料,这样导电性好,还可以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金属材料(不锈钢、镀铬钢丝等)的纯度和导电稳定性比导电膏强,制作工艺简单。不锈钢、镀铬钢丝和其它贵金属丝材料不仅使电极不易被氧化和老化,而且还增强了管状绝缘体的强度,在生产加工、使用和运输中不易碎裂。宽螺距螺旋状外电极丝1、无间距螺旋状内电极丝2与管状绝缘体3之间都没有间隙,这样可以提高稳定性。因无间距螺旋状内电极丝的拉伸与收缩弹性使其紧密贴住了绝缘导管的内壁,具有不会产生电极与内壁的间隙问题。管状绝缘体3的形状是空心的圆柱形,这样更容易实现宽螺距螺旋状外电极丝1和无间距螺旋状内电极丝2的紧密贴压。管状绝缘体3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第一定位套4、一个第二定位套5,第一定位套4的一端直径大于管状绝缘体3的直径,这样防止宽螺距螺旋状外电极丝1从管状绝缘体3的一端移出,进行定位;第二定位套5的一端直径等于管状绝缘体3的直径,这样方便宽螺距螺旋状外电极丝1从管状绝缘体3的另一端移出。第一定位套4上设有一个第一凸起43,第二定位套5上设有一个第二凸起43,这样方便与其他元件进行卡合。第一凸起43内设有一个第一凹孔41,第二凸起44上设有一个第二凹孔42,这样可以与其他元件进行连接,方便使用。由于在管状绝缘体外壁采用了同样金属材料的宽螺距外电极丝为另一极,因此,两级的有效放电长度,不再是专利文献A中平行两级的直线长度L,而是由缠绕在管状绝缘体外壁上的宽螺距外电极丝的拉伸长度决定。宽螺距外电极丝的拉伸展开长度=(π×D×L)÷螺距H,可见其长度远远大于L,因此,臭氧产生量远远大于专利文献A中由平行两级直线长度决定产量。本技术两级之间的放电距离,完全由一根管状绝缘体壁厚决定,另因两级都采用了螺旋管型绕制,因此两级都会紧贴管状绝缘体,极间距离均匀,生产制造工艺简单,产品合格率高。本技术中在管状绝缘体内采用的是紧密无间距螺旋状内电极丝,能列举出的电极丝的材料为不锈钢、镀铬钢丝和其它金属丝材料。依靠螺管的拉升使之直径缩小,可轻易放入管状绝缘体内。依靠回弹力的直径扩张,使之紧贴在管状绝缘体内,达到与专利文献A一样具有不会产生电极与内壁的间隙问题。无间距螺旋状内电极丝在一端引出接线端,用以接入电源。在管状绝缘体外缠绕宽螺距外电极丝为另一极,并在相反方向引出接线端螺距长度可根据所需臭氧量浓度进行选择。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无间距螺旋状内电极丝依靠拉升使之直径缩小,即可轻易地放入管状绝缘体内,再依靠回弹力的直径扩张,使之紧贴在管状绝缘体内,达到不会产生电极与内壁有间隙的问题。无间距螺旋状内电极引出接线端用于接入电源。管状绝缘体外缠绕的宽螺距外电极丝利用拉伸后螺管直径缩小来使之紧贴压住管状绝缘体的外侧,由此保证两级间距离既是管状绝缘体的壁厚,确保放电均匀和臭氧产量的稳定性,宽螺距螺旋状外电极引出接线端用于放电和臭氧产出,管状绝缘体用于隔开宽螺距螺旋状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螺旋电极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螺旋电极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宽螺距螺旋状外电极丝、无间距螺旋状内电极丝、管状绝缘体,宽螺距螺旋状外电极丝缠绕在管状绝缘体上,无间距螺旋状内电极丝位于管状绝缘体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螺旋电极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宽螺距螺旋状外电极丝、无间距螺旋状内电极丝、管状绝缘体,宽螺距螺旋状外电极丝缠绕在管状绝缘体上,无间距螺旋状内电极丝位于管状绝缘体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电极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宽螺距螺旋状外电极丝的材料和无间距螺旋状内电极丝的材料都为不锈钢或镀铬钢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电极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宽螺距螺旋状外电极丝、无间距螺旋状内电极丝与管状绝缘体之间都没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电极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绝缘体的形状是空心的圆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置中建筑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