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32577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2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轮架。

Wheel fram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wheel frame for an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轮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用于汽车的前轴的轮架。
技术介绍
已知轮架为整体式或一体式铸造的,或者整体式或一体式锻造的由钢材或铝材制成的构件,其中通常对功能面进行切削再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上述功能或要求中的至少某些的方面,对一种特别是用于汽车的前轴的整体式铸造的轮架进行优化。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经驱动的轴,特别是用于经驱动的前轴的相应需要优化的轮架。本专利技术的轮架能够运行安全地吸收和传递所有车轮力和车轮力矩,以及跨接运动点与车轮支承装置之间的结构空间。此外,本专利技术的轮架有助于进一步减小非悬挂质量(ungefederteMasse)且具有较大的刚度。此外,本专利技术的轮架具有延展性和在故障前使得轮架充分变形的几何形状。本专利技术的轮架应具有耐腐蚀性、良好的可加工性,特别是在具有较大负荷能力的同时具有较小的重量,以及较低的制造成本。特定而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研制出整体提高系统刚度且进一步改进车轮导向系统的轮架几何形状。本专利技术用以达成上上述目的的解决方案为一种特别是用于汽车的前轴的轮架,其具有本体,所述本体具有以下提出的容置部或凹口中的至少部分:-用于容置车轮轴承的轴颈-用于连接制动钳-用于支承上横向导臂叉-用于支承上倾斜导臂-用于支承转向横拉杆-用于支承下弹簧导臂-用于支承另一个下横向导臂-用于定位传感器,特别是转速传感器-用于固定传感器,特别是转速传感器其中所述轮架作为与这些容置部或凹口整体式压铸且将其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构件,优选由轻金属制成。事实证明,这种作为压铸件的轮架的重量与相应的差压铸造(CPC-)轮架相比小得多。基于重量为约3.3kg的差压铸造轮架,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轮架实现1kg以上的重量减少,其中压铸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轮架同样可以满足针对差压铸造轮架所提出的要求。根据有利方案,用于容置所述轴颈的所述凹口作为所述本体中的中心元件具有大体水平定向的圆柱形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优选在其长度范围内保持不变。根据有利方案,用于支承所述上横向导臂叉的所述容置部布置在所述轮架的上端区内。根据有利方案,用于支承所述上横向导臂叉的所述容置部采用接近U形的构建方案且配设有两个沿行驶方向观察彼此间隔的容置元件,其用于环绕地保持所述上横向导臂叉。根据有益方案,所述容置元件就所述圆柱形通孔的中心纵轴而言沿行驶方向(FR),大体上作为突出于所述轮架的背侧的悬臂而倾斜地定向。根据有利方案,在观察所述轮架的上端侧时,所述容置元件如此地构建和定向,使得所述压铸轮架的分型面平行于所述脱模方向地布置在所述容置元件之间。采用这种构建方案后便不用在上述用于支承所述上横向导臂叉的容置部的区域内设置滑块。根据有利方案,在观察所述轮架的上端侧时,分型面在沿行驶方向观察的后容置元件的所述自由端与沿行驶方向观察的前容置元件的所述非自由端之间延伸。根据有利方案,用于支承所述上倾斜导臂叉的所述容置部布置在所述轮架的上端区内。根据有利方案,用于支承所述上倾斜导臂的所述容置部优选构建为套筒形且配设有圆柱形贯穿孔,其中所述贯穿孔的进口区优选具有加强边缘区域。根据有利方案,用于支承所述上倾斜导臂的所述容置部的壁部的至少一个部分过渡至用于支承所述上横向导臂叉的容置部的沿行驶方向观察的后容置元件的壁部,优选共同构成沿行驶方向观察的后容置元件的壁部的一个部分,反之亦然。根据有利方案,加强筋在用于支承所述上倾斜导臂的套筒形容置部的外侧上延伸,并且过渡至用于支承所述上横向导臂叉的容置部的沿行驶方向观察的后容置元件的壁部。根据有利方案,在所述轮架的背侧上,在紧接在用于支承所述上倾斜导臂的套筒形容置部的下方设有单侧置入的自由空间。根据有利方案,连接用于支承所述上倾斜导臂的套筒形容置部的自由空间至少部分地受到加强壁和/或加强筋限制。根据有利方案,用于支承所述转向横拉杆的容置部布置在所述轮架的沿行驶方向观察的后端区内,优选布置在约一半高度处。根据有利方案,用于支承所述转向横拉杆的所述容置部优选构建为套筒形且配设有圆柱形贯穿孔,其中所述圆柱形贯穿孔优选朝用于容置所述轴颈的所述凹口方向定向,以及/或者其中所述贯穿孔的进口区优选具有加强边缘区域。根据有利方案,在所述轮架的背侧和/或正侧上沿所述一侧和/或另一侧,即在用于支承所述转向横拉杆的所述套筒形容置部旁边设有至少一个单侧置入的自由空间。根据有利方案,纵侧地设于用于支承所述转向横拉杆的所述套筒形容置部旁边的自由空间中的每个和/或作为组合式自由空间而至少部分地被至少一个加强筋或加强脊和/或加强壁,或者至少一个加强带或加强条包围。根据有利方案,在所述轮架的沿行驶方向观察的后端侧中设有至少一个空腔、凹口或自由空间。根据有利方案,设在所述轮架的沿行驶方向观察的后端侧中的空腔、凹口或自由空间在使用可动的芯部和/或轮廓部件或滑块压铸时被单侧地置入。根据有利方案,设在所述轮架的沿行驶方向观察的后端侧中的空腔、凹口或自由空间布置在用于支承所述上倾斜导臂的所述容置部与用于支承所述转向横拉杆的所述容置部之间。根据有利方案,用于支承所述下弹簧导臂的所述容置部布置在所述轮架的下端区内。根据有利方案,用于支承所述下弹簧导臂的所述容置部优选构建为套筒形且配设有圆柱形贯穿孔。根据有利方案,所述圆柱形贯穿孔横向于用于容置所述轴颈的凹口的圆柱形通孔。根据有利方案,在所述轮架的背侧和/或正侧上,在用于支承所述下弹簧导臂的所述套筒形容置部上设有至少一个单侧置入的自由空间。根据有利方案,所述轮架的背侧和/或正侧上的用于支承所述下弹簧导臂的所述套筒形容置部上的至少一个单侧置入的自由空间至少部分地被至少一个加强筋或加强脊和/或加强壁,或者至少一个加强带或加强条包围。根据有利方案,用于支承所述下横向导臂的所述容置部布置在所述轮架的下端区内。根据有利方案,用于支承所述下横向导臂的所述容置部沿行驶方向观察布置在用于支承所述下弹簧导臂的所述容置部前。根据有利方案,用于支承所述下横向导臂的所述容置部优选构建为套筒形且配设有圆柱形贯穿孔,其中所述圆柱形贯穿孔横向于用于容置所述轴颈的所述凹口的圆柱形通孔,以及/或者横向于用于支承所述下弹簧导臂的所述容置部的圆柱形贯穿孔。根据有利方案,用于支承所述下横向导臂的所述容置部的贯穿孔的进口区具有加强边缘区域。根据有利方案,用于支承所述下横向导臂的所述容置部的沿行驶方向观察的后端区通过至少一个加强壁而与用于支承所述下弹簧导臂的所述容置部连接。根据有利方案,所述本体具有至少部分地环绕用于容置所述轴颈的所述凹口布置的单侧地,优选既从所述轮架的正侧和又从背侧置入的空腔、凹口或自由空间。根据有利方案,总共交替布置有所述空腔中的至少两个,优选三个,特别优选四个,尤佳五个,极佳六个,更佳七个,进一步更佳八个,最佳九个。特定而言,这种构建方案能在压铸本专利技术的轮架时实现较短的流径。根据有利方案,每两个交替并排布置的空腔具有一个共用的中间壁,其中所述中间壁的壁厚优选为1至3mm。根据有利方案,布置在所述空腔之间的中间壁中的至少数个从包围用于容置所述轴颈的所述凹口的壁部出发,至少接近径向地朝外延伸。根据有利方案,用于连接所述制动钳的所述容置部布置在所述轮架的沿行驶方向观察的前端区内,其中所述容置部大体竖向地彼此间隔,并且优选通过所述外轮廓中接近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轮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特别是用于汽车的前轴的轮架(10),其具有本体(12),所述本体具有以下提出的容置部或凹口中的至少部分:(14)用于容置车轮轴承的轴颈(16,18)用于连接制动钳(20)用于支承上横向导臂叉(22)用于支承上倾斜导臂(24)用于支承转向横拉杆(26)用于支承下弹簧导臂(28)用于支承另一个下横向导臂(30)用于定位传感器,特别是转速传感器(32)用于固定传感器,特别是转速传感器其中所述轮架(10)作为与这些容置部或凹口整体式压铸并且将其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构件,优选由轻金属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2.27 DE 102015102887.51.一种特别是用于汽车的前轴的轮架(10),其具有本体(12),所述本体具有以下提出的容置部或凹口中的至少部分:(14)用于容置车轮轴承的轴颈(16,18)用于连接制动钳(20)用于支承上横向导臂叉(22)用于支承上倾斜导臂(24)用于支承转向横拉杆(26)用于支承下弹簧导臂(28)用于支承另一个下横向导臂(30)用于定位传感器,特别是转速传感器(32)用于固定传感器,特别是转速传感器其中所述轮架(10)作为与这些容置部或凹口整体式压铸并且将其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构件,优选由轻金属制成。2.特别是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架(10),其特征在于,用于容置所述轴颈的所述容置部(14)作为所述本体(12)中的中心元件具有大体水平定向的圆柱形通孔(34),所述通孔的内径优选在其长度范围内保持不变。3.特别是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轮架(10),其特征在于,用于支承所述上横向导臂叉的所述容置部(20)布置在所述轮架(10)的上端区内。4.特别是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轮架(10),其特征在于,用于支承所述上横向导臂叉的所述容置部(20)采用接近U形的构建方案且配设有两个沿行驶方向(FR)观察彼此间隔的容置元件(20a,20b),其用于环绕地保持所述横向导臂叉。5.特别是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轮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元件(20a,20b)就所述圆柱形通孔(34)的中心纵轴(36)而言倾斜地沿行驶方向(FR)从所述轮架(10)的背侧伸出。6.特别是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轮架(10),其特征在于,在观察所述轮架(10)的上端侧时,所述容置元件(20a,20b)如此地构建和定向,使得所述压铸轮架(10)的分型面(37)平行于所述脱模方向(40)地布置在所述容置元件(20a,20b)之间。7.特别是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轮架(10),其特征在于,在观察所述轮架(10)的上端侧时,分型面(37)在沿行驶方向(FR)观察的后容置元件(20b)的所述自由端(38)与沿行驶方向(FR)观察的前容置元件(20a)的所述非自由端(39)之间延伸。8.特别是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轮架(10),其特征在于,用于支承所述上倾斜导臂叉的所述容置部(22)布置在所述轮架(10)的上端区内。9.特别是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轮架(10),其特征在于,用于支承所述上倾斜导臂的所述容置部(22)构建为套筒形且配设有圆柱形贯穿孔(35),其中所述贯穿孔(35)的进口区优选具有加强边缘区域。10.特别是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轮架(10),其特征在于,用于支承所述上倾斜导臂的所述容置部(22)的壁部的至少一个部分过渡至用于支承所述上横向导臂叉的容置部(20)的沿行驶方向观察的后容置元件(20b)的壁部,优选共同构成沿行驶方向(FR)观察的后容置元件(20b)的壁部的一个部分,反之亦然。11.特别是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轮架(10),其特征在于,加强筋(42)在用于支承所述上倾斜导臂的套筒形容置部(22)的外侧上延伸,并且过渡至用于支承所述上横向导臂叉的容置部(20)的沿行驶方向观察的后容置元件(20b)的壁部。12.特别是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轮架(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轮架(10)的背侧上,在紧接在用于支承所述上倾斜导臂的套筒形容置部(22)的下方设有单侧置入的自由空间(44)。13.特别是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轮架(10),其特征在于,连接用于支承所述上倾斜导臂的套筒形容置部(22)的自由空间(44)至少部分地受到加强壁(46)和/或加强筋限制。14.特别是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轮架(10),其特征在于,用于支承所述转向横拉杆的容置部(24)布置在沿行驶方向观察的后端区内,优选布置在所述轮架(10)的约一半高度处。15.特别是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轮架(10),其特征在于,用于支承所述转向横拉杆的所述容置部(24)构建为套筒形且配设有圆柱形贯穿孔(47),其中所述圆柱形贯穿孔(47)优选朝用于容置所述轴颈的所述凹口(14)方向定向,以及/或者其中所述贯穿孔(47)的进口区优选具有加强边缘区域。16.特别是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轮架(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轮架(10)的背侧和/或正侧上沿所述一侧和/或另一侧,即在用于支承所述转向横拉杆的所述套筒形容置部(24)旁边设有至少一个单侧置入的自由空间(50,52,54,56)。17.特别是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轮架(10),其特征在于,纵侧地设于用于支承所述转向横拉杆的所述套筒形容置部(24)旁边的自由空间(50,52,54,56)中的每个和/或作为组合式自由空间(50+52,54+56)而至少部分地被至少一个加强筋(58)和/或至少一个加强壁(60)包围。18.特别是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轮架(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轮架(10)的沿行驶方向观察的后端侧中设有至少一个空腔(62)、凹口或自由空间。19.特别是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轮架(10),其特征在于,设在所述轮架(10)的沿行驶方向观察的后端侧中的空腔(62)、凹口或自由空间在使用可动的芯部和/或轮廓部件或滑块压铸时被单侧地置入。20.特别是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轮架(10),其特征在于,设在所述轮架(10)的沿行驶方向(FR)观察的后端侧中的空腔(62)、凹口或自由空间布置在用于支承所述上倾斜导臂的所述容置部(22)与用于支承所述转向横拉杆的所述容置部(42)之间。21.特别是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轮架(10),其特征在于,用于支承所述下弹簧导臂的所述容置部(26)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托马斯·布施约翰斯塔凡·吉斯勒克劳斯·格雷文阿里贝特·斯迈克海科·考尔特简·勒姆希尔德
申请(专利权)人:KSM铸造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