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89884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6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底板,所述散热底板内均匀设有若干呈U型的冷水子通道,若干所述冷水子通道首尾依次连通形成冷水通道,所述冷水通道的两端分别为一冷水进口与一冷水出口;电机控制器壳体,所述电机控制器壳体上设有散热风扇;水冷系统,所述水冷系统的出水口与所述冷水进口连接,所述水冷系统的进水口与所述冷水出口连接;若干设置于所述散热底板的底部的散热片;若干所述散热片为多排多列设置于所述散热底板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散热效率且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对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散热装置结构设计领域,尤指一种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的不断出台,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全球各大公司都开始将目光投向新能源汽车领域,现今,世界各个国家也研发出了各式各样的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等一系列的汽车产品,而新能源车中需要用到电机控制器,由于现在大多数的电机控制器采用的是风冷结构散热,但是由于热交换系数低,冷却速度慢,温度均匀性不容易控制,新能源汽车的起步、加速、高速行驶全靠电动机来实现,因此在行驶中的大电流状况下,电动机的内耗也会急剧增加,电动机的内耗几乎全部以热量的方式释放。如果电动机在大电流工况下正常运转得不到有效地冷却,电动机的内部温度不断升高,导致电动机效率下降,如果温度过高,就会造威内部烧蚀甚至击穿导致电动机损坏。此时,风冷结构散热的散热效率已经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控制器的散热需求了。因此,本申请人致力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风冷结构散热的散热效率低且不足以满足新能源汽车对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要求,本技术能够提高散热效率且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对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要求。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底板,所述散热底板内均匀设有若干呈U型的冷水子通道,若干所述冷水子通道首尾依次连通形成冷水通道,所述冷水通道的两端分别为一冷水进口与一冷水出口;若干设置于所述散热底板的底部的散热片。优选地,若干所述散热片为多排多列设置于所述散热底板的底部。优选地,若干所述散热片均匀设置于所述散热底板的底部。优选地,在每排散热片上,相邻所述散热片的间隙小于所述散热片沿着所述散热片自身的排列方向上的长度。优选地,所述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还包括:水冷系统,所述水冷系统的出水口与所述冷水进口连接,所述水冷系统的进水口与所述冷水出口连接。优选地,所述冷水进口与冷水出口位于所述散热底板的同一端面上。优选地,所述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还包括:电机控制器壳体,所述电机控制器壳体上设有散热风扇。优选地,所述散热风扇为微型风机且所述电机控制器壳体上均布有若干所述微型风机。优选地,所述微型风机为微型轴流风机。优选地,所述冷水通道的内部沿着冷水流通的方向均匀设有若干散热柱。通过本技术提供的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采用了在散热底板内设置供冷水流通的冷水通道,通过冷水的循环流通带走电机控制器中的热量,热传导速度较现有技术中采用风冷结构散热的热传导速度快,所以本技术能够提高散热效率的同时满足新能源汽车对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要求。同时,配合设置于散热底板的底部上的若干散热片的使用,通过将风冷散热与水冷散热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2、本技术中的散热片为均布在散热底板的底部,且相邻散热片的间隙较小,排布较为紧密,增大了散热片的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3、本技术中在电机控制器壳体设置有散热风机,通过与散热底板上的冷水通道与散热片配合使用,可以在电机控制器中直接将热量通过风吹走,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4、本技术中的散热风机采用微型轴流风机,由于微型轴流风机的体积较小,所以当若干微型轴流风机均匀分布于电机控制器壳体上时,可以较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尺寸的散热风机的分布更加密集,且可以在电机控制器内提供均匀的风,更加有利于电机控制器的均匀散热。5、本技术中在冷水通道的内部沿着冷水流通方向上均匀设有数根散热柱,通过提高冷水与散热底板的接触面积,可以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散热底板的俯视图;图2是图1表示的具体实施例的沿着B-B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图1的A向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散热底板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附图标号说明:10-散热底板,11-冷水通道,12-冷水进口,13-冷水出口,14-散热柱,20-散热片,30-电机控制器壳体,31-微型轴流风机,C-相邻散热片的间隙,D-散热片沿着散热片自身的排列方向上的长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实施例1】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与图2所示,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底板10与竖直设置于散热底板10的底部的散热片20,其中,散热底板10内均匀设有若干呈U型的冷水子通道,若干冷水子通道首尾依次连通形成冷水通道11,且冷水通道11的两端分别为一冷水进口12与一冷水出口13。结合图2与图3所示,散热片20为多排多列设置于散热底板10的底部且如图2所示,在每排散热片20上,相邻散热片20的间隙C小于散热片20沿着散热片20自身的排列方向上的长度D。由于相邻散热片20的间隙较小,排布较为紧密,增大了散热片20的散热面积,具有较好的散热效率。如图2所示,冷水通道1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如图1所示,冷水进口12与冷水出口13位于散热底板10的同一端面上(如图1所述的散热底板10的下端面)。冷水进口12与冷水出口13分别与水冷系统(图中未标出)连接形成回路,其中,水冷系统的出水口与所述冷水进口12连接,所述水冷系统的进水口与所述冷水出口13连接,外接的水冷系统用于保证冷水通道11内的冷水的温度平衡。冷水从散热底板10上的冷水进口12流入,经过冷水通道11后从冷水出口13流出,通过冷水的流动带走控制器功率器件产生的热量。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散热底板10中均匀设置冷水通道11,利用水冷的热传导较大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同时,在散热底板10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排多列的散热片20,将风冷散热与水冷散热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提高了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足以满足新能源汽车中电机控制器对于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快,散热效率高的要求。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冷水通道11的截面形状也可以是方形、菱形等形状,此处不作限制;冷水进口12与冷水出口13也可以位于散热底板10的不同端面上,只要能够与外接水冷系统形成回路即可,此处不再赘述。【实施例2】实施例2公开了一种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实施例2在冷水通道11的内部沿着冷水流通的方向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圆柱形的散热柱14,通过增加散热的接触面积来增加散热效率。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散热柱14的截面形状不局限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底板,所述散热底板内均匀设有若干呈U型的冷水子通道,若干所述冷水子通道首尾依次连通形成冷水通道,所述冷水通道的两端分别为一冷水进口与一冷水出口;若干设置于所述散热底板的底部的散热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底板,所述散热底板内均匀设有若干呈U型的冷水子通道,若干所述冷水子通道首尾依次连通形成冷水通道,所述冷水通道的两端分别为一冷水进口与一冷水出口;若干设置于所述散热底板的底部的散热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散热片为多排多列设置于所述散热底板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散热片均匀设置于所述散热底板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排散热片上,相邻所述散热片的间隙小于所述散热片沿着所述散热片自身的排列方向上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新江苏青峰张根发冯世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联孚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