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装置及机柜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8506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4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装置及机柜,属于换热器领域。该换热装置包括:第一循环风道、第二循环风道、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和换热芯;其中,第一风扇设置于第一循环风道;第二风扇设置于第二循环风道;换热芯由贴紧排列的多个扁平管和设置在扁平管外面的多个翅片构成,其中各扁平管两端分别为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管体内为第一循环换热风道;各翅片间隔设置在扁平管上,相邻翅片之间为第二循环换热风道;第二循环换热风道与所述第一循环换热风道相互交叉;换热芯的第一循环换热风道与所述第一循环风道连通,第二循环换热风道与第二循环风道连通。可实现较好的散热,满足通讯设备、IT设备等的机柜散热要求。

Heat exchanger and cabine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eat exchange device and a cabinet, belonging to the heat exchanger field. The heat exchange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circular duct and second circulating air duct, a first fan, second fan and heat exchanger core; wherein, the first fan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circulating air duct; second fan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circular duct; heat exchanger core is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flat pipes arranged tightly and arranged in the flat tube outside a plurality of fins a, each flat tube ends respectively for air inlet and outlet, and the air inlet tube in air between the first circulating hot air duct; each fin arranged at intervals in the flat tube, between adjacent fins second circulating hot air duct; second circulating hot air duct and the first circulating hot air duct with each other cross; heat exchanger core first circulating hot air duct and the first circulating air duct communicated, second cycle and second cycle hot air duct for air duct communicated. Can achieve better heat dissipation, to meet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IT equipment, such as cabinet cooling requir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通讯设备、IT设备等的换热装置及机柜
技术介绍
随着通讯设备、IT设备功耗的不断提升,也带来了更多的散热的挑战,对其中使用的热交换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常见的热交换器换热单元有板式热交换器,内、外循环的换热面大小相同,整机排布。其特点为:根据冷热空气在热交换器内的流向划分,可分为顺流(见图1)、逆流(见图2)以及交叉流(见图3)几种流动形式,如图1、2、3所示,其中实线箭头为外循环气流,虚线箭头为内循环气流。这几种流动形式,顺流的换热效果最差,而逆流的换热效果最好。因而工程上应用逆流也最为常见。但现有的平板式热交换器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换热面受限,无法进一步提升,虽然可以在平板的换热面的上改进,比如增加凸点、增加槽道等增加换热面的面积,但对换热面的增加有限,由于换热面受限导致散热效果不好。另一个缺点是:换热用的风道长,沿程阻力大,影响系统风量,也对换热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换热装置及机柜,可以解决目前的换热器受限于换热面积不能进一步提升,而影响换热效果的问题。具有换热面积大,散热效果好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换热装置,包括:第一循环风道、第一风扇、第二循环风道、第二风扇和换热芯;其中,所述第一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一循环风道;所述第二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二循环风道;所述换热芯由间隔排列的多个扁平管和连接在扁平管之间的多个翅片和设置在两侧扁平管外的多个翅片构成,其中各扁平管两端分别为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管体内为第一循环换热风道;各翅片间隔设置,相邻翅片之间为第二循环换热风道;所述第二循环换热风道与所述第一循环换热风道相互交叉;所述换热芯的第一循环换热风道与所述第一循环风道连通,所述第二循环换热风道与所述第二循环风道连通。一种机柜,包括柜体和换热装置,所述柜体内设置所述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由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装置,通过换热芯与设有第一风扇的第一循环风道,以及设有第二风扇的第二循环风道配合,且由于换热芯由多个扁平管和设置在扁平管外面的多个翅片构成,多个扁平管和多个翅片形成了第一、第二两个不同的循环换热风道,加大了换热芯的换热面程,从而实现了该换热装置可以较好的散热,满足通讯设备、IT设备等的机柜散热要求。另由于该散热器结构简单,制造方式,也具有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平板式换热器顺流换热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平板式换热器逆流换热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平板式换热器交叉流换热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换热装置的另一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机柜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装置,可用于通讯设备、IT设备的机柜中,对各设备进行散热,如图4、5所示,该散热装置包括:第一循环风道1、第一风扇2、第二循环风道3、第二风扇4和换热芯5;其中,第一风扇2设置于所述第一循环风道1,第一风扇2能使第一循环风道1内的风流动循环起来;第二风扇4设置于所述第二循环风道3,第二风扇4能使第二循环风道3内的风流动循环起来;换热芯5由间隔排列的多个扁平管51和连接在扁平管51之间的多个翅片52和设置在两侧扁平管外的多个翅片52构成,设置在扁平管51外面的多个翅片52构成,其中各扁平管51两端分别为进风口511和出风口512,进风口511与出风口512之间的管体内为第一循环换热风道513;各翅片52间隔设置在扁平管51上,相邻翅片之间为第二循环换热风道521;第二循环换热风道521与所述第一循环换热风道513相互交叉;换热芯5的第一循环换热风道513与第一循环风道1连通,第二循环换热风道521与第二循环风道3连通。这样可在第一风扇2作用下,经换热芯5的多个扁平管51形成的换热体的第一循环换热风道513,使第一循环风道1内形成第一换热循环,在第二风扇4作用下,经换热芯5的多个翅片52形成的换热体的第二循环换热风道521,使第二循环风道3内形成第二换热循环。由于换热芯5由贴紧排列的多个扁平管51和设置在扁平管51外面的多个翅片52构成,有效增大了换热面的面积,从而使该换热装置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实际中,该换热装置的第一循环风道1可以作为机柜的内循环,而第一循环风道2作为外循环,也可以第一循环风道1作为机柜的外循环,而第一循环风道2作为内循环。上述换热装置中,换热芯的第二循环换热风道的长度小于第一循环换热风道的长度。这样第二循环换热风道的路径短,阻力小,不会影响整个第二循环风道风量的循环,也不会因风量不足影响散热效果。上述换热装置中,换热芯的各翅片垂直于扁平管的管体设置在各扁平管上。上述换热装置中,第一循环风道与第二循环风道互不相通,换热芯形成的第二循环换热风道与第一循环换热风道相互垂直交叉且互不相通;这样可使第一循环换热风道、第二循环换热风道均可以用作内循环或外循环,而不会相互影响。上述换热装置中,换热芯的扁平管内壁上以及翅片上均可设置强化换热结构,以进一步增加扁平管的热交换面,强化换热结构可以是:多肋片结构、螺旋结构、凸点中的任一种或几种,也可以采用能增加散热面积的其它结构,在此不一一赘诉。上述换热装置中,第一循环风道和第二循环风道中的换热工质均为气体。这样第一循环风道以及第二循环风道内均可以实现空空换热,不必采用其它的散热工质,具有成本低及易于维护的优点。上述换热装置中,可在第二风扇4外设置挡风外罩6,挡风外罩6的出风口对应于换热芯5的第二循环换热风道521的进风口,这样通过挡风外罩6罩住第二风扇4,将第二风扇4的风力引向第二循环换热风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循环风道、第一风扇、第二循环风道、第二风扇和换热芯;其中,所述第一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一循环风道;所述第二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二循环风道;所述换热芯由间隔排列的多个扁平管和连接在扁平管之间的多个翅片和设置在两侧扁平管外的多个翅片构成,其中各扁平管两端分别为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管体内为第一循环换热风道;各翅片间隔设置,相邻翅片之间为第二循环换热风道;所述第二循环换热风道与所述第一循环换热风道相互交叉;所述换热芯的第一循环换热风道与所述第一循环风道连通,所述第二循环换热风道与所述第二循环风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循环风道、第一风扇、第二循环风道、第二风扇和换热芯;其中,
所述第一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一循环风道;所述第二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二循环风道;
所述换热芯由间隔排列的多个扁平管和连接在扁平管之间的多个翅片和设置在两侧
扁平管外的多个翅片构成,其中各扁平管两端分别为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之
间的管体内为第一循环换热风道;各翅片间隔设置,相邻翅片之间为第二循环换热风道;
所述第二循环换热风道与所述第一循环换热风道相互交叉;
所述换热芯的第一循环换热风道与所述第一循环风道连通,所述第二循环换热风道与
所述第二循环风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芯的第二循环换热风道的长度
小于第一循环换热风道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芯的各翅片垂直于所述扁
平管的管体设置在所述扁平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芯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雯林辉冯踏青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