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连接的艾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4848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于连接的艾芯,包括塑体;所述塑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塑体内部设有位于塑体上部且用于安装艾绒管的“U”型槽;所述“U”型槽底部设有竖直贯穿“U”型槽的通孔;所述“U”型槽的底部外侧与塑体内壁相连,所述“U”型槽上部侧壁与塑体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U”型槽对艾绒管进行固定,使得艾绒管插入深度可控制在4~6mm,距离人体皮肤距离可达到10mm以上,热的烟雾下流时有更长的冷却距离,使用更粗的艾绒管也不至于容易灼伤。

An easy to connect co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I core easy connection, including plastic body; the plastic body is a hollow structure, the plastic body is located in the upper part and plastic body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moxa tube \U\ type groove; the bottom of the \U\ type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vertically through the \U\ type groove the outside of the bottom; the \U\ type groo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lastic body.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upper part of \U\ type of side wall and inner wall of plastic tank. The invention of the \U\ slot fixed on moxa tube, makes moxa insertion depth can be controlled at 4 ~ 6mm, the distance of human skin distance can reach more than 10mm, the hot smoke flows with longer cooling distance, the use of more thick tube is not easy to burn mox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连接的艾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易于连接的艾芯。
技术介绍
艾灸是古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和传统,明火艾灸最符合古典艾灸的精神。点燃艾灸条对应到身体穴位,能刺激经络,调动人体的免疫系统。艾灸时的热感及燃烧时产生的油雾复合成分,能起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补充能量的作用,达到防病保养的目的。传统艾灸使用艾绒管透过手持对准穴位进行,较费人力,不便使用。艾绒管燃烧时,明火中心与皮肤过近,对手持者或被艾灸者都容易造成烫伤,有一定风险。现在市场上较广泛使用的艾灸器是塑形艾座和艾柱一体化结构。缺点是艾座与艾绒管不分离,艾绒管烧完,艾座也立刻被丢掉,浪费较大。其二,艾绒管与底座固定的方式先用锡纸包裹,再用胶水进行粘贴,生产时涉及的人工及动作较多,较费人力。其三,用于固定艾绒管插入的部分过深,达8-12mm长,造成较大的不可燃有效成分的浪费。其四、喷气口与皮肤距离太近,一旦使用较粗的艾柱,很容易造成灼伤,多数人只能使用较细的艾绒管,大大限制了灸感热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艾灸器的核心配件——易于连接的艾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易于连接的艾芯,包括塑体;所述塑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塑体内部设有位于塑体上部且用于安装艾绒管的“U”型槽;所述“U”型槽底部设有竖直贯穿“U”型槽的通孔;所述“U”型槽的底部与塑体内壁相连,所述“U”型槽上部侧壁与塑体内壁之间存在间隙。采用上述结构,艾绒管会被“U”型槽固定,插入深度可控制在4~6mm,距离人体皮肤距离可达到10mm以上,热的烟雾下流时有更长的冷却距离,使用更粗的艾绒管也不至于容易灼伤。优选的,所述“U”型槽底部两侧设有角耳;所述“U”型槽通过角耳与塑体内壁相连。采用角耳,不仅能够确保“U”型槽与塑体之间固定的稳定性,还能够确保“U”型槽上部与塑体之间存在间隙。优选的,所述塑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中空上塑体、中空中塑体、中空下塑体;所述中空上塑体顶部和下塑体底部沿外缘周间隔设有缺口;所述“U”型槽与中空上塑体内壁相连。优选的,所述中空中塑体、中空上塑体、中空下塑体的外径依次减小。优选的,所述中空中塑体外侧设有突出结构。设置突出结构,能够便于与其他部件进行连接。优选的,所述中空中塑体底部边缘设有竖向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位于中空中塑体的底面。设置凹槽能够加强底部与外部设备(例如:艾灸座)连接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U”型槽的槽口内径。采用上述设计,能够防止艾绒管伸入到塑体的中部或下部。优选的,所述“U”型槽底部内径小于“U”型槽槽口的内径。采用上述设置,能够是艾绒管愈插愈近。优选的,所述中空上塑体、中空中塑体、中空下塑体为一体结构。优选的,所述的“U”型槽内设有带中间通孔的艾绒管。采用上述结构的艾绒管,能够使烟油在燃烧时顺孔下滑,人体能够更好的吸收。值得说明的是,艾芯头部用于安装可燃艾绒管,底部为不参与燃烧的造型塑体,塑体负责稳固艾绒管,具有隔层隔热,控制与皮肤距离的作用。中空上塑体、中空中塑体及中空下塑体又能分别与不同的艾灸器组件进行连接,形成弹性大、灵活置换,功能多元的艾灸器结构哦。艾芯与外部坐贴可调控高度带来更好的灸感体验,燃烧完也能在原位置上进行直接置换。艾芯的结构,更能以多头的形式与艾灸工具进行连接,加大灸感。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U”型槽对艾绒管进行固定,使得艾绒管插入深度可控制在4~6mm,距离人体皮肤距离可达到10mm以上,热的烟雾下流时有更长的冷却距离,使用更粗的艾绒管也不至于容易灼伤。(2)本专利技术通过“U”型槽对艾绒管进行固定,使得塑体与艾绒管保持一定的距离,能够起到隔热,散气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二。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三。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四。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五。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六。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七。其中,附图中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塑体,2-“U”型槽,3-中空上塑体,4-中空中塑体,5-中空下塑体,6-突出结构,7-凹槽,8-艾绒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易于连接的艾芯,包括塑体1;所述塑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塑体内部设有位于塑体上部且用于安装艾绒管8的“U”型槽2;所述“U”型槽底部设有竖直贯穿“U”型槽的通孔;所述“U”型槽的底部与塑体内壁相连,所述“U”型槽上部侧壁与塑体内壁之间存在间隙。采用上述结构,艾绒管会被“U”型槽固定,插入深度可控制在4~6mm,距离人体皮肤距离可达到10mm以上,热的烟雾下流时有更长的冷却距离,使用更粗的艾绒管也不至于容易灼伤。另外,由于采用“U”型槽对艾绒管进行固定,而“U”型槽与塑体之间存在间隙,这样不仅有隔热作用,还具有散气的作用。值得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设计独立的艾芯,能使新型艾灸器实现灵活组合,扩展不同的功能,也能灵活调节热点与皮肤的距离,提升灸感和适度。具体地是,本专利技术的艾芯能够轻松的安装在艾灸座上,同时能够是现在一个艾灸座上安装两个艾芯或着三个,以至于安装三个以上的艾芯,这样的话,能够对人体皮肤进行更好的艾灸,增强效果。也能够对比较近的穴位进行同时处理,提高了效率,减少了使用者多次艾灸的痛苦。具体的如图3所示,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本专利技术的艾芯能够在同一个艾灸座上进行使用,仅需要在艾灸座上开设相应的安装孔即可。另外,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艾芯能够单独进行使用,在没有艾灸座时,也能多个艾芯一起采用悬灸的方式对使用者进行艾灸,与先有的相比使用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满足各种情况的艾灸情况,不会局限于仅能够依靠艾灸座进行艾灸。具体地,所述“U”型槽底部两侧设有角耳;所述“U”型槽通过角耳与塑体内壁相连。采用角耳,不仅能够确保“U”型槽与塑体之间固定的稳定性,还能够确保“U”型槽上部与塑体之间存在间隙,从而更好的实现隔热、散气的作用。在实际中,塑体内壁设有供角耳插入的角耳槽,从而使得两者固定的更加牢固。由于是角耳与角耳槽相配合进行固定的,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U”型槽进行更换。具体地,所述塑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中空上塑体3、中空中塑体4、中空下塑体5;所述中空上塑体顶部和下塑体底部沿外缘周间隔设有缺口;所述“U”型槽与中空上塑体内壁相连。采用三段式设计,能够在不同部位设置相应的部件,同时也能与外部设备进行巧妙的配合。具体地,所述中空中塑体、中空上塑体、中空下塑体的外径依次减小。将中空下塑体设置成外径最小,是为了与艾座进行很好的配合,能够直接插入到艾座中,安装、拆卸方便。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中空上塑体、中空中塑体、中空下塑体为一体结构。采用一体结构,能够确保塑体的牢固和稳定性,也能提高其使用寿命,具体的可以一次注塑成型。另外,中空中塑体行对中空上塑体的外径要大,这样在艾芯上套接外部结构时,从上向下套的时候能够越来越近,使得两者能够固定的更加牢固。具体地,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U”型槽的槽口内径。采用上述设计,能够防止艾绒管伸入到塑体的中部或下部,使得艾绒管底部仅能达到“U”型槽内底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易于连接的艾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于连接的艾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塑体(1);所述塑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塑体内部设有位于塑体上部且用于安装艾绒管的“U”型槽(2);所述“U”型槽底部设有竖直贯穿“U”型槽的通孔;所述“U”型槽的底部外侧与塑体内壁相连,所述“U”型槽上部侧壁与塑体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连接的艾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塑体(1);所述塑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塑体内部设有位于塑体上部且用于安装艾绒管的“U”型槽(2);所述“U”型槽底部设有竖直贯穿“U”型槽的通孔;所述“U”型槽的底部外侧与塑体内壁相连,所述“U”型槽上部侧壁与塑体内壁之间存在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连接的艾芯,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底部两侧设有角耳;所述“U”型槽通过角耳与塑体内壁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易于连接的艾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塑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中空上塑体(3)、中空中塑体(4)、中空下塑体(5);所述中空上塑体顶部和下塑体底部沿外缘周间隔设有缺口;所述“U”型槽与中空上塑体内壁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于连接的艾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祖浩余俊慧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柏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