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尼公司专利>正文

声学换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91523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12:54
提供了一种声学换能装置,该声学换能装置被佩戴在收听者的耳朵上使用,尺寸小且重量轻,并且出色地防止声波的再反射。声学换能装置100包括由弹性膜状材料构成的圆柱形声学换能元件101。圆柱形声学换能元件101还用作导音管,并且在已生成声波时抑制被鼓膜反射的声波的再反射,从而防止听觉上的“头中定位”现象并且还防止压迫感。再者,因为声学换能元件101尺寸小且重量轻,所以声学换能元件101在被人佩戴在耳朵上时不会给人带来异物感,并且能够生成直达鼓膜的声波或者能够在鼓膜附近拾取声音。

Acoustic transducer

An acoustic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 is provided that is worn on the listener's ear, small in size and light in weight, and excellent in preventing acoustic waves from re reflecting. The acoustic energy exchange device 100 includes a cylindrical acoustic energy conversion element 101 composed of an elastic film like material. The cylindrical acoustic energy change element 101 is also used as a guide tube and inhibits the re reflection of the acoustic wave reflected by the tympanic membrane when the sound wave has been generated, thereby preventing audible head positioning and preventing compression. Furthermore, because of the acoustic transducer element 101 with small size and light weight, so the acoustic transducer element 101 was being worn on the ear will not bring foreign body sensation, and can produce sound waves to the tympanic membrane or to pick up the sound in the vicinity of tympanic memb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声学换能器
本文中公开的技术涉及声学换能器,该声学换能器装配在收听者的耳朵中并且将电信号转换为声波或者将声波转换成电信号。
技术介绍
紧凑的声学换能器,即耳机,已经被广泛使用,其通过耳朵或鼓膜附近的扬声器将从再现设备和接收器输出的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这种声音再现设备生成声音,使得佩戴该再现设备的收听者能够收听声音。因此,声音再现设备用在各种环境中。许多目前常见的耳机具有插入收听者的耳朵的形状。例如,内耳式(innereartype)耳机具有钩在收听者的耳廓上的形状。此外,入耳式(canaltype)耳机具有通过深深插入耳朵的孔(耳道)中而被使用的形状。而且,入耳式耳机通常具有封闭的结构并且具有相对好的声音隔离性能。因此,利用入耳式耳机存在下述优点:收听者能够在轻微嘈杂的地方享受音乐。一般地,入耳式耳机包括作为基本部件的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扬声器单元和基本上为圆柱形的壳体,该壳体还用作声管,并且扬声器单元附接至该壳体的一端(耳道的外侧)。在壳体中,设置有辐射出口,该辐射出口将由扬声器单元生成的空气振动辐射至耳道并且将该空气振动传送到鼓膜。此外,耳塞(可拆卸的部件)附接至壳体的另一端(插入耳道中的部分)。耳塞通常具有在收听者佩戴耳塞时与耳道匹配的形状。例如,已经提出了一种入耳式耳机装置,该入耳式耳机装置可以将壳体容置在耳甲腔中并且可以通过从偏离壳体的中心的位置倾斜地布置声管而将声管布置到耳道入口(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入耳式耳机至少需要包括扬声器单元和扬声器所附接到的壳体,该壳体容纳扬声器并且同时获得声学特性。换言之,入耳式耳机需要具有扬声器单元和壳体的重量并且需要具有壳体的体积。这导致在用户将耳机佩戴耳朵上时存有异物感。此外,利用传统的耳机装置(包括内耳式和入耳式),基本上,由扬声器单元生成的声音传递通过耳机壳体和耳道并且到达鼓膜。然后,声音使鼓膜振动,以便用户收听声音。而且,已到达鼓膜的声音被鼓膜反射并且在耳道中沿相反的方向行进以去往外部。然而,许多传统的耳机装置具有如下配置:其中耳机壳体被佩戴在耳廓附近的位置以便覆盖耳道入口。因此,正去往耳道外部的声音(从鼓膜反射的声音)被耳机壳体和壳体中的扬声器单元反射并且再次朝向鼓膜的方向进入耳道。总而言之,由于重复反射,在使用传统的耳机装置时,收听两种声音,即直接从扬声器单元进入鼓膜的声音和已经被鼓膜反射一次并且再次被耳机壳体等反射的声音。在直接进入的声音和反射的声音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或者短于几百微秒的情况下,时间间隔变成听觉意义上的压迫感和定位(localization)现象并且作用于用户,因此,这抑制了对作为出色的再现声音的声音的收听。已知用于使用具有无反射端的声管以防止被鼓膜反射的声音被耳机壳体等再次反射的耳机装置。这种类型的声管的内部基本上与自由空间相同。从设置在声管的一端的扬声器生成的声波(可听见的声音)的行进波被传播,并且不生成反射波。因此,上述耳机装置成为无反射耳机。例如,已经提出了一种声音再现设备,该声音再现设备包括被形成为内径与耳道的内径基本上相同的声管和以声音发射表面面向声管的内壁表面的状态附接的扬声器单元(参考专利文献2)。此外,在该声音再现设备中,包括声管的扬声器单元的声音发射表面的内周面积基本上与不包括声管的扬声器单元的声音发射表面的内周面积相同。再者,声管的一端是装配在耳廓中的部件,并且另一端是声音无反射端。根据该声音再现设备,从扬声器单元发出的声音通过声管到达鼓膜,并且该声音在通过鼓膜被听见之后被反射到声管的无反射侧。因此,声音没有被朝向鼓膜侧反射并且没有被再次收听。然而,尽管用于使用声管的声音再现设备可以消除反射声音的影响,但是该声音再现设备除了扬声器单元以外需要包括声管。而且,扬声器和壳体的重量和体积导致用户在将声音再现设备佩戴在耳朵上时存有异物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佩戴在收听者的耳朵上而被使用的紧凑的、轻便的且出色的声学换能器。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另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色的声学换能器,该声学换能器通过佩戴在收听者的耳朵上而被使用,被形成为紧凑且轻便的形状并且优选地可以防止声波的再反射。问题的解决方案提供本文中公开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在于声学换能器,该声学换能器包括被形成为具有与人的耳道的内径几乎相同的内径且具有伸缩动作的声学换能单元和设置在声学换能单元的至少一端的耳道插入部件。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二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声学换能器的声学换能单元的两个出口均是敞开的。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三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声学换能器还包括在耳道插入部件中的装配构件。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四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声学换能器的声学换能单元是封闭的。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五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声学换能器的声学换能单元是封闭的,并且声学换能单元的两个端部均是耳道插入部件。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六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声学换能器的声学换能单元的一个端部是封闭的,并且另一端部是耳道插入部件。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七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声学换能器的声学换能单元是封闭的,并且封闭的位置是可变的。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八方面,根据第四方面的声学换能器还包括用于对声学换能单元的内部或端部进行密封的吸音材料。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九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声学换能器的声学换能单元在纵向方向上具有几乎均匀的横截面积。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十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声学换能器的声学换能单元的内部的横截面积被形成为在纵向方向上逐步减小。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十一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声学换能器在声学换能单元的外侧上具有外部壳体。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十二方面,根据第十一方面的声学换能器的外部壳体被形成为封闭声学换能单元的位于耳道插入部件的相对侧的出口。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十三方面,根据第十一方面的声学换能器的外部壳体被形成为内径大于声学换能单元的外部形状并且通过将声学换能单元插入外部壳体中来固持该声学换能单元。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十四方面,根据第十一方面的声学换能器还包括位于外部壳体和声学换能单元之间的间隙中的吸音材料。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十五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声学换能器的声学换能单元被形成为用作再现装置。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十六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声学换能器的声学换能单元被形成为用作声音收集装置。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十七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声学换能器的声学换能单元被形成为用作再现装置或声音收集装置。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十八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声学换能器的声学换能单元由具有根据电信号进行伸缩动作的片状柔性装置形成。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已被应用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声学换能器通过使用由具有伸缩动作的膜状材料形成的圆柱形声学换能元件而以形成为紧凑且轻便的形状。因此,声学换能器可以生成直达鼓膜的声波或者可以在鼓膜附近的地方收集声音,同时用户在将该声学换能器佩戴在耳朵上的情况下没有异物感。此外,根据已被应用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声学换能器,因为圆柱形声学换能元件还用作声管,所以在生成声波时可以防止被鼓膜反射的声波再反射。因此,可以防止在听觉意义上的压迫感和定位现象,并且声音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声学换能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声学换能器,包括:声学换能单元,其被配置成形成为内径与人的耳道的内径几乎相同并且具有伸缩动作;以及耳道插入部件,其被配置成设置在所述声学换能单元的至少一端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0.31 JP 2014-2233451.一种声学换能器,包括:声学换能单元,其被配置成形成为内径与人的耳道的内径几乎相同并且具有伸缩动作;以及耳道插入部件,其被配置成设置在所述声学换能单元的至少一端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换能器,其中所述声学换能单元的两个出口均是敞开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换能器,还包括:装配构件,其被配置成包括在所述耳道插入部件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换能器,其中所述声学换能单元是封闭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换能器,其中所述声学换能单元是封闭的,并且所述声学换能单元的两个端部均是所述耳道插入部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换能器,其中所述声学换能单元的一个端部是封闭的,并且另一个端部是所述耳道插入部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换能器,其中所述声学换能单元是封闭的,并且封闭的位置是可变的。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声学换能器,还包括:吸音材料,其被配置成对所述声学换能单元的内部或者端部进行密封。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换能器,其中所述声学换能单元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裕司冲本越大桥芳雄中川俊之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