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式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52155 阅读:4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使液冷式冷却装置实现高冷却性能、高密度安装的技术。液冷式冷却装置包括:受热部(1);泵(2);平板形状的散热模块(8);以及配管(6),配管(6)连接受热部(1)、泵(2)及散热模块(8)之间,用于构成冷却液流动的路径。散热模块(8)具有:风扇(5);散热部(40),散热部(40)包括配置于风扇(5)周围的多个散热器(4);以及罐(3),罐(3)配置于多个散热器(4)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冷式冷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冷式冷却装置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在将冷却单元设置于电子设备中的狭小空间内的情况下,经常利用的是空气冷却型的散散热器等。笔记本PC等电子设备伴随小型化、薄型化而发热密度变高。为此,要求电子设备的冷却单元具有更高的冷却性能。作为电子设备的冷却单元,可列举出液冷式冷却装置。液冷式冷却装置通过结合水冷却和空气冷却,能够实现较高的冷却性能。液冷式冷却装置具有受热部、泵、罐、散热部、风扇及连接这些构成部分之间的配管等作为构成部分。作为关于液冷式冷却装置的现有技术例,可列举出特开2006-207881号公报(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旨在实现冷却性能提高和小型化的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在风扇的两个侧面配置有两个散热器。并且,在连接一个散热器和受热器之间的配管的中途,以靠近风扇的部分侧面及一体的形式设置有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078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往的液冷式冷却装置为了配置包括配管、罐在内的构成部分,而装置整体的体积变得较大。为此,以往的液冷式冷却装置在安装于例如笔记本PC那样的可安装空间有限的电子设备中的情况下,很难进行安装。即,难以将液冷式冷却装置容纳在该可安装空间内。即使能将液冷式冷却装置安装于电子设备,包括电子设备和液冷式冷却装置的系统整体的体积也将变大。即,该电子设备难以实现薄型化、小型化。尤其是在笔记本PC等电子设备的情况下,其大致具有平板形状,用于设置冷却单元的可安装空间也大致是平板形状。为此,以往是将散热器等安装在该可安装空间内。但是,光是这样的话,散热能力、冷却效率不足。在该电子设备中,当全功率进行CPU的运算时,由于冷却性能不足,可能会超过部件上限温度。为此,在该电子设备中,需要限制CPU的能力进行使用,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其性能。如上所述,以往的液冷式冷却装置在小型化、薄型化的方面具有改善的余地。希望在将液冷式冷却装置安装于笔记本PC等电子设备中的情况下,实现高冷却性能的同时,实现小型化、薄型化的高密度安装,以使系统整体的体积、厚度变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液冷式冷却装置实现高冷却性能、高密度安装的技术。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中代表性的实施方式是一种液冷式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所示的构成。一实施方式的液冷式冷却装置,包括:受热部;泵;平板形状的散热模块;以及配管部,所述配管部连接所述受热部、所述泵及所述散热模块之间,用于构成冷却液流动的路径,所述散热模块具有:风扇;散热部,包括配置于所述风扇周围的多个散热器;以及罐部,所述罐部配置于所述多个散热器之间。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中代表性的实施方式,能够使液冷式冷却装置实现高冷却性能、小型化的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一的液冷式冷却装置的构成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一的液冷式冷却装置的安装构成例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一的液冷式冷却装置的散热模块的构成的立体图。图4是为了说明实施方式一的液冷式冷却装置而示出区域等的定义的平面图。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一的液冷式冷却装置的散热模块的主平面的构成的平面图。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一的液冷式冷却装置中的一体部的构成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一的液冷式冷却装置中的散热器的构成的立体图。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一的液冷式冷却装置中的散热器的侧面的构成的平面图。图9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二的液冷式冷却装置的散热模块的构成的立体图。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二的液冷式冷却装置的散热模块的主平面的构成的平面图。图1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三的液冷式冷却装置的散热模块的主平面的构成的平面图。图1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四的液冷式冷却装置的散热模块的主平面的构成的平面图。图1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五的液冷式冷却装置的散热模块的主平面的构成的平面图。图1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六的液冷式冷却装置的散热模块的主平面的构成的平面图。图15是示出比较例的液冷式冷却装置的构成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受热部2泵3罐4、4A、4B散热器5风扇6配管7一体部8散热模块10空间40散热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所有附图中,原则上对相同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重复的说明。此外,在各附图中,示出(X,Y,Z)作为说明时的方向。X方向和Y方向是构成水平面的交叉的两个方向,Z方向是铅直方向。[比较例]对上述技术问题等进行补充说明。为此,作为相对于实施方式的比较例,对以往常见的液冷式冷却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液冷式冷却装置安装于作为冷却对象的PC等电子设备中,构成包括电子设备和液冷式冷却装置的系统。图15示出比较例的液冷式冷却装置的构成。比较例的液冷式冷却装置具有受热部91、泵92、罐93、散热部94、风扇95及配管96{96a、96b、96c、96d}作为构成部分。受热部91是安装于电子设备的发热部以进行热交换的部分。受热部91通过配管96a连接于泵92。方向901表示冷却液在配管96a内流动的方向。泵92使为冷媒的液体作为冷却液在包括配管96的路径内循环。泵92通过配管96b连接于罐93。罐93是积存冷却液以防备路径内的冷却液因挥发而减少的部分。罐93通过配管96c连接于散热部94。散热部94是辐射器(ラジエータ)等,包括冷却液流动的管部、接触管部的翅片等,是进行将冷却液的热释放至外部的热交换的部分。图15的散热部94的情况下,具有矩形的平板形状,在其主平面上设有多个翅片。散热部94通过配管96d连接于受热部91。方向902表示冷却液在配管96d内流动的方向。风扇95邻接散热部94配置,通过吸气和排气,促进散热部94散热。图15的风扇95具有矩形的平板形状,其配置为与散热部94的矩形的主平面重叠。图15的风扇95是轴流风扇,在Y方向上进行吸气和排气。配管96连接构成部分(构成要素)之间,是构成冷却液循环流动的路径的部分。配管96由例如金属制成的配管或者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管等构成。在配管96由通过橡胶、塑料等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管构成的情况下,其具有柔性。由于该配管96能够根据包括电子设备的系统的空间将路径弯曲等,因此经常使用。不过,由高分子材料构成的配管96一般具有某种程度的液体透过性。即,时间一长,冷却液会从配管96自身、配管96与其它构成部分的连接部分等挥发至外部。由此,存在于路径内的冷却液的量在从最初状态向经过长时间后的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减少。因而,为了从一开始就向路径内供给量稍多些的冷却液,在路径的中途设置了罐93。罐93换言之即为冷却液积存部。罐93具有某种程度以上的容积,以便积存冷却液。在包括电子设备的系统内,需要配置罐93和与其连接的配管96{96b、96c}。从而,液冷式冷却装置及系统整体的体积变得较大。在想要构成将液冷式冷却装置高密度安装于电子设备内的系统的情况下,罐93、配管96等成为阻碍。(实施方式一)用图1至图8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一的液冷式冷却装置进行说明。实施方式一的液冷式冷却装置安装于作为冷却对象的笔记本PC等电子设备中,构成包括电子设备和液冷式冷却装置的系统。[液冷式冷却装置]图1示出实施方式一的液冷式冷却装置的构成。实施方式一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液冷式冷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冷式冷却装置,包括:受热部;泵;平板形状的散热模块;以及配管部,所述配管部连接所述受热部、所述泵及所述散热模块之间,用于构成冷却液流动的路径,所述散热模块具有:风扇;散热部,包括配置于所述风扇的周围的多个散热器;以及罐部,配置于所述多个散热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2.26 JP 2016-0355681.一种液冷式冷却装置,包括:受热部;泵;平板形状的散热模块;以及配管部,所述配管部连接所述受热部、所述泵及所述散热模块之间,用于构成冷却液流动的路径,所述散热模块具有:风扇;散热部,包括配置于所述风扇的周围的多个散热器;以及罐部,配置于所述多个散热器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冷却装置,其中,包括所述受热部、所述泵、所述散热模块及所述配管部在内的全体配置于平板形状的空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冷却装置,其中,所述风扇具有排气通过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液冷式冷却装置具有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作为所述多个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器配置于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一边区域,所述第二散热器配置于靠近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二边区域,所述罐部配置于所述第一散热器与所述第二散热器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一散热器内的管部、所述罐部内的空间以及所述第二散热器内的管部连接作为所述路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冷却装置,其中,所述风扇具有排气通过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液冷式冷却装置具有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和第三散热器作为所述多个散热器,所述液冷式冷却装置具有第一罐和第二罐作为所述罐部,所述第一散热器配置于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一边区域,所述第二散热器配置于靠近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二边区域,所述第三散热器配置于靠近所述第三侧面的第三边区域,所述第一罐配置于所述第一散热器与所述第二散热器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二罐配置于所述第二散热器与所述第三散热器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一散热器内的管部、所述第一罐内的空间、所述第二散热器内的管部、所述第二罐内的空间以及所述第三散热器内的管部连接作为所述路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冷却装置,其中,所述风扇具有排气通过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庆次锐彦花岛博德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信息通信工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