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动力输出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48749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6:18
本专利申请属于带有差动传动装置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车辆动力输出总成,包括壳体、传动组件和差速器,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和差速器齿轮组件,差速器壳体为转动配合支撑于壳体的整体式结构,传动组件设有转动配合延伸出壳体的动力输入端和用于将动力输入差速器的动力输出主动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且由于二者支撑配合,可承受较大扭矩;差速器壳体采用整体式结构,加工时确定较好的同轴度,在安装过程中易于保证同轴度,直接安装即可,提高安装效率。相对于传统的动力输出总成,本方案有效的减少了灰尘容易进入输出总成的问题,并有效的降低了噪音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动力输出总成
本技术属于差动传动装置的

技术介绍
三轮、四轮车车辆驱动动力的动力输出总成主要是将动力输出至车轮,部件一般包括差速器和将动力输入至差速器的传动部件,传动部件与差速器之间的连接结构不够紧凑,特别是对于山村应用的车辆,需要具有较为优越的越野能力,也就需要紧凑和连接强度较高的动力输入总成;且对于三轮车或四轮车来说,驱动桥上的差速器则是必不可少的部件;差速器作为一种传动部件,需要其结构紧凑,一般包括差速壳、行星齿轮及半轴齿轮,由于行星齿轮通过差速器壳体带动公转,因而差速器壳体为其中较为重要的传动部件。现有技术中,差速器壳体与左右半轴齿轮相对应制成分体式结构,为了接受动力输入,分体式结构的差速器壳体还夹持并通过螺栓紧固设置齿轮;实际上,由于差速器壳体需要转动并传动,分体式壳体的左右两部分之间,该两部分与齿轮之间均需保证良好的同轴度,才能保证差速器的正常运行,并保证其使用寿命和较高的传动效率。而实际应用中,分体式壳体的左右两部分之间,该两部分与齿轮之间由于装配误差,该同轴度并不好把握,延长装配周期,降低工作效率;同时,即使装配时保证同轴度,在长期运行后,在外界环境以及运行因素依然会出现同轴度偏差,由于同轴度的问题,导致摩擦能耗较高,浪费驱动能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201320412739.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辆驱动动力的动力输出总成,包括壳体、传动组件和差速器,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和差速器齿轮组件,差速器壳体为转动配合支撑于壳体的整体式结构,传动组件设有转动配合延伸出壳体的动力输入端和用于将动力输入差速器的动力输出主动端,该方案结构紧凑,且由于二者支撑配合,可承受较大扭矩;差速器壳体采用整体式结构,加工时确定较好的同轴度,在安装过程中易于保证同轴度,直接安装即可,提高安装效率;并且长期使用不会出现同轴度问题,运动副之间不会出现偏磨,利于延长差速器及整个减速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大大降低使用能源消耗;同时,采用整体式结构,还增大了差速器壳体传递扭矩的能力。上述方案虽然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实际使用中,输入轴处外部轴承长期得不到润滑,仅靠轴承自带高温润滑脂,加之该轴承自身密封性不良好,经常会有灰尘和水进入到轴承中,导致轴承快速磨损,使用寿命大幅降低;在实际使用中,输入轴处外部轴承为深沟球轴承和挡圈轴向固定,无法承受重载时较大的轴向推力和拉力,很容易将轴承损坏和使挡圈脱落;另外,盆角齿间隙的存在,调节起来十分不便,导致齿轮的传动噪音非常大,这也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动力输出总成,以解决输出总成容易进灰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车辆动力输出总成,包括壳体、传动组件和差速器,所述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和差速器齿轮组件,所述差速器壳体为转动配合支撑于壳体的整体式结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作为动力输入端的动力输入轴、作为动力输出主动端的主动锥齿轮和与主动锥齿轮啮合传动的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与差速器壳体同轴传动配合,所述壳体上设有与动力输入轴匹配的30204圆锥滚子轴承,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润滑30204圆锥滚子轴承的第一润滑通道,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用于密封第一润滑通道的外置油封,所述壳体与凸缘之间还设置外置油封和防尘罩。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相对于传统的动力输出总成,本方案防尘罩的设置,减少了灰尘、砂土等杂物的进入,可确保轴承得到充分的润滑,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将油封外置,设置在30204轴承的外部,外置油封可有效的阻止水和粉尘等物质的进入,形成双层保护,可以确保轴承得到充分的润滑,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动力输入轴与凸缘之间设置有油封密封,使密封性能更可靠,密封寿命延长,使动力输出总成的使用寿命延长。方案三: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动力输入轴的两个轴承之间设置了用于调整两个锥度间隙的调整衬套,用于调整两个锥度轴承的间隙,使输入轴两个锥度轴承的间隙调整到最佳状态,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方案四:此为方案三的优选,输出轴两端的对应位置上设有2个32008圆锥滚子轴承,增大了盆齿轴向和径向承载力,提高使用寿命。方案五: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输出轴两端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调节螺母,用于调节主动齿和从动齿之间的啮合间隙,装配时使主动齿和从动齿之间的啮合间隙达到最佳状态,提高使用寿命、降低噪声。方案六: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输出轴两端分别设置有防松锁片,用于防止调整螺母松动,使主动齿和从动齿之间的啮合间隙在工作过程中保持不变。方案七: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第二润滑通道,所述第二润滑通道连通主动锥齿轮和30204圆锥滚子轴承,所述两个润滑通道可以将主油室的润滑油引导到30204轴承所在区域,可以确保轴承得到充分润滑,而提高产品使用寿命。方案八: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上的主从动锥齿轮螺旋角为15°-25°,有利于齿轮运转平稳;有利于齿轮齿长加长,增加齿轮寿命;有利齿轮噪音降低。方案九: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防尘罩上设有防松螺母和止退垫片,更好的保证轴入轴轴向间隙调整,取消使用挡圈,使输入轴轴向锁紧更可靠,同时将低了断轴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车辆动力输出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车辆动力输出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壳体10、差速器壳体20、动力输入轴30、主动锥齿轮41、从动锥齿轮42、30204圆锥滚子轴承51、承载轴承52、盆角螺栓60、第一润滑通道71、第二润滑通道72、防松螺母81、止退垫片82、外置油封90、防尘罩100、油封101、调整螺母111、防松锁片112。如图1、图2所示,车辆动力输出总成,包括壳体10、传动组件和差速器,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20和差速器齿轮组件。差速器壳体20为转动配合支撑于壳体10的整体式结构,且差速器壳体20的轴向两端分别形成缩颈;传动组件设有转动配合延伸出壳体10的动力输入端和用于将动力输入差速器的动力输出主动端;差速器齿轮组件属于现有的结构,包括行星齿轮、左半轴齿轮和右半轴齿轮,在此不再赘述。整体式差速器壳体20加工时确定较好的同轴度,在安装过程中易于保证同轴度。壳体10的最上方还设有防尘罩100,防尘罩100与动力输入轴30匹配并罩设在外置油封90上。动力输入轴30上设有轴承衬套。轴承衬套的设置,确保了两个锥度间隙的合理设置,运行更加平稳。防尘罩100通过防松螺母81固定,防松螺母81采用M12*1.25的圆螺母,确保锁紧可靠,并在防松螺母81和防尘罩100之间设有止退垫片82,进一步确保固定稳固。防尘罩100和动力输入轴30的上方还设有油封101,使得密封性能更好。壳体10上设有与动力输入轴30匹配的30204圆锥滚子轴承51,壳体10上设有用于润滑30204圆锥滚子轴承51的第一润滑通道71,壳体10上还设有用于密封的外置油封90。外置油封90可有效的阻止水和粉尘等物质的进入,与防尘罩100形成双层保护,可以确保轴承得到充分的润滑,从而提高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车辆动力输出总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动力输出总成,包括壳体、传动组件和差速器,所述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和差速器齿轮组件,所述差速器壳体为转动配合支撑于壳体的整体式结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作为动力输入端的动力输入轴、作为动力输出主动端的主动锥齿轮和与主动锥齿轮啮合传动的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与差速器壳体同轴传动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与动力输入轴匹配的30204圆锥滚子轴承,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润滑30204圆锥滚子轴承的第一润滑通道,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用于密封第一润滑通道的外置油封,所述壳体与凸缘之间还设置外置油封和防尘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动力输出总成,包括壳体、传动组件和差速器,所述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和差速器齿轮组件,所述差速器壳体为转动配合支撑于壳体的整体式结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作为动力输入端的动力输入轴、作为动力输出主动端的主动锥齿轮和与主动锥齿轮啮合传动的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与差速器壳体同轴传动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与动力输入轴匹配的30204圆锥滚子轴承,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润滑30204圆锥滚子轴承的第一润滑通道,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用于密封第一润滑通道的外置油封,所述壳体与凸缘之间还设置外置油封和防尘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动力输出总成,其特征在于:动力输入轴与凸缘之间设置有油封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动力输出总成,其特征在于:动力输入轴的两个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富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渝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