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扣定位联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48486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卡扣定位联接组件,包括能联接在一起的第一联接件和第二联接件,所述第一联接件和所述第二联接件相联接的部位分别对应为第一联接部和第二联接部,所述第一联接部和所述第二联接部相互套接,并且通过卡扣定位结构形成可拆卸的联接方式;所述卡扣定位结构包括相适配的卡件和扣件,所述卡件和所述扣件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联接部和所述第二联接部上,或者所述卡件和所述扣件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联接部和第一联接部上。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装卸时操作简单、快速,并且第一联接件和第二联接件定位后利用凸粒与定位孔的配合可限制第一联接件和第二联接件的相对旋转,使其不易发生脱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扣定位联接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杆组件间的联接结构,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卡扣定位联接组件。
技术介绍
为方便搬运,杆件由多根支杆组装而成,且支杆与支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例如风车的支撑杆或者风车中使用的各类杆件,风车的支撑杆一般会设置有若干节,两节之间通过螺纹方式连接在一起,然而支撑杆的各节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会使支撑杆整体安装时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进行螺旋操作,并且螺纹距离略长,花费的时间会更加长,同时拆装时会较为不方便。当使用时支撑杆的两节之间容易发生相对转动令两节松动,使支撑杆整体不牢固,造成两节之间发生脱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拆装方便,省时省力,不易自动松脱的卡扣定位联接组件。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卡扣定位联接组件,包括能联接在一起的第一联接件和第二联接件,所述第一联接件和所述第二联接件相联接的部位分别对应为第一联接部和第二联接部,所述第一联接部和所述第二联接部相互套接,并且通过卡扣定位结构形成可拆卸的联接方式;所述卡扣定位结构包括相适配的卡件和扣件,所述卡件和所述扣件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联接部和所述第二联接部上,或者所述卡件和所述扣件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联接部和第一联接部上。所述卡件包括凸粒,所述扣件包括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设置于所述第二联接部上,所述凸粒设置于所述第一联接部上;或者所述定位孔设置于所述第一联接部上,所述凸粒设置于所述第二联接部上。所述卡件包括连接件和凸粒,所述扣件包括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设置于所述第二联接部或所述第一联接部上,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通孔套设于所述第一联接部或所述第二联接部的外壁上,所述凸粒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且所述凸粒能在所述定位孔中伸缩。所述卡件包括凸粒和连接件,所述扣件包括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联接部和所述第二联接部上,所述凸粒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联接部或所述第二联接部内,所述凸粒能在两个所述定位孔中伸缩。所述卡件包括凸粒,所述扣件包括定位槽,所述凸粒设置于所述第一联接部上,所述定位槽设置于所述第二联接部的内壁上;或者所述凸粒设置于所述第二联接部上,所述定位槽设置于所述第一联接部的内壁上;所述凸粒能卡合于所述定位槽内或者从所述定位槽中脱出。所述卡件包括凸粒和连接件,所述凸粒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第一联接部和所述第二联接部内分别嵌设有内外插接的插接套,所述连接件嵌装于内侧的所述插接套内,所述凸粒依次穿过内侧的插接套、对应的所述第一联接部或第二联接部;或者所述卡件包括凸粒和连接件,所述凸粒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第一联接件或第二联接件上嵌装有与所述第二联接部或所述第一联接部相互插接的插接套,所述连接件嵌装于所述插接套内,所述凸粒依次穿过所述插接套,对应的所述第一联接部或所述第二联接部。所述连接件呈V型、U型或环型。所述第二联接部上凹设有供所述凸粒导向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槽底壁厚沿进入方向变厚、变薄或由薄变厚再由厚变薄。一种卡扣定位结构,包括相适配的卡件和扣件,所述卡件为凸粒,所述扣件为定位孔或定位槽,所述凸粒能在所述定位孔中伸缩,或者所述凸粒能卡合于所述定位槽内或从所述定位槽中脱出。还包括连接件,所述凸粒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连接件为弹性连接件,或者所述凸粒为弹性凸粒。所述连接件呈V型、U型或环型;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通孔。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卡扣定位联接组件及其卡扣定位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安装时,通过凸粒和定位孔(或定位槽)的定位配合将第一联接件和第二联接件进行定位和连接;拆卸时,控制凸粒的收缩即可解除第二联接件和第二联接件的定位配合,从而实现第一联接件和第二联接件的分离;操作简单、快速,省时省力,并且第一联接件和第二联接件固定后利用凸粒与定位孔(或定位槽)的配合可限制第一联接件和第二联接件的相对旋转,安装牢固,不易自动发生脱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装配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图中:001-第一联接件;002-第二联接件;1-第一联接部;11-弹性凸粒;12-穿出孔;13-定位槽;14-承台;2-第二联接部;21-定位孔;22-导向槽;3-连接件;31-臂部;311-定位凸粒;312-抵靠端;32-臂部;321-定位凸粒;322-抵靠端;4-连接件;51-内插接套;52-外插接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本技术一种卡扣定位联接组件,如图1-6所示,包括联接在一起的第一联接件001和第二联接件002,第一联接件001和第二联接件002相联接的部位分别对应为第一联接部1和第二联接部2,第一联接部1和第二联接部2相互套接、插接,例如第一联接部1伸入第二联接部2内,或者第一联接部1套在第二联接部2外。第一联接部1和第二联接部2通过卡扣定位结构形成可拆卸的联接方式。其中,卡扣定位结构包括卡件和扣件,且卡件和扣件相适配。卡件对应设置于第一联接部1上,扣件对应设置于第二联接部2上,或者卡件对应设置于第二联接部2上,扣件对应设置于第一联接部1上。在本技术中,以第一联接部1伸入第二联接部2内,第一联接部1和第二联接部2均为管件为例,由于第一联接部1伸入第二联接部2内,因此第一联接部1的外径小于或等于第二联接部2的内径。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卡件包括两个凸粒,该凸粒可采用弹性凸粒11,扣件包括定位孔21,即卡扣定位结构主要由弹性凸粒11和定位孔21构成。具体的,第二联接部2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定位孔21,两个定位孔21间隔设置或者相对设置,第一联接部1的外侧壁对应两个定位孔21的位置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弹性凸粒11,两弹性凸粒11可为弹性纽扣、弹性珠或弹性扣等弹性部件,且两弹性凸粒11与各自对应的定位孔21相适配。较佳地,第二联接部2的内侧壁上分别凹设有两导向槽22,两导向槽22的槽底壁厚沿进入方向变厚、变薄或由薄变厚再由厚变薄,两导向槽22相对设置,且两导向槽22分别供对应的弹性凸粒11滑入,两导向槽22分别设置于第二联接部2的端部至定位孔21之间,以保证第一联接部1的两弹性凸粒11可分别对位的滑入导向槽22内,对第一联接部1和第二联接部2的套装起到导向作用。安装时,将第一联接部1上的弹性凸粒11分别沿各自对应的导向槽22伸入第二联接部2内,此时两弹性凸粒11分别位于第二联接部2的内侧壁和第一联接部1的外侧壁之间,并且受到两者的挤压而弹性形变,当滑动至定位孔21时,两弹性凸粒11复位并分别卡入各自对应的第二联接部2的定位孔21,最终两弹性凸粒11分别伸出各自对应的定位孔21外,实现第一联接件001和第二联接件002的固定安装;拆卸时,同时间一起向内相对挤压两弹性凸粒11,使得两弹性凸粒11分别与各自对应的定位孔21相脱离,并处于第二联接部2内,然后令两弹性凸粒11沿各自对应的导向槽22向下滑动,即可将第一联接件001和第二联接件002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安装时只需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卡扣定位联接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扣定位联接组件,包括能联接在一起的第一联接件和第二联接件,所述第一联接件和所述第二联接件相联接的部位分别对应为第一联接部和第二联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部和所述第二联接部相互套接,并且通过卡扣定位结构形成可拆卸的联接方式;所述卡扣定位结构包括相适配的卡件和扣件,所述卡件和所述扣件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联接部和所述第二联接部上,或者所述卡件和所述扣件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联接部和第一联接部上;所述卡件包括凸粒,所述扣件包括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设置于所述第二联接部上,所述凸粒设置于所述第一联接部上,或所述定位孔设置于所述第一联接部上,所述凸粒设置于所述第二联接部上;或者,所述卡件包括连接件和凸粒,所述扣件包括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设置于所述第二联接部或所述第一联接部上,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通孔套设于所述第一联接部或所述第二联接部的外壁上,所述凸粒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且所述凸粒能在所述定位孔中伸缩,并且所述连接件呈环形;或者,所述卡件包括凸粒和连接件,所述凸粒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第一联接部和所述第二联接部内分别嵌设有内外插接的插接套,所述连接件嵌装于内侧的所述插接套内,所述凸粒依次穿过内侧的插接套、对应的所述第一联接部或第二联接部,或所述卡件包括凸粒和连接件,所述凸粒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第一联接件或第二联接件上嵌装有与所述第二联接部或所述第一联接部相互插接的插接套,所述连接件嵌装于所述插接套内,所述凸粒依次穿过所述插接套,对应的所述第一联接部或所述第二联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扣定位联接组件,包括能联接在一起的第一联接件和第二联接件,所述第一联接件和所述第二联接件相联接的部位分别对应为第一联接部和第二联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部和所述第二联接部相互套接,并且通过卡扣定位结构形成可拆卸的联接方式;所述卡扣定位结构包括相适配的卡件和扣件,所述卡件和所述扣件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联接部和所述第二联接部上,或者所述卡件和所述扣件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联接部和第一联接部上;所述卡件包括凸粒,所述扣件包括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设置于所述第二联接部上,所述凸粒设置于所述第一联接部上,或所述定位孔设置于所述第一联接部上,所述凸粒设置于所述第二联接部上;或者,所述卡件包括连接件和凸粒,所述扣件包括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设置于所述第二联接部或所述第一联接部上,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通孔套设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培钧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德玉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