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连接器及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3147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2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卡连接器,所述卡连接器包括多个接触区,每个接触区对应与一个卡电连接,所述多个接触区沿卡托推入方向依次排列,每个所述接触区内设有多个端子,每个所述端子设有用于与卡电连接的卡接触部,位于不同接触区的端子的卡接触部之间在所述卡托推入方向上相互错开。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卡连接器组件及终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卡连接器中位于不同接触区的端子的卡接触部之间在卡托推入方向上相互错开,使得需推进至卡连接器最里端的卡在推进时,卡面上的接触端子不会被卡连接器上其它接触区内的端子多次摩擦,有效提高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连接器及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终端结构设计
,特别是关于一种卡连接器及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手机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一体化的设计比可拆卸的设计给手机留出了更多的空间,极大方便了各个部件间的安排,使整机厚度得到非常好的控制而变得更加轻而薄,同时一体化设计的手机在外观上完整度更高、更美观。随着智能手机逐渐向整机不可拆卸的方向发展,为了方便用户更换SIM卡或T-Flash卡等,在手机上使用PIN-PUSH卡托的设计日渐增多,其中,卡托用于放置SIM卡或T-Flash卡,通过将卡托推入位于手机中的卡连接器,使卡片上的接触端子与卡连接器上对应的端子电接触,实现信号传输,当需要更换卡片时,通过一顶针(PIN针)将卡托顶出即可取出卡片。此外,为方便用户使用,现有的手机既可以采用Micro-Sim卡,也可以采用Nano-Sim卡,同时手机内还设有T-Flash卡,因而目前的卡连接器已朝着多合一的方向发展。图1为现有的一种三合一卡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卡连接器上设有分别用于与三种卡片电连接的三个接触区11、12、13,每个接触区中设有对应的端子111、121、131,且不同接触区之间的部分端子通常会排成一条线布板,从而使端子上的卡接触部112、122、132位于同一直线上,这使得在使用PIN-PUSH卡托时,最里面的一张卡的接触端子在卡托推进或弹出时会被多个接触区内的端子多次摩擦,严重影响到卡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连接器及终端,可避免卡面上的接触端子被卡连接器上的端子多次摩擦,有效提高卡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卡连接器,所述卡连接器包括多个接触区,每个接触区对应与一个卡电连接,所述多个接触区沿卡托推入方向依次排列,每个所述接触区内设有多个端子,每个所述端子设有用于与卡电连接的卡接触部,位于不同接触区的端子的卡接触部之间在所述卡托推入方向上相互错开。进一步地,所述多个接触区包括存储卡接触区与至少一SIM卡接触区,所述存储卡接触区与所述至少一SIM卡接触区沿所述卡托推入方向依次排列。进一步地,各SIM卡接触区内的端子分成两组且相向对称设置,各组端子的卡接触部的连线分别与所述卡托推入方向平行,所述存储卡接触区内的端子成一排设置且卡接触部的连线与所述卡托推入方向垂直,所述存储卡接触区内的所有端子的卡接触部均与所述至少一SIM卡接触区内各组端子的卡接触部的连线的延长线相互错开。进一步地,所述多个接触区包括第一SIM卡接触区与第二SIM卡接触区,所述第一SIM卡接触区位于所述第二SIM卡接触区与所述存储卡接触区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SIM卡接触区内的两组端子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SIM卡接触区内的两组端子之间的距离,所述存储卡接触区内所有端子的卡接触部均位于所述第一SIM卡接触区的两组端子的卡接触部的连线的延长线之间。进一步地,各SIM卡接触区内每组端子的端子个数为3个,所述存储卡接触区内的端子个数为8个。进一步地,所述卡连接器还包括绝缘框架,所述多个接触区内的端子安装在所述绝缘框架上并与一电路板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框架的两侧设有沿所述卡托推入方向延伸的卡托安装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卡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托及如上所述的卡连接器,所述卡托通过所述卡连接器上的卡托安装槽可移除地插入到所述卡连接器中,所述卡托包括多个与所述卡连接器上的接触区一一对应的卡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卡连接器组件。本专利技术的卡连接器中位于不同接触区的端子的卡接触部之间在卡托推入方向上相互错开,通过微调不同接触区的端子的位置,使得需推进至卡连接器最里端的卡在推进或退出时,卡面上的接触端子不会被卡连接器上其它接触区内的端子多次摩擦,有效提高卡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一种三合一卡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卡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卡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卡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的总体构思是提供一种卡连接器,该卡连接器包括多个接触区,每个接触区对应与一个卡电连接,多个接触区沿卡托推入方向依次排列,每个接触区内设有多个端子,每个端子设有用于与卡电连接的卡接触部,位于不同接触区的端子的卡接触部之间在卡托推入方向上相互错开,从而使得需推进至卡连接器最里端的卡在推进时,卡面上的接触端子不会被卡连接器上其它接触区内的端子多次摩擦,有效提高卡的使用寿命。为了便于理解,将卡托插入卡连接器中的方向称为卡托插入方向,将卡连接器在卡托插入方向上位于上游的一端称为前端,将卡连接器在卡托插入方向上位于下游的一端称为后端。第一实施例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卡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卡连接器包括存储卡接触区21、第一SIM卡接触区22、第二SIM卡接触区23,存储卡接触区21、第一SIM卡接触区22、第二SIM卡接触区23沿卡托推入方向(图中箭头方向)依次排列,也即第一SIM卡接触区22位于第二SIM卡接触区23与存储卡接触区21之间,存储卡接触区21靠近卡连接器的前端。存储卡接触区21用于与一存储卡(图未示)实现电连接,存储卡可以为T-Flash卡或SD卡,但不以此为限。具体地,存储卡接触区21内设有多个端子211,每个端子211设有用于与存储卡电连接的卡接触部212,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卡接触区21内的端子211成一排设置且卡接触部212的连线与卡托推入方向垂直,也就是说,存储卡接触区21内的所有端子211呈直线排列且所有端子211的卡接触部212位于同一直线上,而该直线与卡托推入方向垂直。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卡接触区21内的端子个数为8个。第一SIM卡接触区22用于与第一SIM卡(图未示)实现电连接,第一SIM卡可以为Micro-SIM卡或Nano-SIM卡,但不以此为限。具体地,第一SIM卡接触区22内设有多个端子221,每个端子221设有用于与第一SIM卡电连接的卡接触部2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SIM卡接触区22内的端子221分成两组且相向对称设置,各组端子221的卡接触部222的连线分别与卡托推入方向平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SIM卡接触区22内每组端子的端子个数为3个,因而第一SIM卡接触区22内一共设有6个端子。第二SIM卡接触区23用于与第二SIM卡(图未示)实现电连接,第二SIM卡可以为Micro-SIM卡或Nano-SIM卡,但不以此为限。具体地,第二SIM卡接触区23内设有多个端子231,每个端子231设有用于与第二SIM卡电连接的卡接触部23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SIM卡接触区23内的端子231分成两组且相向对称设置,各组端子231的卡接触部232的连线分别与卡托推入方向平行。在本实施例中,第二SIM卡接触区23内每组端子的端子个数为3个,因而第二SIM卡接触区23内一共设有6个端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SIM卡接触区22内两组端子221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SIM卡接触区23内两组端子231之间的距离。可以理解,当第一SIM卡与第二S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卡连接器及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连接器包括多个接触区,每个接触区对应与一个卡电连接,所述多个接触区沿卡托推入方向依次排列,每个所述接触区内设有多个端子,每个所述端子设有用于与卡电连接的卡接触部,位于不同接触区的端子的卡接触部之间在所述卡托推入方向上相互错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连接器包括多个接触区,每个接触区对应与一个卡电连接,所述多个接触区沿卡托推入方向依次排列,每个所述接触区内设有多个端子,每个所述端子设有用于与卡电连接的卡接触部,位于不同接触区的端子的卡接触部之间在所述卡托推入方向上相互错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触区包括存储卡接触区与至少一SIM卡接触区,所述存储卡接触区与所述至少一SIM卡接触区沿所述卡托推入方向依次排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SIM卡接触区内的端子分成两组且相向对称设置,各组端子的卡接触部的连线分别与所述卡托推入方向平行,所述存储卡接触区内的端子成一排设置且卡接触部的连线与所述卡托推入方向垂直,所述存储卡接触区内的所有端子的卡接触部均与所述至少一SIM卡接触区内各组端子的卡接触部的连线的延长线相互错开。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秀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