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0878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2:27
抑制空调壳体(2)的热劣化,另外提高温度调节控制的独立性。空调壳体(2)通过分隔构件(10)分隔成第一空气通路(11)和第二空气通路(12)。作为制热用热交换器的室内冷凝器(19)被插入到形成于分隔构件(10)的缺口部(31),并以跨及第一空气通路(11)和第二空气通路(12)的方式配置。通过耐热盖(35a、35b)将室内冷凝器(19)与空调壳体(2)的接触部覆盖。耐热盖(35a、35b)包括框构件(36a、36b),该框构件(36a、36b)与分隔构件(10)的缺口部(31)的端缘(31a、31b)接触且嵌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汽车用空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空调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汽车用空调装置,特别是能独立地控制多个部位(驾驶席和副驾驶席)的温度的汽车用空调装置,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上述装置构成为包括:空调壳体,该空调壳体具有空气吸入口及空气吹出口;分隔构件,该分隔构件将空调壳体的内部分隔成并联的第一空气通路和第二空气通路;热交换器(加热器芯),该热交换器(加热器芯)插入空调壳体内的、形成于分隔构件的缺口部,并跨及第一空气通路和第二空气通路,而对通路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以及空气混合风门,该空气混合风门在第一空气通路及第二空气通路的每个中单独地对通过热交换器的空气量进行控制。在上述装置中,通过独立地控制第一空气通路侧的空气混合风门(日文:エアミックスドア)的开度和第二空气通路侧的空气混合风门的开度,并独立地控制第一空气通路内的空气的温度和第二空气通路内的空气的温度,从而将第一空气通路内的空气吹出至驾驶席一侧,将第二空气通路内的空气吹出至副驾驶席一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H10-278547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在汽车用空调装置中,在使用热泵循环的室内冷凝器作为制热用的热交换器等情况下,由于热交换器的温度变得相当高,因此,当将热交换器这样插入缺口部进行配置时,会导致空调壳体的热劣化,从而存在耐久性降低这样的问题。此外,在能独立地控制多个部位的温度的汽车用空调装置中,由于制热用的热交换器被插入到分隔构件的缺口部,以跨及第一空气通路和第二空气通路的方式进行配置,因此,第一空气通路侧的空气和第二空气通路侧的空气会在上述部分处发生混合,藉此,存在会使独立地控制两个通路的空气温度受到妨碍这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鉴于这种实际情况,其技术问题在于在汽车用空调装置中能抑制因制热用的热交换器导致的空调壳体的热劣化。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还在于在能独立地控制多个部位的温度的汽车用空调装置中,能抑制第一空气通路侧的空气和第二空气通路侧的空气发生混合,以提高温度调节控制的独立性。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如下结构,即通过耐热盖,将制热用的热交换器与空调壳体的接触部覆盖。在本专利技术中,还采用如下结构,即,在能独立地控制多个部位的温度的汽车用空调装置的情况下,上述耐热盖至少在通风方向前表面侧包括框构件,该框构件沿与分隔构件的缺口部的端缘相同的方向延伸,以与该端缘接触。在此,最好是上述分隔构件的缺口部的端缘和上述框构件的接触部在其中任一方上形成有凹槽,而另一方构成与上述凹槽嵌合的凸条,以使两者相互嵌合。此外,最好采用如下结构,即上述制热用的热交换器以被上述耐热盖覆盖的状态从形成于上述空调壳体的外表面的装拆口插入到上述缺口部,上述凹槽与上述凸条的嵌合部沿插入方向延伸,并兼作插入时的引导件。此外,最好是上述框构件除了配备在上述耐热盖的通风方向前表面侧之外,还配备在通风方向后表面侧。此外,最好采用如下结构,即在与通过上述耐热盖覆盖的上述热交换器串联地设置另一热交换器的情况下,通过上述耐热盖的上述框构件和上述分隔板分隔出这两个热交换器间的空隙。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耐热盖对处于高温的制热用的热交换器进行覆盖,从而能抑制空调壳体的热劣化。此外,在能独立地控制多个部位的温度的汽车用空调装置的情况下,通过对上述耐热盖进行改进,从而能提高第一空气通路与第二空气通路之间的密封性,并能提高温度调节控制的独立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汽车用空调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上述空调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3是上述空调装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4是室内冷凝器及耐热盖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表示室内冷凝器等的配置状态的空调装置的立体剖视图。图6是表示变形例的空调装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汽车用空调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上述空调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空调装置(HVAC(HeatingVentilationandAirConditioning:暖通空调)单元)1配设于汽车(包括发动机驱动的汽车、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的车室内,并将车室内空气(内部气体)或车室外空气(外部气体)吸入以进行温度调节,并将该气体吹出至车室内。空调装置1在一端侧具有空气吸入口,在另一端侧具有空气吹出口,从而构成为在内部包括形成空气通路3的树脂制的空调壳体2。在空气通路3的入口侧设有内部气体吸入口4及外部气体吸入口5、内外气体切换风门6、过滤器7和风机8,其中,上述内外气体切换风门6选择性地对内部气体吸入口4及外部气体吸入口5进行切换,上述风机8从吸入口4、5吸入空气(内部气体或外部气体)并送出。在空气通路3的风机8的下游侧设有作为制冷用热交换器的蒸发器9。蒸发器9是热泵循环的制冷用热交换器,在热泵循环的制冷运转时,通过室外冷凝器(未图示)冷凝的制冷剂经由减压元件流入,流入的制冷剂通过与空气的热交换被加热并进行蒸发。此时,流过蒸发器9的空气被冷却,以供车室内的制冷。另外,在热泵循环的制热运转时,制冷剂绕过蒸发器9。此外,空调装置1为左右独立型,并构成为包括分隔构件(中心板)10,该分隔构件10将空气通路3的蒸发器9下游侧分隔成并联的第一空气通路11和第二空气通路12。因而,空气通路3的蒸发器9下游侧通过垂直配置的分隔构件10分隔成左右并联的第一空气通路11和第二空气通路12。另外,空调壳体2被分隔构件10的部分分割,并以夹着分隔构件10的状态被接合为一体。此外,第一空气通路11通过分隔壁13被分隔成加热用通路15和旁通通路17。另外,在图1中,在加热用通路15的横向上示出有旁通通路17,但实际上,如图2所示在加热用通路15的上侧形成有旁通通路17。此外,第二空气通路12还通过分隔壁14被分隔成加热用通路16和旁通通路18。另外,在图1中,在加热用通路16的横向上图示有旁通通路18,但实际上,如图2所示,在加热用通路16的上侧形成有旁通通路18。在图2中,第二空气通路12相对于第一空气通路11位于纸面的里侧。在两个加热用通路15、16串联设置有室内冷凝器19和加热器芯20,以作为制热用热交换器。详细而言,加热器芯20设于空气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室内冷凝器19设于下游侧。另外,室内冷凝器19及加热器芯20各插入一个到形成于分隔构件10的缺口部31、32,并以跨及两个加热用通路15、16的方式配置。因而,旁通通路17、18绕过两个加热单元(室内冷凝器19和加热器芯20)。室内冷凝器19是热泵循环的制热用热交换器,在热泵循环的制热运转时,通过压缩机(未图示)压缩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流入,并通过与空气的热交换而被冷凝液化。此时,流过室内冷凝器19的空气被加热,以供车室内的制热。另外,在热泵循环的制冷运转时,通过封闭后述的空气混合风门21、22,不进行与空气的热交换,使制冷剂直接流过。加热器芯20是适合于发动机驱动的汽车的情况下的辅助的加热单元,将发动机冷却水(对发动机进行冷却而受热的发动机冷却水)作为热介质,以对空气进行加热。因而,在电动汽车的情况下,作为辅助的加热单元,使用电加热器、特别是PTC加热器来代替加热器芯20。PTC加热器通过使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用空调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用空调装置,构成为包括:空调壳体,该空调壳体具有空气吸入口及空气吹出口;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配置在所述空调壳体内,并对空气进行加热;以及空气混合风门,该空气混合风门对流过所述热交换器的空气量进行控制,所述汽车用空调装置的特征在于,通过耐热盖,将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空调壳体的接触部覆盖。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2.24 JP 2014-2599891.一种汽车用空调装置,构成为包括:空调壳体,该空调壳体具有空气吸入口及空气吹出口;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配置在所述空调壳体内,并对空气进行加热;以及空气混合风门,该空气混合风门对流过所述热交换器的空气量进行控制,所述汽车用空调装置的特征在于,通过耐热盖,将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空调壳体的接触部覆盖。2.一种汽车用空调装置,构成为包括:空调壳体,该空调壳体具有空气吸入口及空气吹出口;分隔构件,该分隔构件将所述空调壳体的内部分隔成并联的第一空气通路和第二空气通路;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插入所述空调壳体内的、形成于所述分隔构件的缺口部,并跨及第一空气通路和第二空气通路,以对通路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以及空气混合风门,该空气混合风门单独地对在所述第一空气通路及所述第二空气通路的每个中流过所述热交换器的空气量进行控制,所述汽车用空调装置的特征在于,通过耐热盖,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胜郎濑户孝浩
申请(专利权)人:三电控股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京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