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前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9247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前部结构。从前立柱向车身前方延伸的上部构件(9)具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内凸缘(56)。覆盖减震器的后方的高刚性的后壁部件(55)以在上下方向上与该上部构件(9)搭接的高度配置在上部构件(9)的车宽方向内侧。后壁部件(55)的纵壁部(55-a)在与上部构件(9)内的隔壁部件于车宽方向上排列的位置上与内凸缘(56)连接。据此,能有效地利用上部构件的截面,并由上部构件以较高的刚性来支承施加至减震器座的行驶载荷。

Front body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ront part structure of an automobile body. The upper member (9) extending from the front column toward the front of the body has an inner flange (56) extending to the inside of the vehicle in a wide direction. A high rigid rear wall member (55) that covers the rear of the shock absorber is disposed within the width of the upper member () of the upper member (9) at a height overlapped in the upper and lower directions with the upper member (9). The longitudinal wall (55 A) of the rear wall member (55)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flange (56) in a position arranged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upper member (9). Accordingly,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upper member can be effectively utilized, and the driving load of the shock absorber seat is supported by the upper member with a higher rigid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前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身前部结构。
技术介绍
在车辆的发动机室等动力搭载室的左右两侧,配置有用来收装悬挂装置的减震器的一对减震器壳体。在减震器壳体的上部,安装有用来支承各减震器上部的较厚的减震器座。减震器壳体配置于从左右的前立柱向车身前方延伸的上部构件的内侧,构成动力搭载室的侧壁。在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如下一种技术,即,在上述车辆中,能够提高减震器座的周围部件的刚性,由车身侧以较高的刚性支承从减震器施加的行驶载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专利文献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中,在配置于减震器座的后部的仪表板上部构件的上方开口部,固定有联结仪表板上部构件的前壁和后壁的加强部件,并且,在从前立柱向前方延伸的上部构件,安装有从内部加强该上部构件截面的加强部件。另外,专利文献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中,在从前立柱向前方延伸的用于支承减震器座的上部构件的内部,安装有用来加强截面的多个角撑件,该多个角撑件在延伸方向上互相分离。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0-280935号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37337号专利文献1、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均利用安装于内部的其他部件来加强上部构件的截面,据此能够由车身侧以较高的刚性支承施加至减震器座的行驶载荷。但在两者的车身前后结构中,由于减震器座与上部构件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下端部分连接设置,因此不能说可以充分地有效利用上部构件的截面来承受施加至减震器座的行驶载荷。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结构,该车身前部结构能够有效利用上部构件的截面,由上部构件以较高的刚性支承施加至减震器座的行驶载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身前部结构采用了如下结构。即,本专利技术的所涉及的车身前部结构,具有:上部构件(例如,实施方式的上部构件9),其从前立柱(例如,实施方式的前立柱75)向车身前方延伸;减震器壳体(例如,实施方式的减震器壳体10),其配置于所述上部构件的车宽方向内侧,构成车辆的动力搭载室(例如,实施方式的发动机室2)的侧壁,用于收装悬挂装置的减震器;减震器座(例如,实施方式的减震器座11),其安装于所述减震器壳体的上部,用于固定所述减震器;高刚性的后壁部件(例如,实施方式的后壁部件55),其与所述减震器座的后缘部接合,用于覆盖所述减震器的后方;和隔壁部件(例如,实施方式的隔壁部件58),其配置于所述上部构件的内部,以加强所述上部构件的截面,所述上部构件具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内凸缘(例如,实施方式的内凸缘56),所述后壁部件具有纵壁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纵壁部55-a),其在所述上部构件的车宽方向内侧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上与该上部构件搭接(lap)的高度(位置),并且在与所述上部构件内的所述隔壁部件于车宽方向上排列的位置上与所述内凸缘连接。这种情况下,从减震器施加至减震器座的行驶载荷通过与减震器座的后缘部接合的高刚性的后壁部件传递至上部构件的内凸缘。施加至内凸缘的行驶载荷被传递至上部构件的车宽方向内侧的壁,并通过与后壁部件的纵壁部在车宽方向上排列配置的隔壁部件传递至上部构件的其他壁。因此,施加至减震器座的行驶载荷能够被有效地传递至上部构件的截面的所有区域。本专利技术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具有发动机罩安装部件(例如,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罩铰链加强件50、发动机罩缓冲器支架(hooddamperbracket)51),该发动机罩安装部件固定于所述上部构件,用于安装可自如开闭的发动机罩,所述上部构件内的所述隔壁部件和所述减震器座通过所述发动机罩安装部件接合在一起。这种情况下,减震器座通过高刚性的后壁部件而与上部构件接合,并且还通过刚性较高的发动机罩安装部件而与上部构件内的隔壁部件接合。因此,施加至减震器座的行驶载荷能够有效地传递至上部构件的截面的所有区域。因此,通过采用该结构,能够使上部构件以较高的刚性支承施加至减震器座的行驶载荷。本专利技术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还具有:挡风玻璃下部构件(windshieldlower)(例如,实施方式的挡风玻璃下部构件13),其在所述动力搭载室的后部上端侧支承风挡玻璃的下端部;和联结部件(例如,实施方式的联结托架60),其突出设置于所述上部构件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表面,且刚性高于所述挡风玻璃下部构件,所述发动机罩安装部件包括发动机罩铰链加强件(例如,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罩铰链加强件50),该发动机罩铰链加强件安装于所述上部构件,以加强所述上部构件的发动机罩铰链安装部,所述发动机罩铰链加强件具有:发动机罩铰链连接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罩铰链连接部50A-1),其在所述上部构件的上方与发动机罩铰链连接;挡风玻璃下部构件连接部(例如,实施方式的挡风玻璃下部构件连接部50C-4),其在后缘部的车宽方向内侧区域与所述挡风玻璃下部构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缘连接;减震器座连接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减震器座连接部50C-5),其在前缘部与所述减震器座连接;和联结部件连接部(例如,实施方式的联结部件连接部50C-6),其在后缘部的车宽方向外侧区域与所述联结部件连接。这种情况下,安装于上部构件的发动机罩铰链加强件在前缘部的减震器座连接部与减震器座连接,并在后缘部的挡风玻璃下部构件连接部和联结部件连接部之处,与挡风玻璃下部构件的端缘和联结部件连接。与发动机罩铰链加强件的后缘部连接的联结部件突出设置于上部构件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表面,且刚性被设定得高于挡风玻璃下部构件。因此,从减震器座施加至发动机罩铰链加强件的行驶载荷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分量从发动机罩铰链加强件的后缘部主要经由联结部件传递至上部构件。因此,行驶载荷不易从发动机罩铰链加强件施加至厚度较薄的挡风玻璃下部构件侧。因此,通过采用该结构,不仅能避免应力集中于挡风玻璃下部构件周围的接合部,还能通过发动机罩铰链加强件有效提高减震器座的支承刚性。本专利技术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在所述减震器壳体的后部设置有侧壁构成部(例如,实施方式的侧壁2a),该侧壁构成部在相对于所述上部构件向车宽方向内侧离开的位置构成所述动力搭载室的侧壁,在所述侧壁构成部的上部形成有向所述上部构件方向弯曲的水平折弯凸缘(例如,实施方式的水平折弯凸缘57),所述后壁部件具有向所述纵壁部的下端大致水平弯曲的底壁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底壁部55-b),所述后壁部件的所述底壁部与所述侧壁构成部的所述水平折弯凸缘连接。这种情况下,与减震器座的后缘部接合的后壁部件在纵壁部与上部构件的内凸缘连接,并且在底壁部与位于从上部构件离开的位置的侧壁构成部的水平折弯凸缘连接。因此,后壁部件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被内凸缘和水平折弯凸缘限制,其倒坏和变形得到抑制。因此,通过采用该结构,能够通过后壁部件以更高的刚性支承减震器座。本专利技术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在所述隔壁部件安装有封闭所述上部构件的截面的隔音部件(例如,实施方式的隔音部件59)。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隔音部件隔绝从上部构件的前方侧通过截面内的噪音。本专利技术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上部构件具有:上部构件主体(例如,实施方式的上部构件主体9A),其向车宽方向外侧开口,且截面呈大致“コ”(日文片假名字母)字形;和上部构件盖部件(例如,实施方式的上部构件盖部件9B),其以封闭所述上部构件主体的开口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身前部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上部构件,其从前立柱向车身前方延伸;减震器壳体,其配置于所述上部构件的车宽方向内侧而构成车辆的动力搭载室的侧壁,且用于收装悬挂装置的减震器;减震器座,其安装于所述减震器壳体的上部,且用于固定所述减震器;高刚性的后壁部件,其与所述减震器座的后缘部相接合,且用于覆盖所述减震器的后方;和隔壁部件,其配置于所述上部构件的内部,以加强所述上部构件的截面,所述上部构件具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内凸缘,所述后壁部件以与该上部构件在上下方向上搭接的高度配置在所述上部构件的车宽方向内侧,并且,所述后壁部件具有纵壁部,该纵壁部在与所述上部构件内的所述隔壁部件在车宽方向上排列的位置与所述内凸缘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2.19 JP 2016-0299651.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上部构件,其从前立柱向车身前方延伸;减震器壳体,其配置于所述上部构件的车宽方向内侧而构成车辆的动力搭载室的侧壁,且用于收装悬挂装置的减震器;减震器座,其安装于所述减震器壳体的上部,且用于固定所述减震器;高刚性的后壁部件,其与所述减震器座的后缘部相接合,且用于覆盖所述减震器的后方;和隔壁部件,其配置于所述上部构件的内部,以加强所述上部构件的截面,所述上部构件具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内凸缘,所述后壁部件以与该上部构件在上下方向上搭接的高度配置在所述上部构件的车宽方向内侧,并且,所述后壁部件具有纵壁部,该纵壁部在与所述上部构件内的所述隔壁部件在车宽方向上排列的位置与所述内凸缘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发动机罩安装部件,该发动机罩安装部件被固定于所述上部构件,用于安装可自如开闭的发动机罩,所述上部构件内的所述隔壁部件和所述减震器座通过所述发动机罩安装部件而接合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挡风玻璃下部构件,其在所述动力搭载室的后部上端侧支承挡风玻璃的下端部;和联结部件,其被突出设置于所述上部构件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表面,且其刚性比所述挡风玻璃下部构件的刚性高,所述发动机罩安装部件包括发动机罩铰链加强件,该发动机罩铰链加强件安装于所述上部构件,以加强所述上部构件的发动机罩铰链安装部,所述发动机罩铰链加强件具有:发动机罩铰链连接部,其在所述上部构件的上方与发动机罩铰链连接;挡风玻璃下部构件连接部,其在后缘部的车宽方向内侧区域与所述挡风玻璃下部构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缘连接;减震器座连接部,其在前缘部与所述减震器座连接;和联结部件连接部,其在后缘部的车宽方向外侧区域与所述联结部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减震器壳体的后部设置有侧壁构成部,该侧壁构成部在相对于所述上部构件向车宽方向内侧离开的位置上构成所述动力搭载室的侧壁,在所述侧壁构成部的上部形成有向所述上部构件方向弯曲的水平折弯凸缘,所述后壁部件具有向所述纵壁部的下端大致水平弯曲的底壁部,所述后壁部件的所述底壁部与所述侧壁构成部的所述水平折弯凸缘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身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岸田卓也中村邦彦幕斯塔法·艾迪伊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