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85336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灯,包括N个发光组件、第一电压输入端、第二电压输入端、第三电压输入端和控制器;第二电压输入端的电压大于第一电压输入端的电压;第一电压输入端的电压大于第三输入端的电压;其中,N大于等于2;控制器控制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的导通或关断,发光组件在第一开关和第三开关导通,第二开关关断时关闭,在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导通,第一开关关断时导通,控制器交替控制一个发光组件发亮的同时其它发光组件关闭。控制器通过周期性地交替控制一个发光组件发亮的同时其它发光组件不发亮,发亮的发光组件能够得到休息,避免持续产生热量,延长照明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照明灯
本技术涉及照明
,特别是涉及一种照明灯。
技术介绍
当前用于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的传统方法均为直流电源进行点亮照明。一般采用直流电流进行驱动,OLED器件一直处于点亮状态。OLED在点亮状态产生热量,有机发光材料本身会因热化现象,改变膜层的稳定性,从而导致电阻值上升,最终导致OLED器件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寿命延长的照明灯。一种照明灯,包括:N个发光组件、第一电压输入端、第二电压输入端、第三电压输入端和控制器;所述第二电压输入端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的电压;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三输入端的电压;其中,N大于等于2;各发光组件包括发光单元、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所述发光单元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各所述发光组件的所述发光单元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输入端,第二端连接所述发光组件的所述发光单元的负极,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压输入端,第二端连接所述发光组件的所述发光单元的负极,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三开关导通时,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三开关向所述发光组件的发光单元输入周期为T的脉冲电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控制任意一个发光组件的第一开关和第三开关导通,第二开关关断的周期为T/N。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T≥50HZ。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电压输入端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源;所述第二电压输入端连接第二电源;所述第二电源提供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源提供的电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恒流源控制电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壳体,所述N个发光组件、第一电压输入端、第二电压输入端、第三电压输入端和控制器封装在所述壳体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N个发光组件呈N行并排分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散热装置。上述的照明灯,控制器通过周期性地交替控制一个发光组件发亮的同时其它发光组件不发亮,在上一个周期发亮的发光单元在当前周期处于反向偏置状态,能够防止电子和空穴传输过程中被层阻挡及消除器件的电荷积累,提高载流子注入效率,并且,发亮的发光组件能够得到休息,避免持续产生热量,能够延缓发光二极管老化,延长照明灯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实施例的照明灯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一个实施例的照明灯的多行照明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照明灯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包括:N个发光组件101、第一电压输入端VDD1、第二电压输入端VDD2、第三电压输入端VSS和控制器102。第二电压输入端VDD2的电压大于第一电压输入端VDD1的电压,第一电压输入端VDD1的电压大于第三输入端VSS的电压,其中,N大于等于2。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三电压输入端VSS接地,第一电压输入端VDD1连接第一电源,第二电压输入端VDD2连接第二电源。第二电源提供的电压大于第一电源提供的电压。其中,第一电源连接恒流源控制电路S,为发光组件提供恒流电源。各发光组件101包括发光单元D、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和第三开关K3,发光单元D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各发光组件101的发光单元D的正极连接第三开关K3的第一端,第三开关K3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压输入端VDD1,控制端连接控制器102。第一开关K1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压输入端VDD2,第二端连接发光组件101的发光单元D的负极,控制端连接控制器102。第二开关K2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压输入端VSS,第二端连接发光组件101的发光单元D的负极,控制端连接控制器102。控制器102控制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和第三开关K3的导通或关断,发光组件在第一开关K1和第三开关K3导通,第二开关K2关断时关闭,在第二开关K2和第三开关K3导通,第一开关K1关断时发亮。控制器102交替控制一个发光组件101发亮的同时其它发光组件关闭。通过第一开关K1和第二开关K2控制发光组件101的发光单元D连接第二电压输入端VDD2或第三电压输入端VSS。由于发光单元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通的特性。当控制器102控制一个发光组件101的第一开关K1导通,第二开关K2关断时,发光单元D的负极连接第二电压输入端VDD2。由于第二电压输入端的电压大于第一电压输入端的电压,发光组件101的发光单元反向偏置,该发光组件不发亮。当控制器102控制一个发光组件101的第一开关K1关断,第二开关K2导通时,发光单元D的负极连接第三电压输入端VSS。由于第一电压输入端的电压大于第三输入端的电压,发光组件101的发光单元正向导通,该发光组件发亮。控制器通过周期性地交替控制一个发光组件发亮的同时其它发光组件不发亮,在上一个周期发亮的发光单元在当前周期处于反向偏置状态,能够防止电子和空穴传输过程中被层阻挡及消除器件的电荷积累,提高载流子注入效率,并且,发亮的发光组件能够得到休息,避免持续产生热量,能够延缓发光二极管老化,延长照明灯的使用寿命。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三开关K3导通时,控制器102通过第三开关K3向所述发光组件的发光单元输入周期为T的脉冲电压,控制器控制任意一个发光组件发亮的周期为T/N。具体的,N个发光组件呈N行并排分布,如图2所示。每行发光组件发亮的时间为T/N,根据这个周期,控制器依次向对应的发光组件的第一开关K1和第二开关K2发送信号,控制发光组件101的发光单元D1的负极连通第二电压输入端VDD2或第三电压输入端VSS。其中T-T/N时间内,照明灯的其它行的发光组件都处于反向偏置状态。50HZ是人眼对闪烁现象的极限频率,通过设置T≥50HZ,能够使人眼感觉不到闪烁现象。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照明灯还包括有壳体,N个发光组件、第一电压输入端、第二电压输入端、第三电压输入端和控制器封装在壳体内。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照明灯还可以包括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可以为风冷散热、液冷散热和热管散热中的任意一种,为发光组件在发亮过程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进一步提高照明灯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照明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发光组件、第一电压输入端、第二电压输入端、第三电压输入端和控制器;所述第二电压输入端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的电压;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三电压输入端的电压;其中,N大于等于2;各发光组件包括发光单元、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所述发光单元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各所述发光组件的所述发光单元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输入端,第二端连接所述发光组件的所述发光单元的负极,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压输入端,第二端连接所述发光组件的所述发光单元的负极,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发光组件、第一电压输入端、第二电压输入端、第三电压输入端和控制器;所述第二电压输入端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的电压;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三电压输入端的电压;其中,N大于等于2;各发光组件包括发光单元、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所述发光单元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各所述发光组件的所述发光单元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输入端,第二端连接所述发光组件的所述发光单元的负极,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压输入端,第二端连接所述发光组件的所述发光单元的负极,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开关导通时,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三开关向所述发光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朝干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